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最后一个狠人(校对)第31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16/982


接下来商议出兵细节的时候,分歧依旧很大,因为满座的将领里九成都是水师出身的将领,掌握步军的将官没人有资格与大家同堂而坐。
在争执不下的时候,所有人都将目光投向了郑福松,只有他带过郑家的洋枪队。
郑福松虽然只有十九岁,却也不矫情,当下站起身来道:“父帅,诸位叔伯,标下以为,此前太子的人马捷报频频,皆因天武军是北方人,善于平原作战,而现在的战场在福建,福建步卒素来以山民为主,最擅长在多山多水的的地方作战!”
郑福松的说法大长郑家诸将的士气,顿时得到了满堂的喝彩,为他继承郑家家主之位加足了火候。
不过,郑福松的分析并没有到此结束,他继续说道:“标下听闻,太子的军队以火枪为主,临战时动辄排成数里宽的战线,以火枪齐射击敌,而我福建多山的地形和多雨的天气,对他们作战的影响极大!”
“地势高低起伏,他们想排出数里的战线那基本是不可能的,其次,福建多雨多风,天武军火枪以火药发射,火药必然会多雨而受潮失效!”
郑福松踱步道:“反观我军,长居福建,剩下的大都是本地山民,善于跋涉越岭,此消彼长之下,胜负输赢只怕也不难判断了。”
郑福松虽然没把“郑家必胜”这句话直截了当的说出来,但在坐诸位将领谁都听得清楚明白,太子的军队有这么多的劣势,只怕必败无疑了!
郑芝豹嚷道:“出兵的将领也没必要争执了,就让大公子指挥吧!”
“这陆路指挥官,非大公子莫属!”
在一片拍马之声中,郑福松站起身来,示意大家安静,高呼道:“诸位叔伯!请再听我一言,虽然我军以声东击西为基本战略,但战场之上,兵无常形,水无常势。
我们陆上军队要取胜,海上的水师更要取得大胜,要发挥我郑家水师的优势,引出其水师主力,在大海之上大举围而歼之,届时,放眼江南,还有谁是我郑家的敌手?”
“大公子妙计!”
郑芝豹大呼道:“我郑家不是任人随意捏拿的软面团子,朝廷若是失去了水师,大海之上便再也没有我郑家敌人,浙直两省的海疆就等于对我郑家开放了,我郑家水师可任意进退,使之防不胜防!”
“彩!”众人又齐齐赞了一句。
军议进行到此,就算已经定下了基本应对策略,郑芝龙清了清嗓子开始做结束性的总结:“好了,今日就商议至此,诸位赶紧回去准备,此战关乎郑家今后存亡,切不可掉以轻心,明日一早我就正式任命水陆两路人马的指挥!”
郑芝龙的嘱咐大有苦口婆心的味道,但落在诸将眼中却不过是陈词滥调而已,因为每一次大帅都会嘱咐上一句,切不可掉以轻心。
众将轰然应诺,便纷纷退了出去。
郑福松刚准备出去之时,被郑芝龙留了下来,有一番话要与之私下密谈。
“松儿,你照实说,我郑家精甲与靖武军对战,究竟有几分胜算?”
虽然长子的分析很有道理,但郑芝龙毕竟不是个偏听偏信之人,他才不会因为几句话就做出能够左右郑家生死的决定。
郑福松沉思有倾,伸出了一只手。
“才五成的胜算?”
郑芝龙的表情有些惊讶,显然他没料到长子对局面的判断,并非军议上表现出来的那般乐观。
郑芝龙又有些犹豫了,毕竟一动不如一静,如果胜算才有七八成,那么这陆上的一战当还是越晚发生越好,否则一战败北,对郑家的恶劣影响将十分严重。
郑福松好像郑芝龙的疑虑,便道:“父亲可是在担心我军一战不胜?”
郑芝龙所有若无的叹息了一声:“并非为父不郑家步卒的战力,而是此举关乎我郑家成败,不得不慎而重之。”
郑福松迟疑道:“父亲大人,其实孩儿也不愿我郑家对抗朝廷.......”
