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大明做帝师(校对)第45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53/642

  成敬没有出去传旨,他愣愣地站在那,一脸难以置信地看着朱见深!
  这简直就是不可思议!
  二十万明军出征的时候,虽然没人说,但是谁都觉得,能守住宣大一线,保住大明边境不收瓦剌侵扰就已经是一件天大的好事了,谁会,谁敢想,明军不仅胜了,还是前所未有的大胜!
  歼敌人数,俘虏人数,都将有督察院的人前往验看,根本不能作假,更何况,你就是想作假也根本做不到!
  如果是几百几千人的俘虏,或许还有可能,那可是歼敌八万,俘虏二十几万!
  这要是作假,得有多少百姓被剃头啊!
  更何况,原本就对朱祁镇出征不满的文臣,自然会细致到极点,这绝对是真实的战报!
  “太子殿下。”此时大殿外,曹鼐带着王文等一众阁臣赶了过来,手中拿着一份同样的战报!
  “好啊,父皇扬威塞北,最少给大明打出二十年的太平!”朱见深激动地说道。
  是啊,也先这次也算是做了一件好事,他把瓦剌和鞑靼聚集在一起,大明北方的蒙元敌人这次可以说是倾巢而出,打败了他们,就相当于打败了全部敌人。
  这样一来,北方就没有可以威胁到大明的势力了!
  起码二十年,不管是鞑靼还是瓦剌,都甭想恢复过来,可是大明会给他们二十年的时间恢复吗!
  当然不会,早在朱祁镇出兵之前,楚宁就和内阁商定好了战后的一系列举措,不过当时没人当回事。
  虽然他们也在按部就班地准备着,可是心里边也在打鼓,就算最精锐的二十万大军北上,可对手也是百战精锐的五十万大军!
  能守住宣大防线,不让他们攻入大明就已经是侥天之幸了,谁也不会忘记当年的宣府之战!
  那也是大明最精锐的二十五大军,结果有一半的将士埋骨宣府!
  当时的统帅也是朱祁镇!
  可现实就是这么让人预料不到,同样的二十万精锐,同样的统帅,不同的是,这次朱祁镇并没有带着一大堆文臣武将,更多的都是皇家军事学院的学生。
  而对面的敌人,也不是当初那个称雄瓦剌的也先了,现在的也先,是征服了大半个北方,裹挟着十几万鞑靼人的五十万精锐大军!
  此消彼长,能保证不败已经不易,更不要说战胜了!
  如果是楚宁领兵,或许大家还会有些期待,毕竟楚宁自从出世以来,一直都在战场上创造各种奇迹,可楚宁这次不仅没有前往塞北。
  反而是带着一千皇家军事学院的军官,直奔万里之外的西北之地!
  现在胜了,不仅仅是胜了,是不容置疑的大胜!
  可以想象,朱祁镇这次回京之后,谁还会对他有所质疑!
  他已经达到甚至超过了他的先辈,功绩可谓直追太祖老朱!
  虽然有点玄幻,有点难以置信,但他却实打实的发生了!
  果然,随着京城一百零八声得胜鼓的敲响,整个京城的百姓揉着惺忪的睡眼走出家门,此时从皇宫冲出的无数禁军,在大街上狂奔大喊。
  “塞北大捷,歼敌八万,俘虏二十余万!”
  一路狂奔,一路大喊,原本吵闹的京城街道一下安静了,大家似乎还没有从睡梦中醒过来,是不是听错了!
  可是很快,他们醒过神来,‘西北大捷!’
  顿时,整个京城就像是被点燃的爆竹一样,炸锅了,谁也没有料到,会有这样的大捷。
  百姓是淳朴的,他们对这个消息一点怀疑都没有,当然,这也有朝廷一直将最新的战报通报出来有关,百姓们从顺天府看到的消息,就是真实的消息,没有丝毫作假,唯一的不足,就是许多细节被抹除了。
  可这也难免,毕竟事关朝廷机密,可就算这样,百姓们也有了一个可靠的消息来源,这不仅制止了那些别有用心之人的造谣,也安定了民心。
  不到一个时辰,整个京城都知道了塞北大捷的消息,百姓们纷纷涌上街头,朝着北方焚香、放鞭炮,把他们能用的所有方式都用上了,这可是大明近几十年来最大的大捷!
第683章
大计划(上)
  整个京城出现了自建城以来,第一次出现这种,深夜开始的狂欢,整个京城陷入了疯狂。
  全天下都知道,所谓的举世攻明,其实真正的威胁主要是来自北方的瓦剌,一来大明和瓦剌之间世仇的关系,二来塞北的瓦剌距离大明的核心地区最近。
  海外领地原本就是最近几年才有的,况且就算丢了,也能打回来。西北之地原本就是苦厉之地,大部分人对那里都抱着无所谓的态度。
  西南,几乎就没消停过,这些年下来,也没见西南那些土司有多大的威胁。
  可塞北不一样,那里距离京城最近,一旦战事不利,京城就成了首当其冲的战场,然后就是黄河以北的大片区域,这里一马平川。
  对于游牧的瓦剌来说,几乎可以没有任何阻挡地抵达任何地方。
  现在好了,他们的皇帝朱祁镇,这个差点被瓦剌人抓走的皇帝,现在带着二十万大明健儿,在塞北草原,一战几乎把瓦剌全歼,三十万啊!
