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最后一个狠人(校对)第17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73/982


济尔哈朗脸色阴沉,喝道:“你阿玛我打仗还需要你来教?”
济尔哈朗说道:“我八旗军骑兵善于奔袭和近战搏杀,这部明军火器犀利,我们需要扬长避短,他们摆好战阵我军就是不战,等他们行军,我军在摆出攻击真是,他们不得不再次结阵迎战,如此反复,明军定然疲惫,我军再趁机进攻,不消多时,本王就可以玩死明军,打得他们溃散如犬!”
八旗众人一听,皆对郑亲王济尔哈朗敬佩不已,没想到郑亲王不仅《三国演义》研读的好,对其他兵书还有研究,不愧是我大清国的顶梁柱啊!
第276章
优秀的郑亲王
济尔哈朗没理会天武军夜不收在后面叫阵嘲讽,继续下令退兵,然后再派出骑兵骚扰。
想象和计划永远是美好的,然而现实是残酷的,清军一连退了二十里路,不仅每次骚扰送了几百颗人头,而且自己的阵型也越来越乱了。
不过清军的骚扰还是起点作用的,比如说天武军各部被撩的蠢蠢欲动,想要追击立功,以至于前进速度越来越快,战阵拉的也越来越长。
如果不是天武军军纪严明,估计不少士兵早冲上去撵着清军揍了。
在第七次下令退兵三里后,济尔哈朗忽然下令全军掉头,准备作战。
这时,两侧矮坡中忽然窜出大量的清军,将天武军三面包围,清军从矮坡中冲出来,也就几分钟的时间,他们人人被冻得脸色发青,看样子在这等了不少时间,糟了不少罪。
济尔哈朗见自己的埋伏成功,大笑了三声,一种智商上的优越感油然而生。
济尔哈朗知道兵贵神速的道理,并没有听八旗各将逢迎的赞词,他直接下令伏兵迅速突袭,把天武军一分为二,自己则是率主力从正面将之分而击破。
清军的组织性还是极强的,伏兵发动突袭后,不出所料的把天武军冲成了两截。
济尔哈朗见状更是兴奋,感觉胜利就在眼前,然而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完全出乎了他的意料。
济尔哈朗惊奇的发现,天武军虽然被包围了,但他们的脸上没有任何的慌张,甚至还主动分成两部分,配合八旗军的分割截断.......
朱慈烺的军事嗅觉极为的敏锐,从济尔哈朗连续退兵的那一刻,他就意识到,这孙子要玩花样了。
不过朱慈烺为了不落这位郑亲王的面子,表现得也很配合。
看着两翼的伏兵尽起,朱慈烺嗤笑一声,就他这三万人马,还想包围两万天武军?他济尔哈朗哪来的自信啊?
这个时候,朱慈烺甚至怀疑济尔哈朗的脑子是不是有点不正常。
其实济尔哈朗用一招特别高明,放在大多数明军身上,是很有效的,一般明军一旦中了埋伏,就会军心大乱,不战自溃,被几番冲击后,更是各种跑路。
然而这招对天武军是无效的,不说双方兵力差距不大,就算是几倍,那又如何?手中有枪有炮,还怕你的大刀长矛不成?笑话!
在天武军眼里,所谓的伏兵,无非就是出来的地点偏一些,时间突然一点,天武军分成两截,照打不误,有什么区别?
