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冕唐皇(校对)第58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88/760


“怎么,这件事又与她有关?她可真是忙得很啊!”
李潼听到这话后顿时又不悦起来,只觉得他这姑姑是真能瞎折腾,哪哪都有她。此前用他小马甲撩拨是非,自己都还没来得及收拾她,没想到又在别处冒出头来。
上官婉儿见状自然不敢隐瞒,于是便将太平公主近日一些行为稍作讲述。
第0839章
豪掷重金,风月盛弄
太平公主本就勤思好动,对于京中当下最热闹的上巳佳节相关筹备,自然也没有置身事外。
早在东都洛阳时,太平公主名下的戏坊产业便是洛阳城中风月胜地,最风光繁荣时甚至还要超过了长安的平康坊,因此太平公主是深知风月行业的利润惊人。
返回长安后,先是名下的各类资产锐减、甚至就连飞钱这一大营生都被充公,虽然尊号更加虚荣,可封邑、宅田等产业统统遭到了克扣,可谓是损失惨重。
虽然说她这样的身份地位是绝对不会有衣食之忧,但对于享惯往年奢靡风光的太平公主而言,这样的生活处境显然不能让她满意。圣人对她的诉求不理不睬,那她也只能自力更生。
长安城百业兴盛,但在经过一番考察取舍后,太平公主最终还是选定风月行业入手。倒不是她自己笃爱此道,实在是因为除此之外她也没有更好的选择。
往年的她虽然产业众多,但大部分还是皇家赐给的庄园邸业,就算有一些需要经营的,也多由乳母张夫人等亲信家奴操持。可是随着张夫人被处斩,其他心腹家奴也离散不少,让她找不到足够的心腹去开设并打理产业。
做生不如做熟,洛阳城的戏坊是太平公主从无到有、一手经营起来,本就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更何况当中也确是巨利喜人,所以太平公主便也再次瞄准此业,打算在长安城中再创辉煌,延续其娱乐大亨的身份。
太平公主既然要投身此业,手笔自然也是极为惊人。先是在平康坊中搜购馆阁、置弄场地,然后又频频使人往别处挖角,一副要将平康坊名妓全都收入麾下的架势。
但这一番忙碌,成效并不算好。太平公主虽然也有长安户口,但毕竟已经离开十几年之久。特别早年行台时期,长安城内权贵阶层人情形势早被梳理了许多遍,如今她气势汹汹,一副强龙过境的架势,自然让人反感警惕、乃至于群相抵制。
如今的太平公主也的确不如往年那样势力壮盛,再加上平康坊也并不是没有直达天听的渠道。早前的平康艺社便是由如今的杨惠妃牵头组成,虽然眼下皇妃长居大内、深居简出,但偶尔也会召一些故人入宫叙旧。所以起码在心理上,平康坊众人不失底气,不会因为太平公主一通威吓便折服。
所以太平公主在长安的产业经营过程并不顺利,虽然置办了几个场馆,但是由于遭到了行业抵制,加上没有风月班头的名妓坐镇,开业以来便门可罗雀,颇为萧条。
太平公主自然不会轻易认输,所以便将这一次的上巳节当作一个突围的机会,既然平康坊这些伶人们对她的招揽反应冷淡,索性便从东都戏坊调人过来,并借这一次的上巳节曲江会推介出来,打造一批新的艳名满长安的风月头牌,以达到改写长安城中风月格局的目标。
至于豪掷重金、搜买诗辞的这一种现象,虽然本也存在,但却在太平公主加入后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眼下的太平公主虽然略有失势,但过往多年深受父母兄长们的宠溺,所积攒出来的家底之丰厚,自然也是令人咂舌,拼起烧钱能力来,自然不惧世道中的任何人。
诸如眼下堂中所摆设的这些财货,大部分都是太平公主着人送来,虽然这当中也有太平公主知道李潼身份的缘故,但在访问其他时流学士们的时候,手笔同样不俗。
在听完上官婉儿讲述太平公主近日所为后,李潼便忍不住叹息一声。对于他姑姑置弄产业、自力更生的行为,他还是比较欣赏的。可这手段,则就真是让人一言难尽。
这一系列的操作奋斗史,让李潼听来有种莫名的熟悉感,实在是像极了后世资本攻城略地、闯进某个行业中大肆破坏原本行业规则的现象。不过相对于资本,他姑姑倒也还算有良心,起码是有着一定长期经营的打算,不会像资本那样高位抛售、抽资无情,只留下一地狼狈。
可见再恶的人,仍能不失人性底线。可是对资本而言,人性本身就是一种可以进行沽价的商品。
太平公主想要搞点副业,李潼对此倒不反感,可你能不能别每次都戳着人肺管子操作?原本他还在思忖并检讨是不是自己对声色风流过于放纵,所以才导致上行下效、世风渐下,却没想到原来幕后更有黑手推动并加剧这一过程。
了解到这些后,李潼便望着摆在厅堂中的那些财货冷笑道:“若是别个来访,倒也不必计较财货多寡。但既然是大长公主,那就不能不计较。明知我有一等的才情,却想以三等的资货求用,这决不可允!”
