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最后一个狠人(校对)第39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99/982


然而,当他开心的接过缰绳时,蹲在板车上蓄力的多尔衮趁机猛的一脚将他踹出驴车,滚落在地。
“哈哈哈,也敢跟朕斗,不知天高地厚的狗东西!”
多尔衮畅快大笑,比打了一场大胜仗还开心,他接过缰绳抽着驴子,欢快的驾车狂奔,在蜿蜒的道路上秀着并不成熟的车技。
“奴酋休走!”
身后传来一阵呼喝声,多尔衮猛然回醒,只听后面蹄声震耳,一大股明军骑兵狂追而来。
“驾!驾!”
多尔衮吓得额头冷汗直冒,拼命抽着这头精神看起来不错的驴子。
“啪!啪!啪!”
距离多尔衮的驴车只有百步距离,朱慈烺策马狂奔,在后面拼命追击,掏出手铳就是一顿乱射。
距离太远,手铳的精准度根本达不到,在马上狂奔,精准度极高的和鼎步枪也很难瞄准,而且只能打一发,装弹很不方便。
周围大地平整,驴车飙起来速度也不慢,多尔衮熟练度越来越高,甚至还有着一丝奇妙的感觉。
面对一些农田水坑和几座丘陵,多尔衮以高潮的车技完美将之避开,如此天才,堪称一代车神!
然而,身后的明军骑兵越来越近了,枪声也越来越多,多尔衮心跳猛的加快,他一边猛抽鞭子,一边对着这头毛驴大喝道:“速速助朕突出重围,朕封你为驴王!快!快!”
正在这时,像是驴子被感化,驴神降临,前面远处忽然出现一片旗海,旗帜上赫然是清军的标志。
“是洪承畴和阿尔津!你奶奶个爹的!”
多尔衮激动的语无伦次,再度猛抽驴子狂飙。
战马上,徐盛大呼道:“陛下,前面出现大量清军,数量不明,我们还追吗?”
朱慈烺远远的看着那片旗海,只见清军结成浩大的阵列,似乎还有不少步军跟在后面。
眼看着御林军很多人的马匹己经累得口吐白沬,气喘如牛,朱慈烺只得下令:“停!”
朱慈烺盯着百步外驴车上的多尔衮,喝道:“取朕枪来!”
一名背枪将军迅速从枪套中出取出一支精湛的和鼎步枪,极为流利的装填好子弹,递给了过来。
朱慈烺翻身下马,接过自己平时御用的和鼎步枪,将之瞄准了驴车上撒欢狂奔的多尔衮。
此时距离已经两百步了,即便让御林军下马来场齐射,想要击中的难度也不小。
朱慈烺御用的这支和鼎步枪,是军器总局精心打造的,供朱慈烺平日练枪所用,无论做工还是精准度,都比一般的和鼎步枪要好上很多。
加之朱慈烺的枪法比普通天武军士卒还要强上一线,如果他射不中,那其他人就更不行了。
朱慈烺握着枪托,单眯着眼睛,三点一线对准了驴车上的那一小黄点,轻轻扣动了扳机。
“啪!”
一声清脆的枪声在旷野中响起,回荡着。
驴车依旧在跑,上面的多尔衮距离太远,也看不出有没有被击中。
“继续装弹!”
背枪将军接过步枪再次迅速装填,很快又递给了朱慈烺。
“啪!”
又是一道清脆的声音回荡,已经跑入清军阵中的多尔衮从驴车上翻了下去,接着立刻有一圈清军将领围了上去。
放下望远镜,徐盛大呼道:“陛下打中了,奴酋必死!”
“吾皇威武!”
“吾皇威武!”
朱慈烺笑了笑,挥手道:“如果神机将军赵景麟在,便能爆了多尔衮的狗头!回营吧!”
眼下御林军已成疲惫之师,对面的清军援军起码有万人,不宜再战,还是等大军到来,再横推过去......
“南蛮休走!”
远远传来一阵呼喝,数百八旗骑兵在烟尘的掩护下冲击而来。
徐盛眼中寒光一闪,大喝道:“下马,列阵!”
御林军迅速在旷野上组成六排,以雁形挺枪而立,静静等待。
“手雷准备!”
“第一排,扔!”
“嘭!嘭!嘭......”
“第二排,扔!”
......
