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剑长安(校对)第27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79/657

  “北师叔好生修养,待长安忙完此间琐事,再来探望。”
  这应当是第一次,苏长安称呼北通玄为师叔。
  他对于北通玄当年杀死如烟一事一直耿耿于怀,但是北通玄却又三番两次救他,甚至他怀疑,在西江城中,也是北通玄托观沧海救他性命,这一句师叔,苏长安叫得并不愿望。
  门内之人并没有第一时间回应苏长安的话。
  直到约莫十来息的沉默之后,方才有一个声音响起。
  “好!”
  那声音这般说道,即使声音的主人已经极力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足够平静,但是苏长安还是敏锐的从中察觉到了这一个音节中极为细小的颤音。
  他会心一笑,大抵能明白北通玄此刻心中所想。
  孤身漂泊,隐姓埋名。
  他唤他一声师叔,他便又有了名,亦有了家。
  念及此处,苏长安难免觉得有些荒唐。
  祸国之人,堂而皇之,高居庙堂。
  救国之人,隐姓埋名,杀妻求将。
  这世道,当真好生荒唐。
  他的笑容渐渐变得苦涩,索性不再去想,他转头看了红玉一眼,说道,“走吧。”
  ……
  来到永宁关下的一处营帐,待他步入其中之后,便发现里面早已坐着数人尚在等候,其中不乏苏长安的熟悉的面孔。
  比如曾经便是他的部下的顾牙朗,想来他去到天道阁之后,他的旧部也被北通玄打入了永宁关的守军之中,顾牙朗的修为不俗,又从军多年,如今永宁关又是用人之际,北通玄将之提拔作为守军中的头目倒也是情理之中。
  待他看到随着红玉一同走进的苏长安时脸色一变,一抹喜色浮上了眉头。
  而反观另外几道苏长安熟悉的身影却显然没有顾牙朗这般好的心情了。
  他们有些局促不安的坐在一边,与营帐内的其他军官之间保持着一道泾渭分明距离。
  这几人便是,被苏长安带进关内的摩青翎、玉山、摩海耶、宇文平四人。
  有道是人在屋檐下,哪又不低头。更何况人蛮二族之间的仇怨向来不是之言片语所能言尽的,说不准在场诸人之间还曾有过交手,也就难怪此刻众人间的气氛如此尴尬了。
  或许是虎偃的死给了苏长安很大的触动,又或是本着将蛮族带入关前的承诺,苏长安想了想,然后便在诸人的注视下,坐到了摩青翎的身边。
  这样的举动无疑让双方都是一惊,红玉的目光顿时玩味了起来,而摩青翎等人却在诧异之余,朝着苏长安投来的感激的目光。
  作为除了北通玄之外永宁关军中唯一的神将,红玉当之不让的坐上了首座。
  她轻咳两下嗓子,让方才还在窃窃私语的众人顿时安静了下来。
  “这样吧,先听听摩公主的想法。”她说道。
  蛮族入关,投降人族的事情少有耳闻,即使是红玉一时间也拿不定主意。
  摩青翎一愣,不敢有半点非议,好在在来之前她便有所准备。因此她的身子微微前倾,说道:“我三族已认天岚院的苏公子为主,此间事由皆由他一人处理,我们绝无半点异议。”
  此言一出,可谓满座皆惊。
  这其一,关于这位北通玄一直护着的少年的身份向来是众说纷纭,其中让人诧异的莫过于,他是朝廷要犯,害死玉衡圣人的妖族奸细苏长安。
  摩青翎此话自然便是坐实了苏长安的身份。
  但好在,如今北通玄帐下的士卒对于那位高座长安城中的丞相都没有多少好感,对于苏长安的身份倒并不怀疑。更何况据顾牙朗所说,莱云城一战,还多亏了苏长安一人挺身而出,方才避免了蛮军在西凉腹地插入一道眼中钉。
  这其二,却是更为让诸人吃惊的地方。
  蛮族,认一位人族为主,这事无论是发生在谁的身上都多少显得有些匪夷所思。但以摩青翎的身份,能说出这样的话,想来也不可能作假。
  因此,诸人这时皆尽数将目光投向了苏长安。
  突然成为场上焦点的苏长安,不免有些不适,他转头有些诧异的看向摩青翎,但摩青翎却投以他一个极为暧昧的笑意。这样的情景落在旁人眼里自然免不了浮想联翩。
  苏长安心中暗暗叫苦,大抵明白了这摩青翎的主意。
  她将自己的身份做低,以此抬高苏长安的身份,将苏长安置于风口浪尖。
  让他以一个人族的身代表蛮族与人族交涉,避免了方才缓和关系的二族因为一些口角琐事而再次变得僵化。这一点,可以说是如今寄人篱下的蛮族最不想看到的事情。
  当然,她敢如此做,其实笃定了苏长安的人品,若是苏长安食言,甚至以此作为筹码,那对于她们三族来说便会是一场灭顶之灾。
  不过好在,她们确实赌对了苏长安的性子。
  他是断然做不出那种落井下石的事情的人。
  即使心中对于摩青翎此举有所不满,但最后,他还是硬着头皮在诸人的注视下,说道:“帝江、句芒、强良三族,妇孺七万,需要一个安身立命之所。”
  末了。他还不待诸人接话又补充道:“这个地方只能是在西凉境内,入了中原,朝廷愿不愿给不说,各州郡定然忌惮,也决计不会答应,所以只能是在西凉。”
  此言一出,一位中年武将便站起来反驳道:“兹事体大,不向朝廷上报,我们怎能做主?”
