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大明做帝师(校对)第62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21/642

  “大帅,准备完毕!”一个侍卫走到楚宁身边说道。
  “开火!”随着楚宁的一声令下,驼城上的火炮开始朝着罗波尔城的城墙发出震耳欲聋的怒吼。
  一时间,罗波尔城的城墙被明军的炮弹炸的碎石满天飞,城墙上原本还准备趁着明军攻城的时候发动反击的车臣汗过的士兵,成片被击倒。
  甚至有些躲在垛口后边的士兵,直接被坍塌的对口砸死。
  更多的士兵选择逃离城墙,向着城中狂奔,而罗波尔外城的城墙也没有让大家‘失望’。
  仅仅三轮炮击之后,整个城墙有不下十处彻底坍塌,其他没有坍塌的地方也好不到哪里去,而作为明军轰击重点的城门,更是直接变成了一队瓦砾。
  明军这边也停止了射击,毕竟这种单薄的城墙,根本没法跟大明那种可以在上面并排骑马的宽大城墙相比。
  他们就是用石块堆砌出来的,能容纳几人并排行走的石墙,继续轰炸下去,除了浪费明军的弹药,没有任何用处。
  明军炮击结束后,并没有派出骑兵或者步兵攻击,而是派出许多被俘虏的车臣汗国的士兵,对着城中喊话,内容很简单,就是让城中的百姓和士兵们投降。
  当然,作为车臣汗国的大汗,巴答忽儿则是明军重点照顾的对象,只要他肯投降,明军可以保证不再攻击,也可以和城中百姓一样,保证他的家人和财产安全。
  可是,对于明军的‘善意’,巴答忽儿并没有做出回应。
  “这也许就是巴答忽儿最后的倔强了。传令下去,一个时辰后,我们的大军将要正式攻城!”
第940章
早干嘛去了
  明军喊话完毕之后,城中的百姓先是等了一会儿,但是最终还是有人经受不住了,他们壮着胆子走出罗波尔城。
  明军并没有为难那些出城的百姓,而是任由他们离开。
  然后罗波尔城的大部分百姓都已经出城了,在出城的人流中,甚至还夹杂了不少穿在车臣汗国军服的士兵!
  明军除了盯着他们,防止他们突然发动攻击之外,对他们根本不管。
  而巴答忽儿也接到了禀报,气的他直接把能砸的东西全都砸了。
  原本被他寄予厚望的巷战,还没有开始就结束了。
  大量的士兵随着百姓逃出城外,巴答忽儿看看自己身边的五千大军,心里还是有点不甘心。
  可是身边只有五千人,这座城堡就算再坚固,能经得住明军几轮炮击!
  此时,巴答忽儿也陷入了沉思,就这么投降了?
  他多少有些不甘心。
  继续对抗下去,他知道,这几乎是不可能的的。
  虽然罗波尔城的外城不像城堡一样坚固,但也算不错了,毕竟这个时代,欧洲的大部分地方王宫城堡外边连起码的城墙都没有。
  现在,这座外城,在明军的炮火下仅仅坚持了一刻钟!
  就被明军彻底轰塌了,这样一算,如果明军轰击的目标是王宫城堡,那他能坚持多久!
  就在他犹豫的时候,由侍卫来到他身边,“大汗,明军已经来到山脚了!”
  “什么!”巴答忽儿豁然起身道。
  车臣汗国的王宫和欧洲大部分的城堡不同,他是修建在半山腰上的,可是,这里的山势并不陡峭,根本不能对明军造成多大的影响。
  这一点,巴答忽儿再清楚不过了,可是现在外城别说除了房屋,什么都没有了,军队也跑的差不多了,自己这座王国孤零零地立在这,能坚持多久?
