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冕唐皇(校对)第7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2/760


又过小半个时辰,府吏来告言是坊正家人已经被接入邸中,李潼闻言后便站起来,指着坊正微笑道:“一同归邸,小食便餐。”
田大生不敢有忤,只能站起来,乖乖跟随于后。
行出王府之后,李潼便往自己的河东王邸行去,入坊至今,他还没来得及看看自家庭院是个什么样子。
跨入家门,迎面所见又有内仪门,两侧各立几名仗身护卫,虽无弓刀武装,但各持粗木硬杖,再搭配魁梧身形,很是威武。
仪门后有一片空庭天井,两株粗大的槐树分立左右,并有围栏廊道曲通前厅,前厅也是东西朝向,知客迎宾的地方,或是主人来不及召见,都要在此等候。
穿过前厅,眼前又是豁然开朗,中堂、后进并左右厢室都转成了南北朝向。
对于这个有些别扭的家邸布局,李潼也有一些好奇,转头便问坊正田大生:“此处家邸,原是何家院落?”
田大生连忙恭声道:“旧为江安王邸,垂拱旧年,收为官中……”
李潼听到这话,便微微颔首,心有了然。江王李元祥,谥号为安,是唐高祖李渊的儿子。去年李唐宗室,被抄家身死无数。他奶奶这个当家人,倒是很会资产重组,家业重新分配。
高宗一朝,对外征讨,对内则营造东都,耗费不可谓不巨,贞观年间家底差不多挥霍殆尽。关中每有歉收,他爷爷李治都要屁颠屁颠到洛阳来,有时候走得慢了,随行队伍都能饿死许多人,可见财政也是窘迫到一定程度。
好死不死,李治接下来又把国家交给一个败家娘们儿。李潼严重怀疑,他奶奶狂虐宗室和大臣们,除了打击政敌之外,怕也不排除穷得眼发绿。百姓抄家千户,收入也比不上按住宗王穷索一家啊。
隋唐立国,都面对一个关陇勋贵集团的限制问题,二圣时期许多国策与隋炀帝也颇有类似。对外攻伐缓解国内矛盾,在内则再营新都,转移政治中心。
李治接班的家底较之隋炀帝薄弱得多,硬指标的户口不过三百多万户,一直到了武周神龙年间才又涨到六百余万户。
李潼眼下也没混到需要考虑社稷前程那一步,他头疼的还是这个禁卫郭达所衍生出来的问题。仗义每多屠狗辈,对于这个田大生表现出来的情操,他还是比较佩服的,可问题是,你们折腾我干啥?
就连薛怀义那种脑子,都知道禁卫将领是借他搭桥,不敢轻涉其中。那郭达心心念念为父报仇,包括眼前的田大生,可现在光一个丘神勣就把李潼搞得焦头烂额,他是多闲得慌,还要去惹周兴?
此前那郭达自陈其父交游广阔,黑白通吃,李潼还没啥感觉。可是现在他刚刚出阁,人就已经来到府上,这种沉淀于市井底层的渗透力,也实在是令李潼大感咂舌。
那个郭达,一个罪户刑徒,居然一翻身成了北衙禁卫精锐的百骑,由此可见这张关系网之强悍。
侠以武犯禁,凭心而论,李潼觉得那个郭达的父亲死的真是不冤枉,现在可以说是冤杀,但如果你真的有心为恶,国家又该如何制约?
不过静下心来联系自身处境想一想,这一张介于黑白之间的人事网络,真的很馋人。李潼从王府行入邸中这短短时间里,基于此心里已经构思出不下五六种的骚操作。
但是这种法外力量,也真的有利有弊,这也是李潼迟迟不能做出决定的原因之一。
院内绕行片刻,转入中堂右厢,李潼便看到被请进来的田大生一家,放眼看去,倒是一个不小的大家庭,男男女女十几口。
“启禀大王,田坊正家尚有丁男两口南市贩货,是否也要入市请来?”
带领王府仗身前往请客的桓彦范上前请示道,心中不乏狐疑,这种把人一家全端的请客方式可实在不算良善,但他也谨记不该问的不问。
李潼转头看了田大生一眼,田大生看到家人多数在此,神情有些僵硬,但还是上前恭敬道:“寒舍列籍高户,恩授为捉钱户,劣子无能植桑,只能贩业生利。”
“捉钱户?”
