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最后一个狠人(校对)第24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45/982


待朱慈烺率领一众大臣来到盛京皇宫前时,孙应元和周遇吉正在大清门前恭候。
朱慈烺上前道:“将士们浴血奋战,劳苦功高,终于破了建奴巢穴,就让众将士随本宫一起进去看看奴贼”
说完,他一手拉着孙应元,一手拉着周遇吉,三人并肩前行。
孙应元和周遇吉连忙谦逊,表示不敢僭越,朱慈烺不依,执意如此,还当场下了令旨。
二人感动不已,险些热泪盈眶,这才落后半步,与朱慈烺共同走进了这座皇宫。
天武军人人面露兴奋之色,好男儿驰骋疆场,搏一个封妻荫子,这是每个人参军的梦想。
与大明储君并肩同行,这是何等的荣耀,明军众将见状都是羡慕不已,同时心中很是羡慕嫉妒恨,吴三桂更是一脸的失落之感,心中很不是滋味。
不过所有人都知道,天武军凭本事率先破城并占领奴酋皇宫的,自己再不痛快也只能忍着,谁让人家能打呢,还是皇太子的亲军。
众将想了想,还是老老实实的跟在后面进入了大清门。
盛京皇宫始建于天启五年,崇祯九年完工建城,也就是皇太极称帝、朱慈烺提督勇卫营那一年。
盛京皇宫并没有想象的极致奢华,亭台楼榭,雕栏玉砌,甚至连正儿八经的花园都没有,整个布局很小,可以说很寒酸,占地只有九十多亩。
北京紫禁城占地多少呢?一千零八十亩!盛京皇宫的占地面积可以说只有大明紫禁城的零头那么大。
在大明,北京紫禁城还不是最大的,朱慈烺曾经住过的中都凤阳的宫城占地一千二百六十亩,当然了,后来被流寇烧了大半,也没有全部恢复重建。
大明最大的皇宫,当属明太祖朱元璋修的南京紫禁城,占地足有一千五百亩!是中世纪世界上最大的宫殿建筑群,被称为“世界第一宫殿”。
南京紫禁城是中国都城宫殿建筑的集大成者,是大明官式建筑的母本,也是北京紫禁城的蓝本。
盛京皇宫与之一对比,完全没法说了,不说南北二京的紫禁城,就说大明藩王的王府,按照皇明规制,一般占地五百亩,比盛京皇宫足足大了五六倍。
朱慈烺随意的欣赏着这座寒酸的皇宫,一边向崇政殿走去。
一路上,众臣也都是一片轻松,徐盛更是笑道:“就这样还叫皇宫呢?这也太掉价了吧!”
近几年,徐盛一直跟着朱慈烺,经常出入北京紫禁城,又驻防过凤阳禁垣宫殿,还住过湖广的楚王府,此时看到盛京皇宫这么点,差点笑出声。
蓟辽总督洪承畴上前说道:“殿下,奴酋的宫殿有很多违制之处,要不臣先命人将其拆除了?”
朱慈烺摆手道:“不急,让本宫再逛逛。”
众人从中路一直走,来到了满清文武上朝的地方,崇政殿。
崇政殿的上首,有着一座通体金光灿灿的龙椅,这座龙椅透着一种令人迷醉的光芒,奢侈豪华,丝毫不亚于北京紫禁城里面的皇帝龙椅,可以说整个盛京皇宫中档次最高的就是这玩意了。
孙应元快步走上去,擦了擦龙椅,说道:“殿下,请!”
洪承畴等殿中所有明军文武将帅皆是面露异色,看向孙应元,又偷偷瞄向朱慈烺。
朱慈烺微微一笑,大步上前,稳稳的坐了上去,并道:“奴酋的龙椅也不过如此,还不如楚王府那尊太祖皇帝赐下的金椅呢!”
朱慈烺这么一说,把这尊龙椅比作了藩王的龙椅,完全堵住了旁人说他逾制的悠悠之口。
但洪承畴等人个个都是人精,如何看不出此间奥妙,皇太子那强大无比的野心已经表露无遗了,人人都在考虑,是不是要彻底站队了?
