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最后一个狠人(校对)第3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8/982


自从石景山首战大胜后,朱慈烺并不满足,又传令龙骧夜不收四个哨分散侦查,关注周围清军的动态。
自从知道第一哨的千总杨其礼被皇太子教训了之后,龙骧夜不收侦查起来更加的认真了。
在第二天的时候,夜不收第二哨在良乡附近发现了大量的清军探马。第二哨传出消息后,其他三哨的夜不收迅速合拢,对良乡城附近的侦察活动更加频繁。
同时对清军探马进行清理,只要附近的清军探马一出现,就立刻被龙骧夜不收发现了,偷偷的干掉了。
在石景山东侧的勇卫营大帐中,勇卫营的主要将官都齐聚一堂,朱慈烺正端在主座上查看着京畿的地图。
这个时候,龙骧夜不收第二哨的千总返回了大营,亲自向朱慈烺报道:“启禀殿下,鞑子大军已经攻破了房山和良乡,奴酋阿济格正南下涿州方向,只留下奴将扬古利所部万人留守良乡城。”
朱慈烺点点头,随后看了一下地图,道:“即可整军出发,向良乡城进军!”
第二哨的夜不收千总道:“殿下,留守良乡城的都是建奴的八旗精锐啊!”
还未等朱慈烺说话,一旁的黄得功叫道:“老子打的就是精锐!”
朱慈烺立刻瞪向他,黄得功以为自己君前失仪说了粗话,连忙讪讪一笑。
他殊不知,朱慈烺是因为他抢了自己的台词而恼怒,李团长这句极具装逼特色的话,现在好不容易有机会说出,没想到却被黄得功给抢先了!朱慈烺怎能不气?
朱慈烺生气之余,道:“让炮兵营回京城将意大利炮......不,将佛朗机炮和红夷大炮都拉过来,老子要轰他娘的!”
帐中诸将闻言皆是呆呆的看向朱慈烺,谁也没想到这位斯斯文文的皇太子居然也会说粗话.......不过,我喜欢!
※※※※※※※※※※※※※
八旗军是由八旗满洲、八旗蒙古和八旗汉军三个组成的,很多人都误称为蒙古八旗和汉军八旗。
这次大举伐明,清军一共出动十万大军,不仅仅是八旗满洲,还有八旗蒙古,以及还未成建制的八旗汉军。
距离石景山三十里外的良乡清军大营中,扬古利右眼跳的十分厉害,他已经两天没收到谭泰部发来的消息了。
因为等待谭泰部的汇合,扬古利已经与阿济格部相隔了两天的路程,直到第三天,扬古利才忍不住派人去石景山打探谭泰部的下落。
扬古利脱去了最外层的棉甲,不停的擦着额头的汗水,这么热的天,让身穿三层重甲的他很是难受。
八旗军的特长是野外作战,并不善于防守,在攻下了良乡后,并对良乡城进行了大肆劫掠后,就将大营驻扎在了城外的一片高地上,只派少许清兵在城中看守洗劫的财物。
扬古利的亲兵找来了一张从附近富商家中抢来的凉席,铺在地上请扬古利休息一会儿,并端来了一碗凉水。
扬古利刚刚坐下,还没等他喝一口水,只见一个清兵探马来报:“禀报额驸,石景山的后队人马被明军全歼了。”
扬古利一激灵,坐直了身体,道:“胡说,哪来的明军?怎么可能全歼后队?”
八旗军一路上所向无敌,明军无不后撤,即便有些抵抗的也扛不住他们的强大攻击,纷纷弃城逃跑。
如果谭泰的人马遇到明军,只能是京营的人马,不过据扬古利了解,明国京营中都是些废物,怎么可能全歼谭泰的三千八旗精锐?
