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大明做帝师(校对)第24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45/642

  在作战这件事上,陈怀还是很靠谱的。
  第二天一大早,官兵这边就陆续出营,在南昌城外,此时朱磐烒也接到禀报,赶紧拿起头盔来到城墙之上。
  不过他是悄悄来的,就是怕成为官兵火炮的射击目标,借着清晨的阳光,朱磐烒看到城外官兵正在南昌城外紧张地忙碌着。
  最让朱磐烒郁闷的是,官兵之中还有许多反穿他们衣甲的士兵。
  朱磐烒知道,这是被楚宁忽悠的人,也不知道楚宁给他们吃了什么迷魂药,这群家伙竟然这么甘心情愿地给朝廷卖命。
  要知道他们许多人的家人,之前都在朱磐烒的控制之下的,因为这些人全都是江西本地人,宁王一系在江西经营多年,朱磐烒起兵的时候,更是控制了大半个江西。
  可是这群人竟然在湖口的时候,就反戈一击,而且表现出来的彪悍,让朱磐烒都觉得不可思议。
  不过他很快就知道答案了。
  此时,官兵阵中突然冲出三百多人的队伍,他们每人按着一个巨大的铜喇叭,在城外摆好,开始对着城前汉话。
  这样的场景几乎就是同时发生,南昌城不规则的东南西北四面,每一面都有三百来人,他们举着巨大的铜喇叭开始朝着内内大声喊话。
  内容很简单,作为俘虏的他们几乎都是本色出演,这些人都是楚宁在湖口收编的俘虏,这次他们算是现身说法,他们把楚宁给他们的承诺说了。
  一遍又一遍,声音从四面八方传入南昌城,一开始百姓们还不相信,但是慢慢的,他们开始觉得那些人说的不一定是假的。
  最后,那些收编的俘虏告诉他们,楚宁给了他们三天的时间,三天之后,官兵就会攻城!
  果然,接下来的两天,官兵并没有攻城,甚至没有走出大营一步,一切平静的似乎什么都没发生一样。
  可是每当有人来到城墙上的时候,就会发现这一切不过是他们的幻想罢了,城外官兵的大营整齐肃杀,时刻提醒他们,战争距离他们是如此之近。
  很快三天时间过去了,南昌城内因为有宁王的数万大军在,许多人只是心中有了一丝丝变化,可看到城外宁王大军的军营,以及城内不断游弋的宁王大军。
  百姓们只能把那一丝丝变化深藏起来,不论如何,就目前的情形看,官兵的实力似乎根本比不上宁王。
  但是大家都知道,南昌城被攻破是迟早的事。
  先不说城外的官兵有没有能力攻破南昌城,现在宁王就只剩下这么一座孤城,周围却都是朝廷或者忠于朝廷的人,就算挡住了眼前城外的那些官兵。
  可之后呢!
  大明可是号称用兵两百万的超级帝国,随随便便就能派出一支几十万的大军,到时候南昌城就真的保不住了。
  为了稳定民心,朱磐烒将郑晨良前往西南寻找援军的消息公布出去,不过效果不是很好,毕竟这些南昌城的百姓可不是心甘情愿支持朱磐烒造反的。
  他们中的绝大多数都是楚宁变法的受益者,比如许多商户,因为楚宁的开放海禁,摊丁入亩,官绅一体纳粮等等政策,不仅给百姓创造了就业的机会。
  更是大大减轻了普通百姓的负担,尤其是楚宁重视商业的发展,让那些原本无依无靠的城市百姓,也看到了发家致富的希望。
  所以他们内心当中是不支持朱磐烒造反的,只不过他们是被统治的一群人,同样的道理,在朱磐烒大军戒严的情况下,百姓们只能将自己真实的内心想法彻底封存在心中。
  三天后的清晨,官兵再次兵临城下,这次没有了喊话的俘虏,有的只有一门门黑洞洞的炮口,几乎就在同一时间,一支一万人的官兵,在骑兵的引导下,向着城外叛军的大营而去。
  他们的任务很简单,就是拖住城外叛军的两处大营。
  这两处大营,每座大营有两万人,是朱磐烒放在城外策应城内的,南昌城和城外两座大营遥相呼应,互为犄角,这也是守城的必备策略。
  在这种城市攻防战中,除非是守城一方处于绝对兵力弱势,否则在城外布置大营策应,是所有城池攻防战的必备条件。
  此时,楚宁却一上来就派人把两处大营给堵住了!
第363章
南昌之战(三)
  城外两处营寨分别位于梅山和赣江边上,楚宁下的命令进攻!
  梅山大营的主将是段刚,他看到五千官兵缓缓朝他这边赶来,顿时一股怨气直冲脑门,这是得多看不起他,五千人的队伍,就想着进攻他占据地形优势的两万人大营!
  其实段刚是先入为主了,能有五千人进攻就已经很多了,毕竟楚宁这次来一共就带了五万人来,攻城可比攻打营寨难度大多了。
  楚宁留下一万人的预备队,他攻打南昌城,只有三万人而已!
