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最后一个狠人(校对)第42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22/982


图巴是成吉思汗胞弟哈布图哈萨尔的后裔,而黄金家族普遍是指成吉思汗的后裔,虽然都是一个爹妈生的,但还是差远了。
不仅源头差远了,即便是黄金家族中,也有生疏之分,在元朝被推翻后,大部分留在中原的黄金家族融入了汉族。
逃至漠北部分的黄金家族出了一位牛逼的达延汗,他为了区别对待,改制后的黄金家仅限自己的子孙,从此以后,蒙古察哈尔部大汗王廷嫡系独享,按照这算法,血脉最纯的就是死在青海大海滩上的林丹汗。
朱慈烺在马上俯视着这条斡难河,没有任何的喜悦,他感叹道:“皇图霸业,最终不过是过眼云烟......”
成吉思汗从斡难河起家,横扫四方,一路干到了欧洲,建立了横跨欧亚大陆的蒙古帝国,然而不到二百年的光景,他的子孙就被大明打的落荒而逃,赶回了斡难河。
巴达礼不是第一个在斡难河边挨打的黄金家族后裔,明成祖朱棣五征漠北就揍过好几个,在河边排队揍。
比如第二十二代蒙古帝国大汗,完者图汗,被明成祖揍的只剩下七骑护卫,一路逃向察合台汗国。
这时,一骑远远的奔来,负责侦查敌情的夜不收飞快的下马汇报道:“启禀陛下,车臣汗率部两万,与我前锋大军在肯特山对峙!”
“肯特山?”
还不等朱慈烺说话,只听图巴惊骇道:“我的天,那是蒙古圣山,埋葬成吉思汗的地方!他们怎么会在那里开战?”
朱慈烺对此持怀疑态度,对于成吉思汗的埋葬之地,后世史学界一直有争议,主要原因是元朝皇家实行的是密葬制度,帝王陵墓的埋葬地点不立标志、不公布、不记录在案。
几百年来,考古学家一直没有找到成吉思汗陵、乃至元朝任何一个皇帝的陵墓,据说蒙古皇帝不修皇陵,葬在野外,只用一个独木棺存放遗体。
所谓独木棺,是截取大树的一段,将中间掏空做成棺材,独木棺下葬后,墓土回填,填的时候都是整块泥土的填,怎么挖上来就怎么放回去。
即便一些技术精湛的盗墓贼算出了葬地的范围,用洛阳铲都分辨不出土层有异样,更别说去精准深挖了。
再者,护送的独木棺的蒙古士兵,会将沿途遇到的所有人杀光,以防他们泄密,这就更增加了寻找蒙古皇帝葬地的难度。
很多人认可的说法是成吉思汗葬于肯特山起辇谷,在地表挖深坑密葬,然后“万马踏平”,成吉思汗的父亲葬在那里,他生前的遗愿也是想葬在肯特山。
不管成吉思汗是不是埋在那,得知车臣汗已经发兵,朱慈烺不敢耽搁,随着一声战马长长的嘶鸣,大军匆忙呼啸而出,赶往肯特山。
肯特山位于克鲁伦河以北,斡难河以南,成吉思汗时称为不儿罕山,是蒙古帝国的发源地,被称为蒙古圣山。
万骑奔腾,车臣汗部的兵马陆陆续续汇聚,逼到肯特山下(后世蒙古首都乌兰巴托东边),他们大多手持蒙古传统弓箭,有部分手持回部弓箭,还有的持着俄罗斯鸟枪。
为首之人年近五十,面容黝黑,身穿一身白鼠裘,手持阿尔玛斯斧,正是车臣汗硕垒。
看着远处营寨森然的明军,硕垒挥了挥手中的斧头,恨声道:“胆敢深入漠北,在我族圣山前放肆,我让你们一个个的都变成雪人!”
硕垒一声吆喝,立时有一股蒙古骑兵呼嚎着奔向明军营寨,按照老套路逼明军出寨迎战,引诱他们上当。
得知漠南蒙古被明军横扫,大明天子统兵亲征至此,硕垒内心还是有些害怕的,他实在摸不清明军究竟想干嘛。
此番领兵出来,他主要是想看看明军的实力究竟如何,试探完了再决定对明政策。
“将军,蒙古人动了!”
明军营寨中,李少游循声望去,果见一支千人的蒙古骑兵从数余外的山坡冲下来。
一种不详的预感油然而生,栽过一次的李少游变得异常谨慎,无论遇到多少敌人,他都当成是一场生死大战,全力以赴。
李少游于高坡之上遥望统揽战场,面对有些紧张的前锋军将士,他指着肯特山道:“兄弟们,看到那座山了吗?”
五千龙武军将士顺着他的方向看去,不约而同的点了点头。
李少游大笑道:“那就是狼居胥山!当年西汉大将霍去病深入漠北,寻歼匈奴主力,最终登狼居胥山,筑坛祭天以告成功,后事传之封狼居胥,便是在这里!”
“这就是狼居胥山?”
“我们都打到这了?”
“.......”
