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冕唐皇(校对)第24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49/760


“这事容后再说,你先进餐,多吃些!幼娘不要扰你三、不要扰大王!”
房氏两眼只是紧紧盯着李潼明显瘦了一圈的脸庞,只是语调又微微一颤,低下头深吸了一口气。
见娘娘仍是心结难释,李潼便也不再多说,只是低头默默进餐。
他自己明白不过一个虚名而已,但基于利弊的权衡,也不足作为开解至亲的理由,自己这一次离家入嗣,的确是大大伤了至亲之人的心,包括那个一脸倔硬的小妹李幼娘。但她们能忍住这一份伤心,不伤情外露干扰自己,可见相依为命的亲情也终究不是俗礼能割舍的。
房氏终究还是没有住下来,她不想家中昼夜都没有人气,李潼将娘娘送出邸外,目送其上车行远。再回到内堂时,李幼娘终究忍不住扑入他怀里,捶着他胸口啜泣道“坏阿兄、坏阿兄……你还当不当我是你妹子?娘娘整日泪目,我都不敢在她面前提起你!”
“你既不知还是不是我妹子,还敢在我家里强占院舍?”
李潼抬手抱住这小娘子,才发现小丫头的个子蹿得飞快,已经快顶到自己的肩头,他拍着小娘子发顶温声道“阿兄怎么能不是你阿兄?阿兄在哪里,哪里就有你的容身地?只怕我家娘子粗心外念,来年欢嫁别家,就不记得阿兄望门等你的心苦!”
李幼娘听到这话后破涕为笑,扬起脸来凝望着李潼“怎么会!阿兄真要心苦,我就不作论嫁!世上没人待我能像阿兄们这么好!我告诉你呀,二兄其实也舍不得你,上元节他带我去那庙外唤你,阿兄只是不应,二兄哭得鼻涕都进了嘴里。二嫂说他整夜梦话,直道梦里耶耶打他……”
李潼听到这话,心里也不是滋味,只是心里浮现起二兄咧嘴干嚎、鼻涕入嘴的画面后,心情反倒转好起来。
“且伴你嫂子收拾厅室,我还要去外堂坐一坐。”
李潼拍拍这小丫头肩膀说道,李守礼吼了那一嗓子之后,唐灵舒便臊得躲进内室里,送完娘娘后便又返回去,拦都拦不住。
迈步往前堂行去,李潼又不免感叹这座王邸真是气派,比他们在履信坊王邸还要大了一倍有余。他新入邸中,如果不是有府员导引,甚至都有点迷路。
这也难怪,本来这座王邸就是准备给他四叔家五王居住的,现在被他一人享有,自然是大的有些不像话。
来到前堂,府员们也都非常忙碌,忙碌的重点便是分拣那些拜帖。单单李潼一眼望去,堂中便堆放着几个箱笼,俱盛放着满满的拜帖,而前方客厅还不断往堂中送入。看这架势,他竟有几分早前在鸾台直堂的感觉。
当然,拜帖虽然多,但当中绝大部分应该都是无需回应的凑闲人事。不过就算是这样,剩下那些也足够可观。可想而知,李潼接下来一段时间肯定又要忙于各种人事关系的维持与开拓。
好在这些府员们都是熟练手,具体操作也无须李潼操心,他在堂中闲坐一会儿,交代一些需要特别关注的人事之后,便起身返回了内堂中,诸院舍转了好一会儿,才寻到自家娘子居舍。还没入门,便听到李幼娘那叽叽喳喳笑语声。
入房之后,李潼便见两人对坐宽榻,榻上堆满了各种各样的新奇物件,各自兴致勃勃的挑拣。
“大王!”
眼见大王行入,唐灵舒忙不迭落榻相迎,并兴致勃勃将他拉到榻前说道“这都是近日入邸礼货,前日迁居这里,娘娘着我一并带来咱们家里。”
李潼笑着点头,坐在一边看着两个小娘子并头挑拣,这一坐就是大半个时辰,房中烛火都换了一茬,见还是没完没了,便咳嗽一声道“幼娘,你不困啊?”
“不啊,阿兄你瞧这些器物,多不多?往日薛大总是诱我,现在跟我家怎么比。”
李幼娘头也不抬,仍然沉浸在翻捡的喜悦中。
“你不困别人不困吗?”
