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最后一个狠人(校对)第2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8/982


在抚民结束回宫之前,朱慈烺专程来进行一场突击检查,就是为了检验夜不收大队的训练成果,然而,他有些失望。
徐盛的脸色同样不好看,低着头道:“殿下,是卑职无能。”
朱慈烺冷着脸继续道:“现在还剩多少人?”
徐盛回道:“回殿下,经过半个月来的淘汰,夜不收大队还有二百三十五人。”
朱慈烺微微颔首头,他从勇卫营中十里挑一,挑选出了五百个士兵来进行特种训练,由几名已经进行过特种训练的东宫亲卫分队带领,每天都在进行淘汰,半个月淘汰掉一半还算正常。
“严格按照规定进行淘汰,夜不收大队只要精英!”
朱慈烺威严的目光慢慢扫过场中一众夜不收的脸庞,正肃道:“身为大明最精锐的兵种,你们的任务是深入敌军附近侦探敌情,无论是白天还是黑夜,哪怕是在睡梦中都要保持警惕,随时准备战斗!夜间紧急集合,训练的就是你们夜间快速反应能力和警惕性,本宫希望你们能克服一切困难,努力训练,成为大明最精锐的战士!”
作为领导为团队打气的场面话已经说完,朱慈烺决定再说点实在的,他继续道:“凡是经过这为期一个月的实训选拔,最终正式成为夜不收大队的一员,均官升一级,入队五年后无条件再升一级,期间立下军功另算。
另外每人分良田一百亩,终生免除所有赋税,刺探军情中所有缴获的敌人物资全都自由分配!”
如此好的待遇让所有人眼睛一亮,心道这位皇太子好大的手笔,可真够意思的!特别是最后一条,太实在了!
很多队员在辽东打过建奴,还有人本身就是夜不收,深知建奴身上有收藏银子的习惯,每一次入关鞑子都劫掠不少财物,逮住一个就小发一比横财了。
二百多名夜不收准入人员皆是内心澎湃,想要正式成为队中一员,大干一番!
待遇虽好,可夜不收大队的训练也是非常的苦。
首先每天凌晨五点就要起床进行负重四十斤的武装越野,距离十里路,要求两刻钟内完成。
完成后用餐,并在规定时间内吃完饭菜,不许发出声音。理由是:作战的时候,和敌人同一时间内吃饭,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填报肚子,就是赢得时间,比敌人获得更多的机会。
饭后修整半个时辰,修整结束后进行一分钟内俯卧撑一百个,三十斤石锁举一百五十下,然后一公里障碍跑,武装泅渡等。武装泅渡只穿皮甲,不能穿板甲,那样纯粹是送死。
中午时平举火铳,铳口用绳子吊着明砖,在烈阳下暴晒一个时辰不许动。
随后用午餐,饭后继续负重五十斤武装越野十里路。
下午训练射靶半个时辰,再进行马术和侦查训练等。
每七天一次五十里负重六十斤武装越野行军训练,期间进行突围,反突围,侦察敌情,攀登悬崖等训练,相当于一次综合小考核。
要想成为真正的夜不收,还有进行最专业的训练,勇卫营夜不收大队最终要求是:
一、徒手格斗技艺超群,每个夜不收都要适应野战、巷战、夜战,并能掌握搜捕、脱险逃生以及野外生存的技巧。
二、马术娴熟,并熟练运用各种冷兵器与火器,包括各种火铳,火炮等,只要军中的装备都要一一掌握。
三、远距离越野行军,识别地图,侦察并绘制地形图,标记敌军位置与行动路线。
四、掌握潜伏、伪装、渗透、捕俘、审俘、等多种获取情报的手段,以及使用特殊密码的联络方式。
朱慈烺清楚,一个军队训练的再厉害,如果没有出色的侦察系统,那就像一个身强力壮的瞎子而已,虽然富有力量,却无处使劲。
