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最后一个狠人(校对)第17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75/982


在月初,山东境内的多尔衮听闻镶红旗全军覆没,正考虑着如何应付时,多铎站了出来,要求领兵击溃明军,拿下保定府,并下了军令状。
多尔衮忙于攻打济南府,对多铎也颇为放心,就准了他的请战。
多铎没有携带大量粮草,只携带了几日干粮和一些简单的行军营帐,镶白旗大军行军速度很快,几日时间就从山东赶到了北直隶河间府。
一路上,多铎怎么也想不明白,镶红旗营地坚固,还有八千人马,粮草也是无忧,即便被数万明军围困,怎么也得坚持个大半个月吧,怎么一天时间就被攻破了呢?还被杀个精光,岳托这个大侄子到底什么情况?
让多铎更没想到的是,郑亲王济尔哈朗也败了?还这么狼狈。
再仔细一打听,他们的对手也是那个干掉镶红旗的明军,貌似硕托和博洛这两个侄子也被他们弄死了。
多铎越听越怒,把济尔哈朗狠很的训斥了一遍,然后召集大军,准备亲自领兵出战,迎战明军,拿下保定府。
济尔哈朗虽然与多铎是同辈也是平级,但被他训斥的一声不吭,很识相的把自己镶蓝旗以外的全部兵力都交给了多铎。
打了败仗嘛,还多了个年轻的爷爷,任济尔哈朗脸皮再厚也不好意思与人争论。
其实除了镶蓝旗的人马,原本的三万大军也没多少人了,被天武军干掉了一万多人,溃散路上又跑了不少包衣和杂役,剩下的只有正红旗两个甲喇,还有一个甲喇的蒙古兵。
此时,多铎和济尔哈朗掌握的兵力有两万多人,其中半数以上是八旗满洲兵,战斗力极强,尤其是多铎,很是自信!
.......
※※※※※※※※※※※※※
朱慈烺在处理完保定巡抚后,开始分配粮草和处置俘虏。
如今的安州城内已经建满了密密麻麻的粮仓,那里堆放着清军掠来的粮草财帛,由天武军一个整编旅的兵力把手。
如果不是从清军手里缴获这些粮草,天武军数万人还真不知道怎么过。
漕运被堵,北直隶受灾很严重,加上兵荒马乱的,各地早已没了存粮,几个军事重镇有存粮也不会轻易拿出,都是紧着关系好的军队使用。
朱慈烺奉行天武军优先的政策,其次按战功分配给天武军和宣大军队,对于没有战功的军队,只给保证不饿死的口粮,多了一粒粮都不给。
朱慈烺随后巡视了俘虏营,这里聚集着大量的被俘清军,足有数千人,其中包括八旗蒙古兵、八旗汉军,还有一些八旗满洲兵,甚至还有朝鲜兵。
朝鲜自从两年前被满清占领后,被迫成为其附庸国,清军每次出征都会让朝鲜派兵参战,充当炮灰,朝鲜兵的地位还不如八旗汉军。
八旗汉军打赢了仗还能分点战利品,朝鲜兵只能干瞪眼,看着别人分粮、分钱、分女人,属于真正的炮灰。
徐盛看着满眼的俘虏,感叹道:“怎么有这么多二鞑子啊,如果也能让鞑子帮我们打仗就好了!”
朱慈烺惊奇道:“咦,你的想法不错啊!”
让八旗兵打八旗兵,以彼之道还之彼身,挺不错的想法!
朱慈烺意味深长的问向身后诸将:“咱们军中有没有思想教育特别厉害的?”
周遇吉道:“末将军中倒是有一个团总,指挥作战一般,但嘴特别厉害的,听说他每天操练时都会给部下演说打气,出战前更是能说,他的部下每天就跟打了鸡血一样,作战很是凶猛。”
周遇吉又道:“这次安州之战,他们团仅靠一千多人就打退了侧翼数千鞑子的攻击,别的将官靠指挥,他主要靠嘴。”
朱慈烺点头,道:“听起来不错,找来给本宫瞧瞧的!”
不多时,那名团总来了,朱慈烺一瞧,顿时眉头大皱,这长相.......一点都不符合天武军威猛正义的正面形象,用文雅点的词来形容他的长相——滑稽!
朱慈烺很是纠结,这样一个长得跟喜剧演员化过妆后的人如何给人洗脑?这不出戏吗?
当这名团总一开口的时候,朱慈烺立刻意识到自己这种担心多余了。
“末将,大明天武军皇家第三师第一旅第二团团总,周星耀参见太子殿下!”
这一介绍,他整个人的气质就变了,一脸的浩然正气,朱慈烺忽然觉得,这个人不简单,放在后世说不定是个拿小金人的奥斯卡影帝。
朱慈烺随口问了他几个关于如何给部下洗脑的问题,周星耀对答如流,还随口喊了几句令人热血彭拜的口号,口号的内容低俗而不缺乏正义之感。
周星耀告诉朱慈烺,只要是个人,都有欲望和追求,天武军中大多数人的欲望是吃饱喝足,随皇太子建功立业,封妻荫子,光宗耀祖,而他就是抓住这点,凭着自己的口才进行实际性的宣传。
朱慈烺点点头,表示认同,如果一味的宣传为国效死,或许能起作用,但实际效果不会有周星耀说的这些好,爱国主义教育,最起码得建立在吃饱喝足的基础上吧。
朱慈烺道:“周星耀,有没有办法把这些鞑子给洗脑了,让他们为我大明而战?”
周星耀把自己的胸脯拍的啪啪响,道:“只要是个人,都有欲望,金钱、土地、女人,总有一个能勾住鞑子的魂,只要鞑子还是人,那就没问题!”
