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大明做帝师(校对)第3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8/642

  “先生说的是,到时候找几个不错的士子,交流交流,想必他们不会有意见的。”王贵从旁说道。
  话说从宣府回来之后,在楚宁的影响下,王贵不仅正式升任锦衣卫大都督,东厂更是逐步退出历史舞台。
  因为楚宁的出现,和王振的影响,朱祁镇对整个宦官集团开始受到冷落。
  现在说厂卫,也仅仅是出于习惯,实际上的东厂,已经形同虚设了。
  “恐怕不行,此时想必陈循已经将那些有实力的士子都保护起来了,就算是锦衣卫也很难插手其中,再说万一被他们拿住把柄反而不美。”曹鼐捋着胡子说道。
  “行了,都别在这纠结了,不需要那些盘外着,到时候陈循把内阁名单提供过来,我挑几个,到时候我给他们特训一番就好了。
  另外你们谁家有子弟参加此次会试,不妨一并来,也能有个进士出身。”楚宁看似无意地说道。
  楚宁当然有自信,作为研究明史的研究生,有明一代的会试、殿试试题他都知道,甚至大部分会试试题他也知道,什么人出什么题,也许他们本人还不知道。
  但作为楚宁这个穿越者来说,他们几乎就是透明的!
  楚宁知道陈循担任过几届会试考官,也知道他参与过的所有会试的考题,而且对于土木堡之变后大明的历史研究,也是明史的一个重点。
  他当然知道之后许多内阁、部堂级别高官的性格特点,虽然只是从史书中了解到的,但对于这种不会对历史走向有太大影响的东西,想必史书记载也是比较真实的。
  所以,楚宁才会如此大胆提出这样的赌约,他甚至没有提出如果他赢了,要对方做什么!
  在别人看来,楚宁是狂妄的,是嚣张的,但楚宁自己知道,自己现在就跟开了外挂没什么区别。
  不要说正统朝,就是整个大明他都是无敌般的存在!
  “不要出什么盘外着,到时候王贵把那些士子都给我请一边,迷惑他们一下就好了。”楚宁当然怕他们出什么幺蛾子。
  这样一来,陈循就不知道自己到底选了哪七个人了!
  加上出手的是锦衣卫的王贵,作为已经被妖魔化的锦衣卫,谁敢保证从锦衣卫出来的人,不会成为他们的鹰犬!
  这次科举考试,本身是不存在的!
  历史上,正统十三年有过一次科考,正统十四年土木堡之变后,明代宗朱祁钰即位,次年借着击退瓦剌的喜讯,开了一次恩科。
  现在不一样了,这次土木堡之战,在楚宁的干预下,明军大胜而归,文官集团当然不会让武勋们过于膨胀,为了扩充自己的影响力,特地加开一次恩科。
  这样一来,也就给了楚宁一次收割‘信徒’的机会。
  虽然他从一开始就打压文官集团,那也是为了将其束缚起来的意思,毕竟不管哪朝哪代,治理国家都要靠文官。
  武将打天下,文官安天下,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
  但也不能任由文官集团膨胀,不然这群看似不结盟,不团结的群体,实际上会为了利益,生生将国家搞得乌烟瘴气的。
  相对的,武将要好处理得多,只要自己能展现出足够的实力,就足以将武将们震慑住。
  这一点,他也跟朱祁镇说过,朱祁镇当时就‘跪’了,他苦苦思索了十几年的问题,楚宁一下就给他解决了。
  不然你以为楚宁这么‘胡闹’,身为皇帝的朱祁镇会因为楚宁的救命之恩就听之任之!
  接下来的几天里,楚宁先是将西山的诸多事情一一分解,诸如煤炭这种纯粹盈利的项目交给主永和、陈怀和井源,铁厂交给邓栗和沈荣,水泥厂交给曹鼐、张辅和王贵。
  每个人都得到一份楚宁详细的计划书,是楚宁给每个产业制定的发展计划。
  “按照先生的意思办吧,我没意见。”作为即将成立的振兴集团股东的朱祁镇此时也被找来了。
  他看到楚宁对于打赌一事似乎胸有成竹,就习惯性地选择相信楚宁,至于楚宁对振兴的三大产业分工和计划,他自然没有丝毫意见。
  楚宁考虑的很周到,每个产业的分管之人,都是几方势力的代表,这里边融合了‘楚党’文官、武勋还有皇家势力,各方都有人直接参与其中,最大程度地避免了一家独大,或者暗箱操作。
  “先生,这个煤炭生意真能像你说的那样挣钱吗?毕竟就算京城地处北方,寒冬也就四个多月,还有好多人家到了深冬才会卖炭生火。
  到了春夏秋三季,谁还会买煤啊。到时候养着一大堆闲人,平白增加开支。”朱祁镇一脸担忧地说道。
  “要不是看着你穷,我是真不想带着你啊!”楚宁无奈地说道。
  “陛下有所不知,煤球生意只是一小部分,咱们的煤炭最大的卖家还是水泥厂和铁厂。
  就算是煤球生意,冬季结束了,各家各户还要做饭,煤球和蜂窝煤价格比柴火便宜,还经烧,还有餐馆、铁匠铺各行各业,需求也不会少很多。”
  张辅见朱祁镇一脸惋惜的样子,赶紧解释道。
  “什么?铁厂和水泥厂不都是咱们自己的买卖吗?”朱祁镇有些不解。
  “自己的买卖,自己的买卖就不用成本了,就算都是自己的,也要亲兄弟明算账。”楚宁一副恨铁不成钢地说道,然后露出一个阴森的笑容,“这还只是一个开始。”
第53章
奇思妙想
  第二天一早,京城内出现无数平板推车,车上装着一框框的黑色的圆柱,在京城每条互通,每个餐馆门前,免费赠送。
  “大家伙瞧好了,我们是西山振兴煤场的,我们煤场新研制出的蜂窝煤,耐烧,暖和,煤烟小,价格低,现在每家每户增生十块,赶紧来领啊。”
  听到免费,许多人围拢过来,不管三七二十一,抱起一摞就走。
  “先生,这样会有许多人领不到的。”朱朱祁镇坐在马车上,看着许多人放下之后,再返身回去,继续领,有好多人都没有领到。
  “没有领到的人越多越好。”楚宁看着热闹的场景,高兴地说道。
  “先生这时何意啊?很多人拿不到,我们这些煤不是白白送出去了吗?”
