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大明做帝师(校对)第40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00/642

  曹鼐虽然还是有些担心,毕竟这个时候出不得半点意外,可是看看朱见深和燕国公府的距离,再看看里三层外三层的禁军,现在除非是这些禁军之中有人作乱。
  不然那现在连一只蚊子都甭想接近朱见深,他也就没有继续说下去。
  “比他爹强!”朱祁钰站在城墙上看着朱见深,不由得感慨道。
  他现在觉得,自己是不是应该把朱见济送到楚宁那,可是想想楚宁的懒散,还是有些犹豫。
  他边上的曹鼐几个先是一惊,然后面无表情地跟着朱祁钰离开了。
  现在整个京城已经沸腾了,虽然朝廷已经把影响控制在最低的程度,但是毕竟此时人流攒动,想要悄无声息地把那些准备作乱的人抓起来,还是有难度的。
  但是,京城的沸腾不是因为朝廷抓捕那些准备作乱的人,而是出于对这些作乱人的愤怒!
  尤其是这些人之中有不少朝廷官员,在这种举世攻明的时候,竟然在京城制造混乱,这不是在背后捅刀子吗!
  一时间群情激奋,如果不是禁军押解着,这些百姓能把那些作乱的给撕碎了。
  朱见深在禁军的保护下来到燕国公府,刚进府就看到楚倾云正站在院子正中。
  朱见深看到楚倾云心中一暖,这个时候楚倾云站在这,肯定是听到刚刚的爆炸声,就算不知道他朱见深正在来这的路上,但是也肯定能猜到些什么。
  “倾云。”朱见深看到楚倾云一下就变了,完全没有刚刚在外边那副淡定的样子。
  不过张老蔫似乎习以为常了,他拉着楚府的护卫头子跑到一边聊天去了。
  “叫师姑!”楚倾云佯装嗔怒到。
  “师姑,师姑。外边危险,你还是赶紧去屋里吧。”朱见深伸手拉着楚倾云就往屋里走。
  楚倾云挣扎了一下,没成功,就只好由着朱见深拉着进屋了。
  此时屋里徐又蕊和秀凝一人抱着一个孩子,也是有些焦急,她们也是同样担心朱见深。
  “太子殿下。”徐又蕊见朱见深进来了,赶紧起身把孩子交给身旁的丫鬟,准备行礼。
  “师奶。”朱见深很懂事地上前,先给徐又蕊行礼了。
  徐又蕊也习惯了,朱见深从怀里拿出一个取出一份抄录的战报,徐又蕊接过来一看,是西北的战报,上面写着,楚宁在西北集结驻军五万,新组建五万大军,十万大军。
  并且建造了一座由骆驼组成的可以移动的城市,移防到了凉州。
  徐又蕊毕竟是将门之后,秀凝虽然不明白这些,但是看着战报上面对方五十万大军,秀凝的眉头不由得皱了起来。
  十万,还有一半是新军,面对五倍于己的老卒,这样的仗难道真的能打赢吗?
  “师奶安心,师公出手,对方别说五十万乌合之众,就是百万雄师,也不过是插标卖首而已。”朱见深不像其他人,他对楚宁有着近乎盲目的信心。
  “殿下言重了,他是大明的燕国公,为国征战,我们这些妇道人家自然不敢多嘴,殿下今后就不要把这些军报拿来了。”徐又蕊说道。
  “师奶多虑了,这是经过内阁和兵部筛选,马上就要公之于众的,我只不过提前拿给师奶先过目一下。”朱见深赶紧解释道。
  这也算是朝廷应对谣言的一个办法,不用你们瞎猜,也不给有心之人散布谣言的机会,朝廷主动公布,虽然只是公布一些大概的消息,但是对于一般的百姓而言,已经足够了。
  而对于那些想要趁机散布谣言的人来说,能给他们造谣的空间太小了。
  就在朱见深在燕国公府悠闲地享受温馨的时候,经过兵部核准,内阁签发了大明此次大战的第一份战报!
  战报在京城的顺天府眼、贡院、钟楼鼓楼,几个人流密集的地方张贴,还有专门的人负责给百姓讲解,只要不是涉及大军机密的,他们几乎是有问必答。
  京城的百姓还是第一次见到这样的,以前他们都是听一些在衙门的人传出来的只言片语,这也是京城经常传出一些传言的主要原因。
  现在好了,朝廷把所有的事都摆在明面上,想知道,不用去找你二哥的小舅子的嫂子的娘家哥哥的邻居了,朝廷的战报随时都摆在那。
  想知道自己去看,不识字,没关系,朝廷有专人就站在那,随便问,只要不捣乱,大家想知道什么直接问就成了。
  这下好了,不光是京城的百姓,就连周边,甚至生出了一个特殊的行业,就是抄录京城战报传递到其他地方。
  当然,这个行业没出现多久就消失了,朝廷将战报以邸报的形式传递四方,有些时候还没等你到地方,朝廷的战报已经张贴在衙门的八字墙上了。
  一时间,整个大明都知道了,但是出奇的是这种规模的大战,竟然没有在大明引起什么动荡,可能最大的不满就是因为所谓的举世攻明,对大明海贸的影响。
  因为海外领地受到那些‘海盗’的攻击,许多原本要出海贸易的商船,被迫停留在港口。
  但这也仅仅是海贸而已,大明经过这些年的发展,海贸虽然在大明占据很重的位置,但是大明却并不是仅仅靠着海贸!
