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最后一个狠人(校对)第14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48/982


朱慈烺又道:“我们的最终敌人不是鞑子,而是来自海上的敌人!这些重炮以后是要装备在战船上对付他们的!”
在朱慈烺的计划中,今年消灭张献忠和李自成,在修整一两年将屯田兵编入正兵扩军后,直接领十几万大军北上一举荡平满清,将他们赶到北冰洋过冬。
解决了满清还要解决藏巴汗、准格尔汗国等六七个大明西部和西北的政权,实现皇明一统。
在安内的征途中,朱慈烺最担心的是来自外部的骚扰,如今荷兰、英国、葡萄牙的势力已经分部在大明的台湾和南海海域,他们的东印度公司一直蠢蠢欲动,寻找机会,朱慈烺对他们不得不防。
现在荷兰和英国的海上实力远比想象的要大,如果他们现在把主力战舰开来,以大明水师目前的战力,根本不堪一击。
不过朱慈烺坚信:只有自己的实力充足,无论未来如何,我朱慈烺将无惧任何挑战!
第238章
雄主
看着吴忠,朱慈烺心中温暖,吴忠为人老实忠厚,做事认真,朱慈烺对他很放心。
朱慈烺又与朱大典寒暄几句,这才重新扫视了众人一眼,开口道:“诸位中大多数人都是自勇卫营跟随本宫的,咱们南征北战辛苦了两年,又有众多文臣士人相助,终于有了如今的规模。”
殿内人人面露欣喜,不过却无人说话,只是认真的听皇太子说话。
朱慈烺继续道:“可人一旦多了,就容易出乱子,为了预防这些问题,本宫决定进行一次军政制度调整完善!”
“本宫打算仿六部正式成立一套政治军事机构,设民政部、税务部、后勤部、军法部、情报部、军屯部、军机部!”
“民政部,总管五省之地所有民事事物,农业耕作、农田水利建设、畜牧、维护地方治安,民政部由杨廷麟掌管。”
这个职位,杨廷麟是不二人选,凤阳府的治理大家有目共睹。
原本朱慈烺打算用尚书一职的,感觉有点不合适,被朝廷的一些人知道肯定又要嚼舌根。
朱慈烺道:“税务部,总管五省之地全部税收,包括军屯和民屯的粮食收存,管理所有钱粮收支,税务部由程国祥掌管。”
程国祥有种异样的感觉,自己眼前干过户部尚书,现在致仕后帮助皇太子打理钱财,感觉又担任了户部尚书........虽说管的只有五省之地,但这五省之地却是大明赋税的核心地方。
朱慈烺道:“后勤部,总管天武军所有粮草和军工供给,包括培养医疗兵等后勤人员,后勤部由朱大典掌管。”
朱大典非常感动,皇太子将如此重要的职位交给自己,这就是信任啊!
朱慈烺继续道:“军法部,负责全军军纪军法、军士的军功核实,军法部仍然由顾威掌管。”
军法部的顾威还是一副冷着脸的样子,这是他的老本行了,没有什么变动。
朱慈烺看了一眼李廷表,道:“情报部,负责战时侦探敌情,非战时收集各地情报,发展细作,情报部由李廷表掌管。”
在以往,李廷表一直在暗中负责情报,现在终于可以走在明处,他感觉人生一下子亮堂了许多。
“军屯部,负责军屯,操练屯田兵,操练制度皆按天武军的标准进行系统的操练,军屯部由茅元仪掌管。”
朱慈烺让茅元仪管理军屯部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让茅元仪操练鸳鸯阵等各种阵法,可以有效的提高军队的近战搏杀能力。
至于茅元仪不善于练兵,这点倒是没多大问题,军屯部早已制定好了一套教官制度,都是按照既定流程来严格训练的,只要制度不废,监察力度不松,仍然会源源不断的练出好兵。
最后,朱慈烺提高了声音,道:“军机部,负责统筹作战,制定作战计划,凡军队调动作战命令,皆从军机部发布,若有将领无军机部命令私调军队,以谋逆论处!”
