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大明做帝师(校对)第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642

  起码不会想之前一样,如同羔羊一般被人驱赶屠杀。
  这时,瓦剌的骑兵也来到山岗下,阿剌看着布置在山顶位置的大营,嘴角不觉得撇了一下。
  这里说是山岗,其实就是几个百十米高的山包,是官厅山的余脉,地势并不险要,甚至有些平坦,骑兵甚至不用下马,就能冲上去。
  张辅选定这里也是没有办法的事,一来此处是附近最高之处,二来此地起伏的地势,多少能化解掉一部分骑兵的冲击,第三就是此处水源充沛。
  这些都不是重点,重点是能否抵挡住瓦剌骑兵的进攻。
  楚宁看着山下的瓦剌大军,已经没有了昨天的那种恐惧,经过昨天的一战,楚宁也算成长了不少。
  山下的瓦剌大军集结完毕后,随着阿剌的一声令下,五百人的骑兵越众而出,以松散的队形,向着山上的明军大营冲来。
  楚宁一直在关注瓦剌大军的动向,看到对方的冲锋,他知道,眼前之人是个棘手的敌人。
  他没有和伯颜一样,一上来就发动大规模的集中冲锋,而是先派出一支小股部队发起试探性的进攻。
  阿剌就是这么想的,着五百人的骑兵如此分散,如果明军大规模射击,很难造成大规模的杀伤,自己还能看出明军的套路。
  如果这五百人,能对明军防线形成压力,那他正好指挥大军顺势掩杀。
  阿剌虽然和也先不和,但终归还是久经沙场,虽然不知道昨天伯颜失败的原因,但他还是做出了最佳的进攻方案。
  如果真像伯颜所说,明朝皇帝就在这里,只要自己击溃这股明军,就有希望生擒明朝皇帝,到时候自己就是重振蒙古雄风的英雄,也就有足够的资本和也先一争高下了。
  果然,山岗上的明军开始踌躇,看着稀稀疏疏的瓦剌士兵,没有放箭。甚至连火炮都没有发射。
  这说明对方对于自己这种试探,很忌惮。
  其实阿剌只猜中了一部分,作为明军的精锐,这些士兵还不至于因为对方这种试探而恐慌,他们在等,等待楚宁的命令。
  很快瓦剌骑兵就冲上了山坡,虽然速度收到山势的影响,有所下降,但终归影响不是很大。
  不过,随着不断接近明军大营,五百瓦剌骑兵开始不自觉地向营门靠拢。
  明军大营修建的很规范,如果是步兵从山下攻上来,最好的办法也是攻破大门,长驱直入。
  因为这里虽然是临时搭建的营地,但明军充分利用山势,大营并不是传统的四四方方,或者圆形,而是根据山岗走势而建。
  这就将进入大营的最佳路线,约束在了营门一处。
  这些瓦剌骑兵在距离大营门口还有两箭之地的时候,将身体附在马背或者马的侧面,尽量减小受弹面,同时抽出弓箭,准备对营门上的明军发射弓箭。
  就在此时,楚宁一声大喝,“开始!”
  瓦剌骑兵还以为明军要放箭或者发射火铳,没想到营墙上的明军并没有什么变化,如果他们能在高处观察,就会发现,营门背后有几百名壮汉,正奋力拉着一根根粗绳。
  “一二三,用力!”
  随着整齐的呼喊声,在瓦剌骑兵前方出现一道道横贯营门的长坑。
  饶是这些瓦剌士兵再小心,也不会想到明军如此狡猾,竟然在营门前挖出这么多长坑。
  这些长坑并不深,只有半人深,也不宽,只有一匹马的宽度,只要一提缰绳,战马就能轻松越过,但却数量极多。
  而且间距也很有讲究,如果战马越过第一道长坑,那落地之后,很难避免坠入第二道长坑,就算勉强越过第二道长坑,后面紧跟着第三道长坑,是无论如何也逾越不过去的。
  果然,随着长坑的出现,五百瓦剌骑兵就算有少数人能勒住战马,大多数人还是没有刹住,只好将马速提到最高,希望能越过这一排排的长坑。
  但现实却告诉他们,经过科学计算得出的结果,除了极少数运气极佳的人,其他人是躲不过去的。
  瓦剌骑兵纷纷落马,或者是人从马背上掉下,或者是战马掉进长坑。
  很快,五百骑兵就只剩下一百多人,转身撤走。
  阿剌在山下看的清清楚楚,他在庆幸自己只派出五百人的同时,也在咒骂明军的狡猾,这还没开始交战,自己就损失了三百多人。
  掉进长坑的瓦剌骑兵惊奇地发现,这个长坑里面还有‘小惊喜’,就是一些被削尖了的树枝,不规则地插在里边,掉进去之后,不管是人还是战马,都难逃被刺穿的下场。
  而大营里的明军,似乎没有出营补刀的意思,任由长坑里的人马哀嚎嘶鸣。
