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最后一个狠人(校对)第38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84/982


一弯新月划过精致的角楼,给高墙内洒下一片朦胧昏黄的光,紫禁城里显得神秘而安静。
钟粹宫中,朱慈烺睡在躺椅上,看着天空的弯月,听着朱成功讲述着西市刑场上发生的一切。
自午时开始,整个西市被上万百姓围着,险些失控,刑场上的百姓们折腾了半天才渐渐散去。
因为投降的明军和顺军一起欺压民众,京师的百姓已然对明军非常失望了,积攒的怨气非常之大。
朱慈烺让百姓代天执法,一是为了让百姓发泄仇恨,二是与这些旧势力划清界限,告诉大家,天武军与这些旧军队是不同的,是维护守护百姓们的。
只是他没想到,刑场中发生的事情大大出乎了他的意料,百姓们的怨念竟是如此之大。
朱慈烺靠在椅子上想了良久,决定尽快出关,打完满清回去对全国进行一场大的变革,安抚民心,发展生产力。
脚步声响起,翰林院侍讲学士刘同升轻轻走来,询问道:“陛下,内阁传来奏本,请示洪承畴的谥号追封。”
朱慈烺御驾亲征,新组建的内阁大臣一个没带,全都留在南京调动后勤粮草。
随驾而来的只有几名翰林院学士,翰林院算是小内阁,能入之人皆是学富五车,才华横溢之人,像这位侍讲学士刘同升,就是崇祯十年的状元,刘同升的父亲则是万历年间的探花。
朱慈烺对翰林院的把关非常的严格,不仅要有学识,更要有能力,品性佳、不迂腐。
听到内阁准备给洪承畴追封,朱慈烺有些意外道:“洪承畴死了?”
刘同升回道:“东虏那边传来的消息,说是洪承畴不屈被杀。”
按辽东那边目击者的说法,洪承畴被俘后表现的非常坚强,绝食数日,拒不肯降,奴酋多尔衮派所有能动用的人前去劝降,均被大骂而回。
洪总督表现的非常激动,整天嚷嚷着:来啊,给我一刀啊,最终英勇就义,很勇敢,够义气!
洪承畴的事迹感动了所有内阁大臣,也感动了崇祯太上皇,他吵着要给洪忠臣开追悼会,修坛祭祀,表彰他的爱国精神。
不过朱慈烺并不感动,因为他所了解的历史上崇祯就为此闹了个乌龙,朝廷按大明最高规格的葬礼安排洪承畴,什么表彰都做了,到最后才知道洪承畴根本就没就义,他投降当了贰臣!
以至于历史上后来明军潼关战败,孙传庭被杀,尴尬了一回的崇祯以为孙传庭诈死潜逃,没有给予赠荫,崇祯也因此背了个寡恩的名声。
不知道这个时空洪承畴怎么选,朱慈烺表现的很淡定,他假装沉吟了片刻,这才道:“洪承畴的事让内阁先放一放,过几日朕会御驾亲征再次出关,亲自为他立碑安葬。”
......
三月初三,待顺天府一切恢复,江南的粮草也源源不断的经海上运至天津,朱慈烺在皇极殿召集了天武军众将,开始北伐的第二阶段,出关!
人家打仗是花钱的,朱慈烺北伐就是来进货的,不仅收钱还收地,关内的收了一波,现在轮到辽东了。
皇极殿外,三步一岗,五步一哨,值守的御林军身穿鱼鳞铁甲,一动不动的肃立,只有在朱慈烺经过时,人人眼神中才焕发出热切的光芒。
殿中,天武军的各将已经济济一堂,当朱慈烺出现时,所有人尽皆看来,眼中满是激动兴奋,齐声呼道:“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朱慈烺抬手道:“众将平生!”