“啊?这、这应该也不算少了吧?”
上官婉儿闻言后便瞪大眼睛,讶然说道。
“少,少得很!我才蕴几许,她自有深知。既然已经来访我,应该知道只要我肯相助,时流余者全都不必再作访问。如今她既访我,还访其他,物力已经不够匹配,心迹更是疑我轻我!”
李潼一副恃才傲物的模样继续说道。
上官婉儿听到这话后稍作咂摸,继而便连连点头道:“不错、不错,的确是这个道理!果然持家判事还是要多问夫主,我夫妻岂是贪婪之人?可若让人因此便看轻夫郎的才情,这实在不能轻易答应!那依夫郎所见,咱们该讨要什么样的价码?”
“不是已经说过了吗?只要有我,不需余子。我才既当此,自然也要趁此时价!她访问京中时流才士总耗多少,核算整计之后送来邸中,货到辞达、童叟无欺!”
李潼一脸理所当然的回答道:“也不要妄想欺我瞒我,她凡所访见的才士们,总不会因此遁出此方天地,我自己也能查个清楚!”
“唉,终究还是夫郎狠恶、不对,是明智啊!若换了我,真是穷极思量都想不到这样确凿无疑的判计!家中有这样英明夫主,我还怕什么孩儿没有产业荫享!”
上官婉儿听到这话后连连拍手赞叹道:“转天便要到上巳节,她不久必然还要来访,届时我便如此答她。有所施,有所报,这也是与人相处的基本道理啊!”
李潼本就想敲打一下他姑姑,之前还一直都没有想好该要怎么做,现在正好借这个机会稍施惩戒,顺便整顿一下京中风月戏闹过于喧热的现状。所以这般勒索也绝不是戏言,就算真的不能榨出这么多,也要尽可能给他姑姑制造更大的亏空。
他也并不担心太平公主会不会入彀,毕竟已经投入那么大了,而且他也有足够的才情能量让他姑姑一通张罗筹备黯然失色,太平公主自然也明白这一点。哪怕心里再不情愿,为了不让先期的投入打了水漂,也必须要硬着头皮被割上这么一刀。
夫妻两人正在这里闲话,门仆突然来报太平公主登第访问,上官婉儿便望着李潼说道:“那三郎你见是不见?”
“还是不见了,有的事情终究宁让人知、莫让人见,免得凭生烦恼。娘子自与接洽,我便先回宫去了。”
李潼起身说道,见上官婉儿神情略有失望,便又弯腰轻抚她髻发笑语道:“来日上巳节会,李学士家眷亦专有一席,届时能与娘子同赏佳节戏乐。”
“真的?夫郎可不要骗我啊!”
上官婉儿听到这话后,脸上顿时又惊喜流露,扑在李潼怀中,樱唇狠啄几口,这才放开夫郎,目送李潼自后园离开,然后折转回堂,让人将太平公主请入进来。
“怎么样?事情办得如何了?李学士有无妙笔巧着,书下美篇?快快取来让我先睹为快,再传伶人连夜排演!”