  “先生高才啊,仅仅几道长坑,就让瓦剌人知难而退了。”朱祁镇极度不要脸地拍着楚宁的马屁。
  不过,朱祁镇的话还是得到了广大明军士兵的肯定。
  这倒不是说楚宁的计策多么出众,而是在这次‘交锋’中,明军没有一人受伤,甚至连一支弓箭都没有发射,就取得了斩首三百人的战绩,极大地提升了明军的士气。
  “别高兴的太早了,接下来才是重头戏呢。”
第10章
战前准备
  楚宁没有因为朱祁镇的马屁而飘飘然,他知道,这点损失,对于现在的瓦剌人来说,连皮毛都算不上,真正的大战还没有开始。
  现在他已经在朱祁镇心中树立了难以撼动的权威,在这些明军当中也建立起了很高的威望,所有的一切,都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只要能顺利度过此关,那今后不管是在大明施展拳脚,还是扬帆远航,都是一笔强大的资本。
  但一切的前提就是能成功过关。
  想到这,楚宁没来由地有了一丝紧张。
  这些长坑,也只能给瓦剌大军带来一点攻击的困惑,但终归不是长久之策。
  果然,山下的瓦剌骑兵迅速做出了调整。
  只见,瓦剌大军阵型一变,从后边一大群衣衫褴褛的人,被驱赶道大军阵前。
  看到这些人,大营里的明军,瞬间怒气报表。
  那些人虽然衣衫褴褛,眼神空洞,但可以看出,那都是汉民。应该是瓦剌人抓大的明军俘虏,或者是一路上劫掠的普通百姓。
  这些人几乎全都是年轻人,这不是说瓦剌人多么仁慈,恰恰相反,看到这些青壮,不难想想,那些老弱的下场。
  “先生,他们是什么意思?”朱祁镇好奇地问道。
  “滚!”楚宁没好气地吼道。
  朱祁镇见楚宁是真生气了,只好悻悻地退到一边,拉过张辅,继续问道。
  “陛下,瓦剌人是要用这些汉民来填坑!”张辅小声地跟朱祁镇解释道。
  朱祁镇听罢也明白楚宁为什么这么生气了。
  虽然接触时间不长,但朱祁镇还是能感受到,楚宁对生命的尊重。
  看到自己的同胞被用来充当炮灰,想必此时的楚宁心情一定坏到了极点。
  朱祁镇识趣地没有继续追问,而是默默来到楚宁身后,继续充当跟班的角色。
  那些后来的大臣见状,心中除了对楚宁无理的气愤,现在对他的认识更是又提高了一个档次。
  皇上被楚宁如此无理,竟然没有丝毫不悦,甚至继续出现在楚宁身后。
  这正是朱祁镇想要的结果。
  虽然朱祁镇当皇帝不怎么样,但终归是当了八年皇帝的人,对人心的把握还是不差的。
  他之所以这么做,一来是因为自己妄言惹怒了楚宁,再者,就是要给大家一种感觉,就是楚宁的话就是圣旨!
  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楚宁所说的万众一心。
  “楚先生,是否要填埋长坑,解救那些百姓?”负责长坑挖掘的平乡伯陈怀上前进言道。
  “嗯,可以。”
  “且慢!”见楚宁同意了陈怀的建议,另一个参与长坑修建的襄城伯李珍开口阻止道。
  “此时填埋长坑,瓦剌骑兵就能毫无阻拦地冲道营前,而且那些百姓之中肯定混杂着瓦剌人,到时候我们将直面瓦剌大军的攻击!”李珍说完,又不少人点头。
  不过,李珍的话似乎并没有起到一点作用,陈怀看都没看他一眼,直接走下营墙下令去了。
  李珍先是一愣,而后明白了,有朱祁镇给楚宁坐镇,楚宁现在的每一句话,都可以看作皇帝的命令,自己的话就算再有道理,也没有什么用。
  倒不是李珍冷血无情,而是正如他所说的,着是瓦剌人的阴谋,甚至是阳谋,不管他们怎么做,最终的结果都是一样的。
  除非楚宁下令将那些人全都射杀,否则瓦剌人根本不会有一丝损伤。
  很快,明军启动机关,第一道长坑被掩埋好了,就在第二道长坑逐渐被掩埋的时候,俘虏‘大军’来到最前方的一道长坑,开始搬运石块、草木填埋。
  大家能看道,在人群当中,有不少手提刀剑的瓦剌人,在不停催促俘虏们加快进度。
  营墙之上的明军,此时已经义愤填膺到了极点。他们纷纷看向楚宁,希望楚宁给他们出去冲杀的机会。
  但楚宁却一直面无表情地看着大营前发生的一切。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64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