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大明做帝师(校对)第42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28/642

  “诸位大汗,小人才疏学浅,在这也帮不上诸位什么,小人自请前往大明打探消息,以为诸位大汗日后进兵做好接应。”郑晨良一脸谦卑地说道。
  “嗯,一个弱鸡留在这里确实也起不到什么用,你回去吧。”阿失帖木儿挥挥手说道。
  郑晨良走出大帐,深深地吸了一口气,自己这次前来,原本是想看着楚宁怎么被六十万大军碾成齑粉的,当然,也是观察一下西北局势。
  现在看来,就算这些人能打败楚宁,也肯定被楚宁收拾的不轻。
  这些年他也算是和楚宁交手多次,他得出一个结论就是,楚宁这家伙总是能在别人认为不可能中创造出奇迹,当初在湖口,谁能想到,他将宁王水陆大军二十万硬生生堵在江西,寸步未出!
  在辽东,他身边几无可用之人,他竟然硬生生把自己布局多年的辽东搅得天翻地覆。
  现在虽然他看不到楚宁有任何机会,但是以楚宁的倔强,以楚宁的本事,就算被眼前这些乌合之众打败,他们也甭想占到什么便宜!
  到这个时候,郑晨良都不觉得楚宁有赢得可能性,哪怕楚宁搞出一个前所未闻的驼城来。
  虽然不知道驼城到底有多大的威力,但是这次楚宁这边确实很苦难。
  首先,这六十大军,不想宁王当初的二十万军地一样,当初宁王的二十万大军,绝大多数都是山贼水匪,战斗力根本没法和正规军相提并论。
  而现在这些人,虽然心不齐,但他们手下确实正儿八经的战士,而且在此之前,他们和周边的国家也好,他们之间也罢,都是常年对战的关系。
  可以说,他们带来的战士都是百战老兵,不是宁王那些乌合之众能比拟的。
  其次,这次虽然楚宁手中有十万大军,还有一座奇怪的驼城,但是这十万人,只有极少数是戍边的战士,其中有七八万人是临时征调训练的新兵!
  最后,据郑晨良所知,这次楚宁根本没有任何外援,虽然他对楚宁的布置觉得非常不解,正常情况下,楚宁就算放弃关西七卫,也应该把大军集中在一起。
  那样一来,楚宁手中最少能有五万大军,而不是像现在这样,靠着所谓的预备役,和五万新兵,才凑够十万大军。
  郑晨良算过,西北之地能战之兵,加起来也差不多有七万,如果聚集在一起,完全可以在西北组成几道防线,层层阻击,等待朝廷的援军。
  可是这次,从楚宁出京开始,京城就把大量的兵力用在组建防线上,京城周边,现在已经形成了三道防线,就算朱祁镇兵败,京城也不会有一点危险!
  这个郑晨良再清楚不过了,他不是没想过在大明境内制造一些事端,策应一下也先。
  一来那是他最后的底牌,不到万不得已他不会轻易使用,二来,那张底牌的自主性很强,郑晨良没有把握说动对方协助这种事!
  所以,自从朱祁镇在京营誓师之后,郑晨良对他策动这次举世攻明就没了多大的信心。
  不过他也不是没有收获,只要也先打败朱祁镇,攻入大明,就算不能攻占京城,大明也肯定元气大伤,到时候自己就有机会了!
  至于西北之地,原本在郑晨良的计划中,是个无足轻重的环节,如果不是楚宁出现在这里,郑晨良甚至不会派人前来,更何况像现在这样亲自出面了!
  别看这边当初有五十万大军,但是西北之地历来艰苦,就算失去一些土地给他们,他们也占不了多久。
  再说,这五十万大军和也先的五十万大军还不同,这五十万大军的组成太复杂了,仅仅是一个罗步藏就让原本剑拔弩张的亦力巴里三汗国团结到一起了。
  毕竟这家过这次也是发狠,把家底都掏空了,凑出了二十五万大军,这让总共出兵才二十五万的亦力巴里三汗国一下紧张到极点。
  面对这么一个强大的盟友,他们顿时感到独木难支,这才有了亦力巴里联军,统帅务利泰的出现。
  毕竟亦力巴里虽然地处西北,和大明之间隔着叶尔羌和吐鲁番,但是却是他们三个当中实力最强的一个,务利泰也是最老谋深算的一个。
  他们之间再怎么打,也是‘内斗’,和瓦剌还有罗步藏比起来,他们还是能做到一致对外的。
  现在看来,他们果然是一盘散沙,根本捏合不到一块,这也好,省的他们抱成一团,到时候自己收拾起他们来也麻烦。
第645章
从犯朱见深
  郑晨良离开的同时,宣武北边的战场,正在激烈地交战着。
  也先这次虽然不是想要和明军决战,但是总是这么隔靴搔痒地试探,现在已经没有任何意义了,况且他也接到消息,辽东的明军已经出发。
  这是五天前的消息,虽然他对自己一手提拔的卓洛虎都很有信心,毕竟那里他留下了十二万大军,而明军辽东的总兵力也不过只有七万。
  如果明军不管不顾西进,兀良哈那些墙头草能放过这个占便宜的机会!
  虽然兀良哈这次没有参与这次举世攻明,但是兀良哈历来如此,谁出价高,跟着谁,怎么得到的好处多,怎么做。
  如果明军倾巢而出,兀良哈肯定不会放过这个占便宜的机会!
  就算他们不这么做,明军也不敢真的倾巢而出。
  况且,按照之前送来的消息,卓洛虎都的应对堪称完美,就算明军火器再厉害,也先相信,没有一个月的时间,他们根本无法突破卓洛虎都的防线!