  就在京城和整个大明的百姓对那些不自量力的敌人感到愤怒的时候,塞北草原上,大明的愤怒化为了实质,朱祁镇看着代表着他复仇的火炮已经推进到了阵前。
第599章
叛徒的破坏力
  “沈荣,别的朕就不多说了,这次朕带你们来,为的是什么你应该知道,开始吧!”朱祁镇看着对面瓦剌和鞑靼的大军,沉声说道。
  “陛下放心!”沈荣此时的眼里充满了复仇的火焰。
  “希望郑晨良的这个办法管用吧。”也先此时也看着对面明军的阵地。
  当初在宣府,他占据绝对的优势,胜利仿佛触手可及,可是却因为那个楚宁,让一切都化为乌有,他不甘心!
  这些年,虽然大明在不断发展,他也先也没闲着,他清除了瓦剌内部那些不服的势力,将瓦剌的疆域扩大到了西海,之所以一直忍着没有进攻大明,就是在等。
  他要等自己的实力足够强大,哪怕明军有火器加持,作为蒙元后裔,他也要像他的先祖那样,踏平中原,恢复蒙元荣光。
  长生天仿佛听到了他虔诚的祈祷,在他完成扩张,军力士气再次达到顶峰的时候,郑晨良出现了。
  这个汉人不仅带来了火药的制作方法,带来了对付大明火器的办法,更是带来了一个庞大的计划!
  现在他还记得,郑晨良无视架在脖子上的钢刀,信誓旦旦地说出他那个宏伟的计划时的样子。
  也先虽然没见过郑晨良,但是这些年他对大明的仇恨,以及他对大明的了解,自然是听说过这个曾经大明最富庶之地最大家族的故事。
  同样是楚宁的‘受害者’,在见到郑晨良的那一刻,也先仿佛看到了希望。
  郑晨良提出了联合鞑靼,出兵进攻大明,作为策应,他还提议鼓动西域诸国和乌斯藏参与其中。
  这倒是让也先眼前一亮,对啊!
  西域的亦力巴里,那是曾经的察合台汗国,是和他们瓦剌还有鞑靼有着血脉联系的,乌斯藏那边最大的部落罗步藏也是蒙元人。
  这样一来不管是出于同族之间的默契,还是出于利益的驱使,他们都会同意出兵,如果不是郑晨良的出现,亦力巴里汗国,也将是也先下一个目标!
  乌斯藏虽然不在他进攻的目标之中,但是如果他们不愿意出兵,那他也不会介意顺道把乌斯藏纳入他的版图。
  那本来就是蒙元的故地!
  郑晨良来了之后,一眼就看穿了也先的计划,但也支出了也先这个计划的漏洞。
  那就是时间!
  现在也先虽然已经将瓦剌的疆域,人口都扩大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但是现在也正因为如此,他需要耗费的精力也更多了。
  同时,因为他们不善于治理地方,对这些地方的统治,仅仅局限于强大军队的镇压,这样很难支撑多久,可郑晨良没有说。
  因为也先在他眼中,也只不过是个棋子,只不过这个棋子更强壮一些。
  他提出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大明的发展肯定优于瓦剌,亦力巴里也不是任人拿捏的小国,一旦瓦剌和和他们陷入苦战,那大明随时都有可能趁机进攻!
  这不是没有可能,看看这些年大明的发展,自从那个楚宁军改以来,一扫大明卫所军队的颓势,开始主动出击,这几年甚至将长城的修建停下来了!
  因为什么?
  不是大明没钱,相反的,这几年大明的发展,连也先看着都流口水,之所以停下来,是因为他们觉得没必要了!
  大明军队现在已经不再是当年在宣府城外,被也先杀得丢盔弃甲的那支军队了,现在的明军,似乎更加嗜血,更加彪悍。
  并且他们的火器威力也更加强悍,这一点是大家公认的,虽然在以往那些零星的交战中,明军使用的火器虽然不多,但是也已经看出不同。
  也先在考虑了很久之后,最终还是同意了郑晨良的建议,就是排除使者,多方联系,准备一举攻下大明。
  郑晨良说的好,他郑家虽然被朝廷灭族,但是他郑家在江南的影响力丝毫没有减少,比如这次他就带来了安南、暹罗等国准备出兵西南,与大明西南当地的土司们联合进攻的承诺。
  不仅如此,在遥远的西方,那个崛起的奥斯曼也同意出兵攻击大明的海外领地,牵制大明的海军。
  这样一来,他们的压力就会分散出去不少,尤其是西南地区,那里从朱老四时期就是大明一块极不安定的地方,曾经牵制了大明很大一部分精力。
  他们的加入,让也先对郑晨良的这个计划更有信心了,至于亦力巴里,作为自己准备进攻的下一个目标,他们显然没有成为猎物的自知之明。
  在也先派出使者,提出联合攻明后,他们的汗王高兴的恨不得马上出兵,乌斯藏也是很痛快地答应了联合出兵的建议,只是提出的条件更加贪婪一些。
  至于鞑靼,在被楚宁带着一千人,在他们的祖庭‘逛了一圈’之后,此时对楚宁的恨意达到了顶点,加上瓦剌的强大已经是他们不能抵抗的,所以很痛快地交出兵权,接受也先的统帅。
  这样一来,也先实际上已经完成了对大明北方草原的统一,并且在大明的西北和西南拥有了两个举足轻重的‘盟友’,几方加起来的总兵力更是超过了百万。
  这样一来,大明就算再强大,面对这样的局面,也肯定应对不暇。
  唯一让也先感到不爽的就是东北的兀良哈和高丽,他们不仅没有答应自己联合出兵的要求,甚至把自己的使者作为礼物送给了大明!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00/64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