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大明做帝师(校对)第40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05/642

  找到他们耗费的人力物力还有时间,根本就不足以弥补损失,所以那些被解救出来的土司,原本想要好好‘收拾’一下那些背叛他们的族人。
  结果不光失去了报复的对象,自己也完全沦为了光杆司令,反而成了四大土司的累赘,可是这些土司和他们之间或多或少都还有些关系,又不能放任不管,就只好好吃好喝地养着。
  这种局面完全出乎四大土司的预料,现在他们在各处的进攻也是受到了很大挫败。
  陈怀驻扎的泸州之所以只有两千人,不是因为他手里没有兵马,而是在楚宁的影响下,现在大明的将领,已经习惯了留下一支预备队。
  陈怀这次的预备队,就是留在程度训练新兵的两万大军,而其他如叙州他都是派了五千大军,他自己觉得,带两千人,就足够了。
  毕竟不需要出城作战,守城有两千人,如果守不住的话,他就该找块豆腐撞死了,况且对手还是不善于攻城的土司兵!
  当然陈怀也不是完全没有烦恼,因为剩下的四大土司虽然在地图上可以说是练成一片,但是现实当中却是隔着千山万水,所以他只能这么平推过去,根本没有什么捷径可走!
  陈怀也在等,他在等新兵训练完成,在他接到朝廷密旨的时候,就悄悄加快了新兵的训练进度,他估计,最多再有一个月,这些新兵就能出发了。
  到时候,就是他陈怀扬威西南的时候了!
  陈怀在心里默默地安慰着自己。
第607章
无聊的老师
  “公爷还是回去吧,这里封杀太大了。”陈辅上前说道。
  “我们在这已经等了五天了,怎么亦力巴里和乌斯藏的军队一个都没来啊?”楚宁举着望远镜看着远处,有些失望地说道。
  陈辅看看对面都看不见人的大沙暴,有点无语。
  合着你以为都像你一样妖孽,连驼城这种东西都能想得出来,人家可是老老实实骑着马,赶着牛过来的,这么大的风沙能走才怪了。
  想到这,陈辅又开始埋怨起郑晨良来,你得有多猪脑子,才想出这个时候进军来,瓦剌还好说,毕竟大冬天的也不用放牧,西南地区也是四季如春。
  可是你想过其他盟友没有,就拿楚宁‘苦苦等待’的亦力巴里和乌斯藏来说,这个季节是最难行军的季节,就算他们能勉强来到凉州城下,也成了疲师了。
  还打个屁啊,能站稳了都算是他们结实。
  楚宁当然知道,但是他实在是太无聊了,现在整个河西走廊都被大沙暴笼罩,楚宁都有些后悔,早知道如此,他当初就在兰州多住上几天了,也好让这个驼城更加娴熟一点。
  “公爷,他们真的会来凉州吗?”陈辅有点不确定地问道。
  “肯定会!”楚宁坚定地说道。
  “噗!回去说。”楚宁吐掉嘴里的沙子,转身走下了驼城。
  “公爷!”
  回到大帐,此时曹珍等将领已经在大帐里了,虽然现在沙暴很大,但是他们依然严格遵守驼城的规定,仔细巡查各处,他们现在回来交令。
  “刚在外边,陈辅问我,为什么选在这里等着,你们觉得呢?”楚宁进到大帐,接过曹珍递过来的毛巾,把身上的沙土掸掉,对着众人问道。
  “大帅,末将也很纳闷,凉州虽然是亦力巴里进犯大明的必经之路,但是乌斯藏走这里肯定是绕远了!”
  “是啊,他们完全可以从松州那里走,只要攻克松洲,他们面前就是一马平川,到时候,他们可选择的就多了!”