  “司马诩把持朝政,西凉求援多次也不见回应,报与不报并无差别。”一旁的顾牙朗立马站起来说道,很显然,他是站在苏长安这一方的。
  “顾将军此言差矣,诸事不报,那我等与乱臣贼子有何区别?”又是一人站了出来。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若是事事都听朝廷旨意,我西凉早已落入蛮族之手。”
  ……
  正题尚未开始,一时间诸将便为了蛮族入关之事是否上报朝廷吵得不可开交。
  “够了!”眼看诸人之间的争吵愈演愈烈,红玉眉头一皱,猛地一拍桌面,大神呵斥道,看得出她虽位女将,但在军中威信极大,她一发怒方才还吵得不可开交的诸人顿时噤若寒蝉。
  “莱云城方圆百里已无人烟,蛮族可去此处休养生息。我们予你族人三个月的粮草,春日将至,你们开耕务农也好,去到狼牙山中捕猎也罢,但且记住,不得再生祸端,否则我定当率军屠你满门!”
  说罢她美目圆睁直直的看着摩青翎诸人,很难想象,如此漂亮的女子却能说出如此杀气凛然之言。
  对于红玉的话,摩海耶自然不满,但是却也只是一声冷哼,并未出言反驳,显然还是接受了她给出的条件。
  “此事兹事体大,确实不能不报,朝廷怎么说是他的事,但是木已成舟,通知便可,不用求策。”红玉又说道,目光还有意无意的扫了方才第一个站出来反驳苏长安的人。
  那人若有所觉,顿时低下头连连称是,又赶忙取来笔墨,开始代笔写下要上报朝廷的事宜。
  “苏公子,觉得红玉如此安排可有问题?”
  苏长安眉头微皱,红玉既然愿意给出粮草又划出一块地皮,按理说应当是接受了蛮族。可是却偏偏只答应三月粮草,这让苏长安不禁有些奇怪。他微微沉吟,很快便领悟到了些什么,他说道:“这春种秋收,三个月的粮草恐怕捉襟见肘,不若再予上六个月的粮草,我部还有八千武蛮,留一千保护族人,可出七千余人助红玉将军守城。”
  “好!”似乎早就料到苏长安有此一说,红玉几乎想也不想的答应了下来。
  七万人的六个月的粮草自然不是什么小数目,但好在永宁关存粮充足,短时间内无粮草之忧,以这些粮草换来七千战力不俗的武蛮,肩上摩海耶、宇文平这样问道境的高端战力,到是一个很是划算的买卖。她方才只应允三月粮草便是等着苏长安这句话。
  苏长安得到红玉的首肯,转头看向摩青翎。
  摩青翎微微苦笑,本以为自己暗算苏长安一遭,搏了先机,却不想被其反将一军,有苦难说,不过这样的结果对于此刻的蛮族倒也并非不能接受,更何况若是拓跋元武的军队朕的打入永宁关,那他们这些在拓跋元武眼中的叛徒自然也是难逃一死。正所谓唇亡齿寒,这个道理摩青翎还是懂的。
  故此,她点了点头,算是答应了苏长安与红玉交涉的结果。
  而这时,方才那位正在书写上报奏折的武将走到了红玉的跟前,指了指自己已经写得差不多的奏折,小心翼翼地问道:“将军,这苏公子的名号……”
  不管如何说,苏长安还是朝廷的逃犯,他暗觉得写上他的名讳多有不妥,一时拿不定主意,这才询问红玉。
  未曾想到这一点的红玉,也是一愣,她正要说些什么,让男子在奏折上瞒下此事,以免给苏长安与北通玄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却在这时,苏长安说道:“就写天岚院苏长安!”
第一百一十三章
等着我
  苏长安不明白。
  北通玄在躲。
  从长安逃出去的花非昨与玉灵儿在躲。
  他一路来西凉也在躲。
  他们是天岚院的传人,是苍生的守护者,他们做的事是正确的事,为什么要躲。
  躲有什么意义,躲到最后,北通玄杀了如烟,他失去了青鸾。
  他不知道长安城里那些达官显贵,三公九卿究竟在想什么。
  但是蛮军兵临池下,永宁关难保,与司马诩一丘之貉的蛮军铁蹄即将踏破中原贵族的锦绣衣冠,他并不为这些达官贵人们感到难过。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79/65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