他的目的是,军中单独成立情报处,与李廷表的锦衣卫情报相辅相成,有两份情报作为参考,这样情报的准确性将会更大。
相对于后世,这个时代的士兵比起后世更耐吃苦,除了营养跟不上,论吃苦耐劳那是真的可怕。
除了刚开始两天因为不习惯喊累,后面出奇的没有听到多少抱怨,夜不收的队员们已经慢慢适应了这种比较高强度的训练方式。
离开了夜不收训练营,朱慈烺便下令让勇卫营先行返回皇城驻地,自己在巡视了一番新城后才回宫复旨。
在明朝,五军都督府有统兵权而无调兵权,兵部拥有调兵权而无统兵权,五军都督府和兵部相互节制互不统属。
五军都督府只管辖驻扎在各地卫所的驻军,兵部虽理论上有权调动京营,但还是得需要经过皇帝的批准,特别是在京城内外的军队派遣,勇卫营的调动自然也是经过宫里的同意的。
时间过的飞快,在夜不收大队进行了一个月的实训选拔后,最终有一百二十人正式成为勇卫营的夜不收。
成队当天,朱慈烺亲自现身并赐下队名“龙骧夜不收”。
龙骧夜不收分为四个哨,每哨三十人,哨官为千总。每哨下面三个小队,每队十人,队长为把总,所有队员均比普通士兵高一级。
龙骧夜不收的所有队长和哨官,都是从选拔考核中选出的优秀夜不收,一切凭实力说话。
正当朱慈烺准备一个个召见这些夜不收的把总和队长时,忽然接到宫里的传召,崇祯皇帝令他即刻回宫,到皇极殿议事。
朱慈烺心中一跳,皇极殿议事,这定然是发生了什么大事!
第四十三章
清兵入关
崇祯九年五月三十日,皇太极派多罗武英郡王阿济格、饶余贝勒阿巴泰、额驸扬古利率八旗兵十万绕道蒙古大举攻明。
六月二十七日,阿济格兵分三路入喜峰口、独石口、北京岭诸堡。
七月四日,清军于北京延庆县集合,连败明军七次,大明巡关御史王肇坤拒降,兵败战死,明军退保昌平。
清军沿途但凡遇到城镇就大肆洗劫,俘获人畜一万三千二百三十,粮草财物等不计其数。清军入关的消息传到京城后,满朝震动。
在得知皇太极称帝,崇祯皇帝鼻子都气歪了,又听说建奴将要进攻昌平直取京城,连忙召开廷议,连身为皇太子的朱慈烺也被传唤进宫。
在回宫的路上,朱慈烺向传话的小太监打听情况,小太监只道是边关军情,其他的并不知晓。
进了紫禁城,在经过通报后,朱慈烺被宣进皇极殿内。一般的朝会是皇极门外御门听政,今日却在皇极殿内举行廷议,可见事情的重大。
此时朝堂上站着的都是一些重臣,有内阁几位大学士,六部九卿等朱慈烺叫得出名字的,还有一些是叫不上名字的。
廷议已经进行了好一会,大殿上气氛沉闷,崇祯皇帝铁青着脸坐的龙椅上。
朱慈烺这次没有了特殊的待遇,乖乖地站在了百官最前面,一些大臣只是偶尔投来几眼目光,已经对这位皇太子听政见怪不怪了。
自从朱慈烺奉旨抚民成功的解决掉京城流民之患后,崇祯皇帝龙颜大悦,大大嘉奖了一番,并准许朱慈烺参与朝会,在一旁听政学习。
朱慈烺进殿站了一会,看到很多人都是面红耳赤,估计刚刚进行了一番激烈的争论,不过现在却没人说话,貌似有些冷场了。
他正想悄悄地问站在不远处的礼部尚书姜逢,刚刚都议论了什么,只听崇祯皇帝阴沉着脸道:“怎么都哑巴了吗?建奴快要进攻昌平了,距离这皇极殿不足一百里了,你们就没人拿个主意出来?”
满朝文武一个个缩着头,支支吾吾的不敢再冒头说话。内阁首辅温体仁眯着眼睛就像睡着了,一副事不关己的样子。成国公朱纯臣也是缩着头,一脸怂样子,就怕被崇祯点名率领京营出战。
朱慈烺皱着眉头,心中暗道:这群废物,在党争上一个个可劲的上奏,一遇到正事立马怂了,上不能匡主,下亡以益民,皆是尸位素餐的怂包,可惜大好河山就葬在这群窝囊废手里了。
朱慈烺心中微怒,出班奏道:“儿臣请命,率勇卫营北上昌平,剿杀奴贼!”