太平公主足下生风的疾步登堂,还未坐定便指着上官婉儿一连串的发问。
上官婉儿见太平公主这一副急不可耐的样子,心内又是一叹,心中竟生出几分怜意,但还是摇头道:“要让大长公主失望了,我家夫郎说了……”
她将李潼方才所言转述一番,而太平公主在听完之后,脸色已是变幻不定,原本的急切转化为了失望与恼怒,气得拍掌怒喝道:“这、这人还有无人情可言?他从我这里榨取多少,他心里没个底细?眼下居然还要强榨,我究竟欠他多少!他是否在邸?让他出来见我……我去见他!”
说话间,太平公主便直往后堂行去,步履之快,上官婉儿都阻拦不及。但很快,她便又脸色铁青的转回来,怒气冲冲的望着上官婉儿忿声道:“你我也算旧识,这种话竟也能说得出口!深交多年,你要因这些许俗物同我裂席?”
“我心里也是极盼公主殿下能业有兴立,但这件事,我是想帮也帮不上啊……你家亲徒自发钱瘟,我也是守得妇好便要失闺情,少母幼儿、夫主失情难傍已经让人辛酸落泪,再受这样的见疑非难,也真是有口难辩……”
听到太平公主的斥问,上官婉儿也是一脸无辜状,说着说着便眼圈发红,几欲垂泪。
第0840章
太府巡坊,鸡飞狗跳
上巳节转瞬即至,这一日天公作美,晴空万里,春日和煦,气候不寒不燥,让人出游的兴致更加高昂。
城南少陵原上,杨柳抽青、蒲苇新翠,草地更是如同翠锦织就的地毯,脚踩在上面缓步行走、松软舒适,更有夹杂着花草清新气息的春风扑面而来,徜徉此间,哪怕什么都不做,都是一副让人心动陶醉的和美风光。
当然这样的良辰佳节自然不可能闲散无事,由京畿及周边乡野汇聚而来的民众们聚集在此周边,各有所乐。孩童们或骑着竹马、追逐嬉闹,或趴在草丛中挑选韧蒲斗草。
老人们则呼子携孙,手持竹杖、健步如飞,若是当道遇见相识的故友,那便要在近处寻一平坦草甸席地而坐,随身携带的笼匣里取出酒食摆定,菜肴未必精致、无非咸蒟菜干,酒也谈不上美酒、几坛自酿的浊汤。但即便如此,也要尽兴畅饮,比一比人丁多寡、收成优劣,并将酒量斗上一斗。
壮丁闲汉们同样乐趣满满,力壮者角抵夸勇,手有余钱者围坐樗蒲、呼卢喝雉。城里乡间那些鸡寮狗舍也都应时应景的架起栅栏,便在草野间斗鸡斗犬,勾人前来下注博采。
至于妇人们,也都换上自己最心仪的衫裙,未必是多珍贵的料事,但哪怕是不经浸染的素纱,也要整洁大方,绝不露怯人前。
而在整个曲江池周边最为活跃热情的群体,还是少男少女们。上巳节祓禊除恶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意义,就是未婚男女们相会水边,彼此娱情。唐人重上巳节,而宋人则重七夕节,所以上巳节也可以说是当下的情人节。
女子十五及笄,除了一些意外情况比如十五之前便许嫁早婚、婚前便行笈礼之外,大多数女子都要选在三月三上巳日、由父母亲长们主持笈礼,因此上巳节又被称为女儿节。
少年男女们,本就情窦初开,对异性、对未来都充满了憧憬与畅想,适逢如此佳节,自然也都不肯安心禁足家门之内,或跟随着亲长们、或相约好友出游踏青,眼下自成了曲江池周边一道最为亮丽的风景。
民家女子们无论贵贱,今日俱盛装打扮,一袭衫裙或红或翠,粉黛轻着,笑靥如花,姿容未必尽是美艳,但浑身上下洋溢的那种青春气息,也足以令人动容陶醉。
这些女子们三五成群、逐水而行,手持香草,兼采田野间那些散落开放的野花,或插在鬓角、或结成花环,装点自身之余,也会投向一些心仪的男子。兴之所至,或引吭高歌、或翩然起舞,那画面更是美不胜收。
至于年轻的男子们,今天更是兴奋得不得了,天还未亮的时候,便早已经披星戴月的走出了家门,十几好友相约而行,家道殷实一些的策马扬鞭、招摇过市。
