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冕唐皇(校对)第65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59/760


说话间,他便持刀行下,盛怒之下竟似要亲自砍杀这几名败军之将。
几名蕃将见状后自是惊慌至极,忙不迭叩地高呼饶命。另有几名席中坐观的臣员也忙不迭起身作拜,疾声劝告道:“赞普息怒、息怒……几人虽战败可耻,但强敌将至,正是国中用人之际,何不让他们戴罪立功!”
赞普仍是怒不可遏,闻言后冷笑道:“国中大军群起,山南、大藏勇卒几十万,何惜几员胆怯鼠类!”
众人听到这话后,脸色又是一变,眼下抵达积鱼城的,主要还是赞普的直属卫军并山北诸茹、包括东域孙波所征发的兵员,山南与大藏象雄等地的军队则还在途中。赞普特意点出这两路军事力量,无疑也让在场这些人感受到威胁与压力。
堂中气氛先是陷入片刻的死寂,不久后韦氏的乞力徐缓缓起身,向着赞普拜下并沉声道:“诸将兵败辱国,确是该当责罚。但当下两国交战之际,首先还是要查清楚兵败真正原因,作为后继制胜的参考。卡巴勇猛善战,举国皆知,唐军即便早有埋伏,想要败之杀之也绝非易事,必然还有更多原因有失考虑。
唉,说到底青海此地虽然名为藩属、但却失为异域,在场诸员能通晓境域翔实者实在不多……”
讲到这里,韦乞力徐又望着几名败将冷声道:“你们几人死不足惜,但受刑之前仔细回忆,将兵败原因详细讲述,不可遗漏!此前分明已经有计策军令,让你等固守苦海以待大军,卡巴又不是你等上将,即便他一军出击,你等大不必追从,究竟是什么原因、逼得你们不得不出征?”
几名将领听到乞力徐发声斥问,先是愣了一愣,但生死之际倒也不失头脑灵光,很快便领会到乞力徐的指点之意,忙不迭又叩首说道:“臣等不敢抗令,但孤军远行,抵达苦海后全无策应补充,更加没有防事修整,守无可守又资粮将尽,迫不得已只能出击、盼望能够获资于敌……”
听到几人如此回话,乞力徐眸光顿时一闪,再对赞普说道:“大论钦陵虽然身在积鱼城,但噶尔家精卒仍然驻守海西,此番大军入境,彼等竟然全无策应准备,以致前路人马进退失据!此番前部战败,实在也不可完全归咎将士们不能用命啊……”
眼见败将们将战败之罪盖给擦布氏激怒了赞普,韦乞力徐便转变思路,索性将噶尔家拉下水。乞力徐曾经担任大论钦陵的副手,韦氏与噶尔家本就存在着竞争关系,且此前乞力徐之子出使大唐、归途却遭袭杀,极有可能就是噶尔家做的。
所以无论是出于权力的竞争,还是家门的私仇,韦乞力徐都想将噶尔家彻底弄死,越快越好!
第0945章
国运之争,不容退缩
“噶尔家、噶尔家……”
韦乞力徐一番祸水东引的言语,让赞普满腔怒火有了一个新的发泄对象,口中喃喃几声、语调虽不甚高,但那眉眼语气中的浓烈恨意却是让人心惊。
几名败军之将眼见赞普如此反应,自是又忙不迭将他们孤军深入之后所遭遇的种种困境添油加醋的描述一番。言辞中虽然也有夸大,但基本的情况也算属实。
苦海周边乃是连接海西的重要通道,且唐军尚未出现在这一片区域,于情于理,噶尔家都该在此境布置重兵进行防守。
可是当蕃军前路抵达此境的时候,暖泉驿等几处据点却只有少量的兵卒驻扎,至于物资储存则就更是几乎没有。这样的布防水平,不要说抵御唐军,只怕就连一些土羌部落的冲击都防守不住!
噶尔家常年驻守于海西,可对一些重要的区域控制竟然如此薄弱,这实在是让人感觉诡异。如果不是噶尔家的灵魂人物钦陵已经被囚禁在了积鱼城,甚至都不免让人怀疑噶尔家是不是已经私通唐军,要将整个青海拱手相让?
韦乞力徐虽然刻意勾起赞普对噶尔家的恨意,但所进言也并非无的放矢。此番国中大军来到青海与唐军进行交战,海西的噶尔家本来就是克敌制胜的一个重要因素。
或许在正面战场上,蕃国君臣都不放心重用噶尔家武装,但是噶尔家作为青海半个地主,在物资补给方面必须要解决一部分。
尽管蕃军在后勤补给方面的要求不算太高,但几十万人马的征发规模消耗同样不小,单凭随军家属的放牧生产是完全不能满足的。
眼下聚集在积鱼城的这十数万大军,是在将失而复得的东域敲骨吸髓的征掠一番、以及对白兰羌等诸部的勒索才获取到足够的军资与人马。可是国中后继人马的物资需求却还没有出处,那就需要以战养战和对海西地区的掠夺才能满足。
“钦陵住处再加精卒看守,没有我的命令,任何人不得擅自出入!”
