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大明做帝师(校对)第12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0/642

  没错,是改进过的虎蹲炮,这种火炮体积小,射程短,但是胜在重量轻,能连续发射,所以被装备在战车之上,这也是楚宁从后世穿越之后的一丝丝执念。
  那就是制造出陆战之王,坦克。
  虽然没有坚固的外部装甲,动力也是依靠人力或者畜力,但丝毫不影响这种战车占据战场的统治权。
  随着火炮的轰鸣,冲在最前面的奥斯曼骑兵开始大面积地出现伤亡,不仅如此,随着双方不断接近,跟在战车后边的火枪手,也开始向着奥斯曼骑兵发射。
  这种近距离的火器攻击,是奥斯曼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的,正面陷入一种怪异的僵持局面。
  与此同时,攻击明军两翼的骑兵,也已经绕到了攻击位置,他们开始催动战马,朝着明军的两翼猛冲。
  易普拉新见状,心里也是长出一口气,就算正面不能突破,只要保持僵持,以步兵为主的明军,两翼根本没有丝毫保障。
  因为易普拉新看到,明军仅有的两千骑兵并没有发动,而是老老实实守在原地,似乎是在保护那些火炮。不过易普拉新也能理解,在他看来,那些火炮显然更加重要一些。
  可接下来一幕,让易普拉新彻底懵了,就在两翼的骑兵冲到明军一箭之地的时候,突然开始大量倒地!明军似乎没有做任何事。
  除了少数明军小队警惕两侧之外,绝大部分明军连看都没有看一眼这边。
  “难道这支东方的部队,是魔鬼的部队,有鬼神暗中支持不成?”这种疑问在易普拉新和绝大多数奥斯曼士兵中出现。
  不然怎么解释,那些在阵前突然倒地的骑兵!
  这其实就事明军的一个小把戏,事前明军骑兵在站前的奔跑并不是毫无用途的,在他们的战马背后都有一个皮囊,那里边是三角刺!
  这东西其实不是什么稀罕物件,不管怎么丢,他总有一根铁刺是朝上了,是对付战马,伏击作战的必备神器。
  但是想楚宁在这种规模的大战中,这样使用,还真是有史以来的第一次。事先将三角刺撒在自己进攻路线的两侧,太出人意料了。
  不管他们如何纳闷,前方的战斗丝毫没有停止的意思,甚至越来越激烈。
  虽然明军这边火炮、火枪、三角刺可谓装备精良,武装到牙齿,但是奥斯曼这边数量占据绝对的优势,并且不计代价向明军发动进攻。
  终于双方军队撞在一起了。
  七万大军对七千明军,十比一的数量比,看似必然的碾压,可实际上双方打的是难解难分。
  明军这边的战车,首尾相连,在战场上形成一个个堡垒,并且战车上的火炮,身后的火枪、弓箭瞅准时机不断对着外边的奥斯曼士兵发射。
  而且在作战过程中,经常出现几个堡垒慢慢围拢,然后突然合并,将一些奥斯曼士兵围在当中,而每个堡垒内都有三到五个鸳鸯阵,作为机动力量。
  只要堡垒里有奥斯曼的士兵被包裹其中,那些鸳鸯阵就会第一时间赶到,利用阵型和局部数量的优势,将其剿杀。
  奥斯曼这边也得到了之前阿勒颇之战的情报,知道明军这种战车会用‘包裹’对方战士的方法,不断蚕食。
  可易普拉新不在乎,甚至希望对方这么做,因为那种战术只适合两军数量差距不大的时候。
  而现在,奥斯曼这边的数量是明军的十倍!
  如果明军的那些堡垒敢放开口子,就会有大量的奥斯曼士兵顺势冲进去,到时候再想重新闭合简直就是不可能的。
  可他没想到,这些堡垒的战法还能这么玩。
  这次不是放开口子,而是几个堡垒互相配合,这样一来,简直就是无解的存在。
  而奥斯曼这边,虽然只能通过弓箭对明军的战车堡垒进行攻击,但是无数箭矢组成的箭雨,还是给明军造成了不小的伤亡。
  就算如此,五千明军骑兵,对阵奥斯曼五万步骑大军,竟然丝毫没有落下风!
  而且明军这边的堡垒,不断变换位置,竟然开始慢慢将奥斯曼的大军向着后边挤压!
  当然明军这边也付出了不小的代价,大量士兵在交战中受伤、阵亡,随着战事的不断进行,明军的伤亡也可开始变得多了起来。
  就算这样,明军依然占据上风不败之地。
  反观奥斯曼这边,对于明军的这些铁堡垒,除了在外围放箭,被围困在堡垒内的士兵反击,几乎对明军束手无策。
第164章
改变命运的一战(终)
  整个战场,除了明军突击的五千步兵之外,就是马穆鲁克这边和奥斯曼骑兵之间的对战,因为奥斯曼这边两万大军不仅要阻止马穆鲁克军队支援明军,还要防止明军的火炮部队前移。
  所以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与马穆鲁克军队的作战中,因此,虽然马穆鲁克这边只有一万骑兵和两万步兵,但双方也是打了个平手。
  因为明军这边火炮也有一部分调转炮口,对着两军之间的奥斯曼骑兵轰击。
  如果一直这么打下去,两军只能打一个平手,甚至奥斯曼能取得惨胜!