郑芝龙惊讶道:“你不想?那刚刚还一个劲的鼓吹我郑家多牛逼,要灭掉朝廷进犯福建的水陆两军,啊?”
郑福松尴尬一笑道:“父亲大人不是时常教导孩儿,作为一家之主,最重要的是凝聚人心,与部将们一条心吗?”
郑芝龙无奈一笑,郑家半数以上的将领都支持开战,长子要是一个劲的反对,只怕支持他的郑家人会越来越少,郑家说不定也会因此内讧。
郑福松面露坚毅道:“这天下之权,本就是靠博弈争取,此战我郑家若赢,江南之事依旧如往常那样各行其是,不受朝廷制约,若是我郑家败了,便败了吧,成王败寇,历史使然......”
郑芝龙不由感慨一声,发现自己真是老了,思考问题与行事手段越发趋向与自保龟缩,年轻时那种野性和进取心被时间一点一滴的磨损殆尽。
看着慷慨激昂而又极富冒险精神的儿子,郑芝龙不禁老怀大慰,庆幸自己后继有人了,他下定决心,是时候让长子独当一面了。
第二日清晨,郑芝龙正式下令道:“郑家步军乘坐水师战船,部署在福宁分水关,包括郑家最精锐的三千精甲,全部由郑松福全权指挥!郑芝豹率水师主力全力围歼靖海舰队!”
第494章
与乌番兵的遭遇战
分水关位于福建与浙江交界处,形势险要,为兵家必争之地,自古有“八闽第一关”之称。
郑福松的策略使得郑家延长了防线,封锁了封建福宁到福州的海域,打乱了靖武军在福州海域登陆的计划。
黄得功只得在平阳县青龙江下船,率两万靖武军走陆路进攻六十里外的分水关,只待破关之后以五千铁骑南下,一泻千里直奔郑家老巢安平城。
分水关外,率军埋伏在最前面的是郑家乌番兵头领玛托斯,用郑芝龙的话来评价,玛托斯是一个聪明、理智的黑人。
大航海时期的黑奴贸易,使得大量的黑人被欧洲殖民者贩卖到世界各地,亚洲的殖民地上也有着大量的黑人充当殖民者的武装力量。
然而这些黑人虽然担当了维护治安的重要工作,却没有得到相应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地位,许多黑人不满遭受奴役,加之大明边疆将领的召唤,许多黑人纷纷逃出虎口,进入大明东南沿海地方势力军队中。
郑家是最早一批接纳黑人士兵的势力,且花了大价钱购物先进火器装备,组成了一支四百人的黑人洋枪队。
这些黑人都是基督徒,加之郑家待遇极好,他们对郑氏父子忠心耿耿,深得郑芝龙和郑成功父子两人的信任,即便是到了康熙年间,郑成功儿子郑经承袭王爵时,郑家在台湾的王宫中依旧有着一支黑人洋枪队。
玛托斯是咖吠哩人,来自非洲南部的班图,受到夕日长官葡萄牙贵族的影响,他是一个充满了骑士浪漫思想的人,平时总喜欢把什么荣耀,光荣一类的词汇挂在嘴边上,一直盼望着能够参加一场大战,获得更多的赏银。
玛托斯掌管的黑人火枪队,乃至郑家的三千精甲,都是按照西班牙军队编制,一个营四百人,下面有八个排,每个排五十人,火枪兵三百人,长枪兵一百人。
此次参战的郑家精甲中,还有一个二百人的火炮连,带着十二门中小型火炮。
郑福松还多带了八百名福建步卒,其中有一百名火枪兵,使用的都是老式的火绳枪,其余全是充当杂役的一般步兵,连盔甲都没有。
郑家这次将步军主力全部押在了分水关,虽然兵力只有四千人,但基本都是精锐,郑家三千精甲包括黑人、日本人、由白人,无不全副武装,战斗力战绝。
在玛托斯看来,明国的官兵使用的还是长矛大刀,最多只有几支破旧的火绳枪,以郑家的这几千精锐,足够击溃数万士兵了,守住一个关隘还不是绰绰有余的!
玛托斯信心百倍,在郑福松面前当场夸下海口:“杀鸡焉用牛刀?我的主人,请相信我,就在关内休息,等候我的消息!”
