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冕唐皇(校对)第26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62/760


“造化修短,早存定数。逝者只待安息,小娘子你、节哀罢。”
李潼也实在不知该说什么,站在门边沉默片刻才开口道。
杨喜儿只是背对着李潼悲哭,全不回应,房间中气氛压抑又尴尬,李潼犹豫了好一会儿,还是没有迈步上前,正待抬腿退出,杨喜儿蓦地转过身来,睁大红肿的两眼望着李潼,泣声道:“早前在、在这舍中,阿耶病重送我……离家的娘子,已经没了归处,郎君是不是还要送我入宫?”
听到这话,李潼更觉头大,他回走几步,掏出一方锦帕递到这娘子面前:“生人诸事,能遂心意者是至美。我有负杨相公所托,羞见故人。娘子忿我怨我,都是情分之内,盼娘子能秀慧成人,韶华盛享,不要再久念这一点错得的浅缘。”
他实在不忍再看那小娘子悲戚模样,说完这话后便转身离开。
回到杨家前堂,吊客们陆续到来,看到二兄已经被安排进庭中一处帐幕,李潼也不好直接离开,便举步往彼处行去。
“殿下请走这里!”
杨居仁也在府中帮忙治丧,看到李潼后,忙不迭冲向此处,动作夸张的排开沿途人众,恭恭敬敬的将殿下引入帐幕中。
帐幕里还有一个麻袍年轻人,正是卫府备身杨放,入前叉手道:“卑职见过大将军!”
李潼对杨放点点头,拍拍他肩膀说道:“用心治事。”
“原来十六郎你正在代王殿下门内用事,真是好、好得很!我早知你这儿郎不凡,如今得受贵人赏识,一定不要辜负。”
杨居仁硬挤入进来,拉着杨放拍打着对方胸脯对李潼说道:“这族子早失严亲,我是对他由小观大,知他才器不弱,堪作使用。”
李潼听到这话,倒是一奇,微笑道:“那杨君你倒是积下了亲谊,来年门第再显,还要仰仗少辈壮力啊。”
他也只是随口一说,杨放闻言后则是一脸的激动,顾忌到身处的场合才按捺住心中的惊喜。
然而杨居仁包括其他杨氏族人听到这话后,望向杨放的眼神已经截然不同。
等到李潼他们兄弟俩告辞离开的时候,杨放已经从内宅杂使被安排到了外宅迎送,待见大将军仪驾行出,他更是三步并作两步的冲至前方,手引坐骑缰绳,语调颤抖着低声道:“卑、卑职多谢殿下提携!”
第0386章
升仙太子,羽衣控鹤
三月暮春,天地变色,万物服新。
月前李潼归邸短休两天,处理了一些积存的人情事务,之后便又被召回衙中,与两衙其余卫府一同筹备上巳节诸事。
早数日前,朝堂中便已经宣布凡在京五品以上官员并眷属入参上巳节盛会,祓禊除秽、濯旧迎新。
这一项活动,自天授二年以来渐成定制。无非团建规模扩大到百官家属,让深闺中的妇女都感受到新朝新气象,监督劝告各家夫郎,珍惜眼前美好生活,别瞎折腾。
李潼一家旧在关中乾陵蹲了三年,自然是没资格参与盛会,今年倒是不会再错过。
上巳节盛会,地点安排在了大内西侧的神都苑。在京五品以上者虽然多达几百家,但神都苑面积纵横几十里,历经两朝营建,安置起来是绰绰有余。
在归衙领受值宿任务时,李潼更真切感受到他们左千牛卫真是个样子货。
今次盛会,承担主要值宿任务的是左右羽林军,其他诸卫责任也都或轻或重,左右卫负责苑中诸宫院,金吾卫负责导引,监门卫分守宫门。而当千牛卫的任务发放入衙时,告令上赫然写着踏歌!
