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大明做帝师(校对)第25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58/642

  所谓牺牲小我成全大我,就是这个意思。
  到了他们这个层面,什么喜欢不喜欢已经不重要了,比如他的王妃汪氏,就是他老子给他指定的。
  虽然他对自己的侧室唐氏喜爱更多一点,但是丝毫不影响他和汪氏的婚姻。
  他可以不喜欢汪氏,可以迎娶很多侧室,但是他的正室王妃都只能是汪氏。
  可是楚宁不一样,他从来不在乎这些条条框框,他在大明就是这样特立独行,想想当初他知道自己女儿被指婚给朱见深时候的暴躁,就知道他是真不愿意。
第383章
海外布局
  两人就这么一边聊天,一边喝酒,直到深夜,两人才被护卫搀扶到卧房。
  第二天直到中午,楚宁才艰难地抬起头,宿醉之后头简直要炸掉了,徐又蕊见他醒了,赶紧给他端来一杯温水。
  “该死的朱祁钰,昨天一定被这小子坑了。”楚宁感觉昨天自己被朱祁钰给骗了。
  “应该不会,刚刚堂王妃过来说,郕王到现在还在吐呢。”徐又蕊无奈地说道。
  这两个人算是‘同病相怜’,一个为大明镇守倭国,一个因为国内的政治原因远离大明,他们其实心中都很苦。
  楚宁‘艰难’地从床上起来,喝了一碗粥,就去找朱祁钰了。
  “该死的楚宁,一定耍诈了!”果然,离老远就听到朱祁钰的抱怨声。
  “自己酒量不行还硬撑,背后说人坏话,这是一个大明亲王该干的事吗。”楚宁一边说着,一边走进来。
  “哈哈哈,你好像也好不到哪去吧。”看着一脸疲态的楚宁,朱祁钰放声大笑道。
  两人对望一眼,然后都大笑起来。
  接下来的几天,朱祁钰带着楚宁在周围转了一圈,楚宁对朱祁钰的成绩很满意,朱祁钰虽然嘴上不停地抱怨,但是朱祁钰还是竭尽所能地做着自己的一切。
  现在大明三分之一的银、五分之一的铜都是从倭国输入的,在楚宁的指导下,现在倭国的石见银矿、足尾、别子两座铜矿,是现在倭国最重要的几处要害,都有大明的官兵驻扎。
  开采出来的银铜简单提炼之后,就会运往大明,并且随着大明的入驻,原本动乱的倭国,现在一派平静。
  倭国的普通百姓,并没有因为大明当初对他们的征伐,而有丝毫怨念,他们甚至十分感谢大明的到来,结束了原本动荡的倭国。
  倭国虽然算不上富饶,但是这里却是不折不扣的粮食输出国,每年都向大明提供大量的稻米,尤其是京城,每年都有不少来自的倭国的稻米。
  而倭国的那些大名,虽然对大明怀着很不友善的态度,甚至第一满满,但是在强大的武装面前,他们要么选择臣服,要么就被朱祁钰剿灭。
  当然,按照楚宁的意思,朱祁钰并没有把倭国统一起来,甚至还纵容倭国的内乱,只不过在一些比较重要的地方,都已经被大明控制起来了。
  比如,被大明钦定的倭都一带,石见银矿、足尾和别子铜矿,已经几个比较重要的港口,除此之外,剩下地方朱祁钰很少涉足。
  对原本的那些倭国大名,只要他们服从对那个被大明册封的倭王名义上的领导,不对大明抱有敌意,朱祁钰根本就不会干涉他们之间的争斗。
  当然,朱祁钰秉承着锄强扶弱的原则,对那些弱小一些的大名,给予帮助,也是在所难免的。
  这些都是当初楚宁离开时给朱祁钰定下的方略,这是一种制衡,只有这样一个倭国,才是大明最需要的倭国,大明不需要一个统一的倭国在自己身边叫嚣。
  也正因为这样,倭国现在处在一种奇妙的平衡之中,虽然那些所谓的大名之间依然时常发生争斗,但是只要不出现什么联合,或者比较强大的大名,朱祁钰基本都选择无视。
  为了保证效果,同时也是为了大明今后的发展,北镇抚司海外司在倭国有专门的机构,负责情报的收集,这也给朱祁钰带来极大的帮助。
  “这几年辛苦你了。”楚宁对朱祁钰说道。
  “哎,现在我才知道,你是真心为了大明好,你在江南的事我都听说了,是我们皇家欠你的,我也给皇兄上了奏折,把倭国的情况说了。
  皇兄已经答应过两年允我回国,而且答应我在皇家书院开设海外学院,专门培养大明派驻海外领地的人才。”朱祁钰感慨地说道。
  “当然是你们老朱家欠我的,我辛辛苦苦为什么,为了你们给的那点可怜的俸禄!为了那个什么都不是的爵位!”楚宁一脸傲娇地说道。
  如果是别人这么说,朱祁钰肯定嗤之以鼻,但是楚宁有资格这么说,整个大明,甚至整个天下,也只有楚宁能这么说。
  楚宁是朱祁钰认识的所有人当中唯一有资格这么说的,不说楚宁在大明的所作所为,就说对大海的了解,朱祁钰就从来没见过楚宁这样的人。
  他对海洋的了解,几乎比对自己家的后院还熟悉,比如哪里有岛屿,哪里适合建设港口,哪里出产什么,现在大明已经没有了缺铜的困扰了。
  不仅是因为倭国的提供,最主要的是吕宋的开发,那几乎就是躺在铜板之上,不仅铜矿质量高,而且产量极大,安南、占城现在已经成为大明重要的粮食来源,而且那里都有大明的海外领地!