哪怕是贫寒一些的家境,并没有太多外物可以装点行仪,也都极尽所能的张罗,手里捧着大簇大簇的勺药,踏歌而行。就算没有太多的音乐细胞,也要扯着嗓子唱着闲来听学的几句社戏,务求招摇出众。
在发现到心仪的女子之后,这些浪荡侠少们则更加的激动不已,紧紧追从于后,手中的勺药花不断抛出,或恃才弄艺,或搞怪耍宝,只盼能得伊人一顾。
长安士民无论男女老少,咸有所乐。虽然按照社会地位的高低,也都略分出一些内外的区域,但无论在内还是在外,娱乐的内容也都大同小异,无非更靠近曲江池的富豪权贵们享乐的器物更显精致一些。
各种各样的喜乐,又透露出一个最显著的特点,那就是全都充满了竞争元素。无论是孩童斗草、老人斗酒,还是男人竞技赌博、女人争巧斗艳,甚至就连少年男女们那彼此取悦,与同伴们之间也都充满了较量竞争。
这一点也将唐人风气体现的淋漓尽致,那就是争强好胜、不以平庸为美,凡在力所能及之内,务求做到最好。无论男女老少,俱以优人一等为乐,不行中庸之道。
正因为民风如此,所以一些充满竞技与对抗的娱乐也风靡上下各个阶层。在各类歌舞娱戏还没有正式开始的时候,那些斗鸡斗狗以及马球蹴鞠等竞技场周围便聚满了看客,频频的欢声雷动。有投注其中者自因输赢而悲喜不一,就算没有投注的纯粹看客,也都在场地外看得如痴如醉。
这其中,斗技场周围人气算是最高。鸡作为寻常可见的家禽,算是日常中最熟悉的事物之一,当其斗性被培养并激发出来,无论观赏性还是代入感都是极强。
斗鸡的历史也是源远流长,自春秋战国开始便是贵族们消遣娱乐的主要项目之一。进入大唐之后,更成了上至达官贵人、下至贩夫走卒,全都钟情于此的一种斗戏。
这一点从当今圣人兄弟三人的小字就能看得出,就连一国之储君对此都难以抗拒,而且李贤本身还并不是一个玩物丧志的无能纨绔,由此可见斗鸡对人的吸引力之高。
所以许多达官贵族家中不只养着一批斗鸡,更重金礼聘一些擅长培养斗鸡的技人。一只驯养得宜、好斗成性的斗鸡,往往能卖到数千上万、乃至于几十万钱,价格之高昂简直令人咂舌。
不过也并非所有人都钟爱此戏,比如当今圣人。据说有次某外州刺史访得斗鸡名种使专员入供大内,过了一段时间递书再问品质如何,圣人答曰肉质柴韧、不如贡鹅!
这样的段子真假如何无从追究,但也体现出圣人对于斗鸡这一娱戏实在并不感冒。所以在今日圣人将要出席的曲江集中,许多朝士们即便钟情此戏,也都存着几分小心,不敢过于恣意。
上午时分,皇帝与太皇太后并宫中妃嫔们还未正式出宫的时候,朝廷再遣知顿使前往菡萏园检查场地布置情况。集英馆直学士裴光庭作为知顿使之一,主要负责菡萏园南水殿外的水域巡查。
眼下仍在春时,曲江池北岸除了岸边杨柳抽出新芽以及一些临时转移到此处的各类花草栅圃之外,水面上植物并不丰盛,一览无余。再加上湖池中不断的有甲士乘船巡弋,所以在经过一番简单的查看后,裴光庭便完成了自己的任务,着员奏告殿中监、同王李光顺之后,裴光庭便闲了下来。
虽然如今在朝中官爵品秩已经不低,但裴光庭也只是一个刚及弱冠之龄的年轻人,这一闲下来,再听到周边各种嘈杂嬉闹声传来,不免便心痒难耐。急匆匆赶回水殿,确定暂时并没有他的差遣后,便先作告退,直向曲池坊而去。
眼下的曲池坊中,也是人头攒动,热闹不已。裴光庭离开皇苑后,好一通寻找,才在人群中发现了早已经等候在此的自家家奴,碰头之后便急不可耐道:“我的金喙、鹰眼两大将军带来没有?”
“阿郎连作叮嘱,怎么敢怠慢?”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88/76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