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最后一个狠人(校对)第35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50/982


为首闯兵抖了抖了脸上的伤疤,喝道:“大胆刁民,胆敢抗拒义军,来人,没收家产宅子,统统驱逐!”
折腾了半天,吴财主家的东西一个没搬出来,一名闯军的小头目直接占据了这个吴府,只有吴财主和他的傻儿子被赶了出来,连几房小妾都被那小头目留下享受了,就如同净身出户了一样。
看着身边的傻儿子,光溜溜的只剩下一个裤衩子的吴财主哭了,躲在自家院子外的墙角嚎啕大哭。
整座真定城街头巷尾到处都是杂乱的脚步,轰隆隆的马蹄声,他们同样是挨家挨户的破门,将粮食米面等吃的全部拿走,地主家的金银玉器则是拿去孝敬上司们。
“官府无道,小民嗷嗷,王侯贵人恶剥穷民,不肯一丝一粒以济百姓,今有闯王奉天倡义,讨暴虐,行天理,不当差,不纳粮,抚流亡,通商贾……”
一名闯兵敲着锣鼓在各街道来回宣讲,每说一句,便敲响一声锣鼓,身后还有着一队闯兵在唱着歌谣:“杀牛羊,备酒桨,开了城门迎闯王,闯王来时不纳粮......”
吴财主呆呆的听着,感到有些不可思议,这还要脸吗?
他身边的傻儿子对他呵呵笑道:“爹,闯王来了不纳粮!”
吴财主快要疯掉了,大怒道:“我信他妈的鬼!也只有你这傻子才信这鬼话!”
这哪是义军,简直是强盗啊!那些混账官兵都不敢这么明目张胆的抢!
吴财主现在肠子都悔青了,官府起码拿钱办事,这帮龟孙子就像是喂不饱的饿狼,无耻至极!
一名闯军骑兵背着旗帜策马而过,口中高呼:“义师军纪严明,大军所过,秋毫无犯,闯王号令:杀一人者如杀吾父,淫一女者如淫吾母……”
想起自己的妻妾如今变成了人家的财产,吴财主一口老血吐出,跌跌撞撞摔倒在地。
......
两天后,饿得前胸贴后背的吴财主,蹲在一座闯军吃饭的酒楼前,想要讨一些剩菜吃。
然而城中灾民和乞讨的人太多了,吴财主这种半道出家的怎么可能争得过丐帮的那些几袋弟子,少不得一顿毒打。
这两天,吴财主动用了一切关系,想要讨回自己的宅子和财产,结果发现那些所谓的关系也和自己的情况差不多,有的人已经拿着破碗去讨饭加入丐帮了。
吴财主心中拔凉一片,更加向往回到昔日大明朝廷统治下的生活,就算交些税又如何?总比全部家产被人夺走强吧!
吴财主经过深思熟虑,最终打算卖掉自己的傻儿子,然而找了一圈人贩子,硬是没人要,有人建议他卖给闯军,兴许还能换几个馒头,毕竟军队冲锋傻子最好使。
吴财主觉得有理,试着将傻儿子送到闯军中,要求换三个馒头,一个都不能少!
好在闯军收人开明,没多少规矩,当场就收了他那傻儿子,却只给了他两个馒头。
吴财主兴高采烈的揣着两个硬如石头的冷馒头,找了个人少的巷子啃了起来,一边啃一边流泪......
他舍不得一次性吃完,细嚼慢咽的如同享受,边吃还边想,这两个馒头要是吃完了,后面该怎么办呢?
这时,城中各街道骚动了起来,有闯军骑兵狂奔大喊道:“闯王明日登基,建立新朝大顺,城中施粥三日,普天同庆!”
“施粥了?”吴财主将馒头仔细的揣入怀中,连忙跑到街道上。
“闯王明日登基,建立新朝大顺,城中施粥三日,普天同庆!”
“在哪里?在哪里施粥?”
“城隍庙!”闯军回道。
闻言,众人都骚动了起来,往城隍庙那赶去,满脸污垢的吴财主抢了身边一个小乞丐的破碗,也连忙跟了过去。
城隍庙旁,吴财主席地而坐,捧着一碗热腾腾有些烫嘴的米粥,尝了一口,咂咂嘴道:“真香啊!”
......