  那里本来就是大明的藩国,加上这些年大明海禁的解除,越来越多的大明百姓开始踏上海外淘金之路。尤其是占城、望海城、吕宋城这些地方,大明百姓的占比全都超过了一半。
  这些地方,每个地方都有着自己不一样作用,比如吕宋城,就是铜矿的转运地,占城极其周边就是大明的粮食基地,望海城就更加重要,那里是大明的门户城市。
  现在望海城已经形成了以望海城为中心的城市群,并且随着大明移民的不断增加,那里已经和大明没有太大的区别了。
  尤其是楚宁创造性地提出海外居民制度,已经大明护照制度,简直就是神来之笔。
  这套制度完美滴解决了大明百姓与当地百姓之间的关系。
  所有大明海外领地的当地百姓,都对大明海外护照有着近乎疯狂的追求,加上大明虽然在当地取得了不少好处,但是也给当地带去了更多的文明。
  现在,那里几乎和大明的国土没有丝毫区别!
  朱祁钰有的时候都很羡慕朱祁镇,当初在宣府的时候,那种局面能翻盘就算了,竟然还意外得到了楚宁!
  正是因为楚宁的出现,大明才有了现在这种局面,朱祁钰可以百分百地确定,朱祁镇是太祖太宗之后最出色的大明皇帝!
第384章
离别
  这一切是都以因为一个人的出现,因为楚宁,大明才有了现在这种局面,正是因为楚宁,大明才能真正做到纵横万里海疆。
  所以,朱祁钰相信,如果楚宁愿意,他能随时泛舟海上,过上比帝王还舒服的日子。
  而大明那些人简直就是不知所谓,为了一点点眼前的利益,就对楚宁围追堵截,近乎疯狂地攻讦,换成自己,早不跟他们玩了。
  可是楚宁对大明的感情,确实那么的纯粹,他没有因为那些官员士绅的官员的阻挠而退缩,反而迎难而上,虽然朱祁钰没有在场,朱祁钰可以想象当时楚宁面对的是怎样的局面。
  几乎就是和整个大明作对,可是为了大明,为了大明的百姓,楚宁丝毫没有退缩,冲破重重阻挠,杀出一条血路。
  根据那些商人带回来的消息,虽然现在已经是农闲时节,但是整个江南确实一派热火朝天。
  所有的百姓都没有休息,他们几乎全家出动,去整治自己家的土地,没有任何怨言,毕竟那将是他们可以传家的东西。
  华夏的百姓对土地的执着,简直就是冠绝天下,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或者民族,像华夏族一样对土地有着这样的痴迷和执着。
  这是一副怎样的场景,想想都觉得人血沸腾,这简直就是盛世场景。
  可以想象,朱祁镇现在得高兴成什么样子,这是他的功绩,等他驾崩了,他的功德碑得丰富成什么样!
  这一切的一切,都是拜一个人所赐,那个人就是被那些师生逼的驾船‘出逃’的楚宁!
  其实朱祁钰想的不全对,楚宁知道,这是自己稍有能离开大明的机会,他要看看自己的布局现在发展的如何,望海城他不担心。
  那里发展的很好,甚至已经超出了楚宁的预料,现在嫣然已经成为了大明最重要的税赋来源之地,和重中之重。
  可是倭国不一样,倭国是大明想美洲进发的前进基地,楚宁没打算把全世界都变成大明的国土。
  那不现实,但是楚宁也有自己的野心,比如现在还处在原始状态的北美洲,那里现在还是印第安人的猎场,大明不可能放任那么一块富饶的地方,被欧洲列强抢占。
  他要在欧洲殖民者觉醒之前,经那里纳入大明的版图!
  所以,倭国这个前进基地就至关重要,他将是大明远航舰队的重要补给点,所以他会找机会来这里看看。
  不过,半个月的时间,楚宁近乎把大明在倭国的所有布置都转了一圈。
  石见银矿,足尾和别子铜矿,楚宁不仅看了矿山的开采,还跟朱见深提到,过今后的发展。
  那就是不能出现深加工。
  这里已经被楚宁定义为大明的原料供基地,和货物的销售地,所以不需要太发达的工业。
  不能为了省事,就不管不顾地将大明的科技转移出来,尤其是对倭国这个民族的提防,更是要慎之又慎。
  “很好了,在我离开大明之前,我已经给你哥哥写信了,让他赶紧物色人选,派到这里跟着你学习一下。这样你也能早点回国了。”
  朱祁钰没有说话,他脸颊不自觉地抽动几下,放眼天下,也就只有楚宁敢这么说,给皇帝写信!
  作为臣子,楚宁那应该叫奏请!
  可是,楚宁说的那么随意,仿佛不是在和朱祁镇这个皇帝奏请什么国家大事,而好像是在跟一个生意的合作伙伴商量今后生意的事。
  但是就是因为这样,才显出楚宁的不一样,楚宁不在乎官职,不在乎爵位,在他的眼中,大明的发展才是最重要的。
  朱祁钰甚至在想,就算现在大明停步不前,也足以傲视天下了,可是,楚宁却并没有满足于目前的现状,他的脚步似乎永远不会停歇一样。
  “你就不怕朝中说我借机培养势力,毕竟宁王的事才刚刚过去不久。”朱祁钰看着远处的大海说道。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58/64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