  毕竟他们占据绝对的数量优势,就算损失一大半兵力,这也不过是他们此次出征的一半兵力。
  而明军满打满算只有一万人,加上五万马穆鲁克军队,也才六万人。
  “伯爷,差不多了,咱们是不是可以动手了!”张懋看着胶着的战局,焦急地问道。
  “是啊,开始吧。”楚宁看着沸腾的战场,终于下达了最终的作战命令!
  这是,张懋取下自己的强弓,抽出从亲兵手中接过一支特制的铁箭,朝着天空发射上去!
  铁箭带着一缕细烟在半空中炸开!
  就在响箭炸开的一瞬间,在奥斯曼大军的营地,一连串巨大的爆炸声传来,爆炸从奥斯曼的大营,一直向着易普拉新的后军延伸。
  奥斯曼的大营此时已经陷入一片火海,没等易普拉新反应过来,在他身后不远的地方,一阵巨大的爆炸声,将易普拉新从战马上震落下来。
  与此同时,一直守候在火炮周围的两千骑兵,放下面甲,抽出腰间的弯刀,向着战场冲杀而去。
  此时的奥斯曼大军陷入了巨大的混乱,如果正常情况,两千骑兵对于这样的战场,根本起不到丝毫作用,但是现在不一样了。
  一连串的爆炸,然奥斯曼大大军彻底陷入了混乱,随着易普拉新被震落下战马,他们的指挥系统更是彻底失去了作用。
  明军此时冲击而来,就成为了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易普拉新被亲兵重新扶上战马,他现在双耳嗡嗡作响,看着一片火海的大营,和混乱无比的战场,他知道,自己输了,彻底的输了。
  除非他们的主能降临人间,不然他不知道如何应对这种场面。
  易普拉新转身来到自己的帅旗旁边,从亲兵手中夺过帅旗,在空中不断挥舞,这是撤退的信号!
  易普拉新无论如何也想不到,自己竟然在到达米耶城的第一天,第一次作战就作出了全军撤退的决定。
  他甚至根本没有想过自己会撤退!
  但事实就是这么讽刺,怀着必胜决心的易普拉新,最终选择了撤退,而一直在忐忑中煎熬的议纳勒,却见证了一次战争史上的奇迹。
  同样是训练有素的十五万奥斯曼大军,竟然在明军一万人的攻击下,彻底落败,开始向后方撤退。
  站在远处山上的议纳勒心中如同滚油,不但翻腾,他知道,这次大战之后,整个区域的形势将发生彻底的改变。
  原本处在上升扩张期的奥斯曼,经此一战,精锐部队不说是损失殆尽,但也是损失大半。
  自己的马穆鲁克虽然取得了胜利,但因为国力的悬殊,兵力的不足,尤其是内部不安定因素的原因,根本不可能将奥斯曼吞并。
  不过自此,双方就回到了一个水平线上,甚至马穆鲁克还有着巨大的优势。
  不过现在不是议纳勒考虑这些是时候,他身后就是最精锐的两万马穆鲁克骑兵,在响箭炸响的那一刻,议纳勒亲自带着两万骑兵,向着奥斯曼大营杀来。
  此时的奥斯曼大营,已经变成了一片火海,随着易普拉新撤退命令的下达,大营里的士兵,放弃了对营地的抢救,在收集了一些必要物资之后,开始沿着河流撤退。
  议纳勒带着两万大军杀到的时候,明军的骑兵也已经冲到了大营前,两方在奥斯曼曾经的大营前汇合后,张懋一挥手中的马刀,沿着河流向奥斯曼大军杀去
  议纳勒心领神会,带着马穆鲁克骑兵,紧随其后。
  这时的战场,除了那些被围困以及来不及撤退的奥斯曼士兵,已经没有了任何战事。
  那些士兵稍作抵抗之后,就纷纷丢掉手中的武器,选择了投降。
  而易普拉新带着剩下的大军向着奥斯曼境内狂奔。
  他准备在找个地方重整旗鼓,然后在杀回去复仇。
  毕竟这次自己虽然撤退,但并没有彻底失败,起码随他扯出来的军队最少也有七八万人,如果自己建立防线,收拢残兵,相信最少还能有十万大军。
  如此一来的话,自己完全有杀回去的可能性。
  虽然他现在还没有想出克服明军火炮和战车的办法,但不还是有数量优势吗。
  就像今天在战场上一样,如果不是那场突如其来的爆炸,自己也不会输得如此狼狈。
  可让他意外的是,在他的身后,两千大明骑兵仅仅跟在他们身后,虽说在明军的身后有两万马穆鲁克骑兵,但这也太不像话了。
  易普拉新这个郁闷啊,如果自己不是在撤退,他怎么也不会容忍堂堂的奥斯曼大将军,十五万大军的统帅,被区区两千敌人撵着跑。
  不过形势比人强,不管易普拉新多么的不甘,他也只能留下一支队伍,阻止明军的追击。
  只要自己跑出一段距离,收拢部队,第一件事就是转过身来报追击的那些明军和马穆鲁克人给剿灭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0/64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