天武军开始了反攻,两个火枪阵分别转向两翼开始齐射,密集而又连续不断的枪击声音也在战场中响起,将如雨点一般密集的子弹倾泄到清军伏兵的身上。
正面的几个炮阵上百门火炮全都换上了霰弹,对着济尔哈朗率领的清军主力狂轰而去。
在震耳欲聋的炮声中,济尔哈朗吓了一哆嗦,他打了二十多年仗也算得上身经百战了,见过不少火炮,但像天武军这样凶猛而密集的,还真是第一次见到,济尔哈朗甚至怀疑明军把整个北直隶的火炮都调来了。
在天武军的强力打击下,无数的清兵惨叫倒下,横死在当场,短短一刻钟时间,清军就被天武军猛烈的火力打死了数千人。
距离天武军阵列五六十步的距离,干燥的地面完全被清军尸体覆盖了起来,鲜血将大地染成一片红褐色,不断浸入土地之中。
有不少清兵压根还没有没明白是怎么一回事,只觉身体的某一个部位或多个部位忽然传来了一阵剧烈的刺疼,然后就倒地不起了。
一些没有立刻毙命的清军只能躺在地上翻滚哀号,然后等待着自己的生命力慢慢的流失掉。
经过了炼狱般的炮击,剩下的清兵这才反应了过来,眼前的敌人,不是一块难啃的骨头,而是一面坚不可摧的钢板!根本就不是自己所能匹敌的!
八旗兵的战斗力并没有想象的那么高,他们在过去遇到明军的时候,见他们软弱胆小,就一个劲的往上怼,越打越勇。
但在遇到天武军时,清军欺软怕硬的个性就暴露无遗了,哪里还敢继续支撑下去,纷纷扔掉刀枪,转头就跑。
济尔哈朗在阵中同样也看得目瞠口呆,做梦也没有想到,天武军的火力竟然凶猛到了这个地步,而且这样的战斗模式,也完全超出了济尔哈朗对战争的理解,现在他心里只有一个想法,谁能扛得住这样的火力打击?
就在这时,忽然有一个巴牙喇兵大声叫了起来:“王爷,他们向我们发起进攻了!”
济尔哈朗也从沉思中清醒了过来,放眼看去,果然见天武军的阵型不乱,以横行列阵向自己的方向横推了过来。
济尔哈朗看了看左右的八旗将士,见他们一个个都被眼前的战斗吓得脸色惨白,八旗各将一见主帅看着自己,皆是不由自主的直向后退,生怕被济尔哈朗看上,派自己带所部人马进攻天武军。
看着身边一群怂货,济尔哈朗的头一下子大了一圈,他很清楚这帮人是什么货色,说不听的就是典型的欺软怕硬。
济尔哈朗只觉得脑子一阵钻心的疼,现在怎么办呢?打是肯定打不过的,如果此时退兵,那就是溃败了,而不是之前的退兵三里还保持着阵型,一旦溃败,天武军的骑兵可绝不会吃素。
虽然他这边有上万骑兵,但他看到天武军的火力后,很快打消了用骑兵冲锋的念头,这些满洲骑兵是他济尔哈朗手里的王牌,也是大清的王牌,一旦消耗在此,回去以后定然吃不了兜着走。
就在济尔哈朗还犹豫不定的时候,天武军主阵已经整体向前推进了五六十步,虽然天武军推进的很慢,但却在无形中给清军带来另一种沉重的压力。
清军看着这群不可战胜的敌人向自己一步一步的逼近,一个个小心脏忍不住提高了跳动节奏。
尤其是前排作为炮灰存在的八旗汉军,只觉得自己完全暴露在对方的枪口之下,好像随时都有可能成为对方的靶子,他们本能的向后挪动着脚步,想躲到后排的清兵身后。
后排的清兵也不是傻子,自然不会让自己变成前排,也都纷纷向后退去,有些机灵的清兵直接挡着前面的清兵后退的空隙,还不厚道的往前推了推........
第277章
伏尸二十里
“堵你爹啊!”
“挤挤挤,挤你娘啊!”
“有本事你挤到后面的满洲大爷那去啊!”
“........”
清军的前阵传来了一阵阵叫骂声,后排的八旗汉军不断喝骂推搡着前面后退的人,唯恐自己变成了前排。
一开始前面的八旗汉军还是倒退着挤,被后面的人一骂,开始明目张胆的转身后退了,一时间前阵互相推推搡搡、挤挤撞撞的,等济尔哈朗发现的时候,前面整个队伍己经乱了。
济尔哈朗派出本部镶蓝旗的满洲兵前去整顿人马,在砍了一些前排的八旗汉军后,队伍没整好不说,还越整越乱。
就是这时,只听“砰、砰、砰”的一阵枪声响起,骚乱的清军前阵瞬间躺下一排人。
“开火!”
