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冕唐皇(校对)第15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54/760


“怎么说?”
李潼听到这话后,不免好奇,转头问了一句。
“西内园囿多珍异,可以采摘贩利。两市之中多商邸,可以榨取铜帛。平康坊里多声色,可以戏弄娱乐。除此三者,西京百坊,不在留守度内。”
听到这个解释,李潼忍不住便笑起来。财、色,人之大欲,能作节制忍耐者十不足一。武攸宜留守西京时间也已经不短,被人作此总结,可见平日作风如何。
讲起这位西京留守财色兼收的名气,众人不免踊跃发言,历数桩桩种种,可见平日也是积怨不浅。
李潼跟武攸宜不算熟悉,但大概能够想象到小人得志、难免失于检点,就连他奶奶武则天都在夙愿得偿后有些忘形,这些武家子们陡成国宗贵戚,在这种情况下还能够保持冷静克制的几率也实在不大。
像是阻挠西京群僚迎接,入城之际又略作刁难,虽然都是小动作,但已经能够透露出武攸宜那颗蠢蠢欲动的心。看来居留西京这段时间,还得做好准备以应对随时会来的发难。
第0228章
平康坊声色迎王
李潼最近也为钱所困,倒是很想听听武攸宜在西京留守期间的敛财手段,也并不打断这些同行者的抱怨。
“建安新入西京,便书告畿内凡带爵及散诸家,约令各家具礼相迎。礼钱过万才能登堂入宴,不足万者廊下冷食,礼宴加设旬余,凡不入会者,各得惩问……”
“西京多有闲坊,并有游食客居短耕,使人遍封坊门,收募游食纳为私户,为其耕恳坊中。”
“西内嘉木花果,采收市卖,牛车载钱,俱入私库……”
听到武攸宜桩桩种种敛财事迹,李潼也是多有感慨,真是粗暴又直接。
同时他心里也有些不理解,他虽然也缺钱,但主要还是为了搞颠覆武周的大事业而筹集人力、物用。至于武攸宜,吃相这么难看又是为的什么?搜刮这么多财货,他花得了吗?
听了好半天,他也没听到有哪些值得借鉴的手段。虽然武攸宜敛财手法可谓是五花八门,但主要还是集中在权势在享的巧取豪夺,吃相难看不说,就算李潼想效法,也没有身为西京留守的权柄。
一番闲谈下来,途行已经过半。西京城池在外看去虽然宏大,但一路行来,李潼用心打量下来,却感觉内里有些破败。
宽阔笔直的朱雀大街上行人不多,当然这也是因为寻常小民不准私上天街,李潼也不清楚是新近规定还是自来如此,他们一行人行走在空荡荡的大街上,心里竟有几分孤独感油然而生。
因为乏于维护,大街上沙尘飞扬,道路两侧的槐树都被灰尘压得不见本来树色。道路旁的沟渠也多淤积,许多污水漫上街道,使得整条大街都弥漫着一股土腥、腐臭味道。
还有一点比较刺眼那就是大街两侧多有闲坊,空荡荡的没有居户,有的坊墙都已经坍塌,从街道上就能看见里面杂草丛生,望着让人心底有些发毛。
再雄阔的城池,如果人烟不足,破败难免。虽然城外近郊庄园地价仍然高企不下,但城内却是难掩荒凉。
“城中夜禁森严,街鼓闭坊之后,骑卒策马游街,犯夜者直杀不饶,坊中闲聚若是过于喧哗,也会被街徒冲入喝止……”
无需李潼发问,已经有人在解释当中的缘由:“所以就连城中居户,往往也都受不了峻法约束,迁居郊野。”
李潼听到这话更觉无语,武家子贪婪、低能是一方面,讲到凶恶阴狠同样不落人后。大好一个长安城被治理成这个样子,也不是一般的昏聩能做成的。
众人一路前行,一直经过几道坊街,坊间才有了生气。眼见这一群人招摇行过,不乏人凑在街道两侧向外张望。
待到离开朱雀大街行入东横坊街,市井气则更加浓厚,毕竟长安城底蕴仍在,就算有破坏也主要集中在朱雀大街两侧,更内里的坊曲之间,各种生活秩序还没有遭到严重破坏。
早在离开神都西行之前,李潼一家便在长安城中获赏宅邸,位于靠近西内皇城的崇仁坊,虽然还未正式入住,但也有家人进行打理。所以入城之后,倒也不愁没有居处。
深入市井之内,各种人语声变得嘈杂起来,众人情绪也渐渐有所恢复,或策马狂行,或指点嬉戏。道途中不乏闲游者,见到他们这一群人货奔行追逐,或举手招呼。
这些人见到李潼胯下神骏异常的梨花落,不免惊叹连连,更有人直接上前呼喊道:“郎君所乘美驹可有典出之意?在下常于西市行走,为两京高第收买珍异,若肯赏几分脸面停语几句,必不让郎君失望!”
且不说同行其他人听到这话后的哄笑声,李潼闻言后倒有几分好奇,招手示意仗身们放行,待那人到近前来笑语问道:“既然常作珍异买断,我倒想听听足下肯为我这匹梨花落出价多少?”