驴车旁,一群暴怒嚷叫的八旗将领声音戛然而止,远处的一切让他们心头涌起了无比的恐惧,去复仇的几百八旗精骑竟在这短短时间内全军覆没了。
一辆随军的马车中,多尔衮脸色惨白,胸口敷满了止血散等药物,身上赫然有两处枪伤,身边几个军医正满头大汗的处理着。
多尔衮指了指车外,有气无力道:“传令,速速撤退......回盛京.....”
马车旁,洪承畴沉默良久,今天算是大开眼界了,大清的皇帝被追的乘着驴车逃命,还被打成这副模样,看样子是活不久了.....
洪承畴没有其余清军各将那般慌乱和恐惧,心中反而隐隐有些兴奋......
第612章
不配拥有祖宗
锦州大战,一直进行了两天一夜,直到朱慈烺率领御林军返回时,整个战场才消停下来,只有钉子户祖大乐依旧率祖家坚守着锦州城。
这场大战中,明军强攻加上追击溃兵,斩敌近三万级,俘虏清军四万余人,其中满洲八旗死伤上万,几乎被打废。
斩杀了满洲正黄旗旗主苏克萨哈,满洲镶黄旗旗主图尔格,多尔衮的御营巴牙喇纛章京巴哈纳,八旗汉军、朝鲜、东瀛各旗固山额真四人,甲喇章京二十七人,牛录章京九十五人。
崇祯九年,皇太极改国号为清,大清克星朱慈烺接掌勇卫营,自那以后,双方就开始了你来我往的血战。
几场大战下来,八旗满洲兵几乎被打光了,全族十四岁以上的青壮也没多少了,多尔衮想要重新组建满八旗,最起码需要十几年的时间。
没有满八旗的威慑,清廷内部必然要生乱,重新洗牌一次。
这一战后,满清再无能力与大明一战,明军能在秋播前收复辽东全境,安抚百姓,分配土地。
在此次锦州大战中,明军的损失也非常大,靖武军阵亡人数高达五千,天武军损兵三千余人,辽东军六千多人,朱有能的正黄旗六千人基本拼光了,剩下的还在打锦州城。
小凌河边,密密麻麻排满了临时搭建的帐篷,到处都是伤兵、军医和民夫,止血散、避瘟丹等药物一船一船的往这运。
明军各部在战场四周搜找清军的残余士兵,同时也收陇看押抓获的俘虏,随军的民役也进入战场,进行清扫,掩埋尸体,收集缴获的战利品等等。
周围炮声隆隆,锦州城已成了孤城,城中的祖大乐也十分清楚自己的处境,大清败了,堂哥祖大寿没了,外甥吴三桂也跑了,锦州城难以保全了。
现在摆在他面前的只有三条路,一是继续固守等待援军,二是突围,三是投降。
不过谁都知道,这位年轻的天武皇帝,对待叛徒那叫一个残忍,动辄抄家灭族,谁受得了啊!
其实到了这个时候,包括祖大乐在内,谁对援军都已经不抱任何希望了,连祖大寿的长子祖泽润都跑了,哪来的什么援军。
只希望大家各凭本事突围出去,如果出不去,只能自认倒霉。
一般突围战,能够成功出去的只有少数,绝大多数人马都会成为炮灰。
然而这次是个例外,祖大乐、祖可法等祖家主要人物各领部分人马,在五更时分从锦州城三个方向同时连夜突围,毫无意外的被包了饺子。
面对黑洞洞的炮口和枪口,锦州兵基本选择了跪地投降。
明军浩浩荡荡进入锦州城,行至城中牌坊前,朱慈烺抬头看着前方十几米高的牌坊,皱了皱眉头。
这道牌坊是朝廷为祖大寿立的旌功牌坊,上面雕刻着双龙,有着骑马出征图、侍从图和各种海兽、莲纹等精美图案。(历史上是在宁远,本书中历史发生变化)
辽东大战后,吴三桂受封平西伯,祖大寿没有封爵,崇祯皇帝为了安抚祖家,也为了激起祖家的忠勇之心,这才为他们立牌坊,赐“忠贞胆智”四字,称赞祖大寿忠心耿耿,智勇兼备。
事实证明,祖家最终是当婊子立牌坊了......
朱慈烺指了指这道旌功牌坊,到:“等会把它炸掉!”
徐盛点头应下,只听朱慈烺又问:“祖家的人呢?吴三桂那二五仔呢?”
“陛下,祖大寿在逃跑中被击毙,吴三桂和祖泽润跑了,祖大乐和祖可法突围被俘.....”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99/98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