大明最后一个狠人(校对)第48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81/982


当然了,混吃等死的后人,即便给他金山银山,还是会败光的。
朱慈烺自然考虑到这一点,正着手建立集团内部的各项制度,力争让未来的皇族和勋贵后人,具备开拓意志,把生意做到全世界。
乾清宫在座的所有人都没想到,今天这桌御膳,影响了未来世界的数百年格局。
第718章
机会来了
当朱慈烺召见天武军一系勋贵时,几名南京勋贵也在宁晋伯府相聚。
自打上次勋贵逼宫事件后,剩下的一些南京勋贵这几年过得很低调,也很悠闲。
宁晋伯刘允极放下了朝中所有官职,一直在自己的伯爵府中,平时弄弄花,品品茶,似乎过着与世无争的生活。
然而人得到权力后,再让其失去,有几个人能真正看得开呢!
只要没有输得浑身精光,必然还会去想着再拿回来的,况且现在的危机更大。
按照新的规定,宁晋伯的孙子将会承袭男爵,在下面就要变身平民了。
伯府后院客厅中,宁晋伯刘允极、南和伯方一元、东宁伯焦梦熊、安城伯张国才、洛中伯黄九鼎、成安伯郭祚永诸人齐聚一堂,密议爵位改革之事。
上次在金玉阁被徐盛揍成猪头的刘斗基也在,他重新镶嵌了几颗大金牙,勋贵们这次聚会的名义是祝贺他有了继母......
宁晋伯刘允极吸取了上次魏国公徐弘基密谋的教训,为防止锦衣卫藏身在房中,他在开会之前早早封闭了书房门窗,用毒烟在房里足足熏了两个时辰,真正做到了三百六十度无死角清理。
开会之时,他命令整个后院都不许有下人出现,四周屋舍上还布置了一些火铳手,居高观察四周,其防卫可谓是密不透风。
宁晋伯刘允极率先开口道:“诸位,今日相聚,应该不用我多说了吧,这事你们怎么看?”
“皇帝太过分了!也不知道是谁出的狗屁注意!”南和伯方一元率先说道。
“本想天下太平之后能有个安稳日子,谁曾想到,等到的不是恩赐,却是灾祸!”
看着众人议论纷纷,群情激奋,声音一个赛过一个,宁晋伯刘允极笑而不语,只要大家同仇敌忾,团结一致,相信能解决一切困难的!
他咳嗽了一声,压了压手道:“诸位,我们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小皇帝违背祖制,那些文官们第一个不放过他,还会变着法子阻止的!”
大明朝上百年来,文官们不就是靠维护祖制提升自己存在感吗?他们以维护祖制为幌子,遵循心中的“道义”,抱团抗争皇权。
这种情况不是说没就没了的,崇祯朝的老臣依旧很多。
要想彻底改变这种情况,除非接受义务教育的那帮小家伙们成长起来,进入朝堂。
那些年轻一辈的孩子从小接受洗脑教育,小学课本里灌输者开疆拓土的新潮思想,他们视天武皇帝为神灵,长大后自然死命效忠。
刘允极的话提醒了一些勋贵,有人立即道:“藩王们也不会坐视不管的!”
“这么一来,他得罪了所有藩王,只怕他自己都没想到他要面对的会是什么!”
洛中伯黄九鼎摇头道:“这些还不够!如果小皇帝真要硬来的话,像当初收拾魏国公那样收拾我们,我们没兵没权的又能如何?”
响起神烈山血祭之事,众人心头如泰山压顶一般,沉闷的似乎喘不过气来。
当初是勋贵和士子、商人联合起事,还不是被杀的血流成河的?仅仅几天时间,所有对抗新政者就被天武军杀的干干净净的。
现在只靠自己几个伯爵,外加一些文官,还有一批不知实力如何的藩王?能成事的概率不大呀!
只听刘允极打气道:“此时的藩王不同往日,他们可以募兵了!我们要做的,是协助他们,让他们先起事!”
“如何协助?”
说话的是驸马都尉齐赞元,他是遂平公主的驸马,公主早薨,齐赞元在李自成攻入北京时溜了出来,一口气跑到了南京。
让他失望的是,任凭自己怎么舔,天武皇帝并没有给他任何安排,齐赞元内心一直抱怨。
“舆论!那些被小皇帝打压的文人,他们不是有笔吗?让他们写书!写新皇逼父夺位,给藩王们起事创造条件!”
刘允极端起茶杯轻啄一口,眼神变得狠厉起来:“天下舆论是致命的,等藩王们一个个起事了,我等再趁机奉迎太上皇为复位,到时候看他如何收场!”
众人听后,心中都是一惊,原来宁晋伯还有后手呢,不愧是靠夺门之变起家的勋贵,佩服!
听闻太上皇坚决反对爵位革新,还被气走了,得想办法把他找回来当皇帝。
搞臭天武帝的名声,迎立太上皇复位,这是目前最好的手段,也是最容易的办法!