  巴答忽儿虽然心中也没有多少底,但是他还是快步登上城墙,此时,王宫山脚下,一大群明军已经开始在山下组装大炮。
  几门体型巨大的火炮已经被组装的差不多了,明军似乎没有劝降的意思。
  楚宁当然没有继续劝降的意思,他甚至都没有进城,这次带队来的是李铁山,李铁山可没有楚宁那种好脾气。
  这次楚宁让他把攻城炮带了过来,在他看来,楚宁的意思很明显,那就是不废话,直接炸。
  火炮安置好之后,李铁山一声令下,明军的火炮开始朝着城堡进行了一轮齐射。
  虽然无论是宣武军,还是韩建,都不知道对方的存在,但战况也是惨烈无比。
  西城这边,杨峥已经将剩下的人马重新编成两个团,就算这样,人员也出现不足,有几次杨峥都想将李晔留给他的预备队拍上去。
  不过杨峥最后还是忍住了,今天才是第三天,援军最快也要两天后才能到,说不定还得五天的时间。现在还不是派出预备队的时候。
  他一直咬牙坚持着,傍晚的时候,宣武军总算结束了一天的攻击。
  而东城相对西城,损失更加惨重。
  这边的韩建如同疯了一般,仅仅半天的时间,就丢下三千具尸体,同样,禁卫军也出现了近千人的伤亡。
  这也是自打禁卫军攻占潼关以来,伤亡最大的一天。
  李晔回到府衙不久,一脸疲惫的杨峥来到府衙。
  “今天伤亡很大,你那边的情况朕都知道了。朕刚刚接到消息,凤翔的禁卫军今天晚上就能抵达渭南,也就是说,我们最少也要坚守两天,给大军争取时间,攻占华州。”
  “陛下,末将知道了。只是末将恳请陛下,移驾城外。城中有末将在足以。”
  杨峥知道,明天东西两边就会知道对方的存在,那他们就会更加疯狂地进攻,以求在对方之前攻占潼关。
  到那时,潼关就将面对比现在高出数倍的压力,杨峥不知道自己到时候潼关还能不能守住,但不管能否守住,李晔都不能再呆在这里了。
  杨峥出身蓝田,虽然不像流民营那样,但对于李晔也是充满了崇敬,整个京畿道,都是一样。
  所以,杨峥一直想要劝李晔离开这个危险之地,但是李晔的坚持,让杨峥没有丝毫办法。
  “朕什么时候要走了,以后这种话不要说,朕的将士们还在这浴血厮杀,朕岂能独自逃走。”
  “有胡思乱想的功夫,还不如好好想想,接下来的两天怎么应对才是真的。
  现在韩建也来了,很快两边就会知道对方的存在,那么接下来的两天,攻势必然凶猛。听说你把剩下的人,重新编成两个团了?”李晔对于杨峥的做法,很满意。
  能灵活地根据战场的变化,随时调整自己的战略,这是一个优秀将领必备的素质,显然,杨峥有这方面的潜质。
  “是。不过今天一战下来,现在末将手中,除了预备团,能战之兵不足一千人了。”
  “嗯。”李晔点点头,没说什么,他这边也差不多,三个团,一天大战下来,战损达到一千六百人,当然这包括一些轻伤士兵。
  但也足见东城防御战的惨烈,三千人,借助城池之利,战损超过一半,可见韩建的攻势有多疯狂。
  与此同时,渭南的彭凡,也等到了禁卫军的援军部队,他就不必再像小媳妇一样,守着渭南不动了。
  他是李晔的狂热追随者,他很崇拜李晔的那套进攻理论,所以当禁卫军主力来到渭南,彭凡的第一反应,就是做好进攻的准备。
  现在渭南可供彭凡调遣的兵力已经达到四万人,这些都是经历过凤翔之战的精锐之师,对面的一万五千华州军,根本不是他们的对手。
  彭凡知道,此时潼关的李晔一定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他恨不得插上翅膀飞到潼关。
  但他也不能冒进,不然只会适得其反。
  彭凡将手中的四万大军,分成三个梯队,首先是集中了七千骑兵,其中重装骑兵两千人,作为开路先锋。
  其后则是远程打击部队和骑兵化的步兵,三队之间保持五里的间隙。
  分工完毕,彭凡安排大军修整一夜,次日一早向渭南城外的华州军发起攻击。
第941章
重装骑兵
  “陛下,军心可用!”杨峥听到大军的呐喊,也是一阵阵心潮澎湃。
  “嗯。”李晔点点头,转身再次来到府衙前。
  “不要急于决定,都回去好好想想。”李晔说道。
  “陛下,卑职蓝田王锐。”李晔说完,一个禁卫军伙长走出队列说道。
  “自打陛下在蓝田变法以来,卑职家中分了田,贱内在兄嫂的帮扶下,也经营着一家小食铺,家境还算优渥。
  父亲曾说过,去年蓝田旱灾,如果不是陛下,我们一家还能剩下几口,就算勉强活下来,不是沦为富家佃户,就是卖身求活。
  是陛下给了我们一家活下去的机会,是陛下让我们又能重新像人一样活着,父亲说了,他老人家有三个儿子,我和大哥都从军了。
  三弟还小,只要三弟成年,父亲还会送他当兵,给陛下当兵,我王家此生不悔!”
  王锐的话,在禁卫军中引起了强烈的共鸣。这些禁卫军中,全部都是利用变法的受益者,他们在变法中得到了真正的实惠。
  王锐的话虽然有些语无伦次,但却实实在在说出了他们的心声。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21/64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