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最后一个狠人(校对)第24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42/982


孔有德站起身来,看向朱慈烺,躬身道:“太子殿下,臣愿意重归大明,为大明贡献我的炮战技艺,臣在大清是王爵,只需要在大明封个.......”
“啪!”
徐盛猛然一记降龙十八掌抽了过去,随着清脆悦耳的耳光声响起,孔有德的牙齿飞出数颗,身体被抽的打转飞了出去,好半天才晕头转向的爬起来。
徐盛喝道:“你个狗汉奸,到现在还敢神气活现的谈条件,还王爵?你不过是我大明一个叛将而已!”
孔有德造反前在大明的官职只是一个参将,因为投降满鞑时带去了大量的火炮和战船,又掌握炮术,对满清的火炮事业发展影响极大,被皇太极拉拢封了王爵。
朱慈烺笑了笑道:“孔有德,知道他是谁吗?”
孔有德搓了搓火辣辣的脸颊,瞅了这个魁梧的将军半天,也没认出他是谁,于是道:“不知道!”
徐盛猛的一脚将他踢跪在地,骂道:“老子叫徐盛,八年前你在登州用火炮打死我父亲,六年前老子参军去辽东杀你,你跟个孙子一样躲在盛京!”
孔有德咧着嘴哈哈大笑道:“老子这辈子杀人无数,谁他妈会记得你爹是谁!”
徐盛斜眼相睨,又是重重的一巴掌甩过去,在一阵啪啪之声中,一口气连抽了孔有德十八个大耳光,抽得他口鼻流血,头发散乱,头都大了一圈。
徐盛把孔有德扯到面前,冷冷喝问道:“还记得不?”
孔有德眼冒金心,如何还能说出话来,忍不住的翻了翻白眼。
一旁状态有些萎靡的耿仲明闻言,貌似有些头绪了,问道:“你父亲可是山东巡抚徐从治?”
“啪!”
徐盛反手就是一巴掌甩过去,道:“正是!”
浑浑噩噩的耿仲明被抽的踉跄着向一旁摔倒,顿时清醒了不少。
他身边的尚可喜和马光远下意识的往后挪了挪,唯恐这魁梧的家伙也将自己的牙抽掉几颗。
徐盛刚想再上手抽上几轮,只见朱慈烺摆手道:“好了,别伤了他们!”
孔有德几人连忙道:“多谢殿下开恩,我等必竭诚报效大明!”
“别客气!”朱慈烺摆了摆手,又看向徐盛道:“把他们几人交给李廷表剥皮,做成标本警示后人,让世人都看看当汉奸都是什么下场!”
他又道:“李廷表的手艺不能荒废失传了,你可以去学一下,就拿孔有德练手吧!”
“末将领命!”徐盛摩挲着双拳,看向孔有德的眼中满是森寒的光芒。
几个汉奸个个被吓得一阵哆嗦,身体如筛糠似的发抖,连连告饶。
尚可喜爬了过来,放声嚎叫道:“太子殿下饶命啊!太子殿下饶命啊!我是诚心归顺大明啊!”
一旁的杨其礼一声不吭的脚掌往后一移,飞速卷起地上遗落的长枪,猛然刺向尚可喜,染血的长枪直接将他的小腿刺穿,钉在地上。
尚可喜吃痛,嚎啕大叫,叫了几声后直接疼晕了,惹得周围明军的一些将领一阵作笑。
耿仲明忽然仰天大笑道:“毛帅一手创建了东江军,为大明立下过汗马功劳,不想毛帅被奸贼杀害后,我兄弟三人、我东江军竟会沦落如此境地!”
一直不语的茅元仪冷笑道:“且不说袁督师斩毛文龙是对是错,就凭你这三人的所作所为,还有脸为自己辩解?难道你们在山东反叛滥杀百姓,也是朝廷逼的吗?”
朱慈烺也是冷笑一声,当初孔有德、耿仲明等人在山东叛乱,朝廷主张招降东江军的声音很强,足足拖了一年半才用兵,期间多次招降,换来的确实一再被耍,连出城招抚的登州知府朱万年都被杀了,还有登莱巡抚谢琏出城被孔有德抓去后也被杀了。
朝廷调集大量兵马才将东江军剿灭,孔有德、耿仲明等人宁可率残部叛逃满鞑也不接受招安,现在还有脸在这哭委屈?
茅元仪是袁崇焕的故交,耿仲明、孔有德、尚可喜三人是毛文龙的义子,让他们双方讲道理,说一年也达不成共识。
朱慈烺不耐烦的摆了摆手,让人将几个汉奸带走,紧接着又巡视了一番周围。
整个战场上硝烟弥漫,大量明军一边打扫战场,一边做临时修整,准备接下来攻打盛京。
第377章
杀俘
朱慈烺看着满地的尸身,知道此战虽然大捷,但也牺牲了不少明军将士。
他看向身旁的杨其礼问:“是哪部人马率先登上北岸的?”
杨其礼回道:“回殿下,是我天武军的人马,好像是孙师帅所部。”
孙应元哈哈一笑道:“正是我部皇家第一旅三团,就是那个团总。”
他指着不远处正在修整的戚广阳,命人将他带来面见皇太子,接着又道:“之前三团的团总刘大伟战死在岸边,副团总按例接管了指挥,冲杀在最前面,是我军第一个打过北岸的将官,还连斩了十八人,身负六处刀伤!”
朱慈烺眉头一挑,看着整在疾步赶来的那个副团总,却见此人只是一个二十岁左右的年轻人,如此年龄能在天武军升到副团总一职,足见此人的本事不凡。
“你叫什么名字!”朱慈烺看向这个年轻的将官问道。
副团总抱拳行礼道:“末将定远戚广阳!”
