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最后一个狠人(校对)第15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57/982


“杀官兵,冲出去!”
......
天武军的骑兵和献贼老营兵开始了混战,罗汝才和李定国率领自己的数千人马也紧随其后,开始强力突围。
数千流贼乱哄哄一片,挤在一起就是想逃也没那么容易,成了正面天武军火枪兵的人肉靶子,随着每次齐射,密集的贼兵之中都会有成片的人倒下。
在强大的火力打击下,已经有贼兵承受住,跪倒在地举手投降,乞求官兵放过他们一命,但天武军的火枪兵们依然火不断,没有停手的打算。
其中,罗汝才在乱军之中当场被打成了筛子,连句遗言都没来得及说。
尽管老营兵的马术不错,擅长逃跑,但面对正规的骑兵作战,经验很是不足,在天武军骑兵面前,就如同一个小学生,处处被暴打。
随着厮杀的时间渐长,从左翼突围的老营人马已经是强弩之末,渐渐的被逼退了回去。
看着身边不断倒下的老营兵,张献忠的心在滴血,数千老营精锐,如今只剩下千人,其他的马军和饥兵更是几乎损失殆尽。
“献贼死了!献贼死了!”
在混乱之中,不知道谁嚷了一嗓子,让老营众人心惊,他们回头看着张献忠的将旗,果然倒下了,一时间老营兵全无斗志,纷纷溃逃。
被几个老营兵围着严严实实的张献忠被气的七窍生烟,他大呼道:“老子没死!”
“杀贼!”
一阵呼喝声淹没了张献忠的自辩,天武军的骑兵挥舞着长枪马刀滚滚而来,奔腾的战马扬起漫天尘土。
老营兵们见官兵如此威势,加上刚刚一战和人数悬殊,他们再也不敢出手反击,开始全面溃败,四散奔逃,任凭张献忠如何呼喝约束,再没一个人听他的命令,更别提与明军对阵厮杀。
望着争先恐后逃命的贼兵,张献忠只觉得阵阵心凉,完了,这一回他彻底的败了。
见大势已去,张献忠在少数老营的护卫下混在贼兵之中妄图快速脱离战场,然而他们被天武军围的跟铁桶一样,如何还能突围?
直到一个时辰后,这场近乎屠杀的战斗才彻底结束,近万流贼被斩杀,只有少部分投降成功,张献忠、李定国二人被俘,罗汝才和张献忠的其他两个义子在乱军中被打死。
在黄得功领军返回经过峡谷时,仍然感觉到热气扑面,孙应元正领着士兵在掩土灭火。
黄得功看到此处,由衷的道:“殿下布置周密,步步紧逼,环环相扣,一旦中计决无生还,这仗打的舒坦啊!”
张献忠这个逃跑专业户,一遇到不对劲就会撒腿就跑,今日终究是栽了!
第252章
庆功
此时的衡州城中热闹非凡,沉浸在一片欢乐的海洋中,衡州百姓们夹道欢迎得胜之师,父老乡绅们杀猪宰羊,犒赏三军。
在桂王府承运殿中,举办了一场丰盛的庆功酒宴,朱慈烺坐在主位,桂王坐在左上首,桂王世子和次子朱由榔坐在右下首,后面依次是孙应元、黄得功、茅元仪等人。
朱慈烺笑着道:“此番一战,我大明再无势大的流寇!”
桂王不解道:“殿下为何这么说?”
朱慈烺畅然笑道:“本宫得到消息,陕西大捷,贼首混天星、过天星等人先后投降朝廷,李自成在潼关附近的南原被洪承畴和孙传庭联手布下口袋阵装了进去,经过一天的血战,李贼全军覆没,老婆孩子尽数被俘,只带着刘宗敏等十七残寇躲进了商洛山!”
“哈哈哈!”承运殿中众人一阵欢笑,皆是欣喜。
孙应元站起来举杯道:“为大明贺,为殿下贺!”
“为大明贺,为殿下贺!”众将纷纷起身举杯,连桂王父子三人也兴奋的站了起来。
朱慈烺笑眯眯道:“此番大功,本宫会上疏为诸将请功,还有桂王殿下源源不断的资助军饷,本宫也会如实上报父皇!”
老桂王听后心情十分舒畅,兴致颇高,一扫多年来郁闷之气,发出了一阵大笑,道:“天下能有现在的大好局面,全赖陛下圣明,太子殿下谋略无双,众将士用命,孤王只是略尽一些微薄之劳,不敢居功。”
朱慈烺道:“国事艰难,国库紧张,桂王慷慨捐资,为我大明所有藩王作出了表率,理应受赏,就不必谦虚了!”
众人在一阵谈笑中,气氛也逐渐热烈起来,不再有开始时的拘谨。
待酒宴开始时,朱慈烺又接道说道:“李张二贼,只是流寇的代表,他们被消灭了,不代表没有第二个李自成和张献忠跳出来,所以大家不要可掉以轻心,各地的治安依然要重视,特别要约束宗人不能再激起民变了!”
朱慈烺前面的话是跟众将说的,最后一句话却是看向桂王说的。
桂王也是会意,流贼能皇陵都敢刨,若是在自己封地再出现一波,搞不准自己百年后也被挖出来.......