望着殿中一群目光灼灼的天武军将领们,朱慈烺缓缓走到御阶前,说道:“记得八年前,朕还是个刚出阁没两年的太子,当时鞑子扣关南下,肆虐京畿,他们一路战无不胜,一路击溃明军十几万人马,本身损伤却只有区区数百人。”
“当时朕就在想,为何八旗军如此能战,我大明的军队却如此的不堪一击?寇可往,吾亦可往,朕不服他们!”
朱慈烺缓缓道:“朕瞒着父皇,亲率五千勇卫营出城作战,走出京师,朕见识了大明各地的苦难,也明白了明军连连溃败的原因!”
“鞑子所过之处,村落寂寥,骴骼盈野,惨不忍睹,大明军队说过之处,更是不遑多让,军纪败坏,劫掠荼毒,与鞑子无异!顺时一拥而上,逆时一哄而散,皆是乌合之众!”
朱慈烺忽而高声道:“自那时起,朕就暗暗发誓,定要组建一支与岳家军、戚家军那样纪律严明,训练有素的铁军,重塑大明!”
“无论是鞑子,还是荼毒百姓的官兵,朕都会见一个杀一个!将他们杀绝为止!”
朱慈烺看着殿中诸将,看着他们的神情,语气放缓,说道:“八年来,勇卫营扩编,天武军成军,南征北战,所向无敌,杀的那些不可战胜的八旗军闻风丧胆!你们没有让朕失望!朕感谢你们!”
李定国穿着一身盔甲,他在殿中听着朱慈烺讲话,眼中闪烁着崇拜的光芒。
直到今日,他才了解天武皇帝的不易,崛起的艰难,那时的新皇不满十岁便有一腔热血,想要扭转乾坤,一步步走到今天,在如此的大环境下,路途何其艰难。
不仅是李定国,朱成功亦是如此觉得,天武皇帝能走到今天,实乃大明之福。
朱慈烺走向御阶,继续道:“五年前,差不多也是这个时间,朕率你们出关平辽,我们在辽东打了一场场大胜仗,小凌河之战、大凌河之战,义州大捷,鞍山驿大捷,浑河血战,光复沈阳......”
“我们的炮兵打掉了敌人准备了十几年的乌真超哈炮营,我们的骑兵冲垮了奴酋皇太极的御营,我们的步卒踏碎了奴贼的老巢!”
“我天武军五年前能把奴贼杀的节节败退,杀到望风而逃!这次呢,他们卷土重来,你们还愿意随朕一起,出关作战,收复山河吗?”
所有人都激动的大呼道:“愿随吾皇,复我河山!”
雄壮的吼声激昂悠长,震的大殿嗡嗡作响。
李定国、朱成功等人脸上神情恍惚,这便是天武军的凝聚力吗?
朱慈烺的脸上绽放着笑容,他深吸一口气道:“朕命令,明日辰时一刻,全军开拔出关!”
第592章
美人计
距离山海关一百二十里外的广宁前屯卫,是山海关外第一座所城。
此时在这个城围只有二里二百六十九步的小城中,满洲正黄旗甲士扎堆站,城头的飘扬的黄龙旗彰显着大清神兴皇帝的銮驾在此。
御帐中,多尔衮的心情很轻松,甚至还哼起了小曲,自御驾亲征来,八旗军一路南下,接连大胜,不但活捉了蓟辽总督洪承畴,还摧毁了明军号称铁桶一般的关宁锦防线。
现在大清的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攻下大明最后的门户,山海关!只要拿下了山海关,就掌握了入关的主动权!
“十四弟,听说你放出消息说洪蛮子死了,为何不直接杀了他呢?”英亲王阿济格满脸的疑惑。
多尔衮哼哼道:“你懂什么,朕要想杀他还需要费这么大劲?”
“我知道你想收服他,可那姓洪的南蛮子不是那么好对付的,只怕你费了一番功夫,到头来都喂了狗......”