噶尔家的反常让赞普没有心思继续追究几名败将的责任,只是勒令剥夺他们的官职、发入苦囚营中,只是在如何处理噶尔家的问题上让他颇费思量,斟酌良久之后才沉声说道。
听到赞普暂时并没有刑训处决钦陵的打算,韦乞力徐眸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失望,但也颇有分寸的没有再继续谏言。
他们韦氏之所以能够长盛不衰,就在于凡事绝不争强,特别是在眼前这位迫切想要摆脱掣肘、独立自主的主上面前。噶尔家之所以一步步走到赞普的对立面上,韦乞力徐是亲眼见证,自然不会再犯下相同的错误。
所以哪怕与噶尔家有着杀子之仇、争权之欲,当赞普明确表态之后,韦乞力徐旋即便选择继续隐忍。
眼见韦乞力徐乖乖退回自己的位置上不再言语,赞普眸底也闪过了一丝满意。在蕃国这复杂的局势中浸淫多年,赞普可不只有暴躁易怒这一面,甚至就连所表现出来的这一面,都只是他想让人看到的。
噶尔家掌权多年,如今遭到国中上下的排斥抵制,可是最终该要如何处理掉,仍然是一个意义重大的问题。赞普所希望的自然是凭此重塑王权的威严,而不是成为国中其他大族们瓜分权力的饕餮盛宴。
如今钦陵已经被他囚禁起来、不足为患,可现在的情势却已经不再是单纯的权力内斗,还有与唐军交战这一复杂的外患。暂时留下钦陵,既能让大军军心保持稳定,又能对国中各方势力形成一股震慑,让他们恭从于自己的命令。
抵达积鱼城已有多日,赞普却并没有召见钦陵。他理想中的事态发展应该是一举击败唐军之后,再将钦陵招至眼前,挟此大胜之威让这一贯强悍的权臣明白,吐蕃今日的强大绝不在于噶尔家,无论少了任何人,只要在他这个赞普的统治下,吐蕃便仍然会继续强大下去!
摘取最终胜利果实的道路虽然是曲折的,但一想到类似的场景,赞普心中便又充满了斗志。钦陵对他而言不只是一个阻挠王权的权臣,更是一个扎根于心底的魔障。
他幼年时的弱小与怯懦,对方都尽收眼底,只要钦陵仍然活在人间,都会让他感到羞惭、无地自容。只有以一种最强大的姿态,亲手干掉钦陵这个魔障,赞普才会感受到真正的身心独立与成长。
眼下虽然不愿面见钦陵,但噶尔家的诡异态度却需要搞清楚,所以在沉吟一番后,赞普又吩咐道:“将勃论赞刃召来!”
不多久,勃论赞刃便被招至此中,神情憔悴、脸色蜡黄,足见这段时间深受煎熬。
“贱奴!日前东域拜见,诉苦良多,求我救命,如今我果然率兵来解青海之危,你家又是如何回报君王?”
眼见勃论赞刃入前,赞普奋力一拍面前桌案,又是一脸盛怒的斥骂道:“青海素来你家率领,今王师大军入此,竟无丝毫助势行为!苦海全无设防,累我先锋兵败,贼奴一家该当何罪!”
哀莫大于心死,若是往常,听到赞普如此暴怒的训斥,勃论赞刃多多少少要感到几分心惊,可是眼下随着兄长钦陵被赞普囚禁起来,接下来事态发展的每一刻对噶尔家而言都是最为恶劣的处境,勃论赞刃反而能够保持一种心如死水的平静。
在听完赞普的斥骂后,他只是跪拜在地,见礼之后又抬起头来环视堂中诸众,然后才开口说道:“臣斗胆,请问在场诸人,几位曾与唐军交战夺胜?”
听到勃论赞刃这么说,在场众人、包括赞普在内,神情都多多少少流露出几分不自在。所谓伤人不伤脸、揭人不揭短,吐蕃与大唐虽然屡有争斗,但无论在青海、还是在西域,始终是噶尔家身当最前线,这些人多数连与唐军交战的经历都无,更不要说夺胜了。
“赞普所问只是当下,罪臣不必漫言其他!大论确有旧功可夸,但近年以来,属国土浑屡遭唐国啃食,如今失土更已过半!噶尔家守御不利,所以赞普才要征发国中甲兵,亲赴战场,解救青海之危!举国上下,忠义勇猛者岂独噶尔一家?今积鱼城内外,谁人不是目唐为仇、杀之后快!”