在宴会散席后,朱慈烺就开始写捷报,加急送往京师,和捷报送往京师的还有一份奏疏。
朱慈烺在奏疏中提到朝廷要继续大规模搜捕李自成,以防其东山再起,还有就是河南和陕西的灾情,朝廷应该尽快派出专员治理二地,以防再生民变。
朱慈烺还建议让黄得功领兵驻守湖广,肃清地方残余流寇;孙应元授从一品武散阶荣禄大夫,外放扬州府。
湖广是朱慈烺大搞建设的地盘之一,不仅位置极其重要,还人多地广,他是不可能放弃的。
朱慈烺让孙应元去扬州,则是为了进入南京拿下南直隶最富庶的几个府做准备,扬州府和应天府等南直隶五六个府,是大明最富庶的几个府,也是南京勋贵的大本营。
朱慈烺想动盐税和几府的卫所,必然会引起勋贵的强烈反弹,如今江南大定,朱慈烺不能像战时那样随便派兵驻扎各地,最起码表面上不占理,如果朝廷让孙应元领兵常驻扬州府,局面会好很多。
朱慈烺计划着回到凤阳修整一番后,就准备进入南京,对南京勋贵下手。
在衡州府修整了两日后,朱慈烺领军坐船沿湘江而上,出洞庭湖入长江,沿江东进返回凤阳。
※※※※※※※※※※※※※
京师,紫禁城中。
崇祯皇帝看着陕西和湖广一前一后发来的捷报,心情十分激动。
李张二贼被灭后,大明各地的民变基本平息,要么被灭了,要么就是投降了,一切都消停了。
崇祯心中感叹道:崇祯十一年真是个好年头啊,长达十年混乱的民变基本平息,朝廷也基本安定,大明终于迎来了曙光!
崇祯意气风发道:“朕忙活了十年,终于得到了喘息的机会,再用十年,等朕平定辽东,大明必将天下太平,社稷兴盛!”
崇祯高兴之余,再次翻阅起两份捷报,看了一遍又一遍,特别是张献忠被俘正在押往凤阳的路上,太子朱慈烺在奏疏中请示是在凤阳杀掉,还是押往京师献俘后再杀。
在思考了片刻后,崇祯执御笔快速批复:恐生变故,直接在凤阳就地处决,不必麻烦押往京师!
对于朱慈烺让朝廷防范李自成的建议,崇祯丝毫不在意,他心中暗想,一个只带着十七个属下逃窜山中的流贼,还有何资格需要朝廷特别防范?败了就是败了,难道他还能凭着几把菜刀东山再起不成?
从古至今,多少枭雄豪杰失败后自杀了,连西楚霸王项羽这等人物都自刎于乌江,李自成算个什么?说不定现在已经在商洛山找棵树上吊了........
在崇祯的印象中,李自成只是高迎祥手下的一个小小裨将而已,高迎祥死后沿用闯王名号扯虎皮拉大旗四处作乱,跳梁小丑罢了!
崇祯兴奋之色溢于言表,他看向王承恩道:“宣杨嗣昌!”
王承恩低头告退,去文渊阁传旨去了。
自崇祯九年杨嗣昌接任兵部尚书以来,一直深受崇祯的赏识,特别是崇祯十年初,流寇闹腾厉害的时候,崇祯在中极殿以“剿兵难撤、敌国生心”为主题策试大臣(相当于后世国家公务员考的申论)。
杨嗣昌在策论中以天象引入话题,提出攘外必先安内的主张,力主对建奴妥协,集中全力平息中原群盗。
当日杨嗣昌在殿中舌灿莲花,列举了历史上许多上天象示警与异族关系的故事,如东汉时日蚀火星,汉光武帝与南匈奴议和,宋太宗时月蚀荧惑,宋军兴师伐辽而战败等,来影射他对建奴议和的主张。
尽管当时多数朝臣反对此议,并大骂杨嗣昌卖国,是袁崇焕第二,应该拉出去千刀万剐,诛灭全族!但崇祯却对杨嗣昌非常的赏识,认为他无偏无党、勇于任事。
于是在崇祯十年六月提拔杨嗣昌为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入参机务,仍掌管兵部事物,可谓是恩宠之极!
第253章
张献忠,请问你舔过那个吗?
在回凤阳的行程中,朱慈烺忽然想到一个事情,他立刻让人将张献忠带上来。
张献忠身材高大,是个大黄脸,留着一大把胡子,看起来很想凶猛。
朱慈烺含笑道;“张献忠,后悔当初没投降吗?”
张献忠嚷道:“后悔?咱老子就不知道后悔怎么写!”
朱慈烺笑吟吟道:“你又不识几个大字,不会写不是很正常吗?”
张献忠冷哼一声道:“如今咱老子栽了,要杀要剐赶紧处置!”
朱慈烺摆了摆手道:“不急,不急,父皇的旨意还没下来,我可不能轻易处置你,今日找你来,主要是因为一件私事。”
咱俩还有什么私事?张献忠很是好奇,问道:“什么事?”
朱慈烺搓了搓手,显得很不好意思,道:“本宫有个问题想问你,不知道方不方便........”
张献忠洪声道:“跟个娘们似的,有什么问题痛快问!”
朱慈烺不好意思的笑道:“那么请问........你舔过驴屎吗?”
“你娘的!”张献忠大怒,当场急眼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57/98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