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大明做帝师(校对)第20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03/642

  张洪自然知道七大家族的意思,不然他这些年的官场也算是白混了,可他不在乎,他本来就是想通过这种行为得到七大家族的认可,从而加入其中。
  张洪不是想要成为七大家族的第八个成员,他虽然狂妄,但并不傻,他的家族在家乡的县城还能作威作福一番,可放到江南,就根本不够看的了!
  张洪就是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应天张家搭上关系,最好能和张家嫡系拉上关系,双方各取所需,张家得到足够的利益,张洪成为应天张家的一员。
  原本他计划最少也要一两年的时间才能见到效果,但是没想到,老天开眼,不管是楚宁,还是七大家族,竟然向年轻气盛的小伙子争夺心仪的姑娘一样。
  上来就直接赤膊相见,没有预料中的试探进攻,没有峰回路转的智计百出,双方上来之后完全就是在比拼硬实力!
  这也让张洪明白了一个道理,在足够强大的势力面前,任何阴谋诡计都是镜花水月。
  七大家族上来即使对楚宁变法的根基---百姓动手,不仅给楚宁造成了极大的麻烦,更是从中捞到了不少好处,简直就是搂草打兔子,一箭双雕。
  就在张洪以为自己这次算盘会落空的时候,没想到应天张家的现任族长张纯,竟然主动登门,甚至和自己结上了亲戚,现在张洪在私下都是以应天张家族亲自称。
  就在张洪以为七大家族就要完胜楚宁,他以‘救世主’的形象降临应天的时候,楚宁竟然真的运来了大批的粮食,不仅解决了粮食危机,甚至还将粮价直接打压到了丰年收获季节的价格。
  这下不仅将原本胜利在望,甚至已经开始准备接受胜利成果的七大家族打了一个措手不及,更是让张洪体会了一把深交过山车。
  随着粮食的运达,同时还传出了漕帮、虎头帮等组织,竟然在淞沪徐家的撺掇下,企图劫持粮船,这下七大家族一下就成了过街老鼠。
  虽然应天城的百姓还不敢把这种愤怒变现的太过明显,但是从七大家族的生意情况不难看出,百姓们作出了自己的选择。
  这让张洪明白了一个道理,一开始他以为楚宁在江南不像在京城一样,有皇帝的支持,有振兴集团的财源,有军队做后盾,在江南,楚宁完全是一个外来户。
  就算楚宁再怎么强势,也不能翻出什么浪花来,从粮食危机的开始就可以看出一二。
  可是谁能想到,楚宁竟然在那种情况下翻盘了!
第293章
颠倒黑白
  不过事情总是这样,可以说是急速翻转,原本自己和七大家族之间说是合作关系,其实就是自己‘归顺’到七大家族麾下。
  可今天机会来了,只要自己能帮七大家族度过这个难关,那自己和七大家族之间,就有了谈判的资本。
  张洪此时心里竟然有些感谢楚宁,如果不是这个家伙的出现,自己对多就是依附王文,慢慢熬上个二三十年,说不定在致仕的时候混一个六部尚书,然后加上个什么虚衔。
  可张洪不甘心那样,他觉得自己的才能不止于此,当初被发配到边疆的几年,他没有闲着,认认真真读了几年书,因为他知道楚宁在军方的地位。
  他真不敢出城巡边,谁知道楚宁或者楚宁手下的人会不会对他下黑手,他这些年也是没闲着,认真反思自己为什么会落得这个下场。
  现在他有机会和大明最大的集团建立盟友关系,他知道,只要自己帮着他们把楚宁赶走,投桃报李七大家族肯定会给自己好处。
  比如楚宁走了之后,他作为江南行政主官,在他主政期间,江南的赋税、经济都会有很大的起色,甚至远超从前,到时候那就是自己重返朝堂的资本。
  并且自己也会成为七大家族在京城,在朝廷的有一个代言人!
  有了七大家族的支持,平步青云指日可待。
  所以,接到郑晨良的消息之后,张洪第一时间赶了过来,正好碰上楚宁在这‘行凶’。
  “张洪,你怎么来了?”楚宁一脸茫然地看着张洪,好像对张洪的出现很意外。
  “自然是接到消息,镇海侯枉顾陛下对你的信任,骄纵不法,动用军队,对大明良善之家,致仕官员的住宅围堵,你难道不知道大明”
  “大明律吗?当然没你熟了,听说巡边的几年,你没干别的,就是躲在城池里边读书,说道辜负皇恩,你好像更多一点把。”楚宁的毒舌再次对着张洪狂喷毒液。
  “再说,你是不是眼瞎啊,还是耳聋啊,这可是太子殿下的主意,太子殿下知道最近应天不太平,又是盗贼焚烧官仓,又是水贼劫持粮船。
  郑淮虽然人不咋地,但怎么说也是大明子民,虽然对朝廷一点贡献没有,还没少挖朝廷的墙角,可总归还是曾经的朝廷官员,怎么说一点优待是不能少的。”
  楚宁一副我为他好的样子,不仅气得郑淮胡子乱颤,张洪更是对楚宁的无耻有了一个新的认识。
  什么叫颠倒黑白,什么叫指鹿为马,无论是张洪还是郑淮,他们自然在熟悉不过,可从来都是他们用在比人身上,现在好了,冷不丁成为被施加的对象,他们首先是惊讶。
  然后就是气愤,他们在为官的时候,对那些平民百姓用这招,是因为他们是规则的监督者,他们在那些百姓面前有着绝对的权威,楚宁这么做是什么意思!
  难道自己想那些无知的百姓一样,任由楚宁随便编排个理由就糊弄了不成!