韦乞力徐面对赞普时自是谨守分寸,但却不会对勃论赞刃的嘲讽保持沉默,当即便瞪眼驳斥道。
勃论赞刃闻言后,嘴角微微一抖,闪过一丝讥诮,旋即又对着赞普说道:“大军未至之前,青海局面唯我一家苦苦支撑,唐军强势逼迫,土羌诸部闹乱叛离,不得已收聚精锐甲兵、镇压叛逃之众。但御唐大事,也绝不敢全然无顾。阿兄制定军机,是法旧年大非川故计,且先纵敌深入,以山川险阻弱其军势、以戎远途长耗其资用、以异域迷行乱其部署,再以强军部署于侧,伺时痛击此疲敝之军,如此可收事半功倍之效!”
勃论赞刃这一番说辞,又让赞普陷入了沉思之中。几十年前的大非川之战,是吐蕃与大唐争夺霸权的一个辉煌起点,吐蕃权贵们对于此战经过始末也都有着广泛的讨论,赞普对此自然也是知之甚深。
现在听到勃论赞刃说此旧事,起码表面上听来也是无可挑剔。唐军的战斗力如何毋庸置疑,此前近万前锋人马的损失便是最好的说明。而这一次进入青海的唐军据说更是多达几十万之巨,暂避锋芒毫无疑问是最理智的选择,而这也可以解释噶尔家为何在苦海这样重要的地方都乏防御布置。
“前人努力,几番艰辛才将土浑纳入王命领地。因你家旧功彰显,所以赐守此方,几十年恩命不作更改,结果你家治土却是如此不利,控御无道,致使此方诸羌皆成不义之辈,屈从强势,不肯为我效忠,你家还有什么面目自夸功劳?”
噶尔家不在苦海驻防的原因虽然得到了解释,但仍不足以消解赞普心中的怒火,其实他这一番话最想当面骂向钦陵,想要亲手撕开钦陵那看似强悍的假象,痛斥其人的庸碌无能,但眼下却不是召见钦陵的好时刻,只能先拿勃论赞刃稍作解瘾。
勃论赞刃听到赞普这一通讥讽训斥,神情中也是颇有落寞,只是低头不语。
心中怒火稍作发泄后,赞普才又说道:“旧计虽然得功,但唐国教训惨痛,未必会重蹈覆辙。况我今次亲临青海,几十万大军与唐国争雄,又何必再作示弱!国运之争,不容退缩,只看唐主有无胆量与我临阵交战。你家那些故计大不必再张设卖弄,只需遵我号令,即刻传信部中,自伏俟城南来,于大非川西布阵应敌、暂充前阵。若能积有斩获,可以抵偿失治青海之罪。”
前锋人马的损失让赞普心痛,大唐所表现的战斗力之高,也让他暗生忌惮,所以便打算将噶尔家的武装摆在阵前,用以消磨唐军锐气。
勃论赞刃自然听出赞普打的什么主意,当即便眉头一挑想要推脱,然而还没来得及说话,另一侧韦乞力徐便冷笑道:“赞普作此威令,大胆开拓、不守旧法,想必大论钦陵也一定会赞同!”
毫无疑问,这是拿钦陵作为威胁,逼迫噶尔家族人们在阵前卖命。
勃论赞刃闻言后默然片刻,然后又叩首道:“我家身为肱骨王臣,赞普有命,自是义不容辞。捐身报国,唯死而已,但恳请赞普能允臣临行之前再见兄长一面,请教迎敌克敌之计!”
“此战得胜,你兄弟自有相见之际。眼下大战在即,不需要离情扰乱。大论安危,在我一念。有我庇护,难道还有人敢擅作加害?”