那人到近前来,并不理会旁人斥骂取笑,绕着李潼坐骑转了几个圈,然后才抬臂插手笑语道:“小民斗胆,冒犯贵人,实在该死。名马自配英流,岂是俗流能享。此马龙跃姿态,美观已是难得,从驭贵人,更加马仗人势,已经不是作价多寡的问题!”
说话间,他又向周遭众人环施一礼,并俯首道:“还请诸位郎君饶过冯五,贵人气概醒目,仆虽不知来路,但既然能与诸位同游,可知贵不可言。有心攀交,只恐不能近,才作诞语狂态。一点拙计,还请诸位贵人见谅!”
且不说其他人反应如何,李潼听到这话后倒是一乐,转头望向身边众人笑问道:“西京果然多奇异,这是什么样一个人物?”
自有同行者上前笑着介绍道:“西市冯五,鄠县人,也是一个草野风流人物,相人相马,多有精巧。虽然只是一个褐麻布衣,但却上下能通,大王如果有什么闲杂事务乏人使用,招来驱使,罕有辜负。”
“鄠县小民冯延嗣,拜见大王,大王风采让人心折,私心仰慕,草野奋身仰拜青云,还请大王勿罪!”
那个冯五退后一步,直拜黄土尘埃之中。
听到旁人的评价,再见这个冯延嗣如此表现,李潼对他也是颇生好奇,摆手道:“是一个有胆色、有眼色的庶才,给他一帖,闲来可入府中充席。”
自有护从上前,抛出一张能够通行王府的名帖,那个冯延嗣如获至宝,两手接过紧紧捧在怀中,又连连躬身道谢。
再上路时,李潼也是闲聊打听有关这个西市冯五的事迹。别的不说,其人敢在道左拦路叫喊,以买马为名吸引注意,胆色已经不俗。
坊野里的好汉,李潼从来不会小觑,别的不说,单单他门下田大生等人便是一个个上好的例子。这样的人物不可常才量之,他们能做的事情,有时候真的是不可估量。
一路闲聊,同行各家子弟听过这个冯五名字的倒是不少,甚至有几人所乘马匹就是经由其手购得。
讲到西市冯五,也是一个西京城里颇有名气的人物,足迹遍布陇上、塞边,且交游广阔,既能上达国爵门户,又能下及闾里之间,很是不凡。
李潼一边听着,一边也将这个名字记在了心里,准备稍后闲暇时要召入府中仔细审视一番,看看能不能引为己用。他要经营故衣社,这种草野中的人才对他而言,真是多多益善。
队伍继续前行,当抵达平康坊附近时,随行这些年轻人们便都骚动起来,一个个言谈之间都表态要充当向导,引领大王见识一下西京城里风月盛态。
讲起坊中那些佳色妙伶,更是眉飞色舞,看那架势,如果不是还要拱从少王归邸,只怕眼下就要忍不住策马冲入坊中。
“你们几个穷追不散,怕是就在存念要沾惠大王风流名号吧?自仗地主的便利,欺瞒大王不知誉望所享,真是无耻啊!”
独孤琼见众人如此姿态,已经忍不住嗤笑起来,转又对河东王笑语道:“大王逍遥名号,可并不只著神都,西京风月人众,也都非常喜爱。旧调诸类,胜唱曲里,更有声色绝佳者,只奏大王乐调,余者一概不演。若知大王尊驾走入西京,自荐门前,何须闲人导引!”
李潼听到这话,一时间也有些哑口无言。声色艺戏,他虽然不排斥,但也并不怎么热衷。别的不说,单单家中一个美色动人的娇娘子,至今都还不曾入幕采撷,可以说是谨慎自律,却不想风流之名居然在西京盛传开来。
一行人说说笑笑,行过平康坊坊墙时,便有人于坊街上要越墙张望,而后便有些奇怪道:“平康坊里戏乐声昼夜不闲,怎么今日显得这么冷清?”
这一份疑惑没有持续太久,当他们行过平康坊步入横街时,抬眼便见崇仁坊坊门外彩台张设,许多美色华裳伶人聚集在那里翘首张望,自有脚卒奔走呼喊:“逍遥王已经入坊,请大王雅赏西京声色风月!”
话音未落,歌乐声便悠然响起,伶人翩翩起舞,整个画面顿时变得鲜活热闹起来。
第0229章
心似双丝网
长安城规模较之神都洛阳大了将近一倍,但坊数却相差不大,因此每一座坊区包括之间的坊街都要较之洛阳城更加宽阔。
崇仁坊与平康坊相隔一道金光门大街,也是长安城中东西向的主干道之一,宽达百数米,乃是西京城中最繁华的地带。
此刻在这一段街道之间,自崇仁坊南坊门外的渠上浮桥向南,数座高台搭起,下铺芦席,围设彩帐,帐幕还不仅仅只是寻常素绢,而是织工精美、色彩光鲜、价值不菲的蜀锦,于阳光下熠熠生辉,光彩夺目。
彩台一直架设到将近道路中央的位置,且不说台上风光如何,如此侵占道路,不免阻塞交通。李潼他们策马行入金光门大街时,便见到大街此处行人、车马围聚一团,但却少有抱怨声,各种怪叫、嘶吼倒是不绝于耳,听声音便能感受到情绪之亢奋。
当歌乐声响起时,此边氛围更是高涨,叫好喝彩声震得人耳膜生疼。附近还有行人向此处奔行而来,使得街面上更加人满为患,有的人甚至被挤落街边的水渠中。
眼见场面如此嘈杂、热闹,以至于李潼都隐有怀疑莫非半城居民都聚集在此,所以入城来街道上那么空旷?