朱慈烺想想也是,鞑子中读过书的才有多少人?知书达理懂民族气节的又能有几人?让这群俘虏打回辽东,把满清宗室里的福晋、格格分给他们,应该会有很多人心动吧!
更何况是,知书达理的人就一定会死忠吗?文化人当叛徒的更多。
朱慈烺道:“这些俘虏都交给了你了,要打要杀随你,只要你能把这批鞑子洗脑了,为大明而战,本宫就升你为旅帅!”
周星耀喜上眉梢,感觉这不仅是自己的机遇,更是一个挑战,很刺激的那种!
这时,锦衣卫千户李护前来禀报:“殿下,京师消息,礼部尚书杨嗣昌带着圣旨南下了,此行目的是安州,听宫内传来的消息,陛下想让您回宫。”
朱慈烺冷笑:“回宫?大明这江山不要了吗?”
........
第280章
圣旨到
在通往安州的官道上,浩浩荡荡的旗牌仪仗在前面开道,后面宽大的车马仪仗周围跟着众多亲卫随从,仪仗后面更是有一大堆文臣武将。
在仪仗中,内阁大学士兼礼部尚书杨嗣昌,正摩挲着黄绸包裹的锦盒,猜想着皇太子接下来的各种表现。
宣大总督陈新甲得到消息后,特意出城二十里迎接,还派出自己的两千督标营随车护卫。
其实压根不需要陈新甲派人护卫,随杨嗣昌而来的还有高起潜等关宁军各将,关宁军数万人马也远远吊在仪仗后面。
杨嗣昌在众官员的簇拥下,缓缓从车轿上下车,进入了安州城。
朱慈烺正在巡视军营,杨嗣昌和高起潜领着一票人前来拜见,朱慈烺打量了一番他,只见杨嗣昌胡须乌黑,头戴梁冠,腰悬玉带,身穿一身蟒袍官服,看起来很威严。
朱慈烺不是第一次见杨嗣昌,两年半前,杨嗣昌被调往兵部,在朝会上朱慈烺就经常见到他,那时候的杨嗣昌很低调,也没这么精神。
朱慈烺暗叹,看来权力真能滋润一个人啊。
在杨嗣昌身侧,身穿蟒袍的高起潜笑着走出道:“老奴见过殿下!”
朱慈烺认得高起潜,这个太监在宫中的地位不低,与曹化淳,王承恩、王德化等深受崇祯皇帝器重,开始只是崇祯皇帝的内侍,因为时常吹嘘自己知兵,崇祯才多次让他到各地监军。
在数年前,高起潜还在东宫挂职,作为内侍辅佐太子朱慈烺,可见崇祯对他的信任。
高起潜也仗着这层关系对朱慈烺表现暧昧,一见完礼就跑到朱慈烺身边,还拉着他的手,唠起了嗑,扫向众将尤其是看向卢象升时,满脸的得意之色毫不掩饰。
高起潜的意思很明确,我跟皇太子老早就认识了,关系很铁,你们日后要小心伺候咱家!
“高伴伴一路辛苦了。”对于高起潜的热情,朱慈烺笑呵呵的随意应付着,不着痕迹的将他的脏手拿开。
见皇太子还算热情,高起潜脸色笑意更甚,他呵斥关宁军众将道:“还不速速前来拜见太子殿下!”
一片甲叶声响,关宁军诸将都是单膝下跪,双手抱拳,向朱慈烺行礼。
朱慈烺沉声道:“众将请起。”
朱慈烺打量着关宁军各将,这些人脸上皆表现出骄横之气,让他很好奇,一帮子逃跑将军有什么好装逼的?
眼前这个密云总兵唐通,一直担任宣化总兵、密云总兵等要职,手握兵权,举足轻重,崇祯皇帝曾召见他并赐蟒袍玉带,对他寄予极大的希望,可他在松锦大战逃跑不说,还先降李自成,后降多尔衮,典型的贰臣卖国贼。
那个朝自己偷瞄的蓟镇总兵白广恩,流寇出生,被洪承畴打服投降了,跟随曹文诏镇压流寇,屡立战功,混到了蓟州总兵,和唐通一样在松锦大战时跑了,也是先降李自成,后降多尔衮。
还有那个一脸猥琐的山海关总兵马科,和白广恩履历一样,也和唐通一样,都在事关大明和满清国运之战的松锦大战中跑路了,先降李自成,后降多尔衮。
不过这些都是后事,朱慈烺不可能因为这个就砍了他们,不说他们不服,崇祯也不让啊,关宁集团更不让。
朱慈烺扫了高起潜和关宁军诸将一眼,他在心中已经预定了几颗脑袋,准备找到机会就动手。
杨嗣昌的目光看向大教场上的数万精锐之师,天武军军阵黑压压的一片,铺满了整个大教场,他们列队整齐,肃立恭候,在酷寒中无人稍动,散发出百战余生的气势。
“这就是皇太子的天武军?”杨嗣昌心中震动。
杨嗣昌也是领过兵之人,这种军队他还是第一次见过,感觉这气质完全不像大明的军队,大明的军队应该是那种在寒风中缩着手,用胳膊抱着武器缩着头的样子.......
杨嗣昌感觉很不习惯,心中也隐隐有些担心,即便是洪兵和秦兵到来,能制得住这帮人吗?陛下训练精兵的计划能练出这样的军队吗?
忽然间,朱慈烺毫无征兆的拔出了宝剑........
数万天武军齐声吼道:“万胜!”
“万胜!”
“万胜!”
声如惊雷,杨嗣昌被吓了一跳,忍不住往后稍退了两步,在意识到自己失态后,才重新上前两步稳住了身形。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75/98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