  “还有,他们可以从云南出兵,会合安南或者西南土司的叛军,这样不仅他们的实力会大增,而且还有那些叛军给他们带路。”
  大帐里众人争相发表自己的看法,毕竟楚宁选择这里,确实有些出人意料。
  “嗯,你们说的都很有道理,但你们却之看到了军事这一个层面。确实,如果从作战的角度看,乌斯藏的罗步藏确实有很多选择,而且不管是选择那种,都不会来凉州。
  但是作战从来不是像你们想象的那么简单,这不是瓦剌骚扰边界的小规模作战,这是关乎各国根本的国战,你们如果从这个角度看,那就会明白。
  罗步藏其实能选择的出兵路线并不多。
  首先,如果他选择从云南出兵,确实那里的防守薄弱,并且有安南的军队作为策应,他们的进攻会轻松许多。
  但是你们却忘了一点,作为此次联军的主导,罗步藏的根基是在青海,如果想要从云南出兵,他就需要和沿途的乌斯藏各部协商好。
  但是目前的情报并没有显示出罗步藏会从云南出兵,这说明什么,说明沿途不止一家部落不欢迎罗步藏穿越他们的领地。
  这应该不难理解吧,借道伐虢的典故,不只是我们,乌斯藏人也知道。
  这些年,罗步藏以青海为基地,不断侵犯周边的部族,吞并了不少,不然你以为一个蒙元的残余,会在乌斯藏的土地上这么嚣张。
  所以,如果罗步藏从云南出兵,就要一路打过去,乌斯藏人虽然已经不像唐朝时期那么好战,但是如果遇到侵犯的时候,他们依然是一支彪悍的军队。
  况且,从他青海的老巢行进到云南,光是补给的消耗,就足够他从雅州出兵,虽然可以直达四川,但是进入四川之后,他们很难突破蜀道的限制,除非他们觉得占据四川就满足了。
  况且这些年罗步藏并没有闲着,你们如果留意一下四川的战报就会知道,这些年,四川周边,只要是和罗步藏的部落接壤的地方,每年都会发生大大小小的战斗。
  这不是他们劫掠物资,虽然那些战士的本意就是劫掠一些物资,但是罗步藏的目的却不是这么简单,他就是要通过这种小规模的骚扰作战,试探四川的驻军战力。
  可他从来没有占到过便宜,所以他不会选择雅州或者松州出兵,如果他真的这么做了,不仅要面对强大的四川驻军,还会收到来自于身后乌斯藏部落的偷袭。
  那些被他吞并,或者欺压的乌斯藏人,肯定会给他制造不少的麻烦,作战这种事,后方不稳,他还打个屁啊!
  所以,他能选择的路线就只剩下从西宁卫出兵,这样有几个好处。
  第一个好处就是,他从西宁卫出兵,大明西北历年来的重兵都集中在长城一线,他完全有机会快速突破我大明的防线,攻入大明腹地。
  第二个好处吗,他从这里出兵,他的侧翼就会有亦力巴里这个‘准盟友’保护,在取得最后的结果之前,他们两家是不会反目成仇的。
  第三个好处,就是他从这里出兵,路线最短,消耗在路途上的时间好军资都最少,对于原本就不富裕的他们来说最好不过。
  第四个好处,就是从西宁卫出发,一路东进都是他的底盘,他就不用耗费精力防备自己途中会收到袭击,也可以用留守老巢的军队,顺道监控身后的那些乌斯藏部族。
  最后一个其实说不上是好处,他们从这里出兵,还可以监视亦力巴里和瓦剌人,这样一旦苗头不对,罗步藏就可以及时后撤,快速退回到老巢。
  在罗步藏,甚至在大部分乌斯藏人来说,他们觉得他们居住的高原,就是上天赐给他们最好的礼物。
  你们这段时间肯定也发现了,一般人在登上高原之后,会有一些不舒服的反应,所以,他们认为,大明的军队,不可能仰攻到高原之上。
  我之所以会断定他会来凉州,不是因为他想要拿我的脑袋去还好处,而是因为他一旦从西宁卫出发东进,如果他对凉州置之不理,那他大军的后背就彻底暴露在我们的攻击之下。