是的,这一次千牛卫跟云韶府众伶乐们划在了一波,并不参与宿卫,而是负责表演,而且表演的曲目也同时发入衙中。其中有跟金吾卫一起排演的健舞《放鹰乐》,还有诸备身一起表演的园池踏歌《满庭春》。
放鹰乐还倒罢了,属于卤簿乐的一种,多用于秋冬狩猎与将士出征,仪式感强。
但是《满庭春》这一部踏歌,则就让人有一种莫名的羞涩,踏歌者簪花着锦,加大绿披风,并着绿风帽,一身舞袍打扮下来,红翠鲜明,很是惹眼。
对于这样的活动,李潼是下意识排斥,当堂推给中郎将李令问,让他率领诸千牛备身们每日在衙堂前操练,红得娇艳,绿得显眼。
不过当第三部曲乐发入衙堂时,李潼顿时觉得他还不如跟诸备身们一起顶着小绿帽踏歌。这一部曲乐名为《登仙乐》,但如果要描述得更准确的话,还可以名之为《升仙太子乐》。
之所以这么说,因为这一部曲乐讲的就是周朝王子晋控鹤登仙的故事。原本历史上,武则天将王子晋册封为升仙太子,后世著名的《升仙太子碑》,正是由此衍生而来。
升仙太子是武周时期,特别是武周中后期所打造出来的一个重要的政治形象。在此之前,虽然王子晋升仙故事也有流传,但是到了武周时期才获得官方大规模的宣传,并被赋予极为深刻的政治意义。
当然,统治者之所以选中其人进行打造渲染,也是因为王子晋身世本身就具有复杂性。真实的历史上,他是周灵王的太子,因忤逆其父而被废。民间传说中,他英年早逝,周王悲痛欲绝。仙道神话里,他控鹤升仙,高居嵩山。
武则天的武周,法统上本来就在向先秦周世靠拢,各种复古礼则。从这一点而言,升仙太子可以算作她们先周世系。但在实际中,无论是英年早逝的孝敬皇帝李弘、还是被幽逐的废太子李贤,与王子晋身世又颇有相似处。
而在更高一级的道教意识形态中,王子晋这一形象又代表着超脱、极乐。将这一形象塑造丰满起来,使得武则天在崇佛的同时,又能兼收道教徒的信仰,同时满足她自身对于仙道长生的需求。
可以说,升仙太子这一形象,无论是在上层的意识形态,还是现实的政治处境中,都能达成一种妥协的平衡。武周后期的面首机构控鹤监,也是由此衍生而来。而武三思等人,为了避免这一形象过多向李唐皇室靠拢,更附会张昌宗为王子晋化身。
及至神龙革命之后,为了消化武周残余,都没有放弃升仙太子这个政治符号,而是继续加以引用。特别在李旦重新上位后,升仙太子的群体中又加了一个新成员,那就是发动政变、杀掉武三思父子却在玄武门团灭的节愍太子李重俊。
这一部《登仙乐》,李潼是知道的,入手之后稍作翻看,便察觉到乐谱本身便是大段摘抄了他此前所献制的长寿乐。因为他今年新嗣孝敬,斋戒之后又诸多忙碌,原本的长寿乐没能上演,没想到改头换面成了一部《登仙乐》。
新乐较之旧乐,最大的改变就是添加了一个羽衣控鹤的舞者形象,而且指明要由李潼出演,而且连相关的演出道具都送来。
看到箱笼中那翎羽编制、五彩斑斓的羽衣,还有雕工精美、展翅欲飞的木鹤,李潼心里是满满的“哔哔哔”!
身穿彩衣、当庭歌舞,这一点李潼倒不抵触。古孝还有老莱斑衣、戏彩娱亲,登台表演一场,也算替他两个爸爸尽孝了。
可问题是这意义不对啊,他俩爸爸已经是俩升仙太子,搞不好他就是第三个!话说回来,他们李唐一系这升仙太子也真是屡出不绝。但无论再怎么多,李潼也不想加入其中啊!
最近这段时间,李潼一直有一种感觉,由于时局中出现他这样一个变量,世道趋势已经变得大为不同。而且随着他这个变量对时局影响越来越大,这种趋势也越来越明显。
即便不说一些小人物的命运改变,原本一盘散沙的江南士人已经在他的影响下渐有自成一系的趋势。而他四叔李旦,其实本该在一月份就迎来平生最凶险的危机。
可是现在,虽然死了两个妃子,但危机还没有真正加于李旦本身,相关的案事也处于一种延迟爆发的状态。
以至于李潼都不敢再倚重自己的先知,而是要靠当下的讯息做出一些预估。眼下的他,跟时流这些人物相比,资讯方面的优势已经微不可计,对于未来局势如何,同样倍感茫然。
所以,眼下李潼也是有一种紧迫感,甚至不能肯定神龙革命究竟会不会提前爆发,又会由什么人进行主导。
此前他姑姑太平公主引荐豆卢贞松,已经让他心生警惕。如今升仙太子这个政治符号又被提前应用起来,而且与他发生直接的联系,这更让他大感忐忑。
先知的脉络已经不足为凭,而他又确切的知道一旦矛盾爆发、将会是一系列的残酷政变,这种一知半解是真的折磨人。
元月大飨,魏王、梁王取代皇嗣参献。而今三月上巳日,又要冒出来一个升仙太子。如此频密的政治符号加强,李潼可以确认他奶奶就是在玩火。
当然,武则天这一生都少有四平八稳的时刻。虽然历史已经证明,她在这一时期就是当之无愧的权斗王者。
但现在有了李潼这个变数,他还真不敢确定他奶奶还能不能像原本的历史上那样攀过一山又一山,给他争取到足够壮大起来的时间。
无论趋势已经如何不同,对于眼下的李潼而言,他最大的保护者还是他奶奶,立足于他奶奶的羽翼庇护之下,尽可能快速的壮大自身力量,从而掌握更大的主动权,这是他唯一的出路。
所以尽管心里颇为抵触,他还是不得不接受这一现实,取代原本的张昌宗,披上羽衣、控鹤蹈舞。
同时他心里也略存懊悔,早知道局势会这么快进入如此莫测的地步,当时对杨执柔的示好不该拒绝的那么干脆。弘农杨氏关西大族,保持一个融洽的关系便能多一份助力,在接下来的震荡中也能更稳当一些。
至于做不做光源氏,有没有感情,小命都要保不住了,管那些!