“奴才也不知他们是哪部人马,不过远远看他们的大旗是红色大龙旗。”这名清军探马心有余悸地道。
他们好多些探马都莫名的死在了外面,他也是好不容易死里逃生逃了回来。
“红色龙旗......那应该是明国皇帝的亲军,谭泰呢?”扬古利突然沉声道。
“谭泰大人已经战死了,明军将他的首级割下挑在了旗杆上......”
扬古利紧握着拳头,额头青筋暴露,怒吼道:“这群南国蛮子,我定要血洗他们,替吾弟谭泰报仇!”
不多久,又有一名探马来报,在石景山方向正有一队明军往这里来了,距离大营只有两三里了。
扬古利顺着他手指的方向看去,然后登上高台瞭望,不多久果然见远处尘土飞扬,有大队人马朝自己这边过来。
扬古利有些半信半疑,这支明军最多五千人,怎么可能全歼谭泰的三千人马呢?
他的主子皇太极可是曾经说过,明军出一万人,八旗军只需要出一千人,明军出一千人,八旗军只需要出一百人,就足以取胜。
扬古利到底也是身经百战的人,见远处的勇卫营军阵严整,知道肯定有些实力。于是立刻下令,全军列阵,准备迎战明军。同时又派人去给前军的阿济格送信,告诉他们已经有明军盯住他们了。
清军常年征战,的确训练有素,即使在修整也丝毫不乱,接到扬古利的军令后迅速列阵。
这个时候勇卫营的大队人马也已经到了,朱慈烺观察周围的地形,最终将勇卫营布置在距离一里外的一处小山坡上。
小山坡并不陡峭,坡度只有十几度左右,勇卫营在列好了阵式之后,再逐步向破下推进五十步的距离时才停住。
和与谭泰对阵时一样的战阵,勇卫营依然是前后列阵,只是前阵横向排开的火枪兵已经由之前的三排变成了五排,朱慈烺利用山坡的地势,增强了火枪兵的火力和打击密度。
初见这个阵式时,扬古利也和谭泰一样,觉得莫名奇妙,勇卫营居然排出了这样一个没有纵深的阵形。
扬古利怎么也想不通,这几排火枪兵,怎么能够挡得住大清铁骑的冲击吗?难道他们以为那个小山坡能阻挡得了骑兵?
谭泰居然会败在这么一支明军手下,而且还丢了性命,确定是令人觉得有些莫名其妙。
扬古利决定先拿汉军当炮灰先行试探一番,于是下令调出一个汉军甲喇,共一千八百多兵力,其中有三百骑兵,向勇卫营发动进攻。
这个汉军的甲喇章京接到命令之后,无奈之下只能硬着头皮,带领着人马出阵向勇卫营逼近过去。
清军一出动,勇卫营立刻端起了火枪,各自寻找各自的目标,等待着清军接近一百步再开枪射杀。
看到明军阵型毫无变动,扬古利更加郁闷了,这群明军到底是来送死的还是真有实力呢?这样的战术也太次了吧,完全毫无用处啊!
朱慈烺懒得研究什么战术,直接把后世经过了近两百年摸索,并且经过历史证明的经验拿来运营就行了。
这个时候,一个甲喇的八旗汉军已经脱离了清军主阵,开始对勇卫营发起冲击。
第五十九章
前来送死
这些汉军跟随清军打了十多年的仗,早已熟悉清军的打法,依然是骑兵打头阵,步军跟随冲杀。
当汉军三百名骑兵冲击到距离勇卫营百步的时候,勇卫营阵中想起了一片枪声,随后速度生产大量的白烟。
这些八旗汉军只是鞑子的奴才而已,穿的自然没有八旗满洲的士兵好,身上的盔甲最好的也仅仅是一层铁甲,差的只穿着破旧的皮甲,就剩光着膀子了。
刚进百步之内,就遭到了勇卫营的强大火力攻击,奔跑在最前面的几十个骑兵,立刻发出一声闷哼,身上无一例外出现一个拳头大的血窟窿,纷纷从马背上落下。
有的生命力强一些的清兵,没有被秒杀,发出鬼哭狼嚎的惨叫声,像个陀螺一样躺在地上翻滚打转。
扬古利的眼睛瞪得老大,充满了震惊,骑兵刚冲进一百步,还没进入九十步呢,怎么就被火铳打翻了?这明国的烧火棍什么时候变得这么厉害了?