有这位圣君在,崇祯朝的一些老臣们的抗拒之心就小了,起码藩王、勋贵和文官们能站在一条线抵制新政了!
厅中众人立时精神一振,看来是时候反击了,我们的夹着尾巴做人的苦日子看起来是到头了。
俗话说一朝遭蛇咬,十年怕井绳,一向谨慎的成安伯郭祚永沉吟道:“小皇帝的爪牙太多了,此次我们行事还是要考虑周全,避免出现什么差错。”
众人连连点头,表示赞同,前辈的血迹犹在,成败在此一举,谁都不会嫌自己的命太长。
见有人紧张的喘着粗气,刘允极再次鼓舞道:“诸位不必太紧张,以前魏国公他们在明处,小皇帝一直在示之以弱,在暗处,使他们麻痹大意了栽了。”
“这次不一样了,皇帝的底牌早已暴露,我们又经过这么多年的韬光养晦,现在是皇帝在明,我们在暗,只要我们谨慎一些,他不会往我等身上想的。”
“只等我们趁着大乱,给皇帝来个致命一击.......”
说到这里,几名勋贵得意的笑了起来。
其实众人表面看似轻松,实则内心慌的一比,面对那位心狠手辣之辈,此次胜算有多大?
不抗争又能如何?再传三代家里就要变成自己讨厌的贱民了,谁能不慌?
断人财路犹如杀人父母,这是在场每一个人的心声,甚至有人在心中盘算着买凶暗杀。
宁晋伯刘允极的目光扫过每张脸庞,看到了自己想要的神色。
直到晚上,众人才相继离开宁晋伯府,一副喝高了的样子,全都在飙演技。
第719章
晋王的野心
山西太原,晋王府。
年仅三十六岁的晋王朱审烜威仪凛然,步履稳健,带着一群晋宗子弟拜倒在香案前,迎接圣旨。
传旨太监韩三满面严肃,缓缓展开手中黄绢,字正音圆的念道:“奉天承运皇帝,制曰:凡郡王子孙,有文武才能,堪任用者,经朝廷考验,直授官职,其升转如常选法......”
“凡是宗室陈述请求,均为之向陛下汇报,并引荐贤才、记录得失等。”
韩三声和韵稳的念了半天,跪在案前的晋王朱审烜却越听越怒,他身后的晋王一系宗室们,有人欢喜有人忧愁。
整个大明王朝,不管是皇位还是王位继承都需要严格恪守“父死子继、兄终弟及”的制度,这是不变的祖宗家法。
新皇登基才两年,他就要削藩,还是如此彻底的削藩,太让人心寒了!
晋王家族就藩太原已经延续了二百七十余年,这些年来,塞上风云突变,蒙古来多次南下,流贼到处肆虐,晋王一脉没有败在外人之手,却最终断在自家人手里。
可悲,可叹啊!
朱审烜内心的愤怒就像是个将要爆发的火山,然而数年前天武军强行兵入山西抄了八大晋商,还杀了那么多人,给了晋王府极大的震慑。
朱审烜只得强行忍住,目前自己没兵没权的,强行对抗只会死路一条!
想想第二代晋王和第三代晋王,哪个没被燕王一系的人整过?不是被削去王号就是被囚禁凤阳高墙。
当听到圣旨最后时,朱审烜低垂的眼睛忽然一亮:“恢复三护卫,藩王可以募兵了?”
他的心跳逐渐加速,心情越来越激动了。
“如或有犯、宗人府取问明白、具实闻奏,轻则量罪降等,重则黜为庶人,但明赏罚,不加刑责.......”
韩三继续念着圣旨,后面这些提出了宗室的优待权,然而朱审烜已经听不下去了,满脑子都在想着怎么拉队伍,和买枪造炮的事。
按照太祖的定下的规矩,藩王可以有自己的王府和军队,每个藩王有三个护卫,一个护卫的人数是三千到一万九千人,三个护卫也就是最少九千人,最多可达五万七千人。
现在小皇帝不知道怎么一下子抽风了,既削藩又放兵权,一副很不专业的样子。
朱审烜心情一下子就轻松了,要募兵重建三护卫,他自然倾向选择满编,就是砸锅卖铁也要拉起五万人的军队!
历史实践证明,有兵才是王道!即便不争夺帝位,也能自保!
朱审烜早就对朱慈烺不满了,八大晋商被抄家,晋王府的生意损失惨重,当年他光是上书就上了五道,请求崇祯皇帝下旨释放八大晋商。
宣完旨意后,韩三笑道:“晋王殿下,陛下说了,晋王府可以入股皇家集团,每年都会有分红利润......”
韩三将皇家集团的规模和制度仔细的说与他听,朱审烜只是随意的点了点头,并没有多大兴趣。
还得去海外?抱歉了,寡人土生土长的内陆人,不习惯吹海风!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81/98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