听到这个稍显冷僻的词,李潼脸上便露出疑惑。
田大生又仔细解释一番,原来这个捉钱户就是官方对口的高利贷客户。
唐代有公廨本钱制度,各个官署各备一定本钱,由捉钱典史选择富户向他们放贷一定数额的钱,然后收取一定比例的利息,这些利息便用于支付官员俸料、堂食等各种消耗。选到了你,不借还不行,拿回家就算挖坑埋了,该交的利息还得交。
李潼了解之后,心内不免一乐,原来金融还能这么玩,劫富济官。这制度跟北宋王安石“青苗法”倒是有点异曲同工,不过北宋地主士大夫有尿性、能吆喝,李潼对此还真没有什么印象。
不过,听到田大生的解释,李潼心中倒是一动,转对田大生说道:“国邑新设,人力缺乏。田坊正家人既有货殖之能,可否入府任事?若能任事无缺,我自国职酬之。”
田大生听到这话,一时间也是又惊又喜,不知该要怎么说,站在原地稍显局促的搓着手。
“不必急于回答,且先用餐。”
李潼笑着摆摆手,便在这厢室坐定,吩咐家人将餐食送到这里来。
经过这段时间的思忖权衡,他心里也有定计,这田大生冒着全家被一窝端的危险入府表白,别的不说,胆色与忠义是有。
李潼也没有暴戾到真的要杀他全家,避不开那也不妨稍作借用。
至于他们心心念念要除杀周兴,对李潼来说,一个丘神勣也是弄,再加上一个周兴也是算计。他虽然不太愿意节外生枝,但想想原本历史上周兴所以栽,有一桩罪名还是与丘神勣勾结,彼此应该是有交情。
李潼就算不想惹他,说不定周兴已经在帮丘神勣算计自己了。
眼下他虽然已经有了一个王府班底,看看那些货应该还要一段成长期,而且都是台面上人物,很多事都不好操作。如果接纳了送上门来的田大生与早有接触的郭达,也能极大程度扩充他在市井层面的触角。
现在他的确乏人可用,国官一个没有。薛怀义虽说要推荐,但李潼也不知他推荐来的是什么样货色,还是要做两手准备。
这个田大生感激郭达之父帮他养老,肯以性命报恩。李潼索性给他儿子们一个前程,留用府中也是人质,要能保我一人得道,也能分你们一个鸡犬升天。
第0110章
托事献命
田氏一户不过坊里人家,骤登贵胄门庭,这一顿饭也是吃的战战兢兢,食不知味。
既然心里已经有了决定,李潼也就不再更多刁难,用餐完毕之后,便让杨思勖领着一众人等转向王府,各赠薄礼,他则将田大生留在邸中,再作深谈。
时下人家无论贫富,家邸所在最重要的建筑就是中堂。盛唐时期,虢国夫人杨氏新宅一座中堂,便耗资数百万巨,极近奢华。
中堂是家宅主人主要的会客所在,也是脸面所在。这方面也有规令,王公以下不得重檐藻井。
李潼家邸这座中堂,有着很明显翻新痕迹,应是江王李元祥家人修筑所留。中门三开,厅柱粗大,两侧各接廊舍,与整个中院浑然一体,浮雕描彩,很是华美。
“未知豪贵人家,中堂竟然这么、这么宏大、大……”
田大生立在中堂门前,大有瞠目结舌模样,口语吃吃,一时间甚至找不到合适的词语来形容,又过一会儿才察觉到自己失礼,忙不迭叉手躬身:“坊民见惯简陋,旧年入问江王家人,只在前厅小留,少见高屋,让大王见笑。”
李潼闻言后只是微微一笑,明堂他都登过,这中堂虽然也华美,但也还不至于失神打量。
他负手行入堂中,示意田大生落座,才又将笑容一敛,沉声道:“既知高屋难入,何必搏命来见?侠任意气,小觑国法!你只知郭达之父恩养你家门高堂,更不知何人官禄养他?名爵徒负,典卖恩威,王者具席,岂为此等人物而设!”
田大生见少王陡然翻脸,一时间也觉惊恐,忙不迭翻身离席再作匍匐,涩声道:“下吏虽只卑任,但也知国恩在享。郭公恩我,情不能忘,早前不乏挚友旬月投书铜匦,非但不能申冤诉苦,更遭刑徒追踪,闷杀苦狱……”
“执法是非,不在我的职内。纵有忿言,不向尔等倾吐。我不知你与郭达情谊几深,当日我不举他,是怜其孝义。但他使你来见我,要求什么?遭殃余孽,既知仇大,更该谨慎行事,为家仇爱惜此身,无有一发必中之数,不该擅动。我今日若再不作包容,你二者还有命在?”
李潼讲到这里,已有几分声色俱厉,拍案怒声:“负大事而任意气,恃旧恩而伤人命,不知所谓!他自负一腔孤胆,就强求人尽包容?人情若真恒有体恤,世道不至于有此余孽残生!今日我是敬你义气可嘉,再作庇护,归去告知郭达,他若还如此轻率行动,驱人以命犯险,我不会再有一言寄他!”