当然了,扬古利仅仅是震惊,并没有害怕,堂堂大清额驸,此次伐明第三把手,怎么可能被只有几千人的明军吓到,开玩笑!
扬古利一声令下,汉军步兵迅速冲上去加入战斗,在他眼中,这些汉军不就是炮灰吗?
八旗汉军这些汉族士兵,都是在建奴统治下生活了十年以上的汉人,他们大多数是被建奴入关劫掠的汉族人,父母妻儿都在建奴统治下。
因此,即使知道自己是炮灰,也没有人敢反抗,更何况身后还有建奴的督阵队呢,只要后退一步,哪怕是畏缩不前,都会被督阵队当场斩杀。
所以他们只能咬着牙往前冲,冲上去或许还能活命,反之只能死路一条。
朱慈烺冷笑道:“这些二鞑子到了鞑子那边,倒是脱胎换骨,个个变得勇冠三军了。”
有时候伪军比鬼子更可恶,别看现在身不由己、可怜巴巴的样子,平日跟着清军掠杀大明百姓,四处劫掠的时候,可是积极的很。
剩余的汉军骑兵一个个拼命催动战马向前冲去,只希望能迅速冲到明军阵中,和明军展开近战。
然而,就这三百骑兵,简直就像来送菜的一样,勇卫营的火枪兵们从容的射击、换枪、填弹、换枪、再射击。
几轮下去,清军的骑兵却像是被割草一样,人和战马都接二连三的倒地不起。
只用了几分钟的时间,整个骑兵队竞然无一幸免,全部都丧生在勇卫营的火枪之下,基本上没有人可以冲到离勇卫营的阵式三十步以内去。
扬古利也不禁觉得全身上下只冒冷汗,手足都禁不住发起抖来,眼前这支明军的野战能力实在是太可怕了。
就如汉军一变为清军,战斗力就立刻飙升一样,火铳一但到了对面明军的手里,也就立刻变成了杀人的利器,怪不得他们能够在那么短的时间里,就击败谭泰的后队人马。
难道这就是明军的主力部队?难道明国京营中都是这样的军队?扬古利有过这个念想间顿时冷汗直冒。
如果明国有数万这样的军队,配合明军各镇人马,那他们这十万八旗军将永远出不了关,被困死在明国京畿之地。
可攻打昌平的时候,这些军队为什么没有出现呢?
整个过程都充满了诡异,让扬古利难以理解,不过他却没有空闲去考虑这些。
勇卫营的射击稳定持续,一阵阵消息弥漫,转眼间八旗汉军的骑兵部队就已经被消灭的一干二净,同时步兵也同样进入勇卫营的射程内,前来送死。
枪声依然没有停息下来,汉军步军前排的士兵们也纷纷倒地。一切都发生在步军的眼前,很多人终于忍不住心中的恐惧,纷纷调头撤退,然而面对他们的是督阵队的屠刀。
八旗汉军的步军阵中出现一阵骚动,前面后撤的人碰到后面前进的士兵,很快挤成一团了。
扬古利心里也不禁产生了一股悲哀,这种情况不是一直都出在明军身上的吗?怎么会出现在百战百胜的大清雄师身上呢?
然而在他心中,依然没有后撤的打算,因为这一路上清军掠夺的财物粮食都在城里,他这一撤,就相当于把所有战利品送给了明军,主帅阿济格知道后肯定不会放过自己的。
扬古利终于下定了决心,哪怕是拼了人马损失惨重,也要将这股明军全部杀光,顺便替弟弟谭泰报仇。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8/98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