见众人面露严肃,朱慈烺接着道:“军机部由孙应元、黄得功、周遇吉、杨御蕃四人共同执掌,所有命令均由本宫批阅签发,皇明军校也由军机部直接管理。”
朱慈烺此举,将练兵权、统兵权和调兵权完全分开了,军屯部只有练兵,各地将领只有统领权,至于调兵权只能由自己和军机部发出。
这样有效的预防了军队私自调动的情况,而且军机处全由武将担任,不会造成兵部那样不懂军事的文官当家的局面,当然了,朱慈烺也不会傻到给军机部驳回自己命令的机会。
说白了就是朱慈烺借着军机部限制武将,不过军机部由军队的几位最高武将担任,这样可以避免让武将们有抵触心理,毕竟这也变相的代表了武将的职权变大了。
奉天殿中,所有人听得心潮澎湃,这几部成立后,标志着以皇太子为核心的军事政治集团的正式形成,他们这些人将来都有从龙之功,皇太子登基后,这几部的人员就是现成的六部大臣。
朱慈烺也是这么想的,原本他是准备去南京后再做调整的,将南京六部的人全部赶走,重新安排自己人,后来仔细思考了一番,还是决定先调整,让他们先丰富经验后再正式上岗,日后安排六部的人选还要重新斟酌。
现在的部门虽然看起来多,但仍然不全面,比如说刑部、工部和礼部的职权没有涉及到。
这些部门朱慈烺暂且不打算动,因为他们不仅不能给自己带来丝毫好处,还会给自己带来无穷的麻烦。
比如说礼部,掌管仪制、祭祀、典礼等事务,还有学校、科举、外交之事,很多事情都是皇帝才能决断的,现在还是不插手为好。
刑部也是,全国的犯人砍脑袋都需要最后经过皇帝勾选名单,这也是皇帝的特权,朱慈烺南下以来已经先斩后奏杀了那么多人,皇帝老爹没追究已经很宽宏大度,如果自己连刑部都要插手,那就是真的不知好歹了。
朱慈烺环顾一圈道:“各部已经成立,除军机部外,其余各部设部长一人,副部两人,司长十人,主事十人,各部部长在十日内拿出一份人事任用名单交给本宫,本宫批复后各部官员即可上任,”
“是!”众人齐声高呼。
众人之中,程国祥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并不是激动造成的,而是他内心深处有种深深的担忧,为京师那位身穿十二章龙袍的天子担忧。
近日来,程国祥接管了杨廷麟的所有钱粮收支账册,当他翻阅统计时,整个人都被震住了,皇太子掌握的钱粮,居然远比大明国库中的要多!程国祥从钱粮收支记录中大致判断出,皇太子最起码在养三十万大军!
皇太子年纪轻轻就表现出了雄主气魄,现在军事政治一起抓,以他目前所掌握的实力,朝廷已经无法掌控了。
特别是这帮武将,从在京师就一直紧紧跟随皇太子,现在个个升官发财,还手握重兵,皇太子集团的前进步伐再也没人可以阻拦了,真担心日后会发展成什么样子。
军事行政机构完善之后,朱慈烺当即又宣布了出兵南下平乱的命令。
朱慈烺道:“如今已经进入五月份了,张献忠、罗汝才两个贼首依然冥顽不灵,本宫决定出兵南下,一举将之荡平!”
朱慈烺命令天武军第二师做好出征准备,粮草物资开始筹集,又命令黄得功即可返回武昌府领天武军第一师一万人马进驻江西南昌府。
自从朱慈烺在三月份下令左良玉领兵去景德镇布防,到现在已经过了将近三个月,左良玉依然在九江府,迟迟没有动静,对朱慈烺的命令压根没当回事。
张献忠和罗汝才二人的数万流寇直接席卷了江西,造成江西多地遭到劫掠和破坏。
朱慈烺极为恼怒,觉得左良玉已经没有存在的必要了,此次南下江西平乱,顺便将他扔进历史的垃圾桶里。
第239章
诛杀左良玉(一)
九江府,元朝时设江州路,元末陈友谅称帝,国号汉,建都江州,朱元璋击败陈友谅后改江州路为九江府,九江府坐落在三江之口,一直是扼守长江通道的军事重镇。
这日,九江府众官云集,湖广巡抚方孔照,新任安庆巡抚郑二阳等人都聚在北门,迎接将要到达的皇太子一行人。
安庆巡抚郑二阳问九江知府,道:“左良玉呢?怎么不见他来迎驾?”