李潼语调隐有不善。
李幼娘这才抬起头来,恍然道“是了,阿兄肯定好累。你去睡吧,我又不是小娃娃,还要家人陪伴哄睡。”
“我懒得哄你,我要……”
李潼这里还没说完,唐灵舒便箭步冲过来,捂住他的嘴便往后拖“屋舍极多,大王别为难幼娘了。”
“嫂子,早些回来,我等你!”
“今晚回不来了!”
李潼在廊外拉着娘子疾走,闻声后头也不回、威风凛凛的回答道。有的事情跟肚子饿不饿没关系,时间久了,就是瘾大!
第0368章
薛郎铁头
第二天,李潼才有精神仔细游览一下自己这座新王邸。
当然按照礼式规定的话,他应该是先入宫去拜见圣皇,不过昨天昏睡着被直接送回了王邸,又有宫使来告圣皇陛下让代王安心在家休养,养好了身体再入拜。
于是李潼便安心在家窝上几天,毕竟昨天王方庆他们搞得那么感动人间,结果转天自己就活蹦乱跳出门溜达,也实在是有点尴尬。
王邸位于积善坊的西北侧,占了整座坊四分之一的面积,前门直当坊街,后院则直接延伸到洛堤。
积善、尚善两坊分拱天津桥南两侧,既是城中第一等的贵坊,也是大坊。而让王邸实用面积更大的,还有另一个原因,那就是坊中公摊面积小。
城中一般的民坊,除了十字坊街之外,还会分布着数量不等的曲巷以连接诸坊街门户。这些曲巷宽的能有十多米,窄的也有四五米,自然就占用了许多坊居空间。而积善坊中俱大宅,除了坊街主干道之外,几乎没有别的曲巷路径,实际的宅居面积自然也就更大。
整座王宅五进五厢,规模大体相等。最前庭府邸大门、两侧庑舍并左右马厩,宾客入门在此等候,包括随员之众都在此落足。
次前有三厅,王府便直设于此,中厅是王府府员、左厅是诸国官、右厅则是亲事帐内等护卫武官,分配的井然有序。
再向内才是中堂,整座中堂横跨三厢,规模之大甚至比得上禁中一些闲在殿宇,虽然不是重檐叠进,但无论从哪个方面看去都是气派十足。
正厅里能容席两百之数,如果有需要,两侧厅还可各加席百余。眼下这座中堂还没有正式启用,仍有营缮监的工匠们在进行内部的装饰。
营缮丞王贺旺亲自在此督工,见到大王迈步行入,忙不迭趋行入前道:“昨日大王新归,不敢入拜打扰。大王于厅堂张设有什么雅好,只需道来,卑职一定督令匠人们从速赶工,不误大王于堂欢宴宾客!”
“挺不错的。”
李潼在空荡荡的厅堂里游走一番,随意点评几句,梁山上的聚义厅不外这个规模,但是讲到奢华壮美,肯定是比不上自己这座中堂。
唯一有些美中不足,就是大得有些空,总不能每天都宾客满堂。真要那么干,都不用武家那几个王再处心积虑的搞他,他奶奶就得收拾他一下。
听大王讲到这一点,王贺旺又拍着胸口保证道:“大王请放心,卑职既督营造,一定亲自走问京司各库,聚集张设,盛铺堂中!”
