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绝代帝王(校对)第87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75/916

  经过太阳光的照射着白色的结晶,释放出了大量的光芒,看起来是那么的晶莹剔透,是那么的纯洁无瑕。
  钾盐!
  “哈哈哈,太史慈,你们做得好,你们做的实在是太好了。”
  “根据古书上面的记载,有了这个东西,今后就可以制作出化肥,到时候可以让粮食产量翻上好几倍。不光是你太史慈,就连这些士兵也全都是我大汉的功臣。”
  “太史慈,听令!”
  刘琦忽然间沉声看着眼前的太史慈说道。
  原本刘琦只是想要给太史慈一个州牧,毕竟州牧是从一品,而和刘琦结拜的关羽张飞两位将军,同样是州牧,所以已经算是非常看得起太史慈。
  但是现在刘琦改变了主意,他要给太史慈更高一点的奖励。
  “从今日起,你太史慈将是我大汉的忠国公。”
  “为了表彰你帮助我大汉寻找到钾盐卤水,从今往后你太史慈的家人可以世袭罔替,永远获得国公的爵位,享受朕赐予你们家族的荣华富贵。”刘琦说道!
第946章
谋划击溃匈奴
  世袭罔替?!
  这4个字一瞬间砸进了太史慈的脑海里。
  要知道,无论是他还是其他的大汉封号将军,早都已经下意识的认为,关羽和张飞两个人必然会成为国公。
  而且这两人一定是最先受到刘琦的封赏。
  但是现在,太史慈却弯道超车成为了第1个。
  原因便是这钾盐卤水!
  虽然不知道这个东西到底有多少魅力,但既然刘琦已经提过,这东西能让粮食的产量翻上好几倍,太史慈也当然明白自己这一次立下的功劳有多大。不过很快他就已经反应过来,连忙双膝下跪,朝着刘琦行了一个三跪九叩的大礼。
  “微臣谢陛下隆恩!从今以后,我们家族一定世世代代以刘家为尊,一定世世代代保护刘家,拱卫刘家。”
  太史慈十分尊重的对着刘琦说道,这一刻,他彻底将自己的心都奉献给了大汉这个国家。
  现在就算刘琦让太史慈死,太史慈估计连怀疑都不怀疑,直接拔剑自刎!
  从今以后,太史慈的家族将会和大汉彻底连接在一起,他们家族能够与国同休,但同时他们这个家族也一定要守护大汉,让大汉可以延续的更长久。
  之所以皇帝在开国之后要对那些元勋进行封赏,就是为了能够让这些当年陪着自己一起打天下的兄弟们放心,让他们一起跟着开国皇帝共同治理天下,同时也让这些人好好的维持这个国家。
  一个家族再怎么能生,几百年下来也最多只能够生上几万人,虽然这些人手足够统治一个国家,但也同时断掉了许多有胆识之人的上进之路,那时候估计要不了百年就会有人揭竿而起。
  所以想要治理好国家,不仅仅要给下层人士提供一个可以上升的通道,同时还要有足够多的帮手来协助自己一起管理国家。
  这个道理刘琦当然懂。
  在听到了太史慈对着自己表忠心之后,刘琦哈哈大笑,然后上前一步将跪在地上的太史慈扶了起来。
  “朕的忠国公,既然朕都已经给你的封号上面加了一个忠字,当然是认可你们这一家族对我刘琦的忠心。这一次你可算是给咱们大汉立下了一个不世奇功,只要有了这个东西,要不了一年时间,我们大汉就再也不愁吃穿了。”
  刘琦又一次强调了钾盐卤水的重要性,只不过这个东西想要转化成化肥,还需要一番功夫,但对于刘琦来说不是特别难,毕竟现在他掌控整个大汉,需要什么材料基本上都能够获取。
  只是会花费一些时间罢了。
  而现在刘琦最不缺的就是时间。
  “好了,既然已经确认了这个东西是钾盐卤水。那朕就没有必要在这里多呆了。现在就麻烦忠国公把这些钾盐卤水全都采集出来,分批次的运输回荆州江夏郡。”
  刘琦一边说话,一边从自己的袖袋中拿出了一张纸,然后吩咐身边的锦衣卫笔墨纸砚伺候。
  有了笔墨纸砚,他快速在这张纸上写下了关于对太史慈的封赏,随后刘琦还从袖袋中拿出了属于自己的私人印章,在上面盖了一下,才将这张纸交给了太史慈。
  “现在朕手上也没有圣旨的材料,等你这一次带着这些东西回到江夏郡之后,把朕这张纸条交给贾丞相。到时候他必然会写下一份正式的圣旨然后交给你,希望你好好保存这份圣旨,也让你的子孙能够看到你太史慈曾经的荣誉。”
  刘琦笑着叮嘱道。
  太史慈在接过这张纸条之后小心翼翼的捧了起来,然后放在了自己一旁桌子上面的书里,好好的夹了起来。
  这个东西可是关乎到自己的荣誉,容不得太史慈有半点的马虎,更何况这张纸条也已经相当于是圣旨了。
  看着太史慈在那里放纸条,刘琦也没有在这里过多等待,而是转身就带着身边的锦衣卫离开了这个据点。
  现在既然已经找到了钾盐如水,制造化肥这件事情也应该提上日程了。
  不过饭要一口一口吃,事情还得一件一件来,刘琦这一次离开江夏郡最主要的目的还是击溃匈奴,只要击败了这些人,到时候在他们的地盘也可以搜寻一下铁矿。
