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大明做帝师(校对)第42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26/642

  比如这次出兵,他们是有军饷,有军粮的!就连他们自带的战马和武器铠甲,也都折算成了银钱物资,交道了他们家人手中。
  当然,他们的武器,在回到辽东之后,是要交到当地官府的。
  这完全是拿他们当自己人这么看待,对于泰宁卫他们,显然就是帮忙的‘客人’,自然分得比他们多一点是应该的!
  很快,李元就把他们各自部落的分清楚了,然后对着那些想要牛羊战马的族长说道,“牛羊我们会替你们带到你们你们部落,你们自己派人会部落说一声就是了。”
  “都听到了,现在东西就剩下这么多了,不过我倒是有一样新鲜的东西,你们肯定感兴趣!”李元转身对着那群商人说道。
  “什么?”
  “刀枪!鞑靼人的刀枪!”
  “且!”
  “不要!”
  “谁要那玩意儿啊!”
  李元说完,一众商人登时一副看傻子一样地看着李元。
  他们是商人,不是想要造反的野心家,要那些刀枪,除了给自己增加麻烦之外,有什么用处!
  很快,昨天一战明军的战利品,除了几千匹战马,和一大堆刀枪,剩下的都被那些商人买走了!
  而李元手中,只有一张张薄薄的纸片!
  “邓将军,我更不明白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啊!”脱鲁忽察儿再也忍不住了,他拉着邓开元问道。
  “走,边走边说。”邓开元看看天色,知道再不走,自己就赶不上大军了。
  “这是燕国公向陛下提出的建议,经过内阁批准实施的。历次大战结束之后,大军缴获的物品将士带着极不方便,又不能丢弃。
  行军打仗不方便,有了损伤还要被朝廷问责,燕国公就提议,每战之前,都召集一批商人,然后由督察院、户部、兵部、以及皇家书院、振兴集团的人,几方共同与商人们协商。
  价格商定好后,在此之前,振兴集团出面,在大明召集商人,这些商人都是有资产有能力的人,他们会随着大军的补给部队,一直跟在大军后面。
  只要战事一结束,他们就会到战场上购买战利品,他们也不用支付现银,只要初具凭证,到时候自然有人到户部交接银钱。
  而他们购买的东西,也会跟着后勤线返回大明,虽然价格要比正常价格低一些,但是朝廷省去了不少麻烦。
  就比如这次,战场之上,我们就俘获了战马、牛羊近十万,这么庞大数量,不仅需要大量的人员养护这些马匹牛羊,有了损伤还要跟朝廷解释。
  可这样一来,就根本不用担心,这些东西能以最快的速度变成现银,大军既能减轻负担,朝廷也省去了许多麻烦。”邓开元一脸崇拜地说道。
  当初,楚宁在朝堂说战争不一定是赔钱买卖的时候,差点没让朝臣们给骂死,可是楚宁却从来不跟那些人解释,因为这本就是楚宁私下一句随口之言。
  被朱见深不小心传出来,朝臣们登时就不干了,这是什么意思,难道说楚宁要将大明带上一条不停作战的路不成!
  这不是他们杞人忧天,他们相信,楚宁绝对有这个本事,大明朝或许皇帝朱祁镇都不能做到这一点,但是楚宁,大家相信,只要是他想,就绝对有,不是绝对可能!
  想想当年朱老四,不管是为了证明自己是最适合大明皇位的人,还是真的要替后世子孙消灭蒙元残余,他继位后的五次北征,虽然彰显了他的武功。
  也让大明在对鞑靼和瓦剌这件事上,充满了自信和主动,但是朱老四确实没给这个国家剩下多少东西,甚至还把老朱同志辛辛苦苦攒下的那点家当花光了!
  可以这么说,在仁宗继位之后,一系列举措,不是他真的仁慈,一个隐忍二十年的太子,他能是个善类!
  他之所以这么做,完全是大明看似风光的外表下,是一个千疮百孔,摇摇欲坠的躯壳!
  国家经过这几十年的发展,尤其是开放海禁以来,这才恢复了不少,甚至超过了大明之前的任何一朝。
  可是如果无休止地对外作战,天知道这种好局面会持续多久!
  会不会冲到太宗时期的老路!
  所以,这件事,大家都抱着国虽大好战必亡的心态。
  可是楚宁却不跟他们争论,甚至连回答都懒得回答,要不是朱祁镇亲自跑到燕国公府,估计楚宁到现在都不会说出这个办法。
  就算如此,楚宁也从来没有把这件事公之于众,始终躲在幕后,这让了解内情的邓开元等人,对楚宁的崇拜更加深厚,这才叫国士!
  就像楚宁说的那两句诗一样,‘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虽然只有短短的两句,但是足以说明楚宁对大明的感情,已经超越了个人得失的担忧,这才是国士无双!