  可不知道为什么,五天前接到卓洛虎都的信之后,也先就感到有些不稳妥,所以他才会决定大举出兵,就算不是决战,也要重创一下明军!
  看着对面曾经的‘手下败将’,一身黄金铠甲端坐在一匹纯白的战马之上,也先也是一阵阵牙疼。
  如果当初不是那个楚宁,莫名其妙地出现,自己现在已经坐在京城的皇宫里,指点江山了,想到这,也先恨不得立刻转身带兵去西北。
  明军阵型布置的很快,还是熟悉的阵型,还是熟悉的味道,不过也先觉得有些纳闷的是,那些战车这次没有出现,似乎在等待他们的进攻。
  由于忌惮明军火炮的威力,瓦剌大军和明军之间相隔的距离有足足五里!
  就这,也先还觉得不放心,他的中军和前锋之间也隔着有两里,那些火炮可不是闹着玩的。
  “准备!”也先不想在等下去了,他大手一挥,两千骑兵跃阵而出,做好了冲锋的准备,没办法,明军看来是铁了心不见兔子不撒鹰了。
  自己只能先抛出‘诱饵’了,别看也先现在有五十万大军,但是他也不想浪费在这种诱敌之上,毕竟这些人出去之后,能活下来的几率太小太小了!
  虽说这些都是鞑靼的仆从军,但是也是自己的军队不是,自己也不富裕啊!
  两千人并没有集中在一起,现在就算鞑靼人也知道,聚在一起冲锋,就是给明军的火炮当靶子,他们分得很散,并且不是一条直线。
  这样能最大程度上减轻火炮对他们的杀伤。
  他们已经不在寄希望于明军因为他们分散,不开炮了,明军好像那些炮弹不要钱一样,哪怕只有一百人冲锋,迎来的也是遮天蔽日的炮火。
  而且一般这种规模的骑兵冲锋,明军首先派出来的是那些笨拙的战车。
  可这次,那些战车并没有出现!
  这让准备已久的也先很意外,也很失望。
  “这个也先也真是的,火牛阵吗,不知道咱们老祖宗早在两千年前就用过了。”朱祁镇放下手中的望远镜说道。
  边上的将领脸色难看,如果楚宁在这,朱祁镇肯定不会这么‘嚣张’。
  你有望远镜,可以看到对面瓦剌大军的一切,可人家瓦剌人没有啊!
  人家就凭这一双肉眼,能看多远,两军隔着足足五里,如果朱祁镇不是骚包地穿了一身黄金铠甲,也先都不知道朱祁镇这次有没有出现!
  当然,众人也佩服朱祁镇,看到瓦剌军中的牛群之后,立刻想到了对方的意图,所以这次虽然瓦剌派出两千‘敢死队’,他却没有让战车部队出击。
  战车这玩意,虽然皮厚结实,但是也分情况,如果对方是一群失去理智的疯牛,别说正面硬抗了,就算是扫到边上,估计战车也就报废了。
  更何况,现在战车的主要动力就是牛,一旦对方的火牛从旁穿过,肯定会影响战车的拽牛,说不定那些家伙会随着火牛掉头冲向本阵。
  因此,这次明军的战车并没有向往常一样出战,不过明军当然也不会只有这么一种战法。
  很快,前锋军阵前就出现三排火枪手,他们刚刚站定,对面的鞑靼骑兵就已经冲到了近前,这次明军确实没有开炮。
  虽说大明现在很有钱,但是炮弹这东西一来是制造不易,二来造价确实不低,这种试探性地作战开炮阻击,和漫天撒钱没有什么区别。
  当然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那就是运输。虽说明军现在的军粮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善,大大减轻了后勤的压力。
  但是随着明军骑兵比例的增高,牛马牲畜的增加,他们对草料的需求却成倍增长,两项抵消,后勤的压力不减反增。
  这些牲畜可不想战士,没有草料,没有粮食添加,它们是真没力气,你就算再能忽悠,它们也根本不听啊!
  而这些炮弹,尤其是这次是和瓦剌骑兵在草原上对战,明军几乎就没有携带攻坚弹,因为没必要!
  整个草原,就算是也先的金顶大帐所在地,也不过是帐篷多一点,人马多一点,根本没有城墙!
  而杀伤弹有极为精细,运输途中要十分小心。
  所以,接到锦衣卫的禀报后,朱祁镇也学会‘精打细算’了。
  不过说到这,额外说一句,朱祁镇为了这件事,还特别下令犒赏三军,大军休战一天。
  他之所以作出这个决定,完全是因为朱见深的一封信,朱见深在给朱祁镇的信中说,让他敞开的用,他已经搬进皇宫,东宫今后一年的用度已经被他捐献出来了。
  当然,就他东宫的那点钱,相比于这场大战来说,就是九牛一毛,不过没关系,人家有个有钱的老丈人,和知心的好媳妇。
  朱见深从楚宁家里弄来了不少钱粮,甚至把燕国公府在振兴集团、江南集团半年的红利都给‘募捐’来了,为此,陈循还私下抱怨过。
  说皇家把给书院的供应少了一大截,当然作为极少数知道内幕的人,陈循自然知道少的这部分是楚宁出的,更知道这部分钱粮用在那里。
  但是老头就是忍不住抱怨,影响书院的发展了。
  朱祁镇把这封信贴身携带,一副有子万事足的恶心样子,当然他知道,楚宁知道这件事后,肯定不会饶了他们父子。
  倒不是说楚宁舍不得这些钱粮,而是楚宁一再强调,发生任何事,都不能影响书院的建设和发展。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28/64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