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大明做帝师(校对)第22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28/642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昨天晚上郑淮派郑晨良过来送信,已经确认,太子朱见深就在此次大军之中!
  他已经秘密吩咐下去,此战一定要注意一个十来岁的孩子,不管付出什么代价,都要将这个孩子活捉!
  虽然不知道朱见深是在战船上,还是在湖口城中,只要自己能活着朱见深,那就占据了不败之地!
第335章
如何是好
  到时候,自己就可以拥立朱见深,借此割据江南,有了江南这篇富庶的地方,加上士绅们的支持,不管是钱粮,还是兵源,都会源源不断拿到手中。
  而朝廷,也会因为失去江南财赋重地,日渐衰弱,届时,只要自己联合北方蒙元残余,联合绞杀,就是自己品尝一下登基为帝的滋味了。
  双方几乎同时结束了训话,不同的是,禁军这边士气高昂,一副慷慨赴死的决心,而叛军这边,则完全是被金钱刺激的。
  不过放在战场上,不管哪种方法,管用才是硬道理。
  双方大军已经各就各位,叛军这边将笨重的投石机、八牛弩、云梯、楼车、攻城锤等大型器械向着湖口城推过来。而此时城墙上的官兵,则是用一种看傻子的表情看着叛军。
  都说记吃不记打,这些叛军也是够可以的,昨天刚刚被禁军的火炮教育了一顿,现在还敢这么明目张胆地直奔城墙而来。
  难道他们的不知道这些笨重的家伙,是他们练习射击的好靶子吗!
  很快,那些笨重的攻城器械就被推到了城外三里的位置,官兵们齐齐地看向楚宁,等待他的命令。
  现在明军装备的火炮,平地射程一般都是在三里左右,现在大炮更是被架设在了城墙之上,虽然湖口的城墙不高,但火炮打个四里还是没问题的。
  现在叛军的大型器械已经抵近到了三里,他们不明白楚宁为什么还不下令攻击。
  朱见深站在楚宁身旁,眼睛都快睁不开了,不时别的,楚宁为了方便将士们看到自己,穿了一身极其骚包的亮银甲,甲胄在阳光的照射下,光芒四射。
  周围的人都不敢直视楚宁,太晃眼了。
  朱见深倒是很中规中矩的一套小号鎏金铠甲,之所以鎏金,是因为振兴铁厂出产的铠甲,现在是大明公认最好的铠甲,防御力强,重量轻。
  可是朱见深这种事身份又必须穿着金甲,所以只好在外边镀上一层金,算是满足了礼制要求。
  这两人往城墙上一战,别人就是想忽略他们也很难,太‘耀眼’,太‘光彩夺目’了。
  在叛军费劲吧啦地把那些大型器械运到城外两里的时候,楚宁抽出腰间的宝剑,用力挥下。
  随着楚宁的这个动作,湖口城上的官兵也行动起来,他们早在昨天就已经在城外标注好了射击诸元,此时根本不需要测距,直接调整炮口,对着城外的攻城器械就是一轮齐射。
  叛军没有想到,官兵的火炮竟然如此精准,仅仅是一轮齐射,他们费了半天劲退到城下的投石机、云梯、楼车就被消灭了一小半。
  尤其是投石机和八牛弩这些远程攻击武器,更是官兵打击的重点。
  其实投石机和八牛弩此时已经勉强算是进入到射程了,只是为了保证攻击的效果,还得继续推进,这东西在距离城池一里左右,威力和准头是最高的。
  可正因为这样,他们就只能被动挨打了。
  没办法,和官兵的火炮想必,叛军的这些远程武器,不仅准头低,射程近,最主要的是调试和发射的时间都很长。
  如果官兵没有经过改进的火炮,在这种局面下,他们有机会慢慢组装、调试,但是没有这种如果。
  官兵知道,虽然投石车和八牛弩的发射缓慢,但确实最具威胁的存在,所以前几轮火炮几乎就是专门打击它们的。
  几轮火炮下来,朱磐烒都快哭了,自己千辛万苦从南昌运来的攻城器械,仅仅半个时辰,就已经损失殆尽了。
  不是他不想撤回来,而是根本做不到。
  那些器械又大又笨重,推到那里都花费了很长的时间,如果没有官兵火炮的干扰,他们顶多就是再花费更多的时间,把那些东西撤回来。
  但是官兵的火炮会停下来吗?!