“定远戚广阳......”朱慈烺默默念叨着,总感觉这这句话有些熟悉,貌似戚继光一向以定远戚继光留名。
戚继光的先祖戚祥,祖籍凤阳府定远人,曾任太祖皇帝朱元璋的亲兵,跟随太祖皇帝征战多年,后来跟随蓝玉远征云南时阵亡了,子孙在山东登州世袭明威将军。
见朱慈烺面露疑色,孙应元解释道:“殿下,戚广阳是定远戚氏族人,武烈戚金的孙子。”
戚金是戚继光的同宗侄子,常年跟随戚继光转战南北,从南方抗倭再到北方打蒙古人,二十年前更是在浑河打出了辽左第一血战,战死后被朝廷追谥武烈。
朱慈烺一下子明白了,戚金二十年前战死在浑河,戚家军的余脉自此消失,难怪这戚广阳如此拼命。
他叹道:“原来是忠良之后,戚家军后继有人了!”
戚广阳面露悲色,自从爷爷戚金去世后,几位叔伯就定居定远,不愿入朝为官,他自幼听着戚家军的故事长大的,从小立志像戚少保,像自己的爷爷戚金一样,做一个名将,更要为戚家军复仇!
天武军在凤阳府招兵时,戚广阳怀着对理想的憧憬参军入伍,后随天武军作战,通过几年的努力从小兵一路升到副团总,更是在此次的浑河大战中崭露头角,一步步的完成自己的梦想。
朱慈烺对其鼓励了一番,戚广阳心中大动,更加坚定了要为成为一位名将的目标而奋斗。
说话间,忽然远处传来一阵喧闹声:“饶命思密达!”
思密达?朝鲜兵?朱慈烺一愣,没想到在这里遇到朝鲜人。
他放眼看去,只见一群与清军装束类似的俘虏在那大喊大叫着,这些俘虏同样身穿带有泡钉的棉甲,有的盔顶上有三叉杆的,有的头盔不知道掉哪去了,露出了与清军不一样的长发。
朱慈烺想起了后世一些朝鲜人的吹嘘,说在松锦大战中,有数千朝鲜火铳兵参战,是他们扭转了战局,朝鲜人认为满清之所以能取得胜利,全靠他们的炮兵(拿火绳枪火铳兵)。
比如《朝鲜李朝实录》记载:“是役也,汉兵死亡甚多,而中炮者十居七八,汉人自此恨我国益深。”
也就是说大明军队有七八成是被朝鲜炮兵打死的,自那以后汉人就开始恨朝鲜了,朱慈烺实在不明白棒子们为何如此的自信.......
杨其礼见皇太子对这帮朝鲜人敢兴趣,就命人拖来了几个朝鲜兵。
朱慈烺问:“是朝鲜兵吗?”
这名朝鲜兵连连点头,道:“爷......爷......”
铿的一声,徐盛已经拔出的宝剑,恶狠狠的指着他,喝道:“爷爷?放肆,这是我大明皇太子殿下,你敢乱攀关系冒充皇族?”
朱慈烺觉着好笑,这朝鲜兵回答是的意思,却被徐盛音译成爷爷了。
这名朝鲜兵顿时吓尿了,连忙道:“啊你哟!啊你哟!”
徐盛一脚将其踹翻在地,道:“哟,哟,哟你娘啊!”
躲在后面的一名朝鲜将军有些看不下去了,硬着头皮走出来,用流利的汉语道:“小国臣下,见过天朝皇太子殿下!”
和满清一样,朝鲜的上层人物也会汉语,这个朝鲜将军显然是知道自己没得躲了,只好出来碰碰运气,大明与朝鲜一向爱护,大明的皇太子应该不会为难自己的......
朱慈烺瞥了一眼他道:“怎么,李倧投效了建奴,迫不及待的派兵献媚皇太极了?”
见大明皇太子面色不善,这名朝鲜将军吓得扑通一声跪倒在地,解释道:“皇太子殿下千万别误会,大明于小国恩重如山,我国国主莫敢相忘,此番派兵前来,实在是胡皇逼迫,万不得已啊!”
朱慈烺淡淡道:“一句万不得已就想推卸责任?带下去!”
朝鲜将军感觉不妙,心中更慌,连忙道:“太子殿下饶命,殿下饶命啊,小国被逼无奈,下臣也是奉命行事啊......”
朱慈烺不耐烦的摆摆手,几个勇卫营亲卫立刻将他拖得远远的。
军法部顾威请示道:“殿下,这些俘虏该如何处置?”
朱慈烺风轻云淡道:“满、蒙、朝鲜俘虏全部杀光,汉军旗军官全部处死,旗丁去过关内的全部处死,其余人甄别后再处置!”
这得杀多少人啊,众人心中立时涌起一阵胆寒。
茅元仪迟疑道:“殿下,这些朝鲜兵也杀了?他们......”
他想说,他们曾是大明铁杆的藩属国,如果押往京师,让圣上裁决的话,肯定不会杀的,会让他们感恩戴德,回国反思,以示大明恩典,以此让周边其他藩属国知道,大明是包容的。
朱慈烺冷然道:“你们记住,无论是谁,敢与我大明作对,敢杀我天武军的人,只有死路一条!”
周围的天武军众将立时精神一振,情绪高涨,皇太子的此番话,比什么保证都珍贵,是完全把天武军当成自己的亲军,放在与国家一样至高的位置!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42/98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