  楚宁不知道,自己‘剽窃’的两句诗,让自己无形之中收获了一大帮‘粉丝’。
  如果知道,楚宁当然也不会在乎,毕竟自己现在就剩下这点优势了,不然以他的能力,在大明能否活下去都说不定。
  但是不得不说,楚宁的这个办法不仅收获了都可以这样一群年轻人的崇拜,更是让朱祁镇、朱见深惊讶的说不出话来。
  曹鼐更是直言,如果不是楚宁身份太高,他才是大明首辅的最佳人选!
  这一点,王文也不否认!
  楚宁的奇思妙想,确实让许多人望尘莫及,并且到目前为止,楚宁的这些办法,还没有出现祸国殃民的,可是这种人还是防范起来比较好,王文始终提醒着自己!
第642章
消息和娱乐
  当然,这也不是万能的,比如缴获的刀枪武器,就很让人头疼。
  “邓将军,燕国公这个办法好是好,可就是苦了我们了。”李元不知道什么时候走到近前,一脸苦相地说道。
  “你还抱怨,你抱怨什么?”邓开元不解地问道。
  他不相信李元是因为自己一个户部官员,要跑到草原来抱怨,李元是皇家书院的高材生,也算是楚宁的门下,因为他的恩师,就是楚宁那有时无名的七个弟子之一,柯潜。
  当初皇家书院刚成立的时候,柯潜等人就经常到皇家书院教授课程,除了一些经典,最多的就是传播楚宁的一些言论。
  李元就是深受影响的学子之一。
  “其他的都好说,就是这些刀枪,你说我们留着它们干嘛啊!”李元一脸愁容地说道。
  邓开元让李元这么一说,也是一皱眉,确实是啊,这些鞑靼人的武器,明军是肯定不会用的,又不能丢在这,虽然他们大方地将这些俘虏放走了。
  但是武器是不可能还给他们的,毕竟是曾经的敌人,能放他走已经是天大的恩赐了,这一点连那些鞑靼俘虏都这么认为。
  邓开元看看空空如也的牛马圈,再看看堆积如山的鞑靼人的武器,也替李元发愁。
  “末将还有军令在身,这是户部的事,末将不便插嘴,告辞了!”邓开元丢下这么一句,一扬马鞭纵马先跑了、
  “果然是家学渊源啊!”李元看看逃走的邓开元,也不知道是羡慕,还是讽刺,不过他现在没时间考虑这些,那些战利品是卖出去了,收获也不错。
  这点东西根本填不满那些商人的胃口,他还得去跟那些商人解释,大战还有呢!
  与此同时,辽东大捷的消息也在第一时间传回了京城,整个京城沸腾了。
  随手辽东在整个占据的地位简直微乎其微,但是在这种举世攻明的情况下,井源仅带着两万明军,以及三万仆从军,仅用半天的时间,就将敌军十万大军杀得打败,俘获无数!
  这个消息传来,整个京城瞬间沸腾了,这是大明近年来,在北方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次胜利。
  如果放在往常,此时的京城估计早就炸锅了,不过想想还有其他几面大军没有消息,大家在高兴一下之后,就迅速冷静下来。
  不过在这欢庆的气氛中,有一个不和谐的声音在京城悄然传播开来。
  这无非是朝廷为了鼓舞人心散播的假消息,就算大军真的在辽东开战来了,也不可能在短短的半天之内,突破敌人精心修筑了一个月的防线。
  更不要说击败敌军,俘获无数,光是俘虏就抓了五六万,牛羊战马更是不计其数。
  这种话虽然很快就被别人驳斥回去,但是却也有人在心中打鼓,这是不是真的?
  当然,大部分都觉得这是郑晨良这个家伙贼心不死,污蔑造谣之言。
  虽然大家猜的没错,但是谣言这种东西,你很难查清楚。
  就在大家将信将疑的时候,有商人赶着大批的牛羊回到京城,开始贩卖起来,京城的牛羊肉价格一下降了一大截。
  随着他们的回京,谣言也就不攻自破了,有什么能比这些实实在在的东西更能说明的呢!
  你随便说,可人家不在乎,还能眉飞色舞地说上一段自己听说的战况,作为你购买牛羊肉的附赠。
  “太子殿下,你是在担心陛下吗?”楚倾云走到朱见深身后说道。
  “我担心父皇,但是更担心师公。”朱见深先是看向北方,然后眼睛直勾勾地看向西北,仿佛要望穿万里江山,看看楚宁现在的近况如何。
  “阿嚏!谁在说老子坏话!”楚宁打个喷嚏说道。
  “大帅,不许耍赖!”曹珍脸上已经贴满了纸条,陈辅也好不到哪去,现在两眼就剩下一条缝隙了。
  朱见深不会想到,所有人都不会想到,他们最担心的西北之地,身为大帅的楚宁,竟然带着一种年轻将领在打马吊!
  马吊可以说是麻将的前生,它是一种纸制的牌,全副牌有40张,分为十万贯、万贯、索子、文钱4种花色。
  其中,万贯、索子两色是从一至九各一张;十万贯是从20万贯到90万贯,乃至百万贯、千万贯、万万贯各一张;文钱是从一至九,乃至半文、没文各一张。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26/64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