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最后一个狠人(校对)第3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1/982


勇卫营火枪兵装备着大明最先进的鲁密铳和燧发枪,射程在一百五十步左右,这批清军精锐至少穿着两层重甲甚至可能是三层重甲。
朱慈烺估算着,起码要进入八十步之内,勇卫营的火枪才有可能打穿他们的三层重甲,因此朱慈烺一直都在耐心的等着机会。
终于,在等到这批清军所有人都进入到离城墙七十步左右的距离,这才下令开枪射击,果然一波清掉了大部。
城墙上立刻暴发出一阵雷鸣般的欢呼声,一波干掉了二百多名清兵精锐,这个战果可是不小,同时也能出一囗恶气。
而在城下,剩下的几十名名清军大吃一惊,魂都吓飞了。
虽然他们都知道明军有火器,不过在他们的印像中,明军的火器跟烧火棍没两样,不是炸膛就是在射程外提前放枪,几乎没有让他们接近了再开枪的先列。
有十几名清兵不加思索,立刻催马上前,想要去抢回牛录章京的尸体。
那个倒霉的牛录章京因为穿的最明显,被专门照顾了,在第二轮射击的时候就被打爆了脑袋。
这十几名清兵的举动无异于是自寻死路,就在他们刚刚靠近牛录章京尸体的时候,城墙上的勇卫营又是一轮射击,十几名清兵几乎是同时从马背上摔倒了下来。
城墙上再次爆发出一阵欢呼,反过来开始嘲笑清兵。
而城下剩余的几十名清兵人人都露出了惊恐之色,再也不复先前的骄狂,同时下意识的控马后退,一直退过了二百步的范围,才停止了下来。
而有不少侥幸还活着的百姓也趁着这个机会,向城墙边飞奔而去,只想离清军越远越好。
朱慈烺从城头上看去,只见那几十名清军还在城下徘徊,显然是不甘心就这么败走,但又不敢靠近城墙。
朱慈烺清楚,清军有个传统,必须要把战死的士兵尸体带回去,特别这里还躺着他们的领导牛录章京。
朱慈烺道:“既然还不走,就用大炮轰他们一轮,给他们加加餐。”
城头一些京营的炮手接到命令后开始放炮,结果不是打远了就是打偏了,压根连清兵的边都没碰到,看得朱慈烺一阵皱眉,英国公张之极也是满脸涨红感觉丢人。
朱慈烺刚准备杀几个京营的兵震震场子,再调勇卫营的炮手上来,这时候,他接到李廷表派人送来的一份情报。
情报中说,清军攻下昌平后,又兵分为左右两路大军,主帅阿济格领着大军南下向良乡一带进军,阿巴泰则是向顺义和密云一带进发。
其中甲喇章京谭泰率军率三千人马为阿济格南下大军盾后,这三百人的骑兵队伍就是谭泰下一个牛录的人马,前来城下挑衅试探,看看明军有没有南下追击的意图。
看完情报,朱慈烺冷冷一笑,道:“区区一个甲喇就想盾后,还派出一个牛录的建奴在城下挑衅,真是不知死活!”
朱慈烺知道了,清军此次入关应该还是老传统,抢粮抢钱,再劫掠一些人口回去,并不打算攻打北京城。
历史上清军的六次入关,除了第六次从山海关入主中原,前五次说白了就是来抢劫的。
即便前几次有能力拿下北京城,他们也不敢拿,因为皇太极清楚,即使他们损兵折将拿下了北京城,也取代不了大明朝。
反而会让大明迁都南京,重新建立朝廷,那样对他们来说非常的不利。
建奴只有不停的入关劫掠人口和财物,充实自己的实力,才能不断拉近与大明的实力差距,从而才有入主中原的本钱。
不得不说,皇太极的战略意图很准确。
这时在城外徘徊的几十名清兵进也不是,退也不是,很是着急。忽然见西直门庞大的吊桥放下,城门大开,从北京城中杀出数百骑人马来。
这些清兵没想到明军居然冲了出来,他们已经被城上的火铳打的胆寒,加上明军人马众多,他们立刻调转马头纷纷跑路。
数百名勇卫营骑兵疯狂催着战马向他们杀奔而去,紧追不舍。他们收到太子殿下的命令是,哪怕这群狗日的跑到辽东,你们也要追上去砍死他们!
朱慈烺自然不会让勇卫营的骑兵冒险,因为他得到情报,最近的清军大队人马还在几十里外,加上这几十个清军不少被火铳弹药擦伤了,并且战马携带大量财物,完全足够勇卫营骑兵在这群清兵逃回大营前追上。
朱慈烺命令勇卫营出城将逃到城门前的百姓带入城中,同时让勇卫营中的老兵带着没上过战场的士兵去收拾战场,清缴战利品。
主要是让他们去见见血,动手砍几个脑袋,适应一下战场的气氛。
那些没上过战场的士兵,在老兵的演示下,纷纷对躺在地上哼哼唧唧,还有口气的清兵上去就是一顿补刀补枪,虽然像是在痛打落水狗,好歹也算开张了。
也有一些士兵第一次动手杀人,由于心情紧张,难免多桶了几刀,不少人一边捅还一边念叨,让你他娘的吓老子!让你他娘的装逼!去死吧!
