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锋(校对)第53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34/678

“徐寒!你杀不死我的!我有圣皇陛下的护佑,我有...”在那雷电的折磨下已经气息萎靡的圣候还在不断的喃喃自语,这倒并非他执迷不悟,而是到了这个地步,只有那份可笑的信念还能撑起他的心不被即将到来的恐惧所击碎。
“你真可怜。”徐寒看着圣候,忽然有些意兴阑珊的吐出了这样一句话,“就像一条狗...”
那圣候显然并不愿意接受徐寒这样的说辞,他挣扎着想要冲出这剑阵结出电网,但身躯方才触及到那些电网,他的四肢百骸便传来一阵剧烈的痛楚,他根本无法逃脱徐寒的禁锢。
“徐寒你不得好死,待到圣皇陛下...”那圣候已经浑身是血,却又无法再做些什么,只能一边不断承受着那剑阵中涌出的雷电,不断朝着徐寒谩骂。
徐寒对此却聪耳不闻,他转过身子迈步走到了刘笙的身边,伸手抱起了对方浑身是血的身子。
“走。”他轻声说道,周遭的诸人一愣,这才跟上了徐寒的步伐朝着那景秀关的方向走去。城门口的守军虽然有心再战,但目睹了圣候此刻的惨状,又见识了徐寒强大的修为,一个个竟然是纷纷脸色惊恐,却无一人敢再度上前。
于是在数万大军的注视下,徐寒一行人便这样堂而皇之的走入了景秀关。
“拦住他!拦住他!你们这些废物!”圣候还在嘶吼,他歇斯底里的看着周遭的士卒,不满、愤怒充斥了他的胸口。
那些士卒自然畏惧圣候,但更畏惧能将圣候困在这小小剑阵中的徐寒。他们并未追击,而是举起不定的立在原地。
忽的在场的士卒们似乎感受到了什么,他们之中有人抬头看向穹顶,而后眸中露出诧异之色。紧接着越来越多的士卒感受到了这一点,他们也在这时纷纷抬头,望向穹顶。
那里有一点光芒亮起,随着时间的推移那道光芒越来越亮,就像是一颗星辰在夜间闪烁。
怒骂不休的圣候似乎也感受到了这一点,他亦在那时抬了头看向天穹。
不同于那些不明所以的士卒,圣候在看清那道光芒之时,他的瞳孔陡然放大,方才还在嘴里喋喋不休的怒骂于那一刻戛然而止,恐惧终于漫上了他的眉梢。
那道光芒越来越亮,也越来越炙热,它至从不知几何远的穹顶而来,拖着长长的尾翼,飞速下坠,就像是一颗坠落凡间的星辰。
而它的目标赫然便是那被禁锢在剑阵之中的圣候...
圣候的瞳孔越来越大,漆黑的眸子里几乎已经被那道坠落的星光所占据,他张开嘴想要说些什么,但话还未来得及说出口,那道坠落的星光便已快得惊人的速度落到他的头顶。
庞大的力道直接炸开了他的整个头颅,而后那道星光直直的贯穿了他的身躯,掠起一道血线,最后插入了地面。
这时那些士卒们方才看清,那所谓的星光其实就是之前徐寒手中那把漆黑色的长剑。
人群开始惊呼,开始恐惧。
而那把漆黑色的长剑却在那时光芒一闪,将周围十道巨大的剑影吸纳入体内,然后化作一道流光朝着徐寒离去的方向遁去...
......
大夏,辽州边境,清水镇。
李末鼎坐在清水镇那极为寒酸的镇长府院之中与那位清水镇的镇长有一句无一句的攀谈着。
李末鼎为人虽然算不得友善,但也绝未到那目中无人的地步,更何况身为大夏的王爷,他素来将这朝廷利益摆在在第一位。如今辽州与朝廷断了联系,作为大夏的王爷他自然应该对辽州百姓展现出朝廷对他们的关切,稳定此处的民心。
但此时的他却着实难以提起兴致听眼前这位年过四十的镇长大人的谄媚之言。
从昨日凌晨领着大部队一路奔走来到这景州与辽州交接处的清水镇后,李定贤便情绪落寞。
除开徐寒逼着薛炼唤来的一千余位身怀铜板之人外,他们一路上从景州带来了七千余位寻常百姓。而当他们穿过景秀关来到清水镇时,这七千余人却只剩下两千不到...