彩台上一名高挑女子款款行出,一袭花色繁密的衫裙,隔得太远,李潼倒是看不清楚其人面容,但能听到随着女子亮相,彩台周围更加人声鼎沸,更将台上的器乐声完全淹没下来。
“者边走、那边走……”
听到这熟悉的旋律,李潼不免会心一笑,身边一众勋贵子弟们则有人已经忍不住惊呼出声:“竟然是莫大家!久不闻其声迹,不想今日竟在街台幸逢,真是好运气!”
李潼倒没有第一时间询问那莫大家又是何人,眉梢也是不免暗跳起来。他旧年于神都城中精习律吕,邸中常备内教坊音声人,其中不乏歌舞器乐精妙之类,俱是当世第一流的水准,欣赏水平自然也是与日俱增,歌声乍响,便能够听出女子歌艺不凡。
此际横街上人声鼎沸,环境嘈杂,对面言谈甚至都要放大音量,可是女子歌喉舒展之后,音色透亮清晰,仿佛一道清澈泉流激涌而出,冲开积陈的泥沙与杂芜的枯叶,似有一股力量,瞬间便将人拽离嘈杂的环境,浸入声辞意境之中。
而这歌声妙就妙在还不仅仅只是单纯的高亮,清透之余更极富柔美,并不是那种几欲刺痛耳膜的尖利,这就是歌者本身的音色天赋,并不是苦练歌技就能得到的。
当然,神都内教坊中各种音声妙质最是不乏,台上歌唱那名女子虽然天赋、才艺俱佳,倒也没有巧妙到能让李潼为之惊叹不已的程度。
别的不说,单单此前他邸中便有几名歌伎不逊于台上女子,甚至还隐有超出,色艺俱佳,以至于李潼都舍不得归还内教坊,但在离都之前,还是被他姑姑太平公主软磨硬泡的求去在戏坊镇台。
真正让李潼感觉惊讶的,还是女子将这首《逍遥王》唱出了一种有别于内教坊音声歌辞的意境。内教坊虽然日渐流俗,但唱法中总还有几分拘泥放不开,过于庄雅而欠于风流,让人感觉不能完全发挥出曲辞意境。
不过台上这女子唱来则是拿捏精准,虽无故意的婉转曲媚,但寸寸声丝都附着一股淡淡的挑逗,让人心痒不定,不知不觉便沉湎其中,仿佛自己已经化身为一名风流宾客,手揽金杯,左右寻芳,周遭莺歌燕舞,只待采撷承欢。
女子连歌三遍,而后敛裙施礼,款款退去。周遭观者正入迷之际,耳际美歌陡然隐去,不免让人怅然失落,高声呼邀,希望女子能够返回来再歌一曲。
“莫大家歌艺真是越发精妙,美声洗耳,让人听完之后不忍再听俗音!”
一名勋贵子弟感慨说道,周遭人闻言后也都纷纷点头附和,他们多是爱戏闹的年纪,原本对眼前这热闹场景颇感兴趣,可是听完台上女子一曲,便觉得周遭吵闹声实在太刺耳。
“平康坊优伶摆出这幅阵仗,是为了迎接大王入京啊!”
这时候,又有一人后知后觉的惊呼道,望向少王眼神更是充满景仰与羡慕。
“佳人美意深刻,嘉宾怎能远望不近!诸位还不赶紧奋起,驱开这些嘈杂人众,奉送大王入前。”
随着一声高呼,一名勋贵子弟已经打马上前,却被一驾横在街面上的马车拦住去路,索性翻身下马,直接攀上车顶,大声吼笑道:“平康坊色艺倾心逍遥王,你等闲流浪客承惠欣赏已是荣幸,怎敢横阻于途,害相知不能相见!”
正适合出风头的时刻,诸权贵子弟自然不落人后,或是纵马腾跃、炫耀马术,或是下马蹈舞、放声高歌,更有人拉住河东王坐骑缰绳便往人群中硬冲过去。一时间狂态百出,倒比彩台上的表演更加引人注意。
西京时流还未必尽知逍遥王是何人,但见一众都门纨绔簇拥一名丰神俊朗的少年骑士冲入人群中,不免好奇张望,人是英姿俊朗、逸群脱俗,马是神骏高大、龙形虎步,人间至美毕集在此,让人惊叹有加,一时间都忘记了起兴凑趣,不由自主的向左右退避开来,让出一条宽阔的空隙道路。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54/76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