  “太子殿下,镇海侯所说草民实不敢认,草民或许能力不足,为官多年,确实没给朝廷,但草民为官多年,还是为百姓做些事情的。
  至于镇海侯说的挖朝廷墙脚,草民不知道镇海侯所指何事,草民不管是在朝为官,还是致仕在家,一直秉承一颗公心”
  “行了,难道你以为我不知道你做的那些龌龊事,装什么装,你那套糊弄糊弄别人也就算了,还敢拿到老子面前喊冤叫屈,当心我把你那些糟烂事公之于众!”
  楚宁没等郑淮说完,打断他的话,还发出了威胁。
  郑淮如果之前不怕楚宁这么做,现在他是真的害怕了,楚宁这家伙根本就不按常理出牌。
  以前郑淮举得七大家族的联盟,在朝中有高官维护,在江南占据绝对优势,楚宁一个外来户,想要站稳脚跟还要看他们的脸色,更不要说变法变革了。
  不过出于谨慎,或者说想要给朝廷一个警告,郑淮还是组织了一场以应天为中心的粮食危机,七大家族,不仅可以借此向朝廷示威,更能借此赶走楚宁,显示自己的强大。
  当然顺便发一点小财也很不错,到时候把楚宁赶走,然后他们借着张洪向朝廷示好,想必朝廷也不会对他们赶紧杀绝。
  毕竟江南乱不得,江南可是朝廷最重要的税收来源,一旦江南乱了,那朝廷就麻烦了。
  可他没想到,楚宁竟然兵出奇招,从海外运粮!
  这一操作太出人意料了,不仅化解了应天的粮食危机,更是给大明找到了一个稳定可靠的粮食来源。
  当然郑淮不知道,楚宁这完全是应急之举,他根本不会把大明的粮食安全放在海外粮食上,当然如果那些地方成为大明的领土就另当别论了。
  楚宁不知道郑淮现在的想法,不然肯定会更加鄙视这些所谓的豪族大家。
  大明虽然现在是最强大存在,但谁都不敢保证那些大明的敌人或者潜在的敌人,会不会用粮食威胁大明,所以,不管怎么样,粮食必须靠自己。
  当然,楚宁这也是一种尝试,他要尝试从海外运粮的可行性。大明自从迁都京城以来,粮食一直都靠着运河,从江南运输过去。
  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京城人口的增加,大运河已经开始显现出运力不足的缺点,这也造成京城的粮价居高不下,不仅如此,大明九边的粮食,也都是靠着京城支应。
  现在京城为了保证民生都已经开始紧张,更不要说支应边疆了。
  可边疆又不能不管,不然大明就彻底乱了,所以朝廷只能开始在九边推行屯田,让边军自己解决一部分粮食。
  可这样一来,随着时间的流逝,边疆的战士开始慢慢成为了农民,他们除了名义上是卫所的士兵,根本没有任何战斗力。
  这也是为什么大明在九边之地,空有百万大军,却一直没有防御住游牧民族的入侵,这就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而且随着卫所士兵们开始向着农户转变,除了数量庞大,战斗力却是一直在降低。
  而因为边疆几乎形成一个独立的系统,牵一发而动全身,大明之后历代君主,都不敢轻易尝试改变,唯一进行尝试的就是崇祯帝。
第294章
裂痕
  楚宁的出现,可以说是大明改变自己命运的最后一次机会。
  历史上的大明,在原本的历史上,因为土木堡之变的失败,原本已经形成平衡的文武关系,彻底被打破,武将失去了对抗文官的底气。
  而文官为了保住自己的绝对优势,虽然没有对边疆的卫所进行大改,但是也开始以各种理由限制军队,这就加速了大明军队的衰败。
  楚宁的出现,改变了土木堡的结局,也变相影响了大明的未来。
  尤其是朱祁镇,对楚宁近乎疯狂的崇拜,让他对楚宁的变革无条件的支持。
  虽然史料中记载的朱祁镇除了高度发达的情商之外,似乎对皇帝这份职业,干的确实不咋地。
  这个完全是一种无解。
  在历史上,朱祁镇二次登基之后,先是识破了石亨等人的阴谋,然后将这些除了阴谋诡计什么都不行的阴谋家赶出朝堂。朱祁镇也曾经尝试变法,尝试重振大明军威。
  可经过土木堡的失败、景泰朝的纵容,文官已经彻底掌握了朝廷中枢的权力,这让朱祁镇生出一种无力感。
  再者,能做到皇帝,有几个傻子。
  尤其朱祁镇这种,自小被立为太子之后,经受的教育全都是为了将来当皇帝做的准备,所以无论是政治眼光,还是帝王心术,朱祁镇其实一点都不差。
  就算不能和朱元璋、朱棣这种绝世猛人相比,但在对面历代皇帝中也算的上是不错的了。
  因此,朱祁镇也是看到了楚宁变法对大明的好处,尤其是楚宁在变法之前,已经做了充足的准备。
  比如振兴集团的出现,不仅给朝廷提供了一个可靠的税收来源,更是将军改的阻力化解于无形,京城大部分勋贵都在振兴有股份,这让他们不必再冒着风险‘喝兵血’。
  同时也将勋贵和军队慢慢割裂开来,这样军队的控制权,也开始真正转移到了朝廷手中。
  所以,京城的军改才会进行的如此顺利。
  当然,郑淮不会考虑这些,他关心的就是自己的家族是否能继续在江南作威作福,继续当自己的无冕之王。
  随着粮食危机的接触,郑淮知道,这次交手他输了,而且是彻底的输了,不过这些并不是最重要的,因为七大家族在江南这些年,粮食土地只是他们家族产业的一个部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03/64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