赞普摆手拒绝了勃论赞刃的请求,下意识不愿钦陵与外界有任何形式的接触。
第0946章
天时在我,应时而兴
大非川一场战斗下来,唐军首战告捷,一路追杀下来,斩首两千余级,收缴战马数千匹,缴获刀甲器杖数量同样极为可观。
正面战场上的蕃军虽然溃走,但接下来的追剿又持续多日。毕竟骑兵机动灵活,想要直接在正面战场上大规模的斩获几乎不可能。而且这些蕃兵能够被选为前锋部伍,其武装配给也是非常的精良,单单战马便达到了一人双骑乃至于更多的水平,唐军在这方面的优势有限。
但大军交战斗的就是一个气势,当蕃军主力部伍被正面击溃之后,接下来的追击中,唐军仍是有组织的调度灵活,而溃逃的蕃军则分成了大大小小数不清的队伍,或被围剿烈杀,或是慌不择路、迷途荒野。两千余级的敌首斩获,倒有一多半都是在追击中产生。
这一路蕃军将近两万余众,直接的斩获虽然只有十分之一多一点,但若加上那些逃散、受伤与投降的,可以说是已经丧失了大部分的战斗力,几乎不可能再成建制的参与到后续战事之中。
因此这一战也可以说是当时无愧的大捷,唐军前锋人马进入青海腹地已经有了不断的时间,终于取得了这样一场值得夸耀的胜利,自上到下也都是群情振奋,后续的追击告一段落之后,郭知运便即刻拟定战报着员送向后方。
一场战斗进行下来,除了对敌人有生力量造成的伤害之外,更重要的是唐军获取了前方战争区域的主动权。郭知运顺势将前锋大营驻扎在了此前蕃军所占领的暖泉驿,唐军前线也因此向前推进数百里,抵达了大非川西部地区。
后方的大军主力前路得以肃清,行军速度同样的加快起来,中路积石道行军大总管夫蒙令卿再遣五千劲旅昼夜兼程抵达暖泉驿,归入郭知运麾下,继续扩大唐军的优势与主动权。
首战告捷,但前锋人马的任务仍然非常的艰巨。特别是当战线推进到大非川西麓之后,整个战场的战略纵深扩大数倍,战场形势也因此变得复杂无比,蕃军前路人马虽然损失惨重,但后续兵力仍然极为可观,随时都有可能从任何方位出现。
而且接下来大军主力抵达之后,对于地理形势的要求也更高,无论是水草丰美的水源地、还是地势开阔的驻营休整地点,都需要提前的进行侦查并占有。
作为蕃军大本营的积鱼城反应同样非常迅速,虽然首战不利,但却并未气馁,分遣诸路人马前往巡驻地理要害所在,更依仗乌海地在河源上游的地势,分遣役卒、壅塞河流,希望能够以此给唐军的行动带来阻碍。
这一系列的举动,还是给唐军带来一定的麻烦。虽然时令转入初夏,青海地区也不乏河渠纵横,但最大的水源还是来自高山冰雪融水。随着上流水源被壅塞,一条条无源之水快速干涸,哪怕是深掘河床,也几乎没有泉眼涌出。
蕃军的这一做法,也显示出青海作战、对手不同的差异。
若是原吐谷浑政权抵抗唐军,是不会采取这种手段的。毕竟他们生长于斯,而青海的生存环境也颇为脆弱,一旦作为生机根本的水文环境发生改变,那给地域带来的伤害数年都难修复过来,哪怕苟全于一时,后续还会有各种各样的生存危机衍生出来。
但吐蕃对此则就全无顾忌,青海对他们而言只是一块征服之地,只有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源源不断的榨取利益。可如果这一次与大唐交战不胜,青海自然也守不住,后续就算有什么恶劣的影响也与他们吐蕃没有任何关系。
当然,蕃军的这一做法也透露出几分底气不足。前路人马的惨败让他们认识到唐军战斗力之强大,在正面战场上的攻防之计尚无创建,只能在战斗之外的元素上另辟蹊径。
而且这种阻断水源的绝户计也只是权宜之法,且适用范围有着很大的限制。青海湖虽然本身水多苦卤,但也是地域中心水汽充盈所在,周遭山岭冰雪融水同样汇聚出包括大非川在内的诸多河流,这都是蕃军所控制不到的。
唐军在青海周边的活动不会因为蕃军的这一举动受到太大的影响,仅仅只在大军离开海西、向积鱼城推进这一路上缺乏足够的水源补充。而蕃军主力人马的活动也因此受到极大的制约,很难再大军出动、长驱直入的布置反击。
还有一点就是时令,眼下才刚刚进入初夏,气温仍在逐渐升高,境域中诸多雪山融水不断的奔涌而下,水量将会有数月的增长期,想要长时间的进行拥堵是不可能做到的。
虽然此战蕃军动员力度同样极大,但在自然伟力面前同样渺小。况且由于地势的缘故,积鱼城附近的乌海本就是黄河的源头之一,境域中一多半的冰雪融水向此汇聚,若蕃军再继续壅塞河道,只怕没等到唐军打过来,泛滥的河水便要先将积鱼城给淹没,所以这样的手段必然不能持久。
尽管这一手段有着各种限制,但也并不意味着就全无意义,起码在当下随着地表水源的暂时枯竭,唐军的主力人马是很难直接兵临积鱼城下,这就给蕃军争取了极大的战略时间。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59/76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