对于阿济格的冷嘲热讽,多尔衮早就习以为常,毕竟这位亲哥哥脑子不好,做弟弟的要让着点。
多尔衮笑道:“朕是要让洪承畴失去退路,明国君臣都以为他殉国了,当他们忙着给洪承畴抚恤封谥之时,咱们再公布他投降我大清的消息,你说那时候该是何等精彩的场面?”
见阿济格沉思,多尔衮叹了口气,自问自答道:“到那时,明国君臣脸面尽失,甚至狗急跳墙之下大骂洪承畴畏死失节而身败名裂,人一旦被误会侮辱,心中定然委屈不好受,到时候朕再安慰几句,许以高官......”
“这么大的官投降了,必然重重打击了山海关内明军的士气,可谓是一举两得。”
说完,多尔衮对自己的智商感到非常的骄傲,再度哼起了小曲。
然而阿济格却道:“可是十四弟,他还没投降啊,这几天闹腾着要自杀呢!我看你这事,悬了!”
闻言,多尔衮一阵头疼,洪承畴这个老梆子,是个高端文化人,在孔家店里滚打摸爬了一辈子,肚子里盛满了圣贤书,又深受明国皇恩,想靠言语感化他,还真不容易。
近日来,多尔衮像个舔狗一样天天去看望洪承畴,嘘寒问暖,给他好吃好喝的,就像供祖宗一样,让吴三桂等人好生羡慕嫉妒恨。
昨日,多尔衮见洪承畴衣服单薄,特地脱下自己身上的貂裘,披在洪承畴的身上,想给他温暖感化他那颗铁石心肠。
然而洪承畴依旧一脸的倔强,咬着牙,挺着脖子大呼:“想让洪某对穹庐屈膝,辱没名节,你们趁早死了这条心吧,某只求速死!”
不管多尔衮许下什么高官俸禄,洪承畴还是一副慷慨赴死的凛然姿态。
这下可把多尔衮难住了,咔嚓了他吧,实在太可惜了,那厮是大明重臣,不仅有才能,而且人脉极广,是个可利用的金疙瘩。
因此,多尔衮并没有因爱生恨,更没有像美军对待伊拉克战俘那样虐待它,反而恩遇有加,一心想把洪总督收在裆下。
为难之际,多尔衮把抓着洪承畴的姚恭叫了过来,询问道:“姚恭,你和洪承畴共事多年,可知他平素里有什么雅好?”
原大明辽东兵备道姚恭,平时里“孔曰成仁、孟曰取义”的口号喊得比谁都亢奋,结果硬是主动做了汉奸,丝毫不怕自己被后世万代戳脊梁骨,更不觉得对不住孔孟二老。
他正了正头上的狗尾巴顶戴,正色道:“回皇上,依臣的了解,洪公是个性情中人,一共有两大爱好。”
多尔衮面色一喜,道:“是何爱好,快快说来!”
姚恭嘿嘿一笑,道:“第一,是爱当官,第二嘛......”
他靠近多尔衮,耳语了一句。
多尔衮面露怪异,忍不住哈哈大笑道:“果然是性情中人,与朕是同道中人啊!”
掌握了这等绝密,多尔衮摸了摸自己下巴上浓郁的胡子,决定采用肉弹攻势,彻底瓦解洪老梆子的心理防线。
他先是挑了几个掳掠来的日本娘们,派人送到洪承畴那,让他帮忙品鉴一番。
刚见面还好,这些“美姬”卖相还好,毕竟是多尔衮看上的,姿色能差?
然而洪公是什么人?大人物!见过大世面,平时“阅尽人间春色”,对女人挑剔得很,他想与这几个美姬先吟诗作对一番,然而这几个日本娘们一个个谁也听不懂他说什么。
胸大无脑,肚中没有文墨,还是个倭人,简直比那些腥膻狐臊的庸脂俗粉还不如!
看不起谁呢?
洪承畴很生气,若不是绝食几天,肚里空空如也,那绝对要呕了一地的。
洪承畴的眼界让多尔衮很惊讶,暗道今天遇到个高手,不好对付。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84/98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