“这倒不必,王丞自有职在,督造是朝廷遣使,我不敢辞。张设之用,自有府员作劳,怎么能将王丞长耽此中。”
李潼闻言后便摆手笑道,他起居本就不尚奢华,打算稍后打造一批素屏张设于堂中,抽空宴请一些诗辞学士、书画妙笔,宴中戏弄之余,挥毫洒墨,既不像金玉器物那么张扬俗气,还能显得有格调。那些人在他故宅西园吃喝穷造那么久,总得留下一点东西。
王贺旺闻言后点头应是,脸上却流露出遗憾之色。回想旧年他也曾在职王邸,还有几分敷衍的味道,解职之后甚至还暗松了一口气,如今时过境迁,想进却已经不再是那么好进了。
中堂之后便是内宅了,台阁亭舍一应俱全,别说李潼眼下还只是夫妻两人,即便是学他二兄小马达全力开动,子女再翻几倍,住所也是绰绰有余。
孝敬皇帝李弘并无子嗣,远太子妃裴氏也不寿早夭,至于太子妃之父裴居道,则在天授改元的前夕为酷吏构陷而死。所以李潼虽然入嗣他大爷,但也并没有因此增加什么乱七八糟的亲戚关系,倒是清静利索。
整座王邸建筑的精华还在后园,这里傍近洛堤,有暗渠引洛水流淌入园,依此兴造园池,花木之属,随处可见,观景亭台,分散其中。
虽然因为眼下初春冬残,园景美态略有逊色,但也有梅花泛香,桃李抽青,再过一段时间,可以想见必是一副繁花竞艳的美妙画面。
“阿兄、阿兄,你稍后要记得让人打造几艘小艇摆在园里,天转暖时,我要划船钓鱼!故园太躁闹,娘娘不准我去玩乐……”
李幼娘站在花树下一架秋千上荡来荡去,眼见李潼行来,便大声叫嚷道。
薛崇训不知几时入邸,这会儿呵呵傻笑着在一边荡着秋千。
李潼懒得理会这对早恋趋势明显的货,转向另一侧游园,行出不久便听到身后脚步声,转头看到薛崇训蹑手蹑脚的走上来,回身立定问道:“你不用入衙做事?”
“幼娘方入新舍,我担心她起居不够如意……”
薛崇训闻言后臊眉耷眼的说道,转又上前拉住李潼衣袍:“表兄、表兄,我见你家空舍不少……”
“你也要住进来?”
李潼微笑问道。
“最好是能傍着幼娘院舍。”
薛崇训声若蚊呐道。
听到这话,李潼便将眼一瞪,虽然已经觉出他家妹子什么样的德性,但也不能直接安排个小狼崽子蹲旁边:“中庭府舍,让人给你收拾住处,几时搬来,知会门下一声。”
薛崇训闻言后大感失望,但还是连忙点头道:“起居器用都已经载过来了,不劳来回奔波,谢谢表兄收留。”
李潼闻言后叹息一声,啥叫色迷心窍,我要劝你几句学会保护自己,都跟得罪你似的。
不过他在他姑姑家借住不少,也不好将人拒之门外。而且薛崇训职事殿中省尚乘奉御,李潼也挺馋的,安排府员教教表弟怎么工作,这也是亲戚之间不失关照的意思。
他这里吩咐乐高安排人去布置,薛崇训则乐呵呵返回李幼娘荡秋千的地方,要把这好消息分享出去。但跑出一段距离后,他又转身跑回来,气喘吁吁道:“差点忘了,早间出门的时候,阿母吩咐我转告表兄,昨日魏王、梁王他们入拜陛下,听说是请求要荐人出任并州长史……”
李潼听到这话,脸色顿时一变,一跺脚狠狠的指了指这个臭小子,一时间都有些无语,你妈真是生错你了!你这脑壳真是铁铁的随你爸啊!
得知此事后,他哪还有游园兴致,转身便疾步往前堂行去,回头却看到薛崇训又跑回去给李幼娘荡秋千,顿时觉得牙根发痒,开口喝道:“幼娘,归舍帮你嫂子整理家事!这么大了,还是只知嬉戏!”
李幼娘平日是多有小性子,但见阿兄语调严厉,却不敢反驳,虽然有些委屈,但还是乖乖跳下秋千,低头往园外走。
薛崇训见状也是一愣,还要小跑着追上去,李幼娘转身挥拳砸在他肩膀:“蠢薛大,一定是你惹恼阿兄,阿兄才要训我!你出去,这两日我都不见你!”
薛崇训被砸了一拳头,吃痛捂住肩膀,一脸的难过,片刻后却拉起肩头衣料嗅了嗅,仿佛有了新发现,望着气哼哼走远的李幼娘大声道:“幼娘,原来你转用别味合香!我家里有,稍后让人给你送去啊!”
死舔狗,误我大事!
走远了的李潼听到薛崇训叫嚷,更加的无语。
他匆匆行至前堂王府,此时早朝还没有结束,王方庆等府员并没入事,姚方沛倒是留直堂中。
李潼入堂后便将姚方沛唤至席前来,皱眉问道:“姚相公昨日归邸可有什么细致交代?”
“家父昨日留直内省。”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49/76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