  朱磐烒此时也是一阵阵郁闷,今天为了鼓舞士气,也为了讨个好彩头,他几乎将带来的所有攻城器械都拿出来了。
  现在好了,官兵几轮炮火下来,那些他花费大量人力物力搞出来的东西,全都变成一堆木头零件了。
  朱磐烒现在是恨得牙根痒痒,不过他也知道,这些都是因为楚宁,这就更加坚定了他活捉楚宁的决心。
  只要把楚宁活捉了,那自己就有信心收服楚,让他给自己也制造这种火炮,不,是比这种更好的火炮。
  朱磐烒心里想着,但是前方的战事却没有丝毫停止的意思,朱磐烒一脸痛苦地看着那些‘碎木头’在,真是心如刀绞。
  而更让他郁闷的是,同样的场景在另外两处也在上演,唯一好一点的就是王海川负责的东城。
  毕竟王海川和官兵交过手,知道火炮的威力,所以并没有一次性把那些器械齐齐地推过去,而是循序渐进,一次前进。
  并且在前进的过程中,不断向城墙发射,虽然射击效果不好,但是也给官兵的火炮带来了极大的不便。
  很快,叛军就坚持不住,丢下手中的攻城器械,抱着头向后方跑去。
  朱磐烒更加郁闷了,不过他此时也看到了王海川那边,比起他们这两边要好的多。
  “去把海川找来。”朱磐烒命人去把王海川找来。
  不是他不信任其他两人,而是整个叛军队伍里,只有王海川和官兵交过手,昨天也是激动过头了,竟然忘记和王海川商议了。
  不过现在也不晚,毕竟自己现在占据绝对的优势,此时正是秋高气爽的时候,很少会出现下雨,所以极为方便他们进攻一方。
  而江西是他的封地所在,无论是他,还是他手下的叛军,现在就是在家门口作战。
  最后就是二十万大军,被他开出的高额赏赐激励的两眼金星乱冒,恨不得现在就冲上城头和官兵决一死战。士气一时半会儿不会消散。
  所以,在朱磐烒看来,自己是天时地利与人和占了个遍,就算那些大型攻城器械被毁,也不过是小挫折。
  只要他和王海川商讨好对策,那他们拿下湖口简直就是易如反掌。
  “王爷。”王海川来到朱磐烒身边抱拳行礼道。
  “海川啊,禁军的火器如此犀利,咱们该如何是好啊?”
第336章
妙计
  “王爷,末将也没有什么好办法,官兵的火器实在是太厉害了,不过末将觉得,这东西官兵到底有多少。”王海川似乎有些语无伦次。
  朱磐烒有点生气,可稍微一琢磨就明白了王海川的意思。官兵的火器是厉害,威力大,射程远,看上去似乎根本没有破解的办法。
  可这东西毕竟是消耗品,官兵就算准备的再充足,他们有多少存货呢!
  想明白这一点,朱磐烒登时来了精神,“来人,请郑老。”
  “草民参见王爷。”郑淮来到朱磐烒近前抱拳道。
  “郑老不必客气,你现在是本王的盟友,大家都是为了匡扶社稷,不必多礼。”朱磐烒强忍着怒火说道。
  他原本是给郑淮封了官的,但是郑淮却坚持不接受,只是让他孙子接受了一个大军参赞的职务,这让朱磐烒很不满,他觉得郑淮这是给自己留后路!
  其实朱磐烒是误会郑淮了,郑淮之所以不接受朱磐烒的封官,不是因为想给自己留后路,因为他知道,除非这次他们成功,否则他们在大明根本没有什么后路了!
  他不接受的原因是朱磐烒给他封的官实在太大了,宁王府相国!第一这是有违祖制,朱元璋连朝廷的宰相都取消了,你一个藩王还立什么宰相,你不是说为了维护祖制吗!
  其次他自己明白,现在宁王手下的人,对他还是充满了戒心的,毕竟宁王手下都是些寒门子弟,甚至有些还是强盗山贼出身。
  这些人对他这种世家大族的人很抵触,双方都是看对方极为不顺眼。他接受了这个位置,那势必会造成双方的不和,如果是平时也就算了。
  但这种时候,是需要大家齐心协力的时候,根本容不得半点差池。
  第三他现在岁数大了,如果接受朱磐烒的册封,那势必会影响郑晨良。如果他们成功了,郑晨良就只会是他郑淮的孙子,到时候只能在他的影响下继承郑家。
  既然他准备吧郑晨良培养成自己的接班人,那他就会不遗余力地给郑晨良创造机会,当然一切都是以安全为首。
  郑淮这次难得滴替别人考虑一把,还被人误会了,不知道郑淮知道之后,会不会气哭了。
  “现在宁贼火器实在太厉害,郑老有什么妙计破解?”朱磐烒一脸真诚地问道。
  郑淮心里一阵腻味,这个朱磐烒还真是眼里不揉沙子,当初了表示诚意,郑淮不仅给朱磐烒带来了江南士绅的支持,还有钱粮、武器、马匹这些实实在在的东西。
  最重要的是,郑淮还带来了士绅组建的一支三万人的队伍!这支队伍里还有一千人的骑兵!
  当时朱磐烒就被惊讶到了,要知道,江南士绅已经被楚宁压得喘不过气来了,可就是这样,他们竟然还能再这么短的时间里组建出这样一支队伍。
  这不是小孩子过家家,是要真刀真枪玩命的活,虽然那些人和宁王的军队比起来差了不少,但是考虑到他们组建的方式、训练的程度,已经这么短的时间。
  怪不得楚宁疯了一样打压这些世家呢。
  如果没有楚宁的打压,朱磐烒觉得他们组建一支十万或者更多军队根本不是什么问题!
  这里不是京城,不是北方边疆,这里是风调雨顺的江南,是读书人的窝子,他们竟然在这种地方随随便便一出手,就是能拿出这么多人来,可见他们已经膨胀到了什么程度!
  虽然这些人现在是朱磐烒的力量,但是出于统治者的谨慎和防备心理,朱磐烒心里对郑淮,或者说对整个士绅集团,有了防备之心。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28/64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