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大明做帝师(校对)第53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34/642

  而且这次漠北许多部族也参与其中,他们自然能感受到变化,这样一来,漠南漠北都将很快融入到大明之中,到时候,就算不出兵,也先也掀不起什么大风浪来。
  不过在往北边,我们的控制力就会弱很多,这就需要不断进行推进,这样一来,我们需要大量的时间,至于那个所谓的西伯利亚汗国,根本对我们构不成任何威胁。
  之所以要收复那里,是为了防止有人借机从那里进犯大明,何况,那里的许多资源都是大明十分需要的。
  比如木材,比如那里的土地十分肥沃,只不过因为那里的天气实在是让人有些难以适应,但是我相信,作为曾经的华夏土地。
  我们华夏民族肯定能在那里好好生活下来,这样才能真正将那些地方融入到大明。
  可你们也知道,现在咱们自己也确认,许多州府已经上书朝廷,再向他们要人,他们就直接吊死在衙门。
  没办法,这几年,尤其是这次大战之后,我们需要的人口太多太多了,许多原本已经人满为患的州府,现在也出现了人口紧缺的。
  尤其是近几年,江浙地区海贸兴盛,出现大量的劳力空缺,许多州府之间已经为人口打红了眼,所以,我们这次能得到朝廷这么大的支持,已经实属不易了。”
  楚宁这话指的是朝廷对西北的人口支持,因为除了大量的宗教人士,朝廷还给西北准备了百万户的移民!
  如果是放在以前,大家都觉得这完全是多此一举,但是随着沙州等地官员的进驻,尤其是那些宗教人士和百姓的迁移进来,已经使得那里快速融入到了大明。
  他们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后勤的支持!
  没错,虽然说这支大明的西征大军,很少想后方伸手要支援,但是考虑到大军即将进入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作战,一些准备还是很有必要的。
  尤其是因为行军的需要,大军几乎没有在一个地方停留过半个月以上的时候,为了保障今后作战的需要,还是要后方尽量提供一些物资帮助。
  谁也没想到,刚刚从吐鲁番手中收复的沙州城,能这么主动地想大军提供这些帮助,一批批的物资,运抵前线,更让他们惊奇的是,在运输队伍中,许多都是沙州、瓜州的当地人。
  这些人对大明的感情其实并不深,按照大明的政策,这些人是不用想前线运送物资的,可他们却来了,而且还是高高兴兴地来的,没有一个人抱怨。
  他们完全是心甘情愿来的。
  这就有点意思了,能这么快让一个刚刚回到大明怀抱,地方的人心甘情愿地来到前线送物资,这就有点不同寻常。
  现在这种例子所不胜举,也正因为如此,他们对此次作战充满了信心,他们觉得,只要朝廷的支持足够充分,他们能一路打到天边去。
  不过现在他们听到楚宁的这番话之后,他们觉得原来还有这么多的隐情他们不知道,毕竟这件事除了像楚宁这种高层之外,他们很少能知道。
  当然,就算知道,他们也很少关心这些,毕竟他们都是军人,这些东西肯定是文官操作就好,他们也不熟悉,一旦涉及反而会添乱。
  不过现在看来,楚宁能争取到恢复汉唐故土已经是非常不容易了。
  “行了,别一个个愁眉苦脸的,仗有的是你们打的,虽说我们的目标是恢复汉唐故土,可是要真正巩固下来,就不是打败眼前的敌人这么简单了。
  你们不是号称自己是万军之中的猛将吗,接下来的作战就看你们的了。都赶紧回去准备吧,那些金帐汗国的人,肯定不会让咱们失望的。”楚宁对着众人说道。
  大帐里的众人知道,楚宁肯定有别的事,他们全都行礼出去了。
  这群人走了之后,从楚宁的后帐走出一个人,正是应该在吐鲁番城主持大局的主永和。
  不过此时的主永和,满脸愁容,好像遇到了很大的难题。
  “下次别躲在我的后帐里边,尤其是不要摆出这么一副样子,我可是个正常人!”楚宁一脸嫌弃地对主永和说道。
  “我的国公爷,我的大元帅,你就不能考虑一下我的苦吗,你倒是一声令下交代完就算了,你知道,为了给你筹集这些物资,准备这些东西,我都快愁死了。”主永和一脸哀怨地说道。
  “行了,你是文官,这种事你觉得我交给那些将领合适吗!
  再说,你们不是一直喊着什么齐家治国平天下吗,现在给你们这个机会,别人烧高香都求之不得,你看看你现在这个样子。
  如果是在京城,少不得有人会参奏你一个懈怠国事的罪名,也就是我,宽宏大量,不计较你这些。”楚宁一副你应该知足的样子。
  “先生啊,不带你这样的,你看看,我现在这个样子,能和懈怠国事放在一起吗,说实话,我都已经好几天没有正儿八经地休息了。”主永和指着自己憔悴的脸说道。
  “行了,知道你辛苦,不是给你找了几个人帮忙吗,我倒是觉得的,你是不是看到西域那些异域风情的女子累的。
  不过说真的,虽然这里远离京城,但你也要注意一点,不能流连温柔乡不知。”楚宁一副我为你好的样子。
  主永和差点没吐血,这话也就是楚宁说,换个别人,主永和一口浓痰就吐他脸上。
  这是什么意思,难道他主永和是那种为了美色耽误正事的人吗!
  不对!