  瓦剌不是大明,他们几乎是全民皆兵,不是因为他们真的有多好战,而是因为游牧民族的人口就这么点,不全民皆兵,他们根本没法和周围的势力抗衡。
  而且塞北草原条件艰苦,不想大明,有稳定的环境,他们本身的出生率就不高,加上条件艰苦,往往能成年的孩子就更是少之又少。
  三十万人,没有二十年的时间,瓦剌别说恢复元气了,说不定早就被其他势力吞并了!
  这简直堪比当年太祖盛世的功绩,发生在现在,他们虽然没有亲身经历,但也算是支援有功,能经历这样一场大胜,简直就是天大的幸事,是可以吹嘘一辈子的大事!
  尤其是那些有儿郎在军中的,更是骄傲的不要不要的。
  顺天府的差役全员触动,确保京城不会出现什么变故,这倒是有些多余了,百姓们虽然高兴,但是也不会做什么出格的事。
  就算有人想做什么出格的事,结果那简直就是惨不忍睹。加上之前几次大清理之后,京城的那些城狐社鼠,几乎被清扫一空,所以整个京城热闹却祥和。
  塞北的朱祁镇却并不轻松,他先是来到阵亡将士临时安放地,几万具大明将士的尸体整齐地摆放在那等待火化,现在虽然是冬天,但是为了防止发生瘟疫,明军还是会把阵亡将士的尸体火化带回去。
  朱祁镇走上前,有护卫端过一个托盘,朱祁镇从上面取下一杯酒,“大明将士们,今天的胜利离不开你们的舍生忘死,离不开你们的浴血厮杀,我,大明皇帝朱祁镇,在此谢过了!”说完,朱祁镇将第一杯酒洒在地上。
  “只要我朱家子孙在位一天,就不会忘记你们为大明所做的牺牲,你们是我大明钢铁的脊梁,是我大明的擎天白玉柱!”第二杯酒洒在地上。
  “魂归来兮,我大明英烈!”第三杯酒洒下的时候,朱祁镇失声痛哭。
  他是动了真感情了,他是为这数万将士痛哭,是为了这一战的不易而哭。
  此战,不论是将士,还是他,都顶着巨大的压力,甚至很多人都已经写好了遗书,朱祁镇就差直接让位给朱见深了,虽说这些年大明军力强盛。
  但是此次面对的不是一般的敌人,而是曾经击败过大明的瓦剌,而且对方的兵力几乎是他们的三倍!
  说没有压力,那纯属胡扯。
  稍有不慎,他们就是兵败身死,而且还会被钉在耻辱柱上,后人会说,是他们让大明再次受到瓦剌的蹂躏,是他们没有保住汉家江山。
  也许这就是传说中的压力就是动力,在这情形下,他们赢了,彻彻底底地赢了!
  一时间,整个大营都跟着朱祁镇高声大喊,“魂归来兮,大明英烈!”
  朱祁镇祭奠完阵亡将士,一头砸进伤兵营,一晚上都在帮着救助伤员。
  朱祁镇是想通过这样让自己冷静下来,现在大明胜了,还有许许多多的事需要处置,他们此战可不仅仅是在战斗中战胜对手,更重要地是将对方彻底同化进华夏大家庭!
  这才是真正的目的,不然,这次就算瓦剌被灭了,几十年后呢?说不定鞑靼又再次崛起,就算没有鞑靼,那其他游牧民族也肯定会崛起。
  纵观史书,华夏几千年来,塞北草原上的威胁就从来没有真正消除过!
  大秦北伐,将匈奴赶出了河套,两汉强横,将匈奴驱逐万里,可匈奴走了又来了突厥,突厥跑了又来了柔然,柔然之后又是契丹。
  塞北草原上的敌人似乎就从来没有消失过,就像是华夏的朝代一样,他们只不过换了一个其他部族,继续威胁华夏。
  朱祁镇现在努力救助伤员,放空自己的大脑,就是要将楚宁和内阁制定的方略梳理一遍。
  “陛下,如果此次计划成功,大明北方草原不仅不会在成为大明的威胁,还会成为大明的藩篱,为大明扩展更大的生存空间。”楚宁信誓旦旦地说道。
  “燕国公,此话是否有些为时过早了。”王文郁闷地说道。
  是啊,楚宁在内阁的小会议室里慷慨激昂地说了半天,林林总总说了一大堆,就算是他这个楚宁的政敌听的都有点人血沸腾了。
  可到底是什么样的计划,你倒是说啊!
  这就是在楚宁离京前的内阁一次密会之上,参会的人很少,但确实真正的大明最高层。
  大明皇帝朱祁镇、皇太子朱见深、内阁首辅曹鼐以下九名内阁成员一个不落,六部尚书悉数到齐,当然还有召集此次会议的楚宁!
  人数虽然不多,但都是实打实的大明高层,他们之中随便拉出一个来,那在大明都是举足轻重的人物,更不要说大明的皇帝和太子了。
  “其他的我就不多说,我想就算不用说你们也都知道,我就直奔主题了。”楚宁平复一下心情说道。
  楚宁其实也很紧张,这也是他来到大明之后最紧张的一次,原本一个普普通通的研究生,现在要和大明王朝最高决策层,一道商议一个一劳永逸平定塞北的方略!
  放到穿越之前,楚宁就是在最荒唐的梦里,也不敢想,可现在实打实地发生了!
  楚宁默默在心里再次梳理来了一下自己的计划,仔细想想是否有什么漏洞。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53/64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