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最后一个狠人(校对)第21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17/982


科尔沁部是大清的铁杆盟友,族中有三个女人为皇太极暖床,皇太极的皇后哲哲就是科尔沁草原出来的,她的两个侄女也嫁给了皇太极,就是大名鼎鼎的布木布泰和海兰珠。
三个科尔沁出来的女人完全掌控了大清的后宫,姑侄三女伺候一个男人的场景实在难以想象,其中的快乐或许只有皇太极才懂。
有权人的生活总是那么的朴实无华.......
右翼的察哈尔额哲也是个有身份的人,他的老爹就是蒙古帝国第三十五任大汗林丹汗,也是蒙古末代大汗。
林丹汗被皇太极击败后逃亡,因天花死于青海大草滩上,他的儿子额哲就拿着传国玉玺投降了皇太极。
皇太极也没亏待额哲,把自己年仅十二岁的皇次女马喀塔嫁给了他,变相的收了儿子。
此时这些蒙古的扎萨克、台吉们个个脸色难看,他们看到了两个身材彪悍的噶布什贤兵,将一个蒙古扎萨克当场按倒在洁白的羊毛地毯上。
皇太极脸色阴沉的问:“塞布腾,你扰乱军心,可知罪?”
被拿下的蒙古首领正是巴林部左翼旗扎萨克塞布腾,那个曾到处哔哔说要重新考虑和大清关系的头铁人物。
塞布腾到处撺掇蒙古诸部回草原,不要掺和明清之间的战事,他还建议蒙古诸部应该联合起来,在长生天的俯视下重新结盟.......
皇太极忍他很久了,终于在大战之前将他锁拿了,准备来个杀鸡儆猴,再次威慑蠢蠢欲动的蒙古诸部。
塞布腾怂到不行,趴在地上一个劲的告饶:“皇上,奴才没有扰乱军心啊,奴才就是您的一条狗,怎么敢与您作对呢?”
下方的蒙古人一阵骚动,这狗日的塞布腾怎么这么下贱呢,居然怕死到这种地步!他到处嚷嚷时的那股子狠劲呢?
皇太极恨恨道:“天聪二年,你巴林部为察哈尔所破,你父色特尔率领巴林部归顺我大清,天聪八年,朕封你为郡王,主右翼,封满朱习礼为贝子,主左翼,你们都是世袭封爵,朕还给了你们巴林部大量的地盘,你就这样报答朕的?”
塞布腾一愣,顿时哑口无言,他总不能当着大家的面说那些都是政治交易,没有恩情这种说法吧。
塞布腾自知嘴钝,只是一个劲的磕头,饶是地上羊毛地毯很厚,他的额头也被磕得鲜血淋漓,染红了身前的雪白的地毯。
各蒙古首领都于心不忍,不止是塞布腾有脱离大清的想法,他们中也有很多人有此想法,只是一时没找到合适的机会而已,如果有机会,傻子才不跑!
巴林部右翼扎萨克满朱习礼贝子准备为塞布腾求情,被他的部将拉了回去。
皇太极脸色阴冷道:“宣旨吧!”
内大臣索尼出列,手中拿出一份黄绸圣旨,展开念道:“大清国皇帝圣旨:巴林部左翼旗扎萨克塞布腾,深获殊恩,爵秩尊贵,但不知效力,反扰乱军心,其罪之大,不可饶恕,朕赐其死罪!望满、蒙、汉各旗主,固山额真,各外藩蒙古王、贝勒、贝子、公、台吉,引以为戒!”
索尼瞧了一眼厅内,继续念道:“巴林部左翼旗扎萨克由满朱习礼贝子代为管理,晋爵郡王.......”
满朱习礼一愣,没想到自己还捡了便宜,成了最大赢家?这可真是件喜事啊,幸好刚刚没替塞布腾求情.......
科尔沁土谢图亲王立刻表态支持,察哈尔部额哲也拖着被压榨了差不多的身体站出来表态支持,这两大部落都是满清的亲家,关系很铁,对满清最为忠诚。
巴达礼与额哲都出来表态了,外藩蒙古各扎萨克们也只得一个一个站出来,表示坚决维护大清的统治,诚心诚意与大清世代结盟。
皇太极冷眼扫向惊恐的八旗蒙古和外藩蒙古诸部首领,对这等杀鸡儆猴的效果颇为满意。
不过他心中隐隐有些担心,要是再不打一场胜仗,这帮蒙古人下次可就没这么好压制了。
第342章
清廷的应对
皇太极端坐位上,环视厅内肃立众臣,将目光定格在济尔哈朗身上,淡淡道:“郑亲王,来说说目前的情况吧。”
济尔哈朗恭敬道:“奴才遵旨!”
济尔哈朗清了清嗓门道:“明军已经渡过三岔河,进入我大清的腹地,吾皇圣断,下旨调动了满蒙汉八旗,外藩蒙古,还有朝鲜国,我大清共出兵三十万,就算是打消耗战,明军也耗不过我们!”
郑亲王济尔哈朗继续说道:“现我军在鞍山、海州、辽阳、长安堡、长定堡、长宁堡、长静堡等诸堡囤有二十万兵马,明军若想进军盛京,不死个七八万绝无可能!”
肃亲王豪格道:“现在明军分兵攻打耀州和盖州,如果让他们突破东线,复州和金州就危险了.......”
济尔哈朗道:“攻打耀州和盖州的是宁远军和山海军,并非天武军,那里驻扎着两万满汉旗丁,可正面与明军对决。”
皇太极淡淡道:“我们的主要对手是天武军,其他各镇明军,不足为惧,只要击垮了天武军,大清所失去的土地就能再度抢回来!”