满朝文武讶异的看向这位年幼的皇太子,而后又是闭口不言。崇祯皇帝眼中难的流露出赞许的目光,刚要说些什么,只听有个文臣咳嗽了一声出班奏道:
“启奏陛下,圣人云:兵者凶器,有道者不处,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然国库并不充盈,而战事消耗异多,不值大动干戈派兵讨伐。”
不知是哪位不知好歹、没点逼数的文臣,没看到崇祯皇帝的脸色越来越黑,还在那里酸溜溜地咬文嚼字,放言不可用兵。
崇祯皇帝还没表示,朱慈烺蹭的一下就怒了,指着这个不认识的酸儒大骂道:“奴贼都快打到京城了,你还在这放狗屁,真是误国庸臣!”
“你,你,你......太子殿下,你怎可在老夫面前口出秽语,真是有辱斯文......”那文臣一张脸也涨的通红,一根手指抖索索地指着朱慈烺。
朝中众臣也是诧异的看向皇太子,暗道这主可真不是省油的灯。
温体仁脸上皱纹纵横密布,眼睑低垂,看上去像是在打瞌睡。当他听到皇太子的这番言论后,一瞬间眼睑开阖,精芒四射,不着痕迹地朝左都御史唐世济使了个眼色。
唐世济会意出班奏道:“陛下,皇太子殿前失仪,还请陛下令其回宫思过。”
唐世济刚说完,立马有几个几位大臣附议。
“够了!”龙座上的崇祯皇帝猛拍御案,暴喝一声,把众人吓了一跳。
像是担心朱慈烺失仪受到责罚,礼部尚书姜逢元立即出班奏道:“臣建议令兵部传檄各地总兵火速领军入援。”
军情如火,崇祯皇帝不想理会其他乱七八糟的事情,在愤怒之余思考了一会儿后最终同意了姜逢元的建议。
如今卢象升、洪承畴等能战之臣,此时都在中原剿匪,一时间不容易召集回来,只能选京城附近的一些总兵出兵勤王。
提到各地总兵,朱慈烺心中暗恨,建奴十万大军千里绕道蒙古破了独石口,现已进关直入京畿。按照行军的速度推算,应该在五月底出的兵,整整一个多月消息才传入京城,九边的总兵是干什么吃的?
说到勤王的事,大臣们总算有了话题,在经过一番激烈的讨论后,最后定下议案,并当场发出圣旨。
着兵部传檄各地总兵进京勤王,同时京师戒严,命皇太子朱慈烺严守京师,成国公朱纯臣巡视居庸关,内臣李国辅守紫荆关、许进忠守倒马关、张元亨守龙泉关、崔良用守固关。
让自己守城,却让毫无用处的朱纯臣去巡视边关,真是让人无语,朱慈烺对崇祯皇帝的安排很不满意,但却不能当场反对,他很烦躁。
朱纯臣也同样烦躁,他像个孙子一样缩在一旁,没想到还是被崇祯皇帝点名了,虽然不是让他领兵作战,但那也是前线啊。
七月初四日,兵部发下加急咨文,令大同总兵王朴、保定总兵董用文,山永总兵祖大寿,山东总兵刘泽清,山西总兵猛如虎,关、宁、蓟、密各总兵祖大乐、李重镇、马如龙尽数领军入援。
限咨文到日起八日内到京,若违限期不到,抚镇均当请旨处分!
回到了钟粹宫,朱慈烺叫来李廷表,将他狠狠的训斥了一顿,问他关外建奴这么大动静,怎么没听到他锦衣卫的情报?他上次截留了从兵仗局马献祥家中抄出的四十万两银子,用于李廷表发展情报,就发展成这样?
李廷表跪伏在地,连忙解释。他也很郁闷,最近时间他一直把精力放在京城,配合朱慈烺的抚民,已把京城内的情况了如指掌。
近半个月才布局派人前往流寇泛滥的几大省份以及辽东一带,情报才刚刚展开,谁能知道建奴居然千里绕道蒙古直扑京城。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8/98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