第802章
布局西北(九)
  主永和似乎觉察到了什么不对劲的地方,楚宁说这些话看似轻松,但是肯定后边还有什么大招等着他。
  以他对楚宁的了解,第一这件事肯定不是小事,第二楚宁已经计划好了,自己几乎没有逃脱的可能性!
  想到这主永和转身就想跑,他现在能做到似乎就只有逃跑这一条路了!
  不过他刚走出去两步就停下来了,他愁眉苦脸地转过身,“先生,您就不能换个人吗,怎就可这我这一个人来啊。”
  “跑啊,你怎么不跑了。”楚宁欷歔地看着主永和说道,
  “哎,算了,先生有话直说吧。”主永和任命似地说道。
  “行了,别一副小媳妇的样子,摆给谁看呢。
  放心,原定计划不变,还是怛罗斯,还是和他故土,这一点是不会改变的。”
  “先生,您还是直接说但是吧。”主永和并没有因为楚宁的保证而放松,反而更加担心起来,楚宁越是这样,他就越担心接下来楚宁的话。
  “这个,”楚宁有点不好意思,毕竟他也觉得自己接下来要说的有点过分,尤其是对主永和来说。
  “哎,此次作战,收复怛罗斯之后,为了巩固边界安全,我会在怛罗斯留下五万大军,和一部分驼城,另外还有五万大军会按照计划,对周边的战略要地进行整肃。
  同时,你也要入驻亦力巴里城,这里也将士大明西北行省的忠心,到时候,你也要协助陈辅,做好防备准备,随时防备有人对大明不利。”
  “等等,先生这话是什么意思?”主永和噌的一下就站了起来。
  他已经从楚宁的话里听出了不一样的东西。
  现在在这里有驼城一座,内有将士五万人,城外还有十二万骑兵随扈左右,一来是为了护卫驼城的安全,二来,这些人也是为巩固收复之地做的准备。
  这本来也没什么,原计划就是如此,随着大军不断收复汉唐故土,这些军队将逐步被安置在各个战略要点之上。
  可是刚刚楚宁的话里边却透露出了其他的意思!
  驼城可以拆分,这一点主永和是知道的,作为工部尚书,他对这些有着一种近乎天然的熟悉感,当然,也真是因为他对这些的痴迷,所以他才一直不愿意入阁。
  楚宁刚刚说会在怛罗斯那里留下一部分驼城!
  这就有点不对劲了!
  原计划虽然也是如此,但是原计划,在稳定好怛罗斯之后,楚宁安排好这里的一切之后,就要回身京城,或者是直接去塞北,这取决于朱祁镇是否已经返回京城。
  这倒不是因为朱祁镇不信任楚宁,而是真得有点心疼楚宁,当然,也是为了避免一些不必要的口舌。
  大家都知道,随着凉州之战的结束,所谓的举世攻明已经成了一个笑话,尤其是在奥斯曼征战的张懋也传回消息,塞得港已经稳定下来。
  奥斯曼作为当地一个重要的大国,为了弥补因为‘他们管理疏忽’,给大明带来的损失,愿意支付大明舰队此次出征的军费,并且派遣五万劳力,协助大明尽快修建苏伊士运河。
  望海城以内的地区,清算则早就完成了,自从陈怀、张玮带着大军一轮从云南杀入安南之后,战斗几乎就是一边倒的进行。
  首先是安南首当其冲,在赔付大量大明损失之后,被迫借道给明军,并且还要保障大军的日常供给,安南王国除了大营根本没有第二条路可以走。
  因为他们知道,稍有迟延,等待他们的就将是灭国。
  明军一路从安南打到暹罗,这一战除了天气给明军带来一些麻烦之外,对方的军队,也就是那些战象还有点威胁。
  不过在明军炮火的攻击下,那些战象好像也没有发挥城什么作用。
  塞北现在更是进入到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自从朱祁镇当众宣布,他接任草原大汗,整个草原的变化简直让人咋舌。
  尤其是因为朱祁镇的坐镇,当初他承诺的很多东西,都在以最快的速度完成,这样一来,在草原之上,朱祁镇已经成为了特曼心目中最好的大汗。
  本来就是,除了那些贵族之外,大部分的草原百姓和对面的普通百姓一样,他们希望的生活不是整天抡着刀子砍杀,而是能安安稳稳地生活。
  大明兑现了他们的承诺,更让刚刚经历一场大战的他们感到了和平的好处,整个草原一片欣欣向荣。
  现在就只剩下西北,还有战事在进行,而朝野上下在彻底放心下来的同时,也有人开始质疑楚宁的动机。
  如果不是楚宁手中的军队都是一些‘不起眼’的军地,那现在楚宁估计又要被弹劾成筛子了。
  就这,内阁也是承受这巨大的压力。
  现在楚宁这么说,似乎并不像就此结束战争,似乎还要继续下去。
  虽然楚宁这次作战,并没有向朝廷伸手要这要那,甚至连军费都是靠着西北几省以及战场的缴获维持,但一个人领着一支强悍的击溃六十万敌军的大军,谁都不会放心。
  “你也别整天愁眉苦脸的,大家都知道,这是我最后一次领兵出征了,能打下汉唐故土,这本是应有之义,但是要巩固下来,绝对不是这么简单的事。
  这里离开华夏的时间太久太久了,如果不能把那些潜在的威胁消除掉,那大明的边界将永无宁日,各方势力都会不断尝试试探大明的底线。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34/64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