他们中少数在那场乱战中逃跑,而更多的则死战那些圣子圣兵的手中。
李定贤不可避免的将他们的死归咎在了自己的调度无方与保护不当之上,他为此很自责,他将自己关在了自己的房间中不愿与任何人交流,饶是李末鼎对此也无可奈何。
虽然心忧自家儿子的状况,但毕竟他才是大夏的王爷,了解辽州的近况,安抚民心也是他职责,因此他不得压下自己的担忧,与这镇长攀谈。
直到到了清晨辰时,这位李末鼎方才结束了与这位镇长大人的谈话,而后他便急匆匆去往李定贤所在的厢房,想要与儿子对话。李榆林也好、李儒也罢膝下皆无子嗣,李定贤极有可能会在以后登临那九五之尊之位。因此无论是之后的修行,亦或者登临王位,李定贤的心性对于大夏来说都是极为重要的事情,李末鼎也才会如此在意此事。
只是当他推开李定贤的房门时,却发现那厢房之中空无一人。
......
李定贤来到了徐寒的门外,他咬了咬牙,伸出了手想要敲开徐寒的房门,可这手方才伸出,他却又停了下来,脸上也泛起了阵阵迟疑之色。
显然他似乎无法下定决心。
不过就在他决定转身离去之时,那房门却忽的被人从里推开,李定贤一愣,待到他侧眸看去之时,徐寒却已经立在门口目光平静的看着他。
李定贤心头一怔,不得不收起了离去的步伐,但在徐寒的注视下,他脸上的神色还是免不了变得落寞了几分。
过了约莫数息的光景之后,他方才轻声问道:“你那位...刘笙兄弟怎么样了?”
“受了些伤势,不过已经无碍了。”徐寒的回答比李定贤想象中的来得快了许多,语调也平静许多。
“嗯。”李定贤点了点头,而后又咬了咬牙言道:“对不起...”
于李定贤看来,在景秀关外的那一战,若非他们带着太多的寻常百姓,又难以调度耽搁了这过关的时间,或许刘笙也不会遭受这样的劫难,当然那些百姓也不会死在景秀关外。
为此他的心底很是愧疚,迟疑于是否来见徐寒,也是不知当如何面对对方。
而此刻终于鼓起勇气说出这话之后,李定贤的心底也做好了面对徐寒责难的准备。
但出于预料的是,徐寒却并未有半点为难他的意思,他只是侧过了身子,轻声言道:“小王爷若是得闲,不若与徐某坐一会。”
李定贤又是一愣,他抬头看了看徐寒似乎是想要借此弄明白这少年真正的心思,不过令他失望的是,此刻的徐寒脸色依然平静,他却是无法从对方的脸上看出任何端倪。
他想了想,大概也是源于心头愧疚的缘故,终究没有鼓起拒绝徐寒的勇气,因此在最后他只能淡淡的点了点头,走入了徐寒的房门。
李定贤在徐寒房门中的木桌前坐定,而徐寒则在那时为他斟满了一杯茶水,随即不动声色的言道:“小王爷似乎有心思?”
李定贤一愣,下意识的想要反驳,但又像想到什么,将那到了嘴边的话咽了回去,之后言道:“瞒不过徐兄,昨日一夜在下都未有安睡...”
说到此处,李定贤顿了顿,嘴角又露出了一抹苦笑,言道:“我一闭上眼睛,所思所想的都是那些百姓模样,他们在哭泣,在哀嚎,在责骂我没有保护好他们...”
李定贤如此说着,他握着那茶杯的手不住的颤动,指节发白,显然正处于某种难以自已的情绪之中。
徐寒看着脸色再次落寞了下来李定贤,在沉默了一会之后方才端起了手边的杯盏在自己的唇边轻轻一抿,嘴里言道:“其实,徐某早已料到了这番结果。”
李定贤的脸色一变,他不可思议的抬起了头看向徐寒,眸中愤怒与不解交织。
“小王爷想要问我为何明知道会这样,却不阻止你们?”徐寒感受到了对方的目光,他微微一笑,放下了茶杯,问道:“那李兄细想,我若是与你言明此事,你难道就会放弃那些平民吗?”
李定贤心头一震,他意识到徐寒所言无错,以当时他一心想要救下那些百姓的状态而言,他却是不可能因为徐寒的一两句话而放弃。而越是如此想来,他心头的自责便越是一息甚过一息。
徐寒看了看李定贤手中茶杯因为李定贤颤抖的手臂而洒落了一桌,他再次伸手提起了桌上的茶壶,为李定贤满上了杯盏,然后再次言道:“但事实上,我之所以不阻止小王爷并非因为我无法劝倒你,而是因为我知道你们救不了他们,嗯,至少他们中的大部分你们都救不了。”
说道这里,徐寒并不给李定贤任何反驳的机会,便再次言道:“大难将至,每个人都无法独善其身。小王爷心存怜悯,固然是天下之幸,但想要救天下人却不是一时的庇护便可做到的。”
“圣人有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小王爷想要救这个天下,就得教会天下人如何自救。”
徐寒眯着眼睛说道,而后他又顿了顿,目光忽的深邃了几分,语调也低沉了下来:“就像魏先生做的那样...”