朱慈烺的表露心迹,另天武军众将心中放心,殿下并非墨守成规之人,如若当今圣上对天武军有所打压刁难,相信他不会坐视不管。
如果真到了那个地步,有十万天武军在,更有江南屯田兵二十万之众,让皇太子更进一步,也并非什么难事......
朱慈烺意味深长的看向众人,见半晌无人出来找茬,这才吩咐道:“传令下去,就在这宫中大摆庆功宴!”
趁这个当口,朱慈烺领着众人又去东路参观了大政殿和十王亭。
大政殿和十王亭是左右翼王和八旗大臣办事的地方,八旗每旗都有一个单独的亭子,分两侧分部在大政殿两旁,就像上朝时候面君的站班,是盛京皇宫内最庄严最神圣的地方。
待重新回到崇政殿后,殿中已经白好了几大桌庆功宴,朱慈烺毫不客气的坐在首桌主面之上,上垂首是方正化,下垂首是洪承畴,紧挨着是陈新甲、孙传庭和邱民仰。
首桌桌几乎都是文官,只有孙应元和周遇吉两名天武军的师帅,可见他们二人在朱慈烺心中的地位。
其中几桌皆是按照品阶坐列,总兵和总兵一桌,副将和副将一桌,连参将都没什么位置。
宴会上杯盘罗列,美酒飘香,此时众人的脸上都洋溢着欢乐的笑容,
待众人入席之后,朱慈烺端起酒杯,站起身来扫向众人,有些痛心的说道:“本宫这第一杯先敬平辽牺牲的将士们,是他们用自己的鲜血与生命换来了这次辽东大捷!”
说完,朱慈烺将杯中之酒洒在了地上,接着道:“本宫不会忘记他们,他们的家人,本宫会上奏朝廷,免去他们的家人一生赋税,没有土地者,朝廷会分给他们土地,让这些为大明牺牲英灵们安息!”
明军收复了辽东大片土地,足够封赏给将士们,免除的赋税,削减辽饷后完全可以抵消,也有助于辽东战后的恢复,至于永久免税,依然在朱慈烺的计划之中,他计划在几年之后彻底解决赋税的问题。
在场的文武将官们神情有些黯然,此战明军虽然取得了辉煌的战果,但同样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宣府镇总兵镇朔将军杨国柱、义州总兵金国凤、山海关总兵李辅明、大同总兵姜襄,还有数位副将和参将,尽皆战死,宣府镇、大同镇、山海关镇几乎被打光了,辽镇、山西镇、宁远镇一样损失严重,孙传庭的秦兵和洪承畴的洪兵被打得差点失去了建制。
据目前初步统计,从今年三月入辽以来,到九月初打下盛京,这半年来明军战死者三万余人,伤者无数,
其中天武军同样损失不小,阵亡人数不下万人,还有近万人重伤,即便救治好了也有过半人不能继续上阵杀敌了。
在数次大战中,天武军总是冲锋在前,啃最难啃的八旗军,尤其是使用火铳的汉军旗,枪炮无眼,双方对射时给了天武军极大的杀伤。
几场重要的攻坚战,朱慈烺没敢让其他部队去打,对他们很不放心,尤其是没敢让关宁军打前阵,担心他们如往常一样放水,养寇自重,以至于兵败如山倒,一阵溃全线崩。
第382章
庆功宴
明军大胜之下损失都是如此,清军的伤亡更加惨重,全国总动员后出动近三十万大军被打得只剩下不到十万。
八旗满洲只剩下皇太极的正黄旗、多尔衮的正白旗、济尔哈朗的镶白旗,被斩杀的旗主、王爷、贝勒、贝子不计其数。
八旗蒙古只有两白旗和镶黄旗的半数编制,外藩蒙古更是跑了一大半,脱离了满蒙联盟。
八旗汉军除了祖泽润的正黄旗归降了,其余几乎全军覆没,不是被消灭就是跑路躲起来脱离了汉军旗。
最重要的是皇太极花重金精心打造的乌真超哈炮营不复存在了,八旗军使用火器的部队也拼的没剩几个活人。
方正化统计的明军斩首级数在十万人左右,其中大部分是天武军斩获的。
朱慈烺语声低沉,道:“将军百战死,马革裹尸还,青丹史书,会记下此战牺牲的将士们!”