郑福松今年才十九岁,也是年轻气盛,没见过大场面陆战,同样信心满满的,于是交代了几句后便留在分水关营地里静候佳音。
玛托斯毕竟受过正规的军事训练,在埋伏的时候,他在几个埋伏点处各设置了两个负责侦查的轻骑兵,各处轻骑兵保持着八百到一千米的距离,以防止受到敌军的袭击。
在寒风中缩了半天,玛托斯忽然听到前方响起了几声枪响,他大叫道:“怎么回事?”
探路的轻骑兵回报:“头领,敌人发现了我们的轻骑兵,交手放了几枪后便跑了!”
“跑了?”玛托斯哈哈一笑,道:“敌人是害怕我们的力量!不用埋伏了,跟紧他们,不能让他们有足够的准备时间,全军加速前进,给他们迎头一击吧!”
得到指挥官的命令之后,乌番兵和八百多名福建步卒立刻加快了行军的速度,乌番兵久经训练,寒暑不断,不觉得有什么,但福建的卫所兵哪里经历过这些,渐渐就有些跟不上了,一个个也张着嘴直喘气。
玛托斯策马狂奔,从单筒望远镜中依旧看到了靖武军的大旗,他兴奋万分的拔出了佩刀,在空中一挥,大喊道:“为了荣耀,为了雇主,为了黄金!冲啊!”
说着,他双腿一夹马腹,坐下的战马立刻撒开了四蹄,一溜小跑的冲了出去,后面的一群乌黑的乌番兵也都拿着火枪,一起呐喊着冲了出去。
而福建步卒,还有炮兵们却跟不上他们的速度,渐渐被落在了后面,有人喘着粗气大骂:“这些黑家伙还真他娘的能跑!”
数里外的靖武军的阵营中。
黄得功放下手中的望远镜,有些震惊道:“这黑不溜秋的都是些什么鬼东西?”
他身侧的夜不收喘了几口粗气,道:“回靖南伯的话,小的也不知,刚刚乍一看吓了一跳,还以为大白天闹鬼了!”
黄得功皱眉道:“管他是人是鬼,就算是黑白无常,老子也一炮送他们上路!传令炮营,把炮都拉上来,轰他娘的!”
主将带头冲锋陷阵,是令兵器时代的显著特征之一,可以极大的提升全军士兵的士气。
然而进入火器时代后,战场上炮弹铅弹不长眼,只要脑子正常点的主将都不会冲锋陷阵,带头冲锋一般都是中下级军官的事情。
现在正处于冷热兵器模式转型的时期,主将亲自操刀出阵单挑被视为一种可贵的骑士精神,也吸引了不少人效仿,效仿的后果就是作死。
比如十年前发生在欧洲的一场大战,1632年,神圣罗马帝国与瑞典之间的吕茨恩战役中,瑞典军队取得了战场上的胜利,但作为军队统帅的瑞典国王古斯塔夫二世,非要作死带头上阵冲杀,结果在战场上凉透了。
喜事变丧事不说,经历欧洲三十年战争洗礼的北欧霸主瑞典,在两年后的纳德林根会战中,瑞典军队被神圣罗马帝国与西班牙合军击败,在强盛之期留下了耻辱的一幕。
朱慈烺在建立天武军时,就严令天武军旅团各军官,在战场没有出现明显胜负的时候,是禁止团总以上的指挥官冲在全军的最前列。
最近写着没感觉,要不要简单写写战争,然后结束郑家这篇?
第495章
西班牙方阵
“轰!轰!轰.......”
震耳欲聋的火炮轰击声不绝于耳,靖武军阵前喷出一团团烟雾,实心的铁弹呼啸着扫向五百米以外的乌番兵。
上帝的光辉笼罩着虔诚的玛托斯,使他没有在残忍的炮弹中化作血雾。
几颗拳头大的铅弹从玛托斯身边呼啸着飞过,玛托斯多怔了好一会儿,才缓过神来:原来敌军也有大炮!看起来数量还不少,威力似乎并不比郑家军队的弱!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16/98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