李定贤的心头再震,当时身处横皇城的他自然目睹魏先生对抗天劫的过程,也明白徐寒话里的意思。他的悟性极佳,此刻更是犹如醍醐灌顶,虽不至于完全解开心结,但却没了之前那般的阴郁。他沉眸看向徐寒,正要道谢,可徐寒却在那时将一样事物递到了李定贤的手中:“薛炼、宁烟等人心智异于常人,又有报国之志,小王爷可带在身边悉心调教,这一千余人或许会成为以后小王爷的一大助力。”
李定贤却是不想徐寒会说出这样一番话,他不禁点头,随即又沉眸看向徐寒递来的那道事物。
那是一本泛黄的古籍,扉页上书四个大字《大龙象印》。
他倒是听说过这道龙隐寺的法门,心头正疑惑徐寒怎会得到此物,可就在这时,那看似寻常的书页却猛然开始发烫,而书页也开始不受控制的不断翻动,直到落到最后一页时方才停下。
那一页上写着一排排小字,李定贤定睛看去。
“大离朝昭明十三年,以先生之法试之,剑意真元相撞,所得之力可淬炼肉身,但用法不慎,已伤内腑,此生恐无缘登临仙境,后人以此为鉴。――大离朝神将屠卢飞。”
“大离朝岳正四年,受屠神将之戒,以先生之法,斗胆相试,以剑意真元相撞所蕴之力淬体三十七载,肉身修为大成,但于仙境依然差之良多,今日大限将至,特告后来人以试他法。――江湖散修,漓江道人。”
“大离朝玄蒙七十三年,以刀剑双意淬体四十五载,不得门径,后人勿效。――大离玄蒙帝四子,萧图。”
“大离朝...多少年老子也不清楚,只知道这天下还是大离朝的天下,老子就是一个粗人,用这天雷与真元淬体,淬了他奶奶的六十年,头发都白了,雷倒是挨了不少,但就是见不到仙人天劫。他娘的这办法也不行,你们后面的小兔崽子记下吧!――孙大坤。”
“大楚朝宁阳二十五年,我细究了诸位先辈之训,以为此法并无问题,而之所以诸位前辈不得其解,根源在于所得之力依然不够强大,远不如这先贤所言的天人之力。故而斗胆请得当世活佛慧曰大师与刀道宗师苏晨二人,灌力入体,如此反复三载,所得颇丰,但奈何苏晨前辈渡劫成厄,难再觅大贤,与大道差之临门一脚,心中大憾,愿后来人知我此法,成我此道。――龙隐寺,洛寅。”
五道留言纷自其上,各书其经历,李定贤一一读来,不由心神往之。
可就在这时,那扉页的最后忽的又开始出现一排排字迹...
“楚后二百四十三年,吾以《修罗诀》修至紫霄,以镇魔塔妖君之力修至不灭,以血元星光而至半步仙人,以星光魔神以至巅峰,最后天雷及身,一拳破之,成就肉身仙人。诸君所求,吾辈终得其果,书此以告先贤,以励后生。泰山虽重,砥砺可移,沧海虽大,衔石可填,大道虽远,吾辈可期。”
第三十五章
九月秋风盛,星光照夜明
李末鼎身为大夏王爷的面子倒还颇有些用处,辽州州牧对徐寒一行人可谓感恩戴德,而随行那两千百姓也在那州牧大人的安排下在辽州寻到了新的住所,虽然称不得一劳永逸,但短时间内想来是无忧虑的。
一行人在做完此事后继续南下,没了那些百姓的牵扯,宁烟薛炼手下的一千余人虽然修为参差不齐,但多少有些本事,加上在徐寒的授意下,李定贤也开始传授他们这《大龙象印》的法门,因此诸人南下的速度倒是提升了不少。
约莫七天之后,一行人来到辽州南方边境的漠烟城。
于此地,徐寒算得上是故地重游,当年他从大周逃亡到大夏,这踏入大夏的第一站便是这边塞要城漠烟城。他来时正值秋末,他归时亦是九月深秋,一年的光景,徐寒经历甚多,此刻难免生出些物是人非的唏嘘。
魏先生去了万域星空,那里究竟有什么,他又在做什么对于徐寒来说都是一个谜。
晏斩与雪宁急匆匆的离去,虽然还有书信往来,知道是晏斩宗门出了变故,但具体如何对方未有细言,徐寒也不好多问。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34/67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