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最后一个狠人(校对)第20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05/982


巴布海在见识了朱慈烺的手段,更不相信朱慈烺在与他开玩笑,最重要的是,这位太子爷很大方,上来就许下总兵,还封侯,这地位相当于旗主了,皇太极是自己的亲兄弟,都没这么大方过!
巴布海也清楚,大明实行的是嫡长子继承制,这位太子爷只要不英年早逝,皇位是跑不掉的,以后要是当了皇帝......
朱慈烺被他搞得哭笑不得,暗道这巴布海演戏也太卖力吧,见好就收就算了,非要一条道跑到黑。
他哪里知道,巴布海早已把他列为暴戾蛮横,在心思缜密,喜怒无常的智计狡猾之人,不敢耍小聪明了。
一旁的徐盛等亲卫强行忍住笑意,暗叹这建奴可真不要脸,还抢着当奴才。
朱慈烺苦劝无果,只好道:“巴布海,本宫收下你这个奴才了!”
巴布海千恩万谢,刚要起身,却听朱慈烺忽然问道:“巴布海,若是将来本宫与你的前主子皇太极对阵,你会如何做?”
朱慈烺问这话纯属逗着玩的,可巴布海却没当成玩笑,他当即断然道:“从今日起,奴才只有太子爷一个主子,若是将来在阵前遇到皇太极和多尔衮等逆贼,奴才定然打爆他们的狗头!”
朱慈烺笑呵呵的看着巴布海,心中暗叹,这鞑子真他娘的善解人意啊!
第322章
大明好奴才
不管巴布海是否真心愿意归附,朱慈烺没想太多,他只想了解满清内部的情况。
按照他掌握的情报和推断,满清现在存在的问题很大,军力也很虚弱,朱慈烺想要向巴布海求证。
巴布海作为努尔哈赤的第十一子,见证并参与了努尔哈赤自建立后金,以及二十年来的大多战事,对八旗的历史和情况了若指掌。
朱慈烺道:“来和本宫说说八旗内部的情况吧。”
巴布海面对朱慈烺躬身一礼,“八旗制度,乃是太祖......咳咳咳........”
不等别人呼喝,巴布海自己就意识到又说错话了,在大明,太祖只能指大明的开国皇帝朱元璋。
巴布海当即改口道:“努尔.......努尔哈赤.......”
这是他首次在直呼自己亲爹的名讳,不由得心中发虚,可刚刚那雪亮的铡刀就在堂外,亲爹又算得了什么?况且亲爹压根不把他当儿子。
消除心理障碍后,巴布海朗朗上口道:“努尔哈赤当初建立八旗制度........”
“多尔衮和皇太极一直不对付,暗中积攒人脉和兵马,他觉得,当年大汗是想将汗位传给他的........”
“狗屁大汗,叫他野猪皮!”朱慈烺喝道,当即表达了不满,同时观察着巴布海的脸色,想从中看出什么。
巴布海果然具备奴才的特性,见主子吆喝,当即跪在地上,重重的磕了几个头,连忙改口。
“野猪皮......”巴布海继续讲道,额头与脸颊上的汗水如黄豆粒一般,噼里啪啦的掉落。
见他一脸奴才相,朱慈烺强行憋住了浓浓的笑意,一脸严肃的认真听着,时而点点头,时而出言赞扬鼓励一番。
巴布海一连讲了两个时辰,从满清的军事、朝堂、习俗等方面整个都往外倒,尤其是主子关心的军事和朝廷方面,更是知无不言。
期间,朱慈烺利用所探知的情报和后世了解到的满清绝密档案试探他,巴布海一一回复,还对皇太极宠妃海兰珠是二婚的传闻进行了辟谣。
在讨论大玉儿布木布泰和多尔衮的奸情时,巴布海一脸震惊,表示并不知情,而且很八卦的说了一句:“福临那孩子该不会是.......”
朱慈烺笑而不语,让人给巴布海递了一杯茶,然后陷入了沉思。
根据巴布海所言,满洲贵族之间的矛盾很深,满汉官僚之间的矛盾也深,满洲人压根没把孔有德等叛将放在眼里,即便一些汉将封王了,地位甚至还不如一个满洲梅勒章京高。
此时的满清不仅满汉高层存在矛盾,满蒙高层也存在矛盾,尤其是出兵打仗时,蒙古八旗想分一杯羹,而不愿意当炮灰,但不得不当炮灰。
两次入关,蒙古八旗损失惨重,蒙古诸部落早已不满,虽然被皇太极残酷镇压过,但那种威慑的作用已经越来越小了。
军事方面,清军此次入关,连连损兵折将,八旗已被打掉三旗,济尔哈朗的镶蓝旗也被打得半废,想要恢复元气,没有五年是不可能的。
可以说,现在的满清极为虚弱,只需要再进行一次强力打击,满蒙联盟很有可能会分崩离析,满洲贵族内部的斗争也会愈发的强烈,重新洗牌的可能性会很大。
朱慈烺觉得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必须主动发起对清战争,给予其沉重一击,一鼓作气收复辽东,即便不能彻底收复,也能让满清至少十年缓不过劲,给大明争取十年的发展时间。
见主子沉默不语,巴布海精神高度紧张,如坐针毡,唯恐自己说错了什么。
“巴布海。”
听到主子叫自己的名字,巴布海赶忙单膝打千:“奴才在!”
“你可真愿意当本宫的奴才,你要是不愿意可以明说,本宫可以放你回去,送你出关。”朱慈烺认真道,目光一直停留在巴布海的脸上。
巴布海一下子跪了,呼号道:“巴布海愿此生做太子爷最忠实可靠的奴才!”