龙武军将士们纷纷议论,人人脸上绽放出异色,作为最优秀的兵种,无人不知卫青、霍去病之事。
汉之霍去病率军北进两千多里,越过离侯山,渡过弓闾河,与匈奴左贤王部接战,歼敌七万余人,俘虏匈奴屯头王、韩王等三人,及将军、相国、当户、都尉等八十三人,乘胜追杀至狼居胥山,在狼居胥山举行了祭天封礼,在姑衍山举行了祭地禅礼,兵锋一直逼至瀚海,后世汉家军人无人不知。
将士们的情绪被调动,李少游心中底气更甚,他举臂大呼道:“我铁血强明,气吞万里如虎!此战,要让蒙古人明白,我大明,才是这片天地的主宰!”
“万胜!”
“万胜!”
万胜声铺天盖地,五千龙武军骑兵发出一阵无比热烈的反应。
李少游拔出佩剑,撕心裂肺的大喝道:“结阵,迎战!”
第644章
兵不血刃
一道道号角声中,马蹄杂乱,各部人马汇聚在营寨前,快速结成骑墙,准备向慢慢往这边移动的蒙古大军发起主动冲锋。
李少游清楚,自己的前锋大军只有五千人,与两万车臣汗部蒙古军相比完全不占优势,想要获胜必须以雷霆之击快速打掉蒙古人的士气,然后再趁机将之击溃,最后由追歼消灭残敌!
李少游通过掌旗军卒,立即下达军令,只要蒙古人靠近右翼警戒范围,五轮骑墙立即冲杀过去,给予其毁灭性的打击!
明军骑兵军阵浩然,看得蒙古军一愣一愣的。
车臣汗硕垒有些不敢相信道:“主动出来?明国人什么时候变得这么痛快了?”
一名蒙古将领拍马道:“大汗,我觉得这帮明军是主动出来投降的。”
车臣汗呸了一声:“你瞎呀?投降还能摆出这阵势?这杀气?”
“大汗,那我们还打不打?”
车臣汗摸了摸一尺长的胡须,有些不自在道:“当然要打了,你觉得本汗被吓住了?”
“大汗勇武!”
车臣汗再度看了一遍明军阵型,在迟疑中终于下令:“传令,两翼包抄分割扰乱敌阵,中军主力向前运动两里,准备交战!”
军队刚刚调动,只见嘴长的部将指着远处喊道:“大汗,右翼出现大股明军骑兵......”
车臣汗悚然一惊,循声望去,却见那方远处似乎出现了一道黑线,黑线渐渐化成黑影,变得越来越大。
仅仅片刻,一群庞大人马轰然而至,延绵不绝的骑兵出现在众人视野中。
这支骑兵盔甲鲜明,队列森严,黑压压的有若踏破一切的洪流,洪流越来越快,越来越广,似乎无边无际,带着一股扑面而来的杀气。
车臣汗黝黑的脸色刹那间变得发白,周围一圈蒙古将领同样面露惶恐之色。
“莫非这才是大明皇帝的兵马?”
车臣汗只觉得今天的事说起来有些尴尬,原本以为面前的便是明军主力,现在看来,只是前锋啊!
现在来的这波,人数起码两三万,其中竟然还有不少打着狼旗的蒙古人......
几年不见,大明的军队怎么变得这么强了?
车臣汗脸色扭曲变换,又羞又惧,不知该如何收场了。
黄伞之下,朱慈烺策马立着,身旁是众星捧月的明军将领和蒙古首领们。
前面双方的战阵让他神情凝重,车臣汗带了不少人啊!
朱慈烺再度仔细看了一下双方的布置,又听了几个龙骧夜不收关于周围情况的汇报,得知土谢图汗和札萨克图汗两大部落没有来,他眼中露出一丝轻蔑,冷然道:“胆敢与我大明对抗,只有铁与血,才能让他们明白,什么叫做追悔莫及!”
周身一圈蒙古首领后背一凉,脖子一缩,打心底真真切切的感受到这位大明皇帝的铁血,说干就干,毫不含糊,是个狠人!
正当朱慈烺准备下令进攻,一股端了车臣汗部之时,却听有人高呼求见。
“车臣汗求见大明皇帝,请阵前说话!”
“哦?”
朱慈烺有些意外,不知这汗王是想宣战扯皮还是讲和退兵,且去看看吧。
双方策马于阵前,隔阵相对,距离只有二三十米远,这点距离,随便什么弓形的弓箭都能射到,不过显然没有人敢在这当口找茬。
徐盛和御林军严密护卫着御驾,显得很紧张,同时御林军中至少数百人将和鼎步枪上膛对着车臣汗,只要一有状况,只要一眨眼的功夫就能让车臣汗变成马蜂窝。
一面面红色龙旗迎风招展,面对如同浩瀚汪洋的明军,跃马而出的车臣汗冷汗直冒,很想调转马头返回阵中。
他硬着头皮在马上施礼道:“臣,车臣汗硕垒,觐见大明皇帝陛下!”
面对这老黑子,朱慈烺十分镇定,谈判嘛,就要强势!
他冷冰冰的说道:“既自称臣,为何围我大明军队?想造反吗?”
车臣汗没料到,自己本是客套话,给对方一个台阶下,然而这位年轻的大明皇帝竟是如此强势,一句话就把自己给问住了。
貌似,这里是漠北啊,是自己的领地,怎么犯境的明军还有理了呢?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22/98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