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大明做帝师(校对)第37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76/642

  朱祁镇想想也是,时间一天天临近春节,可以说大战在即,现在再想有其他的动作也已经来不及了,战争这种事,不是打架斗殴,一旦开始,就如同从山上滚下的巨石。
  根本无法阻止,现在对战的各方,都已经进入到了最后的准备阶段,甚至有些早就已经准备妥当,只是在等待最后约定的时间,然后一同发动。
  大明这边,也已经进入到了最后的准备阶段,根据最新的消息,井源半个月前就已经抵达了辽东,因为有楚宁这层关系,辽东的许多部族都很配合。
  尤其是秀凝的‘娘家人’女真不,这次不光是爱新觉罗部,还是叶赫部,苏完部,都很积极配合。
  他们发现,原来大明的人并不像鞑靼人说的那样,狡猾奸诈,他们做生意非常实在,许多以前他们想都不敢想的东西,现在能有很低的价格就能买到。
  这才不到一年的时间,辽东的那些女真人已经开始使用大明的银钱进行交易了,也学会了讨价还价,一切都是那么的和谐。
  井源上次因为有急事,所以来去匆匆,但是依然能看出,当时的辽东就想传说的那样,冰天雪地,荒蛮无比。
  可这次来到辽东,井源发自心底地佩服楚宁。
  原本这片谁都不看好的,甚至是可有可无的地方,竟然变得如此繁华起来,虽然没法和大明腹地的城池比较,但是和原来比起来简直是天差地别。
  井源召集了辽东女真十三部,还有朵颜三部,齐聚辽东都司所在地的辽阳,共同商议大事。
  这里所说的朵颜三卫,和大明之间的关系极其复杂,元惠宗妥欢帖木儿从大都退回蒙古草原以后,这一地区的蒙古各兀鲁思和部落,就由原来的后方,变成了和明军对战的前线了。
  当时,木华黎的后裔纳哈楚统率着二十万蒙古军,驻扎在辽河以北的金山到龙安、一图河)、亦迷河一带,为蒙古各部的防御屏障。
  但是他们很不幸,遇到了千年才出一个的绝世猛人朱元璋,以老朱那种赶尽杀绝的性格,怎么会容忍一直二十万人的大军,陈兵在北方边界!
  于是,派出大军一顿收拾,把这一带的蒙元残余收拾的服服帖帖,老朱也知道,他现在还腾不出收来梳理这些蒙元的残余,毕竟妥欢帖木儿还在大草原上快活。
  这冰天雪地的地方,暂时还不是重点,所以洪武二十二年,老朱在这一地区设置了朵颜、泰宁和福余三卫。同时,授封三卫首领以各级官职,进行笼络和羁縻,要求他们“各领其所部,以安畜牧”,做明朝的“属夷”。
  后来,老朱把自己的儿子朱权封为宁王,就藩大宁。大宁在喜峰口外,而朵颜三卫就自然而然地成为了宁王的部属。
  再后来,燕王朱棣在发动“靖难之役”,因为知道自己没有足够的力量对抗当时的朝廷,朱棣就跑到宁州,连哄带骗地把朵颜三卫搞到手了。
  虽然这些朵颜三卫的骑兵是被明军收拾的没脾气了,但是和当时朝廷的军队比较起来,还是优势不小的。
  毕竟那个时候,大明立国已经几十年了,很少有战事,所以以南方士兵为主的朝廷军队,在面对朵颜三卫的时候,显现出了很大的不适应。
  况且,因为老朱为了给自己的孙子铺路,把朝中当时能征善战的将领杀的干干净净,留下一个耿炳文,还是以防守见长的。
  另外,不管是什么军队,指挥官统帅都有很大的作用,朱棣从小混迹军营,更是在洪武朝的时候,多次参与北伐作战,以骁勇善战,能谋善断著称。
  因此,在得到这样一支彪悍的军队之后,自然运用起来得心应手,朱棣还从朵颜三卫精选出三千名精锐骑兵,组建了三大营中的三千营。
  三千营战力彪悍,每次战斗总是打主攻,往往以少胜多,以千人军队击败万人军队是常有的事,堪称当时的坦克部队。
