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最后一个狠人(校对)第34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43/982


沉默了一阵,李自成忽然问:“这狗官的亲属在哪?怎么不见押来?”
这时他的侄子李过过来,回道:“闯王,这狗官的亲属都在总督府自杀了!”
“死了?”
李自成众人来到三边总督府,只见里面空荡荡的很安静,李自成等人进入府中正厅后,顿时面露惊色。
几具衣冠端正的女尸悬挂在厅中,自缢身亡,正是汪乔年的妻女。
汪乔年的儿子穿着一身绿袍文官公服躺在地上,身下一滩的血迹,右手握着一柄带血的利剑,脖中尤有血痕。
在他的怀中,还躺着两个几岁的稚童,却是汪乔年的孙子。
血腥味蔓延,看着地上三具尸体,李自成最终静静无言......
第536章
燎原之火
西安再次被破的消息传出后,朝野震惊。
崇祯皇帝特诏加勉殉国的三人,追赠刘国能左都督,特进荣禄大夫,建祠纪念;
赠李万庆都督同知、荣禄大夫,立祠纪念;
追赠汪乔年兵部尚书衔,赐谥号忠烈。
在开封府潇洒的杨嗣昌被吓出一身冷汗,连忙率大军追往陕西。
粮草渐渐充足的杨嗣昌雄心勃勃,决心剿灭中原流寇,创不世之功,不负君恩浩荡!
听闻李自成招兵买马后,再度放弃西安进入了商洛山一带,杨嗣昌铁了心的灭掉李自成,十几万大军如铁壁一样堵了过去。
李自成并不与之交手,当场掉头就跑,在陕西与河南交界处的商洛山老巢与之兜风,杨嗣昌一路尾随追击,就如同在召唤师峡谷野区与敌人狭路相逢的蛮王,开着大一路狂追.....
然而杨嗣昌在山里转悠了好几个月也不见闯军的踪迹,他在周围县衙贴出告示:有能擒斩李自成者,赏银万两!
不久后,杨嗣昌的行营衙门惊现李自成的传单,上面同样写道:“有斩杨阁部者,赏银三钱!”
本想打个心理战,让流贼内讧,结果杨嗣昌在震惊的同时,自己却开始对周围的人疑神疑鬼的。
明军十几万大军被李自成以战术牵制,疲于奔命,然而令人更加惊恐的消息传来:李自成声东击西,又回到了河南,直扑明军一直认为最为安全的洛阳,用计破了洛阳城,福王朱常洵被杀!
当时正值河南会试,朝廷派提学御史到洛阳会试士子,李自成派人伪装成儒生,带儒冠以入。
在半夜之时纵火烧城,洛阳城中大乱,闯军兵临城下强攻半日,城遂破。
李自成在处死福王时笑道:“我想砍了杨嗣昌的头,但杨嗣昌他不在,今天就借福王你的项上人头,让杨嗣昌那老东西以陷藩罪伏法吧。”
杀了福王后,李自成本想从王府后园弄几头梅花鹿,与福王一起煮了凑个福禄宴,和将士们共享的。
却见王府中两个掌管礼仪的承奉郎趴在福王尸体上嚎啕痛哭,其中一名承奉郎大呼道:“福王殿下已死,某不愿活,只求你们能给一口棺材葬了殿下,我就算粉身碎骨也绝不怨恨你们!”
李自成觉得这家伙够义气,于是道:“去找个铜棺,再找个马车,把福王葬了吧。”
两名承奉郎深感欣慰,随即在一旁自缢而死......
李自成并没有把这事放在心上,火急火燎的派人搬运福王府中的金银财宝和粮食,这一搬可乐坏了闯军各将,福王府中的物资实在是太多了!
数千名闯军拉着车运,一直运了好几天,一车车金银亮瞎了数人的狗眼,还有那些白花花的大米更是让闯军士兵为之发狂,尖叫连连。
李自成整日合不拢嘴的,笑道:“有了这些财产,义军未来几年的军费不愁了!”
闯军各将也非常兴奋,只有牛金星建议道:“闯王,我们不能独占这些金银和粮食,应该发布告示大赈饥民,趁机招兵买马继续拓展实力!”
一身文士服的宋献策不甘寂寞,也献计道:“学生建议闯王在洛阳建国称帝,号召天下义军共同反明!”
闻言,闯军各将眼睛发亮,兴致大增,闯王要是当了皇帝,诸位自然水涨船高。
“称帝?”李自成沉吟半晌,缓缓的摇了摇头,道:“额要是称帝了,那不成靶子了吗?”
刘宗敏大大咧咧道:“闯王,咱们现在已经是靶子了,杨嗣昌那老东西不是带着十几万人马追着咱们吗?仨月没停脚,听说老东西还是让着抬着追咱的!”
“是啊,闯王,称帝吧,给义军兄弟们打打气,一路干到京师,让崇祯老儿滚蛋!”
李自成的心腹大将刘芳亮扯着嗓子道:“营里有黄袍没?赶紧拿过来,给闯王披上!”
