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大明做帝师(校对)第27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76/642

  现在看来瓦剌人没有说谎。
  他们现在还没有从清晨的失败中走出来,所以他们现在对明军更加恐惧,一时也不敢上前和明军交战。
  楚宁就这么静静地看着眼前的鞑靼大营,一句话也没说。
  “呸,废物。”等了半个时辰之后,鞑靼人始终没有出营作战的意思,楚宁吐掉嘴里的干草,转身离开了。
  辽东众将对楚宁简直要疯掉了。
  楚宁这得是多大胆子,带人在鞑靼人的大营前耀武扬威一番,说了句脏话,转身就走。
  天哪,这样的统帅才是真正彪悍提气的人,也只有这样的主帅才是他们心中完美的主帅。
  要智谋有智谋,要气势有气势,就算武力值不高,这有什么问题,如果作战到了楚宁这种主帅提着刀子上战场的时候,那只有两种可能性。
  一种是痛打落水狗,但是这种时候,一般主帅也不会轻易冲锋作战。第二种就是逼不得已,如果到了这种时候,那就说明形势已经危及到了极点。
  不光是辽东的众将,就连跟在楚宁身后的辽东战士都觉得提气。
  楚宁这么做有两个原因,第一当然就是提振士气,第二他知道对面这个鞑靼的首领就是后来俺答汗的父亲,也是鞑靼人的大汗。
  他想看看这家伙会不会成为大明的威胁。
  目的达到了,楚宁当然不会带人冲击鞑靼人的大营,女真人和高立人可还没有走远呢!
  万一那些家伙杀个回马枪,自己可就乐子打了。
  就这样,明军在楚宁的代领下,在鞑靼人的大营外,完成了一次‘阅兵参观’之后,趾高气扬地回城了。
  只留下一营懵圈的鞑靼人,就连满都鲁都疑惑万分。
  “去吧那个汉人带过来。”满都鲁觉得自己现在的智商有点不够用,所以他要找王启问个清楚。
  “王启参见大汗。”很快,王启就被满都鲁的侍卫带了过来。
  “你刚刚都看到了,那个楚宁是什么意思?”满都鲁疑惑地问道。
  “他侥幸偷袭大汗得手,只不过是借机提升一下城中守军的气势。”王启开口说道。
  “就为了这?”满都鲁显然有些不相信,如果真是这样,他就真的有点后悔了。
  因为他完全可以待人冲出去,把对面的明军打败,甚至生擒楚宁都完全由可能。
  可他也不是完全信任王启,毕竟这家伙也是出卖自己的同族出身,满都鲁和其他的鞑靼人,对王启很是不屑。
  但是满都鲁知道,自己现在还很需要这个汉人,毕竟他知道许多鞑靼人不知道的内情。
  现在战斗算是告一段落,他的援军还有两天就到了,到时候自己就有上万人的军队,虽然对明军的冰城还是束手无策,但是他却拥有了不小的主动。
  而城中的楚宁似乎根本不在乎城外的鞑靼人,自从那天战斗之后,明军就关闭了城门,城中的百姓知道城门那天发生了战斗,并且官兵取得了胜利。
  至于战斗的详细情况,他们不知道,但是对于他们来说,这就足够了。
  城中的的百姓又恢复了原本的生活,他们开始放松心情,准备过年的东西。
  虽然城外有鞑靼人的大军,但是城中百姓却一片祥和,他们知道了现在城池不要说城外之后几千鞑靼人,就算有几万人,也休想打进来。
  至于鞑靼人如果等到春暖花开,他们却一点也不担心,这里不是关内,这里的天气冰天雪地,如果鞑靼人愿意在这里待着,他们也没有意见。
  不过就算这些自小就在这种天气长大的,也不可能在城外住上一个月,那是会出人命的。再说就算他们能在城外一直待下去,可他们的家人呢!
  要知道草原民族在冬天需要大家聚在一起,才能生存下去,如果只剩下妇孺老人,那他们的命运就只有一种,那就是冻死!
  这就是大自然的残酷,也是女真人离开的原因。
  “赵毅怎么样了?”楚宁开口问道。
  “已经没什么大碍了,就是一直不说话,好像哑巴一样。”楚铁郁闷地说道。
  楚铁一直想找机会试试自己从楚宁那学来的刑讯手段,他以前一直认为,只有让犯人尝够了身体的痛苦,他们就会老老实实交代。
  可是他在楚宁那学到了,原来除了身体上的痛苦,还有很多办法,甚至楚宁的哪些手段让楚铁觉得,他以前认为是酷刑的刑法,简直就是挠痒痒。
  可是楚宁却根本不给他尝试的机会,自从抓到赵毅之后,楚宁除了让人给他治伤之外,似乎根本不想对赵毅用刑。
  似乎楚宁对周正宇他们那些更深的东西一点兴趣都没有,可是楚铁却知道,周正宇他们肯定还有极深的秘密,这一点楚铁可以肯定。
  但是楚铁最大的好处就是虽然不明白,但是既然是楚宁的命令,他就会无条件的执行。
  两天之后,就是农历新年,这天从天不亮开始,城中的百姓都穿着新衣服,大街上也是张灯结彩,一派欢天喜地。
  而城外的鞑靼人,也终于以来了自己的援军!