  所以说朵颜三卫在朱棣靖难的时候,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是朱棣靖难成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不过朱棣就想他老爹一样,在靖难之时,作出的许多承诺都根本没有兑现。
  比如什么与朱权共天下,最后朱权想要留在江南水乡都不得,只能从辽东的寒冷之地,换到了崇山峻岭河道弥补的江西。
  而靖难事后论功行赏,朱棣并没有完全兑现诺言,虽然把朵颜三卫封在大宁地区,但是朱棣后来却不允许他们放牧。
  作为游牧朵颜三卫,不让他们放牧,他们怎么生存!朝廷当时倒是给他们一些补给,但是那些补给不仅数量很少,而且还时常找些理由克扣。
  这也是朱棣的一种策略,他要通过这种办法慢慢把独眼三卫消除掉,因此朵颜三卫立刻起兵反抗,但是此时的他们,已经不是朱棣的对手了。
  朱棣把他们当中最精锐的部分已经抽调一空,而剩下的人,经过长时间的挤压,已经无法和朝廷作对,所以他们被朱棣收拾的很惨。
  可是现在不一样了,来了一个和朱棣一样,甚至比朱棣还生猛的家伙,楚宁!
  虽然楚宁个人战力确实有点渣,但是他超出这个时代的战术能力,让他能取得非常彪悍的战绩,比如说当初的辽东之战,再比如孤军深入鞑靼腹地。
  所以,朵颜三卫此时选择暂时‘隐忍’,准备找恰当的时机和鞑靼人联合起来对付大明。
第560章
准备就绪
  可让他们意外的是,楚宁在把他们收拾了一顿之后,(当然,被楚宁收拾的时候,他们感觉自己很冤枉,因为参与围困三万卫的都是一些小部落)楚宁并没有赶尽杀绝。
  甚至在后来楚宁身陷险地的时候,明军也没有清算他们,就在他们惴惴不安的时候,楚宁回到京城的消息传来,让紧张了半年多的他们也算松了一口气。
  再后来,更让他们没想到的是,楚宁当初给他们描绘的那些东西竟然开始慢慢变成了先是。
  首先是大批的汉民进入辽东,虽然他们一直觉得辽东是他们的故地,但是毕竟此时的辽东地广人稀,况且他们也确实打不过明军。
  随着汉民的大量涌入,随之而来的就是商人,接下来,辽东似乎一夜之间就变了,大批的粮食被汉民们种植了出来。
  这倒是不奇怪,毕竟华夏民族历来都是走到哪里,哪里都是一片郁郁葱葱的田地。
  然后就是以前他们需要花费好多牛羊才能得到的东西,比如锅碗瓢盆,现在竟然只需要很少的东西就能换到。
  这让原本以为再次被骗的朵颜三卫,一下就有了遇到知心人的感觉,他们的生活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们正在逐渐成为最富裕,生活品质最高的鞑靼部落!
  也正因为这样,他们和鞑靼人之间的隔阂也越来越大,双方也经常发生矛盾,甚至是小规模的战斗。这也加剧了朵颜三卫导向大明的步伐。
  因此,此次虽然郑晨良也派人来朵颜三卫,但是很不幸的是,原本觉得万无一失的事,却因为楚宁的出现,彻底转变了。
  来联络的人,刚说明来意,就被朵颜三卫的人捆绑结实,送到了辽阳城,而这也是锦衣卫收到的第一份相关的消息!
  而现在,他们也知道了瓦剌已经胁迫这鞑靼,集结几十万大军,准备进攻大明,他们早就摩拳擦掌,准备帮着大明狠狠滴教训一下那些‘野蛮人’!
  所以当井源来到辽阳之后,不仅是女真各部,朵颜三卫也主动凑过来,表示要为大明出一份力!
  这一点倒是连楚宁都没有想到。
  井源当然不会轻易相信他们,毕竟这次作战容不得半点差池,可是这些朵颜三卫的人,却表现出了让井源惊讶的‘善解人意’。
  他们提出的作战要求也是十二分的贴心,首先他们愿意出兵三万,作为明军的前锋,同时,这三万人全部交由明军只派的将领统领。
  当然,如果是楚宁最好!
