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大明做帝师(校对)第39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93/642

  而此时的楚宁似乎感应到了什么,他抬起头遥望西方。
  “先生,怎么?”楚铁上前问道。
  只有和楚宁亲近的人,才会这么称呼楚宁,也足以看出楚铁和楚宁的关系来了。
  “没什么,继续吧。”楚宁摇了摇头,不再去想其他,专心准备即将到来的战争。
  不论是穆罕默德二世,还是楚宁,都知道,这次奥斯曼不会动用全部力量进攻大明的海外领地,这也是为什么楚宁只派出了南海舰队的原因所在。
  就算奥斯曼想要和大明开战,他们最多也就是攻占大明在埃及修建的运河,还有一部分海外领地,奥斯曼根本没有占领大明全部海外领地的实力!
  要知道,攻占一个地方是一回事,占领却是另外一回事。
  楚宁和穆罕默德二世都知道,想要像大明一样实际控制那些海外领地,需要的不是强大的陆军,而是一直足够强大的海军!
  但是海军的发展,不是说你建造多少大型战舰就可以的,他需要长时间培养出来的水手来操控船只,需要能够熟悉海上作战的战士,而这些,都是奥斯曼不具备的。
  楚宁之所以成功,也是因为三宝船队刚刚解散不久,除了那些超越时代的火器之外,楚宁大部分是依靠当年郑和留下的余荫。
  正式靠着那些曾经在三宝船队服役过得水手和将士,以他们为骨干,楚宁才能用以老带新,快速建立一支纵横四海的无敌舰队。
  否则,就算楚宁再怎么穿越,也不可能短时间内建设成这样一支舰队。
  奥斯曼唯一的优势,就是他们可以依托自己广袤的领土,攻击一些距离自己近的大明的海外领地,但是这样一来,他们将要面对的是大明几乎疯狂的报复。
  除非大明真的在这次战争中一蹶不振,作为奥斯曼这个大帝国的苏丹,穆罕默德二世从来不觉得大明会被这次战争消灭,最多就是让他蛰伏起来。
  有楚宁这个异类的存在,只要大明有一口气在,他就有的是机会重新振作起来。
  穆罕默德二世之所以还要参与其中,也是抱着一丝幻想,想要趁机夺取大明那些富饶的海外领地,然后趁着大明蛰伏起来舔伤口的时候,发展自己的海军。
  这样,等到大明重新振作的时候,奥斯曼就有和大明一争高下的实力了!
  “大帅,大军已经准备完毕,就等着您下令了!”曹珍一脸兴奋地抱拳说道。
  作为大明内阁首辅的长孙,自幼有神童美誉的曹珍,一次辽东执行后,毅然决然地从皇家书院跑到皇家军事学院去了,曹鼐为此也是郁闷了很久。
  可是没办法,这孩子根本不听曹鼐的劝说,铁了心要投笔从戎,还拿着楚宁说事,曹鼐差点没气昏了。
  天下有几个楚宁!
  而且他现在极度怀疑楚宁那个秀才身份是怎么来的,如果不是两人之间的关系牵扯太深,曹鼐都想好好查查当年楚宁是怎么考中秀才的!
  这家伙简直就和读书人一点关系都没有!
  你说他不读书,他写出来的弟子规,给书院编纂的那些教材,让无数学问大家惊为天人。
  你说他是读书人,无论是言语,还是动作,简直就是读书人的耻辱代表!
  而且深受他‘毒害’的朱祁镇也失去了一千那种温润如玉的样子,要知道,在遇到楚宁之前,朱祁镇属于那种典型的谦谦君子一般的帝王。
  遇到楚宁之后,从旨意,到奏折的批复,都是直白的吓人。
  原本寄希望于太子朱见深能‘重回正轨’,可是谁知道朱见深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最让曹鼐无语和无奈的是,朱见深也是‘深受其害’,活脱脱除了有礼貌之外,活脱脱一个缩小版的楚宁!
  曹鼐也就彻底放弃挣扎了,还好有朱老四这个‘朱玉’在前,言语粗鲁一点就粗鲁一点吧。
  只是看着自己细心教导了十几年的曹珍,也开始‘楚宁化’,曹鼐只能默默在心里说一句‘遇人不淑’,聊表自己心中的不满。
第588章
楚宁的承诺
  当然,让曹鼐心里稍有安慰的是,除了他的宝贝孙子,其他人也没好到哪去,除了张辅那个‘读书狂魔’一样的孙子张泰,有一个算一个,全都以楚宁为偶像目标。
  “传令关西七卫回撤,全部集结嘉峪关,固守待命!”楚宁没有接曹珍的话茬,而是转身向曹珍身旁的陈辅问道。
  “啊!”
  “啊!”