第412章
乐安洲之战(上)
  “今天是大年三十,可我召集大家来却不是和大家共度春节的,今天上午,鞑靼人的援军就已经到了城外,现在城外的鞑靼人已经超过了万人。”
  大厅里的众将听完楚宁的话,似乎一点都不意外,他们也知道城外鞑靼人的援兵到了,但是他们不像城里的百姓那样。
  他们知道,把城池变成一座冰城,是可以用最小的代价将城外的敌人拒之门外,但是这样做付出的代价也一样身大。
  首先是等到春暖花开的时候,冰开始融化,首当其冲的就是城墙,因为长时间的浸泡,城墙肯定出现许多伤痕,甚至有坍塌的危险。
  其次就是现在城外的鞑靼人已经有一万人,这么大一群骑兵,他们对乐安洲没办法,但是他们可以吊装方向,朝着辽东其他城池、卫所进发。
  那些城池的人估计也没人知道冰城防守这个办法。
  这样一来,就算乐安洲没事了,可辽东其他城池卫所不知道要有多少人因此战死,多少城池被鞑靼人攻破。
  所以此时大厅的众将一点过年的喜庆都没有,反而更加担心了。
  “行了,都别一副愁眉苦脸的样了,别的我不敢保证,只要我在这座城里,那些鞑靼人元宵节之前是不会乐安洲的。”楚宁似乎知道这些人在担心什么,所以他也不绕弯子,直截了当地说道。
  众人纷纷抬起头,一脸惊讶地看着楚宁,他们没想到楚宁不仅知道他们担心什么,而且开口就说出来了。
  他们不知道楚宁那里来到自信,竟然能这么确定鞑靼人不会离开,要知道鞑靼人现在已经不是蒙元时期了,他们现在已经落魄。
  这也是人之常情,他们从原本高高在上的统治者,因为被大明赶回了草原,就算他们带走了再多的金银珠宝,可对于一般的牧民来说,一点用处都没有。
  金银再多,也不能取代生铁铸造的铁锅,也不能用那些东西打造日常用品,也不会用来打造刀枪箭矢,除了彰显身份之外,金银在草原一点用处没有。
  所以,有些时候,鞑靼或者瓦剌进犯大明边界,并不是为了什么恢复昔日的蒙元,而是实在过不下去了。
  在进犯大明边界中,时常看见鞑靼或者瓦剌人‘视金钱如粪土’,却为了一口铁锅大打出手。
  历史上,瓦剌的日子相比于鞑靼,在这个时期要好一些,虽然瓦剌对着的是大明西北边陲,但是那里防守却相比于辽东要松懈的多。
  但是现在不一样了,现在的大明,经过宣府一战之后,在楚宁和朱祁镇的强力推行之下,军改取得了极大的成效,现在在大明的边界,已经很难看到鞑靼或者瓦剌进犯了。
  相反,倒是明军时常进入草原,对瓦剌的一些靠近边界的部落进行剿杀。
  这样一来,瓦剌的日子过得就很艰难了,当然,楚宁不是那种战争贩子,在军事上取得优势之后,楚宁力排众议,在于瓦剌的边界开放互市。
  这样一来,瓦剌人就可通过贸易获得生活所需的粮食、铁锅等生活物资,而不用冒着生命危险去抢夺。
  虽然瓦剌在之前面对明军的时候,总是占据一些优势,但是毕竟抢劫这种事是要拼命的,稍有不慎就是为了一口铁锅,一个瓷碗搭上性命。
  现在不一样了,现在能通过贸易获得这些生活物资,他们放牧的牛羊就可以换来,除了极少数人,谁也不愿意在提着脑袋去抢劫了。
  这样一来,大明边界竟然出现了难得的安定。
  但是鞑靼这边就不一样了,因为鞑靼的领地一直都是靠近大明的京城,所以大明在这里一直都派驻了重兵,并且都是战斗力极其强悍的军队。
  而鞑靼人也一直幻想着能恢复蒙元的荣光,所以双方在边界上,经常发生冲突,所以在东部边界,大明一直没有开放互市,因为楚宁的战略就是秦灭六国的战术。
  那就是远交近攻,和相对较远的瓦剌保持一种合作的关系,而对于临近大明京城的鞑靼,则是穷追猛打。
  鞑靼人很郁闷,但也没办法,而且这种情况也是越来越严重了。
  大明京营的军改已经进行的差不多了,正在逐步开始在边界进行轮换改革,因为宣府一战的原因,大明边界军改的第一阶段是在西部边界。
  而东部鞑靼这边,因为离京城近,所以改革相对较晚,毕竟这里随时可以得到京营的支援。
  而现在,楚宁原本只是想考察一下辽东的情况,他心中一直对大明失去辽东,甚至东北这件事耿耿于怀,而正是因为大明的放弃政策,才给了女真人崛起的机会。
  当然原因是多方面的,因为鞑靼和瓦剌的牵制,大明之前的主要,甚至是全部经历都放在和蒙元参与的交战之上,也就忽略了悄悄发展的女真的关注。
  楚宁这次来,就是想看看,能不能阻止女真崛起,或者说将女真的发展控制在一个可控的范围。
  他自己也没有想到,会在辽东遇到这种事。
  有好几个夜里,楚宁都在想,徐有贞说的不是没有道理,自己难道真是灾星附体,走到哪都有战事。
  不过他也仅仅是稍作怀疑,毕竟他走的这条路注定就是一条充满荆棘的路,想要让大明发展起来,那和周边那些势力的交战就肯定不可避免。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76/64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