田大生听到这里,额头也是大汗淋漓,只是连连应是。
其实心里已经隐有几分认同,他不是惜命之人,否则便没胆量登门求诉。但也正如河东王所言,如果少王对他们不再包容,这一次冒险便没有一点价值。将大仇寄于旁人心意取舍,这也实在不合谨慎的道理。
虽然至今不曾见面,但通过几次间接的接触,李潼也感觉到这个郭达真的是毛毛躁躁,见风就是雨。
此前在禁中,听说越王造反,便要勾引少王外逃。如今得知他们兄弟出阁入坊,马上就派人来联系。一次两次都是如此,根本就不考虑其他的因素。
虽然说有的时候,莽也是破局的一种方式,但大多数情况,莽就是在作死。作到现在还没死,也算他运气好,或者说其父留下的那一张灰色的关系网还能给他提供一定庇护。
但百骑中一个小军士或许没人在意,可李潼身在这样敏感位置,日常被人拿着放大镜观望。如果这小子还不知谨慎,李潼也是真的不敢与他有什么实质性联系,免得累人累己。
说话间,府吏通报田大生的两个儿子已经从南市被召回,正在邸外等待召见。
“令郎暂留府下任事,一者喜你尚义门第,盼儿辈能承父风。二者也是让你警惕,不要意气鼓动、便失分寸。你只道郭四凄苦,恐失情义、不忍悖他。但他真有行差踏错,你若一味盲从、不知训诫,也是违背了其父惠你的恩义。”
李潼站起来,摆摆手示意田大生可以离去了。
他是雁过拔毛,一番敲打让田大生转告郭达,如果那郭达仍然执迷不悟,李潼也不会拉拢他,但要把田大生拉过来,老老实实跟着我,看我怎样给你恩主报仇,让你无愧恩主,再专心为我服务。
田大生被少王劈头盖脸一顿训,头脑都有几分昏昏沉沉,眼下这个结果,实在大大超出了他此前的设想,甚至判断不出眼下究竟是个什么情况。
他低垂着头转行到达前厅,耳边便听到两声呼唤:“阿耶!”
他抬起头来,眼见两个儿子都站在廊下,本来有些混沌的思绪有了几分清晰,上前不乏喜色道:“儿辈真是大幸,你父劳碌半生,难登贵人门邸。你们却能好命,被大王收在府中,一定要记得恭敬、谨慎,千万不要做错事惹厌贵人!”
听到这话,田大生两个儿子都有些发懵,特别那个十五六岁的小儿子更是挠头急躁道:“军卒入市,就把我同阿兄轰回,还担心阿耶犯了官禁,半车薪炭丢在市里没来得及收捡……”
“蠢儿蠢儿,张眼看看这是何等门邸!要能长立此中,还用可惜半车柴炭!”
听到小儿子这话,田大生顿时气不打一处来,抬手敲打儿子脑壳,待见左近奴婢张望过来,才按压下怒火拧住儿子耳朵,跺脚低声道:“没有精明,那就不要爱惜气力,手脚勤快些,多听差遣!家门光耀,就在你们身上,若是愚笨懒惰被逐出来,休怪阿耶持刀给你剜出几个心窍!”
说完后,他便示意两个儿子站在原地等待安排,自己则匆匆离开王邸。
被父亲凶言所慑,田大生两个儿子乖乖立在廊下,又等了一会儿,杨思勖才从中堂转出,一指二人说道:“你们两个识不识字?不识没关系,随我去对面王府,自有学官长教习算经,苦学一个月,能学成那就做书吏,学不成就做苦役。执笔还是掌犁,各凭本领。”
两人看到杨思勖如此高大,心中多少有些畏惧,那个年长些、二十出头的田氏子壮着胆子说道:“回告府君,我兄弟久在南市作业,能识算缗,不懂掌犁。”
被人称作府君,杨思勖哈哈大笑,还是摆手道:“不要胡乱称谓,日后再见邸中传告之人,可称大使、舍人,见你两个眉眼敦厚,往后见我,直呼九公、九兄都可。随我来吧,府中算术,是大王案编传授,不同你们坊野俗学,用心学业,往后府士充盈,你们都是先达的老人,大有主君宠眷可恃。”
田家二子能在南市货业,自然也有灵活眼色,听到杨思勖这么说,一口一个九兄叫得热络,跟随前往王府去了。
田大生离开河东王邸后,先回曲里家中,对家人小作安抚并叮嘱他们不可将贵人家邸所见浪言于外,然后带上一名家仆,乘驴出坊直往城北行去。
神都北城清化坊,诸渠并汇于左近,东隔一坊便是北市,地位优良,乃是神都百数坊中繁华翘楚所在。又因坊依皇宫东城,且距仓城不远,多禁卫驻居,甚至金吾卫还在此专设官署,不少禁卫将士也都在此置业定居。
田大生入坊之后,转入一所依傍渠水的邸店,这一座店面积并不大,一半仓舍、一半客舍。田大生入此之后,便有店中仆佣将其驴骑牵走饲食,他也被引入其中一间客舍。
清化坊寸土寸金,客舍面积并不大,横陈一具简榻,余地只容得下两张胡床。田大生坐定未久,便有邸店主人快步行来,是一个年近四十虬髯壮汉,入舍后便问田大生:“阿兄要见四郎?”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2/76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