九江知府忙道:“回大人,左帅昨日去湖口巡视了,怕是赶不回来。”
郑二阳冷哼道:“我等三日前就得知皇太子南下九江府,他左良玉不知道?我看他是故意不把朝廷放在眼里!”
郑二阳长期在礼部和吏部任郎中,早就听说过左良玉的跋扈,即便犯错,朝廷对其也无可奈何,只能呵斥让其戴罪立功,如今观之,果然如此!
湖广巡抚方孔照笑道:“郑大人忠君爱国,嫉恶如仇,我等佩服!”
方孔照如今也进入了皇太子集团,虽然只挂名了民政部和军屯部湖广分司的司长之职,也算是内部人员了,他从和黄得功的交谈中,隐隐约约感觉到左良玉要走霉运了。
不多时,飞马来报,皇太子殿下到了。
众官打起精神,城门前的敲锣打鼓声也忽然间变大了,在热闹之中,只见大量迎风招展的旌旗舞动,大队人马出现在众人的视野中,人人披甲执锐,轰然而行,气势深沉,满是杀气。
在最前面的是数骑一排的骑兵,骑兵们顶盔披甲,身挂披风,他们清一色的健硕壮马,战马的正面披着泛着寒光的铁甲,给人极大的压迫感。
安庆巡抚郑二阳等众官员连忙迎上去行礼,欢迎皇太子驾临。
湖广巡抚方孔照却有些纳闷,皇太子怎么就只带这几千人马?不打算收拾左良玉了?
九江城中的主街道早已被肃清,百姓们也被衙役们卖力的往后拦,当衙役与百姓们互相推搡时,只见一队队全副武装的骑兵源源不断的涌进城来,气势骇人,众人皆是惊骇,百姓们更是不再推搡,转而往后跑。
大明各地百姓对官兵的畏惧感不下于流寇,特别是左良玉坐镇的九江府,更是一看到官兵就跑,唯恐遭殃。
进入九江总督行辕后,朱慈烺打断了郑二阳的客套,淡淡道:“左良玉现在在哪?”
郑二阳一惊,说道:“听本地知府说,他昨日去了湖口巡视。”
朱慈烺轻轻点头,道:“檄召江西各将于五日内九江议事,共剿献贼,如有违抗、迟到者,一率皆斩!”
令旨下达后,就见九江府中同时有几十骑飞马奔出,急急奔向江西各镇。
江西各将接到檄召后不敢怠慢,就连左良玉也从湖口返回了九江府,上次称病已经晾了一次皇太子,这次要是再称病晾一次,就有些说不过去,最主要的是,湖口就这大点地方,能巡视多久啊。
在左良玉回到九江城时,只见城墙上占满了身披铁甲,手持火铳的精锐军士,他们个个盔甲精良,气势森严,让人心惊。
左良玉心中有些不安,问向心腹大将王允成,道:“王参将,我们的人马可安好?”
王允成回道:“左帅,我大军五万人马就在城外不远处,城内还有少帅的两万人马,若是城中有变故,我等只需放出烟火示警,数万大军就会立马响应!有数万大军在手,谁想动左帅,都要掂量一下自己有没有这个能力!”
左良玉很满意,在沉吟了片刻后又问:“黄得功的人马是否真到了南昌府?”
王允成道:“正是,昨日探马刚刚回复,黄得功的人马已经驻扎在南昌府,他只带了百名护卫从南昌府赶往了九江,而且徐参将已经领两万人马以防止流寇的名义在庐山布防,驻扎南昌府的天武军想北上九江,不容易,除非他们能灭掉我们的两万人!”
“那就好!”左良玉长呼了一口气,道:“进城吧!”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48/98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