朱慈烺笑道:“你好歹也是满清的皇族,为何如此不堪?被抓后大不了一死,何至于搞得自己这副德行?”
巴布海却道:“我爱新觉罗家身为大明建州右卫指挥使,世受皇恩,忠心耿耿,天地可昭,居然出了野猪皮这么个反贼,还有皇太极,不服圣人而妄称天命,其行可诛!”
朱慈烺万万没想到,努尔哈赤的儿子能说出这么义正言辞的话来,一旁的徐盛等人也是瞪大的牛眼,满是不可思议,都觉得这家伙怕是已经疯了。
朱慈烺便忽然起了玩心,道:“巴布海,你们旗人收奴才和包衣之类的,要不要立字据?或者写个卖身文书什么的?”
“这个......”巴布海呆了一下,立马回答道:“回主子的话,八旗各旗都有管理旗务的章京专门管理旗籍,所有奴才和包衣都有记录,不过这字据,倒是没听过.......”
巴布海担心朱慈烺不满意,连忙又道:“主子,如果您喜欢字据,奴才立刻给您写!”
朱慈烺好奇的盯着巴布海,万万想不到,这世上怎会有如此厚颜无耻之人!不过,他很喜欢!
巴布海虽然是努尔哈赤的儿子,但他从小地位就低,半辈子以来,不仅时常受自家兄弟的欺负,还受到其他武将轻视。
皇太极是他八哥,但巴布海每次见到他都会以奴才的身份叩拜请安,皇太极甚至连正眼都不想瞧他一次。
朱慈烺点了点头,道:“嗯,那就写三份吧,回头送一份给皇太极打声招呼,本宫留一份存根,你自己留一份以作证明。”
巴布海嘴角一抽,立刻道:“能做太子爷的奴才,奴才不胜荣幸,不胜惶恐!”
朱慈烺思考了片刻,又道:“以后你就别叫巴布海了,多难听,本宫赐你国姓,就姓朱,名字嘛,就叫朱有能,寓意你能有力做大事!”
说到这里,朱慈烺扭头看向巴布海,道:“你觉得如何?”
朱有能,有能力做大事?
巴布海默默念了一遍,立马大喜,道:“奴才巴布海乐意,啊不,奴才朱有能乐意,多谢主子赐名!”
说着,巴布海再次行大礼,重重的磕了几个头,他那魁梧的身躯,加上紧短的囚服,磕起头来的动作简直无法直视。
朱慈烺被他腻歪的一阵倒胃,差点没当场呕吐出来。
第323章
请命平辽
得知清廷内部的矛盾和虚弱,朱慈烺上奏上奏集结大明所有精锐,出关收复辽东失地,一举荡平盛京。
历史上,崇祯十三年,皇太极发动了松锦之战,想要打破关宁锦防线,为入主中原做最后的准备。
清军虽然多次入关,甚至深入到河南和江苏北部,但他们都是翻山越岭破开长城关口的,从辽东到京师的平坦路线只有从山海关走。
松锦大战从崇祯十三年持续到崇祯十五年,这是一场关于明清双方的国运之战,双方各投入了十几万精锐,崇祯几乎把大明所有精锐都调去了,打得是异常惨烈。
惨烈到明军丧师五万多精锐,清军不详,连史书上都不敢写死了多少人,估计不会少于三万!
前期明军攻势处于上风,连下两红旗和镶蓝旗三座大营,清军一些旗主一见蓟辽总督洪承畴的大旗就被吓得当场跑路。
清军前线总指挥多尔衮都被打的节节败退,多次向盛京的皇太极求援,最终皇太极派人奇袭五百里,断了洪承畴的粮道,明军最终才落于下风,最终惨败。
历史上的松锦大战时,李自成趁着大明精锐在辽东血战,迅速壮大,比之以往更盛数倍,席卷中原多地,连洛阳都被攻下。
大名内外交困,财政困难,辽东后勤不继,朝廷又多次对洪承畴施压,让其速战速决,这才导致松锦大战彻底战败。
辽东战败后,大明倾尽国力打造的九边精锐损失殆尽,再无能力御敌,朝廷威望也急剧下降,已经无力掌握各地军队。
朱慈烺准备提前打松锦大战,是经过深思熟虑的,现在大明内部流寇基本被扑灭了,局势相对稳定一些,最主要的是,不能让皇太极掌握主动权。
论战后恢复,大明肯定不如满清,大明各地经过常年战争,又经常此次清军入关,早已被搞的乱七八糟的,加上天灾频频,没个几年时间是恢复不了的。
像被屠城的济南城,历史上直到清朝乾隆年间才恢复到明末的人口和经济,才有了大明湖畔的容嬷嬷........
满清地方少,虽然是小冰河时期,但几乎没有旱灾发生,生存环境比大明关内稍好些(评论区见明末旱灾分布图那个论文,置顶帖子)。
小冰河时期并不是地方越北受灾越严重,它的主要破坏力是极冷天气下产生的自然灾害,比如:夏天大旱与大涝相继出现,冬天则奇寒无比,不光北直隶,连南直隶、福建、广东等地都狂降暴雪。
论短时期的恢复,大明会处于劣势,这场仗不得不提前打,朱慈烺也很有信心,七万天武军给清军的压力将会巨大的(战死加受伤不能出战近万人)。
朱慈烺的提议让群臣哗然,崇祯觉得有理,很快召开了廷议。
朝堂上,内阁首辅薛国观等人表示支持出兵辽东,改原有的防御政策为主动进攻。
枢辅杨嗣昌觉得不妥,他言道:“京畿和山东各地遭到清军洗劫,没有几年很难恢复,现在国困民乏,想要支撑一次大规模大战很不现实,后勤粮草必然跟不上。”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05/98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