※※※※※※※※※※※※※
注:本书中的建奴、鞑子、奴贼、东奴等称呼都是指满清,不是我个人对他们鄙夷才这样叫的,是历史上就这么称呼,因不同人的习惯称呼不一样。
鞑子是历史上汉人对北方的少数民族如蒙古族、满族等的的称呼。建奴是建州女真,是满族前身。
第四十八章
诛杀成国公
对于一些老兵来说,收拾战场就是捡钱,清兵战马上驮着的大量财物不说,被打死的清兵身上几乎都私藏了抢来的银钱,这可便宜了勇卫营的将士。
不少边军出生的勇卫营老兵职业病又犯了,把清兵身上能扒的东西全都扒光了,然后一刀砍下头颅当做军功。
黄得功指着一个勇卫营老兵道:“你他娘的是不是穷怕了?扒他们盔甲干什么?咱现在是天子亲军,不差这些破玩意!”
那名老兵伸着血糊糊的手,不好意思的挠挠头,道:“将军,这不是在边军的时候习惯了嘛!”
黄得功连忙朝后面退两步,生怕溅了一身血,摆了摆手道:“得了,大家利索点,把这些傻缺挖个大坑埋了,那些受重伤的战马,都拖回去改善生活了。”
很快,之前逃跑的几十名清军已经被勇卫营的骑兵追上射杀的差不多了,勇卫营的骑兵人手一把燧发枪,边骑马边放枪,当是训练移动打靶子,最终只留下三个活口拖了回来。
被拖回来的三个俘虏立刻受到了审问,这三个俘虏都是满人,起初还假装听不懂汉语,很是不老实,喊着一嘴的鸟语大吵大闹的,像个碰瓷的大爷。
朱慈烺找来了李廷表并带来了几个锦衣卫,在饱尝了锦衣卫一顿皮鞭暴打后,又灌了几碗吃剩下的特辣火锅汤。
再准备将他们驾到了老虎凳上准备好生‘伺候’的时候,结果几个清军俘虏立马服软,把自己知道的事情都说了出来。
李廷表一脚踹翻已经被辣的满脸通红、口吐舌头的清兵俘虏,失望道:“这才到哪啊,真没劲!”
朱慈烺也是无语,还以为这几个清兵骨头有多硬,正好观摩一下锦衣卫的各种大型,结果这几个清兵这么怂。
早知道挺不住用刑早点招认啊,何必搞得这么没面子,真是犯贱!
根据三个俘虏的交侍,在往南三十里地外有一个镶黄旗甲喇,还有五个牛录的八旗蒙古军,总兵力约为三千人左右。
一个甲喇是五个牛录,也就是说清军盾后的大营有十个牛录,也就是三千人,被城下消灭了一个牛录,还剩两千七百人。
这个消息和李廷表送来的差不多,只是朱慈烺不知道为什么勇卫营的龙骧夜不收还没送来情报。
在摸清了敌军的情况后,朱慈烺决定率军出击,吃了这伙两千七百人的清军。
朱慈烺命令京营派出一个营的兵力,配合勇卫营出城将这股清军包了饺子吃掉。结果京营各将一听说要出城迎敌,脸都吓白了,死活不出城,还说没有陛下和朱纯臣的命令,他们不敢私自出兵。
朱慈烺真想砍几个京营的将军收了这支队伍,不过他不敢将事情闹大,收了京营这群废物貌似也没用,从在城墙上射箭和开炮就知道,这些兵都是些什么货色。
就在这个时候,城下来了几骑人马,手中挥舞着什么在喊话。
城墙上一个京营的将官看到后立即高声喊道:“是成国公回来了!快开城门!”
成国公朱纯臣在几个京营将官的簇拥下进了西直门,他刚进城,就被朱慈烺带人堵在了城门口。
朱慈烺冷然问道:“成国公,你奉旨巡视边关,为何出现在此?”
朱纯臣瞧着东宫面色不善,皱眉道:“边关早就失守了,老夫不回来还能呆在哪里?”
朱慈烺继续问:“奴贼进攻昌平的时候,你在何处?”
朱纯臣沉声道:“老夫自然在昌平城中!”
朱慈烺又道:“巡关御史王肇坤力战而死,你在何处?”
“我.....我在鞑子破城后才撤走,太子殿下你这是何意?是在质问老夫吗?”朱纯臣支支吾吾,随后大声道。
朱慈烺冷笑一声,道:“你成国公一脉世袭罔替,世受皇恩,国朝养你家族十二代,可你朱纯臣是怎么做的?弃城而逃!来人,将朱纯臣绑了!”
朱慈烺一声令下,立即有勇卫营的几名士兵上前,将挣扎着的朱纯臣五花大绑捆的严严的。
英国公张之极吓了一跳,立即上前道:“殿下,不可啊,陛下都要礼待历任成国公,您这样做让陛下知道该如何是好?”
朱慈烺冷着脸盯着张之极,道:“英国公,本宫劝你少说几句!”
张之极感觉东宫这小小年纪,身上却散发出一股彻人的寒意,他张了张嘴,最终没有说什么。
朱纯臣大叫道:“太子,你好胆,敢绑老夫,你还没当上皇帝呢,就敢这么横!老夫日后定要参你一本!”
朱慈烺冷笑道:“日后?你怕是没有日后了,来人,将朱纯臣斩了!”
朱纯臣木然地看向朱慈烺,他不知道是谁给的朱慈烺这么大的勇气,竟敢直接下令斩杀自己。
张之极也是愣住了,东宫脑子抽了吗?要斩了朱纯臣?
朱纯臣大笑道:“朱慈烺,你敢杀我?老夫可是.......”
“砰!”
朱纯臣的话刚还未说完,朱慈烺直接掏出随身携带的轮转打火枪,一枪打爆了朱纯臣的脑袋。
顿时,朱纯臣直接软绵绵的倒在了地上,弹孔处鲜血呲呲地往外喷,瞪大的瞳孔似乎还透露着不可思议的神色。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1/98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