  在匈奴的地盘之上,刘琦还清楚的记得那个地方不仅有几十座十分重大蕴藏丰富的铁矿,同样还有非常多的煤矿。
  虽然现在大汉境内的那些煤矿,刘琦已经找到了好几个,并且这些煤矿的煤炭已经足够大家使用,但暂时派这人手守护着这些重要的资源,也能以备不时之需,至于铁矿反倒是刘琦现在最需要的东西。
  如今有了钾盐卤水,等制造出化肥之后,整个大汉就不会有人饿肚子,到时候刘琦就可以开始着手修建铁路,从而继续去进攻其他国家。
  想要修建铁路,不仅仅需要制造出内燃机或者蒸汽机,还需要大量的铁轨。
  普通的铁可不能做铁轨,必须要炼制出非常好的钢铁才行。
  这也是刘琦必须要再一次攻打那些已经是丧家之犬的匈奴人的原因之一。
  有了钾盐卤水,刘琦的心情非常好,仅仅只是用了两天时间,就已经带着自己手下的这些人马来到了大汉军所驻扎的地方,这一次大汉军仅仅只是出动了5万的兵力。
  但在刘琦眼中,这些兵力是足够了。
  此时关羽,张飞等将军已经来到这里,驻扎了好几天的时间,他们早就已经派出斥候进行过了一番打探,大概摸清楚了匈奴人藏匿的具体位置。
  驻扎的地方同样是一片荒漠,现在这批大汉军早就已经离开了大汉。
  自从匈奴国被覆灭之后,那些匈奴人就迁徙到到更远的地方,如果还驻扎在大汉的边境,基本上想要进攻这些匈奴人,光是路程就得花上两天的时间,所以只能够把驻扎地点放在了大汉之外,距离这些匈奴人驻扎点不远不近。
  好在5万人的数量不是很多,再加上驻扎点靠近大汉边境,所以匈奴人暂时没有发现。
第947章
不会饿肚子的盛世景况
  前一段时间孙坚就已经带着人马,再一次冲击了匈奴人的栖息地,这段时间匈奴人正在休养生息,所以没空关注这些。
  刘琦坐镇中军,回到了属于自己的主帅营帐之中,而大汉的那些封号将军们也纷纷来到主帅营帐,等待着刘琦发号施令。
  看着眼前这些熟悉的部下,刘琦咳嗽了两声,对着诸人说道,“在来之前,朕去了一趟西域。有一个不好不坏的消息要告诉大家,太史慈已经被朕封为了国公,并且世袭罔替,与国同休。”
  什么?
  关羽张飞两人眼睛瞪得老大,他们怎么也没有想到太史慈竟然先自己一步成为了国公,尤其是关羽,他在讨逆军刚创立的时候,就一直和太史慈两个人争风吃醋,甚至互相攀比战功。
  明明大家不相上下,而关羽他本身就占了一个和刘琦是结拜兄弟的优势,所以隐约之间,关羽自认为是要比太史慈高上一些。
  可是关羽却没有想到太史慈竟然先一步自己成为了国公。
  看到所有人都有些惊讶,刘琦也不再隐瞒,继续解释起来。
  “之前咱们在荆州牧府邸朕的书房内就已经讨论过了。因为当时那样东西还没有找到,所以朕没有办法明确告诉你这东西有什么好处,但是现在朕去了一趟西域,可以清楚的告诉你,太史慈将那件宝物找到了,今后我们大汉将不会有人饿肚子。”
  “那么你们说朕到底要不要率先让他成为国公,你们也知道太史慈将军的能力,大家是有目共睹,同样他也是资历最早的几个封号将军之一。”
  刘琦一边说话一边看向的关羽,因为所有的封号将军里面,意见最大的其实就是关羽,他在听到太史慈找到的那个东西可以让大汉不会有人饿肚子,关羽就知道自己输了。
  “陛下,那件东西真的有如此神奇作用吗?可以让大汉的老百姓都不会饿肚子,就算是高祖和光武皇帝也都没有出现过这样的盛世景况。”关羽还是有些不敢置信,因此这才发出了属于自己的质疑,如果现在不质疑,那就不是关羽了。
  是啊!
  其他的封号将军们也同样看向了刘琦,因为这也是他们所疑惑的地方。
  要知道,身处在古代,想要吃饱饭,本身就是一个非常奢侈的事情。
  自从夏商周开始,到大汉这三千年的时间里,能够被史书所记载的都是达官显贵,能够吃得饱穿得暖都是世家大族子弟。
  那些普通的老百姓有时候在战乱时期都会被人当成粮草来使用,它们完全就如同草芥一般,根本没有多少人在乎。
  所谓的盛世,那可是世家大族的盛世,是贵族阶级的盛世,和普通的老百姓没有一点关系。
  他们能够一天吃上一顿饭就已经算盛世了。
  听到关羽的质疑,刘琦并没有生气,反而耐心的对着这些将军们解释起来。
  “既然诸位在这里质疑,那朕先问问你们。为什么匈奴人还有鲜卑人能征善战?”
  听到刘琦的疑问,张飞率先走了一步,回答了出来,“因为他们有骑兵,他们可以靠着马来和我们进行作战。除此之外,这些人身强体壮和普通的大汉士兵根本就是一个天一个地,如果不是因为我们大汉军一天能够吃上三顿饭,也可以让自己的士兵强壮起来,不然我们大汉军士兵也无法单独战胜对手。”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75/91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