他又道:“此番明国倾尽精锐而来,这也是我们难得的机会,若是能将他们一股而灭,日后明国的广袤土地,还不任由我八旗纵横?”
众人听得连连点头,往日的低沉情绪也被调动了起来,马踏中原,这是历代所有先辈的宏图大志。
皇太极继续道:“如今明国分兵,有重蹈萨尔浒之战的迹象,太祖高皇帝曾说,凭尔几路来,我只一路去,我等只需要先把天武军击溃,再逐个击破,就可让他们的精锐丧尽!”
济尔哈朗提醒道:“皇上,天武军行军素来谨慎,我军几次设伏都被他们发觉,这次他们直扑而来,我们不得不谨慎小心.......”
听了济尔哈朗的话让众人面有忧色,双方都把精锐压上了,一个不小心,就会万劫不复。
皇太极点头,对济尔哈朗表示满意,济尔哈朗处世谨慎,为人沉稳,老成谋国,值得自己信任。
其实连济尔哈朗都不知道自己原来这么优秀,他只想好好的当个奴才而已,镶蓝旗地位最低,他又不是努尔哈赤的儿子,要是不好好表现,那不得被人踹出核心圈了吗?
一直沉默寡言的多尔衮道:“皇上,据奴才在明国的密探所报,明国的运往辽东的粮草每日都在减少,奴才估计,他们的后勤粮草要不继了。”
“粮草不继?真是天佑我大清啊!”
“没有粮草,明军定然会气丧,不得不退兵。”
听到这个消息后,厅内众人皆是哈哈一笑,笑的无比畅快。
皇太极复杂的看向多尔衮,多尔衮的能力和谋略比在场的都强上一线,尤其是比豪格强,让他不得不防。
多尔衮继续道:“明军在辽东有二十万大军,每个月消耗的银钱最少要六十万两白银,战时明国粮价又不断上涨,我们只要坚守一段时间,他们将不战自溃!届时我大清兵趁机一股而动,将明军精锐尽数斩杀!”
济尔哈朗道:“睿贝勒所有不知,我军的粮草供应也越发的困难了,长期耗下去于我大清也极为不利。”
多尔衮淡然一笑道:“那就看谁能耗过谁了,我们的补给线只有百里,明军却有一千余里。”
皇太极沉吟了片刻,道:“范文程,你与那八家晋商联系一下,让他们全力收购明国的粮食,我大清愿用双倍的价格买来!”
范文程立马出列道:“皇上英明,臣遵旨!”
不得不说,皇太极这阴点子够狠,拿敌人的口粮喂饱自己,让敌人饿着肚子,这一来二往的,明军的粮草供应将会更加的困难。
没有粮草供应,明军人马再多,天武军再能打,还不得乖乖退兵?
随后各臣纷纷赞同,都言皇上的战术英明神武。
皇太极淡然听着,心中又崩出一个更加彻底的计谋.......
这时正黄旗一名巴牙喇兵匆匆进来,言明国大军己到,正源源不断汇于鞍山驿外。
厅内顿时一片骚动,皇太极冷哼一声,道:“真是步步紧逼啊!”
众人立刻前往城墙之上,举目向城外看去,只见一片红色人海缓缓移动而来。
数万天武军齐头并进,由无数阵列合成,在行军鼓点声中结阵而行,远远望去,旌旗蔽日,无边无际。
大军行进的沉重脚步声似乎让大地都随着节奏而动,震撼人的心灵。
清国的王公大臣们无不倒吸一口冷气,如此兵威,如何力敌?要靠大清的旗丁人数堆吗?
尤其是那中军战车上的高大龙纛,如鹤立鸡群,是那么的醒目,一看就知道这是明国太子的龙纛。
皇太极双目锐利,咬牙切齿,恨不得化身哲别,一箭糜烂数十里,射穿龙纛之下的那人。
不止皇太极,所有清国的王公大臣们凝神看去,皆是又惊又怒,那龙纛之下的人干掉了多少大清勇士啊,连老汗的子孙们都栽了不少,实在可恨!
.......
天武军阵中,朱慈烺手持望远镜,看向鞍山驿堡,心下也是赞叹,八旗军营盘的布防还是那么的严整,冬则立栅,夏则掘壕,一丝不怠。
朱慈烺下令就近扎营,与鞍山驿堡遥遥相对。
天武军扎营后,威雄的阵营看得皇太极惊叹不已,这样的营盘毫无漏洞可言,防守部署的极为严整,想劫营都困难。
鞍山驿堡周围的清军很是紧张,但双方一连对峙了数日,连一次小规模的战斗都没发生,城外的天武军每日正常操练,佛法不是来打仗的。
“不对,明军一定有什么计划!”
皇太极越想越不对劲,他连忙问道:“辽河那可有动静?明军会不会渡过辽河偷袭盛京?”
济尔哈朗道:“皇上,请您放心,长永堡附近有重兵把守,一旦出事,我们一日内就会得到消息,明军根本没时间攻打盛京,除非天武军的主力在那边......”
天武军渡河的本事大家都看到了,辽河在他们眼里算个屁,窄的地方只有一百多米,趟一下就过去了。
皇太极沉吟了片刻,还是觉得不放心,他道:“济尔哈朗,你亲自率镶蓝旗镇守辽河,只要遇到明军大队人马,立刻禀报,千万别擅自出击!”
“奴才遵旨!”济尔哈朗跪伏在地,偷偷的松了一口气,终于离开前线了!
第343章
后勤不继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17/98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