李自成踹了他一脚,笑道:“少给老子来这套!”
众人哈哈一笑,氛围颇为热闹。
看着闯军众将热切的目光,李自成认真道:“兄弟们,咱们只是取得了一点小成就,大家千万不能骄傲,官兵的主力还在,长江以南还有朱家太子那帮难啃的骨头,稍不留神我们义军就会被剿灭!”
李自成继续道:“还有,我要是当了皇帝,其他路的义军首领怎么想?所以呢,称帝这事,我是万万不能做的!”
牛金星缓缓点头,对李自成的自知之明深感佩服。
最终,李自成在洛阳安家,自称“新顺王”,改军制、设官员,大赈灾民,派人联合周围各路义军,并发布《剿兵安民檄》。
檄文上写到:“明朝昏主不仁,宠宦官,重科第,贪税敛,重刑罚,不能救民水火,本营十世务农良善,急兴仁义之师,拯民涂炭,士民勿得惊惶,各安生理,尔民有抱胜长鸣迎我王师,立加重用!”
为了整顿军纪,李自成更是下令:“杀一人者如杀吾父,淫一女者如淫吾母!营内有擅杀良民者全队皆斩!”
李自成的这般操作,深得河南百姓的拥护,闯军中更是细作频出,在各地传唱“闯王来时不纳粮”的民谣。
中原天灾瘟疫横行,然朝廷加征三饷,各地官员贪污腐败横行,在正税之后往往层层加派高达几十、上百倍的副税,使得民情汹汹,不可扑灭,很多人趁机加入了闯军。
崇祯十六年正月,河南、山东、山西的各路义军纷纷响应,会师洛阳投奔李自成。
洛阳城外,锦旗招展,几十万大军云集一处,声势浩大。
城楼上罗伞横排,身挂披风,腰悬宝剑的李自成挺立在城墙垛口,凝视下方各路义军。
“河南袁时中率三万兄弟,投奔闯王,共商大业!”
“山东谷应声率两万兄弟前来,静候闯王吩咐!”
“山西吴友升率八千兄弟投奔李闯王,愿生死与共,推翻大明!”
“......”
这一日,洛阳城沸腾了,所有义军沸腾了,屡战屡败的李自成渡过了最艰难的时刻,他以惊人的指挥与胆略,把即将熄灭的义军之火再度燃起,如燎原之火!
第537章
水淹开封
各方义军首领前来入伙,流贼声势浩大,连追赶而来的杨嗣昌也畏惧三分,不敢轻易出兵。
陷藩后,杨嗣昌整日惶恐不安,须发皆白,罹患重病,然而崇祯再次表现出对他的强烈信任,命其戴罪立功,手刃李贼。
李自成几十万大军浩浩荡荡的开进河南腹地,连破河南东部十余座城池,沿途百姓纷纷焚香顶礼,杀猪宰羊,举旗欢迎,有些民众自告奋勇,为李闯军队充当向导。
此时杨嗣昌的大军在荥阳附近密布防线,那些热情的向导便领着闯军绕过这些设防之地。
杨嗣昌目瞪口呆看着闯军自防线外从容而过,心情糟糕的难以言说,闯军数十万围攻荥阳,他夜不解带,指挥诸军作战,血战数日。
杨嗣昌这才发现,昔日被自己追着到处跑的李贼,战斗力并不弱,尤其是他们惯用的人海战术,更是令人心惊,无从下手。
河南荥阳府密县。
当官兵崩溃之时,见闯军马军和老营骁骑一波波的冲击而来,自己营中的兄弟不断倒下,大同总兵猛如虎心中悲痛。
他很想当面询问杨嗣昌:“为何这流贼越打越多,愈剿愈盛?你们内阁是干什么吃的!”
出身蒙古的猛如虎再无往日的豪迈,随杨嗣昌南下中原剿寇的这两年,憔悴苍老了许多,心中有无数个问题想问朝廷。
李贼多次大败,只余残部逃到山中,如何数次出山,依附者越来越多?
人心向背,当地百姓对官兵漠然,闯军一来,周围百姓便高举“恭迎王师”字样,有的早已准备打开城门,迎接闯军入城。
猛如虎站在城楼上,见此情景,又见城外浩浩荡荡的流贼杀来,前面还有不少拿着锄头的饥民冲锋陷阵,他心中充满了茫然。
眼看闯军将要破城,猛如虎心头有一股无力感涌上心头,他举着佩剑,喃喃道:“此间也回不去了,愿下辈子,某能永镇大明边墙。”
......
这一天,当地百姓打开城门,流贼蜂拥而入,大同总兵猛如虎殉国。
李自成继续挥师东进,围困开封。
开封城占据九州咽喉,水陆都会之地,周王的封地便是在此,袭封了二百多年。
原河南巡抚李仙风因作战不利,被崇祯下诏逮捕,李仙风自尽而死,高名衡升为河南巡抚。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43/98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