  可是他们觉得楚宁应该不会来辽东,因为这种场面确实不值得楚宁出面。
  不过也还好,因为上次井源就是那个带队接应楚宁的将军,显然他和楚宁之间有非常不错的关系,能被他指挥也还算不错。
  尤其是在宗族观念很重的朵颜三卫,能让他们主动交出军队的指挥权,真的很不容易,这一点,就算是当年朱棣也几乎没做到。
  这里边的原因很多,但最重要的是两点,首先就是楚宁在他们心目中的赫赫威名,这种实打实的战绩,是尚武的他们最看重的。
  其次,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楚宁在他们心中是一个说道做到的真汉子,哪怕当初他们攻击过楚宁,哪怕他们曾经也围堵过楚宁。
  但是楚宁却真的给他们带来了富足的生活,而且,当初楚宁说过,这仅仅是一个开始!
  现在他们对楚宁无比的信任,自然也愿意和楚宁,或者说和大明并肩作战。
  根据望海城传回的消息,南海舰队的大部分已经越过海峡,杀奔广阔的西洋,张懋在出海的时候放话,这次他要把所有敢对大明心怀不轨的人,全都丢进海里喂鲨鱼!
  哪怕是一块舢板,都不能对大明有不敬、不轨之心!
  豪言壮语的一塌糊涂,不过这也充分体现出大明现如今的实力,已经达到了何等恐怖的地步。
  张懋作为楚宁之外,能和朱祁钰并称大明帝国海军两大将星的存在,自然有这个资格这么说。
  剩下的舰队,也已经做好了战斗准备,虽然张懋带走了三分之二的战舰,但是剩下的战舰,也足以包围望海城以东的大明内海。
  同时,三万两广新军也准备妥当,随时准备登船前往战场,这是给安南、占城、暹罗这些地方准备的!
  而大明东部的北起高丽倭国,东道琉球夷州,南抵望海城的广阔内海,已经被北海和江南两大舰队彻底封锁,但凡可以的船只,一律押解到夷州看管起来。
  在义州,两万明从应天京营赶来的大军,早已经准备妥当,并且随时准备登船杀奔可能出现的战场。
  而楚宁即将前往的西北地区,五万陕西新军已经准备停当,随时准备跟随楚宁出征,按照楚宁的命令,近五万峰骆驼,也已经全部就位。
  “先生,一切都准备妥当了,就等把那些可恶的奸贼揪出来,咱们就可以出发了!”朱祁镇有些兴奋地说道。
  这不由得朱祁镇不兴奋,宣府,既是他的福地,也是他的伤心地。
  在那场差点被也先团灭的战斗中,朱祁镇遇到了改变他和大明命运的人,楚宁!
  自此,朱祁镇的皇帝生涯就犹如开挂一般,直追太祖太宗,甚至已经达到了史书上的那些盛世。
  但是因为朱祁镇当初的偏听偏信,将自己全部的信任交给了一个破落户般的王振,结果损兵折将不说,就连他自己也差点成为瓦剌人的俘虏。
  正因为如此,回到京城之后,不论是满朝文武,还是太后和皇后,只要朱祁镇出宫,他们都异常紧张,如果不是当初楚宁给他争取到了‘走出’皇宫的权力。
  现在他应该像一只金丝雀一样,被大家集体圈禁在这庞大的宫殿之中。
  而和朱祁镇的兴奋格格不入的,则是一旁的朱见深和楚博彦则是非常失落。
  “你们这是什么表情,老子们马上就要出征了,你们这一脸不高兴是几个意思啊!”楚宁对朱祁镇的兴奋,根本就是直接无视。
  “父皇,儿臣还没有准备好接管朝政,很多事情儿臣还不知道该如何处理,所以还请父皇把儿臣带在身边,也好让儿臣能日夜接受父皇和师公的教导。”
  “哈哈哈,果然是个聪明的孩子,不过我总觉得你已经准备好了呢!”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76/64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