  “越多人拿不到,他们就越好奇,等拿到的人用了之后,就会把蜂窝煤的好处传出去,那拿不到的人就更加期待,这是经商之道,你没必要学。”楚宁说着说着就将朱祁镇推开。
  “先生不是说万物偕同吗,我想这和治国也一定有联系,你就给我讲讲吧。”
  “不行,全都告诉你了,我以后还混什么混。”
  “好吧,先生。不过先生究竟如何破解与陈循的赌局能否透露一二。”朱祁镇一脸好奇地问道。
  现在不光是他,就连曹鼐等人也都快好奇死了,可楚宁不说,他们也没办法,只好按照楚宁的安排,该干什么干什么。
  朱祁镇则被大家推出来打探消息
  朱祁镇现在都快恨死曹鼐他们了,每次遇到这种事,他都是天然的‘受害者’,就连自己的亲戚,井源也一样!
  为此朱祁镇深恨之!
  “佛曰,不可说,不可说。说出来就不灵了。”楚宁故作神秘地说道。
  他也很为难,总不能告诉他们,自己知道大明所有的会试、殿试考题吧!所以只能这样,扮神秘。
  见楚宁不说,朱祁镇只好忍住好奇,不再纠缠,他怕楚宁急了,不带他玩了。
  虽然他不是很懂,但出于对楚宁的信任,他还是选择无条件地相信楚宁。
  哪怕这煤球和蜂窝煤价格只有几文钱。
  三天的时间,振兴煤场在京城内外,送出去十几万斤的煤球和蜂窝煤,一时间,京城内外对振兴煤场的这东西爱不释手。
  就像那些伙计宣传的一样,这东西耐烧,暖和,煤烟味小,最主要的是便宜!
  很快,振兴的蜂窝煤、煤球生意大火,一时间供不应求。许多商家也开始纷纷效仿,毕竟这东西不是什么高科技,只要稍加留意,就能发现其中的秘密。
  “先生果然是神人啊!那些原本丢了都占地方的碎煤渣,短短一个月的时间,竟然卖出去一万二两,抛去人工成本,纯利五千两啊!”井源激动地说道。
  “噗。”被楚宁着急来的众人都惊讶无比。
  虽然在座的都是家境殷实,但谁也没见过这么挣钱的,要知道这可是明朝,一两银子相当于后世700元左右。
  “这么多!”朱祁镇第一个反应过来,惊讶地说道。
  “陛下,微臣请旨对京城那些跟风制造煤球的严惩!”王贵也坐不住了,虽然他们都很有钱,但是要知道这可是合法收入。
  而且是每个月都有的固定收入,现在有人抢生意,作为当权者的他们肯定是不能容忍的!打击,必须尽快打击!
  “对!必须严惩!”朱祁镇狂点头。
  “行了,别这么没出息,一点点蝇头小利,值得你们与民争利?再说,这种利民的东西,你打击它干什么。”楚宁端着自己的小茶壶走了进来。
  “先生,咱们辛辛苦苦弄出来的东西,让那些黑心商人赚钱,怎么就利民了。”王贵有些不甘心地说道。
  “商人就不是民了,士农工商,都是大明子民。”说着楚宁找了个位置坐下了。
  “这东西本来就没什么技术含量,很容易被模仿,你怎么禁止,再说,有了竞争是好事,这能激发我们不断拓展思路创新,固步自封才会让我们失去优势。”
  “可先生刚说了,这东西制造简单,怎么创新?”主永和问道。
  “简单,既然东西不能创新花样,那我们就从销售上下手。”
  “先生,你有什么注意就赶紧说罢,急死我了。”朱祁镇很着急,作为皇帝,说起来是富有四海,但实际上,他是很穷的。
  除了在户部每年一定比例的那道一些内帑拨款外,就是皇庄和一些官营产业的提成,算下来每年也就是一百万两左右。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8/64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