  段刚见到官兵来到山下,立刻点齐五千骑兵,准备冲下山给‘狂妄自大’的官兵一点教训。
  谁们家这种作战不是盯紧城外就行了,怎么到了楚宁这就成了主动进攻了,这也太欺负人了。
  段刚带着五千骑兵在走出营寨,等着官兵到来,叛军的大营是设在梅山的半山腰上的,本身就不高的梅山,本山腰也就是两三里路,这样正好是骑兵冲锋的最佳距离。
  加上以上对下的冲锋,段刚觉得就算不能消灭这支官兵,大乱他们的布阵,击退他们还是没问题的。
  官兵这边带队的是陈怀,这个楚宁收下第一‘捧哏’战斗力也是相当强悍,尤其是作为第一批参与军改的人,对新战术驾轻就熟到了极点。
  这次他和张懋分别带着五千人,进攻城外的两处叛军大营,对他来说这时洗刷他‘行军迟缓’差点把楚宁害死耻辱的一战。
  他和张懋每人都带了一千京营骑兵,还有四千步兵,当然每人还携带了数量二十门火炮。
  让陈怀意外的是,他刚到梅山脚下,还没有摆开阵型的时候,山上的叛军竟然率先冲了下来!
  看样子是五千骑兵,身后应该还有步兵接应。
  陈怀撇撇嘴,自己还没动手,对方倒是先动手了,虽然说叛军的举动并没有什么错误,但是他们似乎高估了自己的实力。
  五千叛军,选择这个时候发动冲锋,时机把握的还算不错,正好是官兵刚刚抵达山脚下,阵型还没有摆开,如果顺利,他们一个冲锋就能把官兵冲散。
  可那仅仅是存在如果的可能性,现在他们面对的是一支全新的官兵。
  就在叛军冲到一半的时候,陈怀大手一挥,四千步兵开始向两侧快速移动,一千骑兵也开始向后策马,行进了一段距离之后,官兵开始拨转马头,向着山上冲去。
  官兵这边虽然启动距离,马速都比叛军差,但是双方的实力差距太大了,双方骑兵很快就碰撞在一起,厮杀直接进入到了白热化。
  段刚没有想到,官兵竟然能这样,如果官兵紧急启动战马,速度力量上根本占不到任何便宜,但是官兵先是向后跑一段距离,然后拨转战马转身杀回来。
  这样一来就成功解决了战马冲刺距离不够的劣势,但是这个说起来简单,实际操作起来是十分困难的。
  没有精湛的马术,已经常年的训练,这种操作稍有不慎就会人仰马翻,不战自乱。
  可官兵似乎一点没有收到影响,他们转身后很快就组成了锋矢阵型,这是典型的进攻阵型!
  可最让段刚意外的是,官兵竟然放弃了他们最强大的武器,火炮和火铳!
  在冲下来之前,段刚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这次冲锋,把官兵阵型冲散,最少要损失一半的骑兵,因为对方的火器实在太变态了。
  没想到官兵这次竟然和他们玩起了骑兵对冲!这简直就是叔可忍婶不可忍,段刚提着钢刀一马当先,直冲向官兵的骑兵。
  可是刚一接战,段刚就知道自己错了,官兵的骑兵根本不是自己手下这些骑兵能比拟的,双方的战斗力根本不在一个水平线上。
  交战仅仅一炷香的时间,叛军的五千骑兵,就被官兵给凿穿了数次,损失达到了千人!
  段刚拨转马头,看着前方的官兵,心中第一次有了退意,他知道,再这么打下去,不仅不能把官兵击溃,自己的这五千骑兵也有全军覆没的危险。
  陈怀将手中的战刀倾泻,刀身上缓缓滴落的鲜血,似乎在诉说刚刚战斗的激烈。
  和陈怀预料的一样,这些叛军的骑兵战斗力很一般,根本不能和禁军相比。
  与此同时的赣江边,张懋也经历了同样的情况,唯一不同的是,张懋选择的战术要比陈怀稳妥得多。
  看到叛军大营冲出来的骑兵,张懋第一时间派出了自己的火枪队。
  一千五百人的火枪队,分成三排站在队伍的最前方,火枪队的身后,则是一千骑兵,蓄势待发。
  王海川和段刚的想法差不多,只不过他是出于战术考虑,如果任由官兵进攻他的大营,那他们存在的意义就没有了。
  一个不能给城池提供策应的城外大营,还有什么存在的必要,还不如直接回城参加守城来的实际一点。
  所以在发现官兵之后,王海川第一时间选择带着骑兵出击,他想的和段刚一样,就算不能歼灭这支官兵,也要击溃,这样他们就能和南昌形成策应之势。
  不过王海川比段刚要情形的多,他在身后还布置了五千步兵随时准备策应自己。
  情况相似,只是采取的手段不一样,陈怀选择了和段刚的叛军对冲,而张懋则是以火枪为主。
  随着叛军骑兵的逐渐解决,张懋缓缓地抬起手,然后重重地挥下。
  王海川已经做好了损失前队的准备,但是现在和之前在湖口不一样,现在他手下是正儿八经的骑兵,就算明军的火器再厉害,也只能发射一轮。
  就算损失十分之一或者五分之一,那剩下的骑兵也能轻松将官兵的火枪阵地冲垮,到时候借着冲锋的速度,顺势将官兵后阵搅乱。
  理想是丰满的,现实却既骨感,有残酷。
  叛军的骑兵刚刚进入到火枪的射程,张懋就下令开火。
  王海川见状心里也是一阵激动,这种距离火枪的准头势必不高,就算官兵能勉强发射第二轮,那自己也已经冲到官兵的眼前了!
第364章
南昌之战(四)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45/64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