方正化一脸悲色,也站起来身来,道:“将士们不会白白牺牲,咱家会向圣上如实汇报,将士们一定会得到应有的抚恤悼封!”
洪承畴面露沉痛,举杯道:“臣等愿为大明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众将站起身来,齐齐举杯道:“愿为大明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说完,众人将杯中之久齐齐洒在地上,心有缅怀之意。
朱慈烺接着道:“这第二怀酒,本宫敬在座众将及不在此的全体将士,你们是大明的英雄,大家满饮此杯!”
众人皆是豪迈的一饮而尽,心中都有些触动,比起那些战死沙场的将士们,自己真是幸福多了。。
朱慈烺又道:“这第三杯酒,本宫敬那些为前线将士源源不断提供粮草器械的民夫们、筹集粮草军饷的官员们!”
说着,朱慈烺举杯对殿外遥遥一敬,又对在场的监军方正化、陈新甲和辽东巡抚邱民仰等人虚虚一碰。
方正化等人连忙躬身躲开,不敢相接,紧接着一口干了各自杯中之酒。
三杯已尽,朱慈烺缓缓坐下,心情有些沉重,其实这第三杯他最想敬的是那位因为筹集军饷粮草得罪一大票人的内阁首辅薛国观。
薛国观得罪了勋贵、太监和所有官员,才筹集了前线大军半年的粮饷,也因此搭上了性命。
朱慈烺以前有些看不起他,觉得他只会察言观色,揣摩圣意,溜须拍马,还喜欢贪墨。
直到得知薛国观干了这么多别人不敢干的事情,做出这么大贡献后,朱慈烺才对他刮目相看,甚至有些难以相信。
他想起了历史上的和珅,和珅虽然贪,但他会做人,也会做事,替乾隆摆平了众多事情还从不越权,乾隆放个屁,和珅都会立马脸红替皇帝遮掩,这样的官才是皇帝最需要的。
然而崇祯皇帝不会用,被人搞死了两个皇子就怕了,这明明是个阴谋,即便崇祯隐隐知道,他也不敢轻易触动那帮人,反而找薛国观背锅。
或许崇祯是担心自己的性命,连皇子都能弄死,那帮人还有什么事情做不出的?正德皇帝和天启皇帝的死因,作为大明皇帝应该比谁都清楚,不然他也不会牢牢抓住京营的兵权,所用之人都是他最信任的人。
崇祯不敢对勋贵动手,也许他在怀疑掌握京营兵权的定国公徐允祯和英国公一家也参与了此事,朱慈烺相信,本性多疑的崇祯能有这种怀疑很正常。
然而,崇祯弄死薛国观已经触动到了朱慈烺的利益,薛国观是他在京师的重要布局,此人一死,加上薛国观的人遭到清算,朱慈烺在朝中的势力就被砍掉了大半,这是一件很严重的事情。
朱慈烺下定决心,回去之后就要向这位皇帝老爹讨要些东西,毕竟他也是个好权之人......
随着庆功宴的进行,众将放下了心中对阵亡将士的缅怀,几杯美酒下肚,气氛也渐渐的热烈起来,相互之间开始推杯换盏,话诉家常的,说打仗经历的,比比皆是。
当庆功宴进入高潮之后,在副将那桌之上,气氛却是有些古怪起来。也不知是谁先谈起了攻打盛京一战,不可避免的说到了首个破城和第一个把军旗插在大清门上的事儿。
关宁军和秦兵众将越听越不是滋味,牺牲那么多将士准备夺得头功,却没想到被天武军率先破城了。
天武军的主将孙应元战功赫赫,无论是数年前率领勇卫营在京师周边打的那些仗,还是南下平叛,战绩没得说,那是朝野上公认的名将。
众人不敢私自议论周遇吉,只好把气撒在了抢占大清门的戚广阳身上,毕竟戚广阳抢走了他们的荣耀,也抢走了最后的机会,最重要的是戚广阳官位太小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45/98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