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败家子(校对)第22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24/650

  窦元康信誓旦旦的说道,只有这样,才可以存活,才是唯一的出路啊!
  吴国公李通很不甘心,他沉吟了良久,还是觉得自己的命最为重要,本来,他造反就是被逼无奈。
  “就照你说得办。”
  吴国公有些艰难地说出了这句话。
  窦元康顿时面露微笑,这样的话,他们都可以活下去。
  “报。”
  这时候,一个士卒冲了进来,他身上染血,风尘仆仆,神情憔悴,显然,那是从前线回来的。
  “什么事?”
  吴国公李通立刻意识到不好。
  “崔大人被王司明,给杀了,王司明,投敌了。”
  士卒带回来一个令人绝望的消息。
  “什么?”
  吴国公李通,顿时只觉天旋地转,人差点晕倒了过去,幸亏扬州刺史崔俊,将其给扶住。
  窦元康脸色难看,先前的计划,现在是完全落空了,以城里的兵力来看,根本就不足以吃掉房俊。
  可是现在,必须得进行突围了,否则,就会被两面夹击,那可不是开玩笑的,那是只有灭亡一途。
  “必须得立刻走。”
  窦元康努力让自己平静下来,灭顶之灾,即将到来,任何的选择性失误,都可能酿成巨大的苦果。
  “不行啊!不能退,我们崔家的产业那么多,你们至少得守十天才行。”
  扬州刺史崔俊,抓住了窦元康的胳膊。
  “都这个时候了,你还想着产业,别说十天了,就算是两天,可能都是守不住的,能带走的细软都带走,带不走的,那就毁掉。”
  窦元康冷笑着说道。
  “想不到王司明这个混账,居然是投降了,我真是错看他了,亏他好意思说是洛阳王的后人,连祖宗都不要了。”
  吴国公李通义愤填膺,前方的军队,那是交给江南黜置使崔万山和王司明的,而今,王司明反叛,肯定会调转过来,对付他们了。
  “给你们一个时辰做好准备。”
  窦元康下去布置去了,而扬州刺史崔俊,在背后呼喊不行,需要更多的时间,可是窦元康那是不为所动。
  另一边,房俊也得到了探报,得知前线的敌军投降了,而今,扬州城那是已经变成了一座孤城了。
  吴国公李通,灭亡在即。
  “而今,他们只有两条路了,一是困守孤城,二就是进行逃跑,我更偏向于后者,这守城,肯定是守不住的,困也被困死了。”
  房俊说道。
  “没错,他们一定是会逃跑的。”
  张冒点了点头,赞同房俊的想法。
  “如果是跑路的话,毫无疑问,那是肯定往我们这边跑,我们必须得堵住了。”
  房俊皱着眉头,到时候,他的压力会很大啊!要彻底堵住,可能不太可能,他又不是有几十万大军,难免有漏网之鱼出现。
  不过,只要逮住了吴国公李通,那就可以了。
  “我估摸着,他们肯定想逃往百越的,立刻派人通知岭南郡的驻军,让他们做好准备,逮住漏网之鱼。”
  房俊下达了命令。
  “公子,我们的压力,可能会很大啊!这些人为了逃命,是会拼命的。”
  张冒皱着眉头说道。
  “拼命,我看不见得,而今他们军心丧失,战力已经是没有了,我们正好痛打落水狗。”
  房俊却不这么想。
第二百九十章
效仿齐国
  扬州城内,已经乱作一团了,窦元康正在调度军队,准备离去,扬州刺史崔俊却是突然来了。
  “你们必须得守五天时间,这是崔家的意思,没得商量。”
  崔俊是代表崔家来的。
  “你是在开玩笑吗?别说五天时间,两天都守不住,城里的兵力,有多少你也清楚,不仅要应对朝廷大军,还要应对房俊,这拿什么去打。”
  窦元康很不满,这等于是让他去死了,他可不愿意。
  “战国时期,五国伐齐,齐国只剩下一座孤城都守住了,如果能效仿齐国,说不定可以逆转局势,城内粮草充足,可供两年,如何不能守。”
  崔俊进行辩驳,这有前车之鉴,可以进行效仿。
  “情况根本就是不一样的,昔日,齐国能反败为胜,完全是因为,其他各国之间,各怀鬼胎,还有此一时彼一时,如何能相提并论。”
  窦元康冷笑了一声,效仿齐国,那是不可能的,他们应对的,不是什么诸侯国军队,而是一个统一而强大的王朝。
  “再过片刻,军队就要出发了,你们如果不想走,可以留在这里。”
  窦元康抬头望了望天空,很是无奈,而今,只有把命给保住,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只有以后再图谋东山再起了,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你要谋逆吗?我说了,要死守,不准离开。”
  扬州刺史崔俊,态度十分坚决。
  “今时不同往日,你命令不了我的,这些士卒,也不会听你的,他们也想活命。”
  窦元康平静地说道。
  “对了,你们崔家,不是有私兵吗?也一直未曾动用,可以让他们来守城。”
  窦元康冷笑了一声,而后扬长而去。
  崔俊气得脸色铁青,却拿窦元康一点办法也没有。
  扬州城的大户人家不少,很大一部分,都是仰仗崔家的鼻息,他们担心受到牵连,那是拖家带口的,用马车牛车,装各种各样的财货。
  这一幕,窦元康看在眼里,他皱着眉头,如果带上这些人一起走,那可是太危险了,不仅会影响行军速度,还会影响军队的战力。
  另一边,房俊集中了兵力,往扬州城这边压来,对方就两条路,要么守,要么跑。
  他给薛仁贵写了一封信,要求立刻进攻,他则是欲要先行发起攻击。
  窦元康领着两万大军出城,一经展开,那就是立刻猛冲,与房俊的军队,展开了激战。
  房俊则是在陆乘风的保护下,站在一座土丘上进行眺望。
  对方出城作战,必定是想跑,而不是进行死守,房俊原本以为,窦元康会保护着那些权贵离开,这肯定会拖累行军速度,影响战斗力,但是没有想到,却并没有。
  房俊集中的兵力,也就两万人左右,跟窦元康的兵力持平,根本无法包围吃掉,后者猛冲之下,还真打开了缺口,并不恋战,进行逃窜。
  房俊也是下令,骑兵进行追击,步兵则是猛攻扬州城,争取破城而入,比薛仁贵早一步进城,房俊的目标,那就是崔家的财产。
  崔家底蕴深厚,就算招兵买马,费了不少钱,但肯定还有不少,如果能够拿下崔家,必定是可以获取丰厚的钱财的。
  而薛仁贵的大军入城,不会不注意到崔家的。
  谁先一步入城,这就等于是占据先机的。
  只是窦元康跑了而已,崔家还留在扬州城,看样子是产生了分批,内部分裂。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扬州城就无兵可用了,不可能扬州城所有的兵,都归窦元康的。
  不过,窦元康领兵逃离,这肯定会大幅度削弱扬州城的防御力量的。
  扬州城城墙高大,由于缺少攻城的器械,因此,这一时半会的,房俊也是难以攻下扬州城。
  他不由有些忧虑,他的兵力,可远远不如薛仁贵,因此,后者指不定后来者居上,先逼他进城。
  房俊不禁有些后悔,早知道自己之前,就应该节约使用兵力,这样绝对可以留下四五万兵力,到时候猛攻扬州城,必定可以攻破。
  现在兵力不足,而且,还分散了一部分去追击窦元康。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24/65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