第547章
大顺建国、清军南下
七月十八日,真定城。
真定城的演武场在城的东南,传闻这里是真定城的风水所在,此地正举行这大顺国永昌皇帝的登基大典。
数日前,李自成的侄子李过率大军直扑保定府,大学士李建泰在保定投降,闯军兵不血刃拿下北方三雄镇之一的保定,京师完全暴露在闯军的兵戈之下。
保定府文武官员的不战而降,让李自成更加有信心拿下京师。
李自成本想打下山东,在济南称帝,听闻济南城数年前被鞑子糟蹋的不成样子,就取消了计划,改在比较繁荣的真定。
此番建国称帝,主要是为了激烈全军将士,一鼓作气拿下京师。
演武场上人潮如海,旌旗如林,他们排列的阵列连绵不绝,最核心的便是李自成的老营,除此以外,还有从几十万闯军中挑选出来的精锐士卒。
由于投降的明军越来越多,闯军数量高达五六十万,李自成便着手改编闯军,仿大明五军都督府设五营军制,分别为中营、左营、右营、前营、后营。
中营,旗纛为青色,主将是权将军刘宗敏,以及权将军田见秀,副将为果毅将军任继荣,王震也被破例拉入中营,为威武将军。
左营,旗纛为白色,主将是制将军刘芳亮,副将为马世耀、刘汝魁。
右营,旗纛为红色,主将是制将军袁宗第,副将为白鸣鹤、刘体纯。
前营,旗纛为黑色;主将是制将军谷可成、副将为谢君友、田虎。
后营,旗纛为黄色;主将是制将军李过,副将是高一功、张能、马重僖、贺兰等人,基本都是李自成的亲戚。
点将台上,李自成身穿毡笠缥衣端坐在王椅上,俯视着五色旗组成的巨大军阵,心潮澎湃。
在他的周围是一群大顺将领,六政府官吏,还有投降的明朝官将、士绅。
那些前来观礼的士绅瞧着眼前个个盔甲整齐,刀矛肃立的闯军精锐,眼中满是震撼。
有明廷降官冲着上首的李自成哈腰点头,拍马屁道:“大顺军兵强马壮,统一天下无可阻挡!”
立时有乡绅宿老附和道:“是啊,明廷官兵不堪一击,京师也是一股而下,大顺军天下无敌!”
“闯王早就应该取天下,让无德无能的朱家皇帝让位......”
面对改朝换代的巨大机遇,这些往日的名流士绅在新主面前使劲的舔着,丝毫不顾读书人的脸面。
登基大典上,李自成向天下发布的永昌元年诏书,并设大顺新朝官制,任命牛金星为丞相,宋献策为左辅。
在丞相之下又设吏、户、礼、兵、刑、工六政府,任命侍郎、郎中等官,地方设防御使、府尹、州牧、县令......
诏书宣读后,大顺百官山呼万岁,紧接着顺军也发出激动的呐喊声:“大顺皇帝万岁!”
“万岁!”
“万岁!”
听着排山倒海般的万岁声一浪高过一浪,李自成激动的面色潮红,心中傲然道:“二百七十五年前,一介贫民朱元璋能得天下,我李自成同样可以!”
登基大典后,李自成决意趁新朝初立,士气旺盛之时,领兵五十万北上,进军大明京师!
中国历史上以南打北定鼎天下的也只有明太祖朱元璋成功过,当年朱元璋北伐灭元战略便是:先取山东,撤其屏蔽,旋师河南,断其羽翼,拔潼关而守之,据其户槛,天下形势,入我掌握,然后进兵元都,则彼势孤援绝,不战可克......
大顺朝的进军路线如当年类似,陕西、河南已经拿下,只剩下山东了,山东的刘泽清已经如丧家之犬,也没那本事抵抗大顺军的进攻。
李自成现在要做的便是用明太祖朱元璋的北伐策略,取他朱家的天下!
他立时颁下诏令:“命制将军谷可成领前营攻打山东!”
“命左营制将军刘芳亮为先锋,直扑京师,朕将率大军御驾亲征!”
三日后,大顺倾国而出,号称百万,北上灭明。
真定城下,号角声响彻天下,五十万大顺军如同洪流一般向北而进,一片旌旗遮天,人喧马嘶,场面壮观之极。
沿途州县百姓一眼望去,只见原野外旌旗如海,浩浩荡荡的人潮前不见头,后不见尾,一个个吓得瑟瑟发抖躲了起来。
顺军的动向,直隶的百姓都非常关注,相比山东、河南各处百姓争相献城开门,个个期盼义军的到来,京师周围的百姓反应冷淡,天子脚下的百姓都有些高冷。
......
沈阳,蓟辽总督府。
安西伯洪承畴手中捏着一份情报,眉头微皱:“东虏大举寇边了?”
崇祯十二年的辽东大战结束后,洪承畴仍作为蓟辽总督镇守辽东,在抗击击鞑虏的第一线上。
他对清国的动向非常关注,无时无刻不想着拉大军出去收复萨尔浒等辽东失地,功成名就,奈何辽东将门掣肘,越发的不听使唤。
近日来,洪承畴收到往来哨探汇报,也知道了贼首李自成在真定建国称帝、北上京师的消息,他本想领三万洪兵入援京师,眼下却被建奴的动作拖出住了。
不仅只有洪承畴想入援京师立下救驾之功,吴三桂同样不甘寂寞,也想率兵去京师勤王护驾。
七月二十六日,清军大举入寇的消息源源不断传来,八旗军满、蒙、汉、朝、日各旗共计十万人马,跨过鸭绿江直奔太子河,目标赫然就是洪承畴所防守的沈阳城。
洪承畴当机立断,下令辽西各城全部戒严,关闭城门,做好应变,又令辽东各部人马驰援沈阳,严守边防。
同样是伯爵的吴三桂已经不像往常那边将洪承畴放在眼里了,他不但没有北上沈阳,反而直接率兵南下山海关,企图进入关内等待皇帝颁布勤王的命令。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50/98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