  这次不光是曹珍,就连陈辅都惊讶地张大了嘴巴,他们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大帅?”两人缓过神来惊恐地问道。
  关西七卫是大明在嘉峪关以西设立的安定卫、阿端卫、曲先卫、罕东卫、沙州卫、赤斤蒙古卫、哈密卫七个羁縻卫所,又称西北七卫、蒙古七卫。
  明初设立关西七卫的意图很简单,就是保护西域和乌斯藏和大明的通道,这样西域诸国和乌斯藏与大明之间的通道畅通,就减少了他们对大明的威胁,大明就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到和蒙元残余的战斗中。
  乌斯藏现在已经不再是唐朝时期的吐蕃了,他们现在没有统一的政权,而且因为宗教的广泛传播,乌斯藏的争强好胜之心也削弱了许多。
  不过,因为地理位置的原因,乌斯藏虽然是自给自足的封闭式经济,可许多东西根本不能生产,尤其是背靠大明,这个富庶的地方,自然也省去了不少麻烦。
  整个高原被大大小小的头人控制,其实他们也没有什么恢复吐蕃的野心,不过凡是总有例外。
  作为曾经蒙元帝国的后裔,罗步藏虽然没有恢复大元的雄心,但是也时常对大明的富庶垂涎三尺。
  而罗步藏作为乌斯藏现在最大,实力也是最强的部族首领,在见到郑晨良的使者的时候,他一下就被对方开出的条件给吸引了。
  对方开出的条件,让罗步藏一下就心动不已。
  兰州卫以西的大明土地,都将是他的土地,他也不需要深入大明腹地,只要攻占兰州卫,继续向西打到西安府,至于接下来是否继续,就由他自己决定。
  罗步藏几乎没有丝毫犹豫就答应了。
  不仅如此,已经分裂成亦力巴里、叶儿羌和吐鲁番三个喊过的亦力巴里这次也是同时出兵,并且在郑晨良的撮合下,他们几方还进行了几次会商。
  最终双方达成合作,至于成功之后他们怎么‘分赃’,郑晨良一点都不在乎,在他看来,不管是亦力巴里三汗国,还是乌斯藏的罗步藏都不过是他手中的工具罢了。
  郑晨良需要的是他们出兵进攻大明,不是想让他们真的占领大明的土地,那些都是他郑晨良的!
  曹珍和陈辅都很惊讶,大明现在的实际控制线虽然已经萎缩了不少,但是关西七卫还是掌控在大明手中,虽然因为当地百姓的冷漠不支持,朝廷对那里的掌控已经很弱了。
  可一旦那里的驻军撤回到嘉峪关,那亦力巴里三汗国的联军不仅可以长驱直入直达嘉峪关,还可以获得沿途的补给,楚宁却要把关西七卫撤回嘉峪关,这是什么道理?
  “不明白?这就是实战和读书的区别。过来,今天心情好,给你们说说。”楚宁说着找了块石头就坐下了。
  此时不光是曹珍和陈辅,周围一大群人呼啦都围过来了,这种机会可不是说有就有的。
  楚宁是什么人,那是大明朝野公认的战神,陆地海上,纵横驰骋,什么时候听到他输过!
  这种实战的教学,更是难得,不一会儿,楚宁就被围了个水泄不通,曹珍从楚铁手中抢过楚宁的紫砂壶,陈辅不知道从哪弄来一个小泥炉,开始烧水。
  他们想好了,楚宁不说痛快了,或者说他们不听痛快了,他们是不会让楚宁离开的!
  “太祖当年设置关西七卫的目的是什么?”楚宁没有直接说而是绕了个弯子问道。
  “保障西域和乌斯藏与大明之间朝贡的畅通。”曹珍抢先说道。
  “错!”
  “啊?”
  “你们想想,当年大明立国之初,太祖就以乌斯藏在唐时叛乱就惩治过他们,太祖会为了保证所谓的朝贡畅通,在这西北风沙之地派驻这么多军队?”
  众人一想,也对。
  天下谁不知道老朱的霸道和小心眼,开国功臣几乎被这位大爷杀干净了,现在想想,确实在这西北风沙之地驻军,根本没有什么必要。
  不管是亦力巴里还是乌斯藏,每年进贡的那点东西,都不够一个卫所一年的开销。
  “太祖当年设置关西七卫,其实就是为了以后大明后世之君。
  太祖是什么人,眼光何其独到,不管是西域,还是乌斯藏,都曾经是华夏的地盘,当初如果不是蒙元残余依然虎视眈眈,大明刚刚立国百废待兴,大明现在的边界就不是现在这个样了!
  你们看看关西七卫的布置,就知道他老人家良苦的用心了,这一路向西,七卫正好处在大明向西域禁军的关键节点上。
  只要大明缓过劲来,大军就可以沿着关西七卫一路西进,恢复西域故地。可是,蒙元残余一直没有清除,占据了大明几乎全部的战力,朝廷也逐渐对西域故地不再那么关心了。”
  曹珍听的有点脸红,作为内阁首辅的长孙,他不止一次听到过曹鼐在闲谈的时候,说过类似的话,他自己也觉得有道理。
  不要说西域,仅仅是关西七卫,每年就要消耗朝廷二十万两白银。
  西北之地,远离江南钱粮重地,这里自给能力又极差,每年都需要朝廷耗费大量财力,才能勉强保证西北诸地,如果不是楚宁军改,强行保留西北驻军,现在估计最少有一半的卫所被撤销了!
  同样,因为西北地区艰苦的条件,军改之后武器弹药的运输也极其困难。
  可就是这样,楚宁却没有一点让步,反而利用自己在军中的影响力,鼓励士兵前往西北!
  可以说,就因为楚宁的一句话,现如今的西北之地,丝毫不比大明其他边关差,甚至还要更强!
  不过,内阁也不是完全没有盼头,楚宁曾经承诺过,他会亲自到西北,就算不能把西北之地变成江南那样富饶,起码不会任由西北之地继续这么下去。
  也正是因为楚宁的这个承诺,内阁才勉强答应楚宁保持西北现状。
  如果说别人这么说,内阁或许不会相信,但是有金手指之称的楚宁这么说,他们似乎看到了西北改变的机会。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93/64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