当然这一点懊恼也只是无聊遐思,当时他如果真跟弘农杨氏确定联姻的话,后续一系列的变化未必会发生,起码他奶奶不会对他有这么大力度的扶持。而如今,这份扶持显得过犹不及,拔得太高了。
无论李潼心里怎样一个感受,上巳日庆典的各项准备工作仍在如火如荼的进行。
千牛卫府中,诸备身得知代王殿下将要在上巳日登台献舞仙人王子晋,一个个也都分外捧场。
每当李潼在射堂中披上那件五彩羽衣,腰悬木鹤、蹈舞排演时,周遭都聚满了一个个绿油油的玩意儿,不断拍掌喝彩,李潼羞涩之余,也是不免感慨,演什么升仙太子,绿野仙踪不好吗?
他现在唯一庆幸就是,眼下的王子晋还没有得到政治层面的升华,还不是什么升仙太子,眼下羽衣控鹤除了让人感慨代王殿下真是骚气外露之外,还不会品味出更多政治韵意。
如果这一形象后续得到继续加强,他自己的声势也会逐日壮大,倒不至于直接踏空跌落,还有挣扎的空间。但就算是这样,他对自己的安全问题也加强警惕。
三月初一,京中各家便开始陆续进入神都苑。千牛卫虽然并不直接参与神都苑宿卫,但李潼作为千牛卫大将军,还是要与其他诸卫大将一起轮番值宿神都苑中的龙鳞宫。当然,圣驾是要在上巳节当天才会驾临神都苑。
出入神都苑之际,李潼已经让随身的杨思勖将仪刀换成了真正的刀,如果真的发生什么变故,忙乱之下也不至于拿木棍子戳人自保。
圣驾未入之前,如果羽林军严格到连这一点都搜查出来,那还进去干啥,这说明已经在憋着劲要搞他了,不造反也得跑路啊。
第0387章
门傲难托,上官听乐
近日,百官家眷陆续入住神都苑,院舍的安排,主要便由禁中的女官们负责。
龙鳞宫侧殿中,上官婉儿再将入苑的名单整理一番,然后摆在了御正厍狄氏的案头。
“上官应制做事条理有序,笔法娟秀可观,若非应制入助,只怕节前都不能了事。”
厍狄氏接过上官婉儿递上的文卷,稍作翻看后,便对上官婉儿微笑道。
禁中女官规模越来越庞大,分工也逐渐的明确起来。其中相当一部分女官只是粗通文墨,勉强能够处理简单的案牍事务。
如上官婉儿这种学养深刻、才情富丽的佼佼者,自然越来越得到圣皇陛下信重,能够入参机要,乃至于宣发制敕,当然不会被委派此一类杂使。所以这一次上官婉儿来神都苑,是自己主动请求,帮了很大的忙,让负责此事的御正厍狄氏大感轻松。
上官婉儿在席中与厍狄氏浅聊片刻,得知暂时已经没有了别的案事,便先行告退。
圣皇陛下驾临前,诸女官暂时住在了宫苑右侧的阁舍中。上官婉儿行出侧殿后,却不由自主的往右行去,及至察觉到廊道外甲士增多,才发现不由自主来到两衙大将直堂所在的折梅殿。
察觉到随行宫婢有些诧异的眼神,上官婉儿微微一笑,口中则叹息道:“韦娘子出事王邸,让宫中故友牵挂,迟迟不来,真是好奇。”
说话间,她又在殿外廊下驻足观望片刻,并没有发现代王殿下的身影,这才有些遗憾的返回自己在宫中的居舍。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62/76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