震耳欲聋的齐射声再次响起,经过四排齐射后,天武军火枪阵前形成了一股长长的硝烟地带,密集的弹雨飞向混乱的清军阵营,清军前面数排人马不断倒下,形成了一大堆尸体。
此时的清军已然处于崩溃的边缘,在经过天武军几轮火力打击后,也成为压跨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不少清兵立刻转身就向后狂奔,也终于引发了清军的全盘溃败。
“退兵!”济尔哈朗眼见败局己无法挽回,只好下令退兵。
在巴牙喇纛章京(护军统领)和巴牙喇营的护卫下,一干八旗贝勒贝子也纷纷跟着溜走,硕托和博洛虽然不服,却也没办法,再不走前面的二鞑子就要冲散后面的军阵了。
“鞑子溃败了!”
战车上的周遇吉放下望远镜,立刻道:“全军追击!”
天武军的士兵们也都纷纷插好了刺刀,大步奔跑呐喊着,如潮水般的追赶着清军。
战马嘶叫,曹变蛟手持长朔,策马奔出,骑兵旅紧随其后,越过了步兵的队列,向清军追击了过去。
追击战本来就是骑兵最擅长的,特别是这时清军己是全军溃败,人人都只顾着逃跑,根本就无心抵抗天武军的追击。
骑兵们很快赶到清兵的身后侧方,借战马的冲击力轻轻一挥刀,轻易的砍裂清兵的护甲,将清兵砍死或砍伤在地,如果砍准了部位,甚至可以一刀将清兵的人头削下。
天武军骑兵的冲锋只杀得清军人头滚滚,尸横遍地,其中也不乏断手断臂。
见天武军己经追击上来,前排便后排的清兵吓得魂飞魄散,逃得更快,有些估计是腿被吓软跑不掉了,立刻扔下武器举手投降。
对于这伙八旗汉军和八旗蒙古兵来说,投降基本就是家常便饭,哪边强就投降谁,准没错!
后面跟上来天武军步兵将投降的清军押走,骑兵们则是继续追击清军的败兵,大有要将清军斩尽杀绝的意思。
天武军精神抖擞,全军突击,大砍大杀,清军一口气败出了二十余里,天武军也追出了二十余里,一直死咬着不放。
沿路上都是清兵的尸体和扔下的刀枪武器、旗帜等等物品,用史书上的话说——伏尸二十里!
济尔哈朗好不容易领军回到了大营,却发现自己的大营被明军端了!留下的三千镶蓝旗精锐躺得满地都是。
偷袭清军大营的一万天武军人马在前面堵了过来,口中还大呼道:“鞑子快快投降,你们无路可逃了!”
济尔哈朗在死伤几千人马后,拼死突破了天武军防线跑了出去,沿着白洋淀一路狂奔。
白洋淀是保定府一百多个相互联系的大小淀泊的总称,水域面积差不多五十多万亩,是北直隶最大的胡泊。
济尔哈朗率领的清军奔向前面的大清河,大清河这段处于连接白洋淀水系的上游,入冬后水位并不深,八旗军完全可以趟过去,而天武军就不行了,只有进入河流,他们的火器遇水就无法发挥。
济尔哈朗的巴牙喇营跑得最快,早早的就来到了大清河边,并迅速通过河边上的浮桥,一直逃到了大清河的南岸,这才松了一口气,开始停下来等候后面的败军。
等后续的清军赶到了大清河边时,就没有济尔哈朗那么轻松了,河水虽然不高,但这是寒冬腊月啊,最要命的是这里处于上游,河面还没结冰!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73/98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