  所以,我才会断定,在亦力巴里‘消灭’我们之前,罗步藏是不会轻易无视凉州的,否则,一旦我们打败了亦力巴里的那些西域人,在从背后杀过去,他就真的上天无路入地无门了。
  既然如此,与其干等着,还不如和亦力巴里合作,消灭了我们这支大明在西北最大编制的军队之后,安安心心地跑到大明去劫掠一番。”
第608章
有点为难的也先
  就在楚宁给曹珍他们讲解这些的时候,罗步藏正在用最恶毒话在诅咒楚宁,就像楚宁说的,因为楚宁待得那个地方,罗步藏不得不饶了一个远。
  楚宁说的那些,还有一个让罗步藏郁闷的,就是原本就算明军摆开阵势,他直接打过去就是了,就算打不过,自己往老巢一躲就是了。
  可是现在楚宁把几万大军摆在凉州,他还得屁颠屁颠绕了一大圈。
  绕一大圈就算了,可现在是冬季,就算是行军,也只是勉强前行,而且越接近凉州,条件就越差,这里离沙海和北方戈壁就越近,风沙也就越大。
  可不来不行啊,这群明军是西北最大的一股西北,如果他不赖,一股脑地冲向大明,那就把后背彻底交给了明军,你如果指望着亦力巴里打败这支明军。
  先不说亦力巴里现在的战力到底如何,就算他们能抗衡明军,可是人家依托城池还有长城防线,只需要不多的军队,就能抵挡住亦力巴里的大军,然后腾出手来,收拾自己。
  所以,罗步藏没办法,只能捏着鼻子跑过来,这样的好处就是,他可以和亦力巴里两面夹击,听说瓦剌人还有五万大军会过来协助。
  这样一来,五十五万大军,就算楚宁是个铁人,也能让他们踩成一块铁皮。
  而此时的也先也很郁闷,一场大战下来,什么都没看见,就损失了一万匹战马,早知道把这些战马留着决战的时候用了,试探吗,有两千匹就差不多了。
  虽然瓦剌是游牧民族,可战马牲畜也是从小养到大的,不是从地里长出来的,也不是大风刮来的。
  不过也不是完全没有收获,明军那些恐怖的战车,虽然行动缓慢,但是对他们的骑兵简直就是天敌,尤其是这些战车可以联结成一座小型城堡。
  而且这些战车上,还有火炮!
  这就是说这些战车组成的堡垒,就是一座武装到牙齿的小城池,而且这些战车里边还有火枪、弩箭、钢枪,更何况在战车堡垒里边还有一大圈的士兵。
  这玩意就是一个铁刺猬,怎么打!
  他在想,怎么突破眼前的明军,和郑晨良说的一样,现在的明军,已经不是当年在宣府的时候了,当初他们完全是靠着楚宁那个该死的一些阴险的怪招。
  这几年,明军不仅没有继续修筑长城,甚至越过长城,开始向着草原侵占过来,一些小部落被迫北迁,或者直接向兀良哈一样归顺大明。
  当初自己还觉得,明军不过是趁着自己西征,沾点便宜就算了,毕竟等自己带着大军杀回来的时候,不管是明军占据的那些土地,就连大明的江山都是他的!
  可现在看来,真不是那样,现在的明军,战力强悍,装备更是甩出他们几条街,那些该死的战车不说,就连火炮,现在也是能做到连续发射。
  这对也先来说,是巨大的打击,火器对骑兵来说就是天敌,血肉之躯根本没法抵抗。
  不过也先也并不是特别着急,首先,他手中有大军五十万,都是久经沙场的百战之士,其次战场是在草原,虽然对他们来说不是什么好事,但是毕竟损失也不会太大。
  其次,明军虽然有许多先进的装备,但是那些装备却让他们的失去了速度优势,并且那些火器一旦陷入混战,就很难发挥作用。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05/64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