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十五年(校对)第89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92/1227

  袁枢皱着眉头,抓着胡须急想了几下,忽然说道:“前些天在英武殿研议计划时,我听陛下说过阿济格三兄弟的一件丑事,今日或可一用……”
  ……
  “阿济格,你这个懦夫!”
  “谁不知道,你是你母阿巴亥和代善私通,生下的孽子~~”
  “为了此事,老奴努尔哈赤废了代善的太子,又去了你母的大妃~~休了她~~”
  “阿济格,你和代善、多尔衮多铎,根本不是兄弟,你是他们的儿子和侄子啊~~~”
  “阿济格,你叫爷爷吧~~”
  晨曦之中,停止进攻,正漫山遍野开辟下山道路的三万蒙古兵,忽然都听见了明军的阵阵大喊。
  听到此言,阿济格脸色骤然大变!
第一千零七十章
恼羞成怒
  老奴努尔哈赤,一生之中最爱的女人,就是阿济格三兄弟的母亲阿巴亥。阿巴亥十二岁就嫁给了努尔哈赤,而努尔哈赤此时已经四十多了,身边女人六七个,阿巴亥凭借年轻貌美和聪慧,很快就得到了努尔哈赤的全部宠爱,先后诞下了阿济格、多尔衮多铎三兄弟,不过不久之后,一件丑闻却在沈阳宫中传了开来,有臣子向努尔哈赤密告,说阿巴亥和代善关系不正常,十分暧昧,并且有人证物证,努尔哈赤听后十分震惊。
  虽然照建虏传统,努尔哈赤死后,代善可以继承他全部的财产和女人,但自己尚且健在,就出了这样的丑事,实在是莫大羞辱!
  于是,在盛怒之下,努尔哈赤随便找了一个理由,将阿巴亥休弃到冷宫,不久,又废了代善的太子之位。
  但努尔哈赤太爱阿巴亥了,一年之后,便又重新册立阿巴亥为大妃。
  虽然对外的是理由是,查无实证,代善和阿巴亥是清白的,当初密告的人,被努尔哈赤以诬告之罪处死,但此事掀起的余波,却依然荡漾了好一阵时间,直到努尔哈赤逝去,才完全平息。
  虽然事情过去了,也平息了,但面对母亲当日被人“诬告”和“屈辱”,阿济格三兄弟心中都是愤怒不已的,更不用说,在努尔哈赤死后,阿巴亥被黄太吉阿敏算计,不得已殉葬,此事对阿济格三兄弟的打击更是沉重,在他们三人心中,母亲阿巴亥的地位,是神圣无比,谁也不能触动的,但今日,在这渤海所的山道之上,一千名明军大声呼喊,将阿济格三兄弟埋在心中,谁也不愿意提前的伤疤,又揭了起来,对阿济格来说,明军呼喊的每一个字,都是在侮辱他的母亲。同时也是在强烈侮辱他。
  阿济格如何能不怒?
  如果是多尔衮和多铎,他们或许会大怒,但却不会因此改变战术。
  但阿济格却不同,虽然明知道明人在激将,但他心中的愤怒却是无法压制。
  明人喊的是汉语,大部分的蒙古人都听不懂,但建虏白甲兵能听懂的却是有不少,更不用说阿济格习过汉书。
  “罗额尔德尼!”
  阿济格脸色涨成了猪肝色,咬牙启齿,目光像是要喷出火来,他站住脚步,猛然回头大叫。
  “王爷!”罗额尔德尼急忙抱拳。
  阿济格马鞭向山下一指,咬牙切齿的说道:“你带人开路下山,从后方包围这些明贼。本王带兵往下,我们前后夹击,将这一群明贼碎尸万段,一个也不放过!”
  罗额尔德尼并不愚笨,他清楚知道,明军的大喊,乃是激将之策,现在阿济格改变计划,要歼灭这股明军,明显就是中计了,但面对盛怒的阿济格,他却是也不敢劝。
  ——作为蒙古王亲,他清楚知道阿济格的暴脾气,更知道阿巴亥在阿济格三兄弟心目中的地位。
  “是!”
  罗额尔德尼领命,亲自带人开路下山。
  阿济格的目光望向被明军占据的三处制高点——虽然是制高点,但山势并不算太高,只是太过陡峭,难以爬行罢了,现在明军占据了这三处,在山顶堆砌石块,构建阵地,虽然人数不多,但却和山道上的明军形成了犄角之势,除非是攻占这三处,居高临下攻击,否则正面硬冲明军兵阵,怕是要付出相当代价。
  “再上,先夺了三地!”
  阿济格马鞭猛指。
  “呜呜~~~”
  号角吹起,一多半的蒙古兵依然按照刚才的计划,开路下山,但一千建虏精锐白甲兵以及剩下的蒙古兵,则是分成队列,开始对三处制高点,发动攻击。
  ……
  “阿济格中计了!”
  见蒙古人重新发动对三处制高点的攻击,袁枢眼有喜色,他知道,他们刚才的呼喊,成功的激怒了阿济格,现在阿济格最大的想法,并不是立刻下山,而是要歼灭他们,以惩罚他们刚才的胡言乱语。
  微喜之后,袁枢眼中又闪过忧虑。
  经过刚才的激战,三处高坡周边倒毙了不少的蒙古兵,但驻守的明军也有相当大的伤亡,两百人上去,到现在已经损失了三分之一,现在阿济格疯狂,令蒙古人猛攻,这三处高坡,不知道又能守多久?
  “擂鼓!”
  袁枢的忧虑,自然也是杨轩的忧虑,他望着三处,高声下令。
  “咚咚咚咚~~~”
  随军的小战鼓敲了起来。
  ……
  三处高坡,以邻近山道的那一处最为要紧,因此由把总王安乐带兵一百,亲自驻守。
  王安乐,本是天津运河段的一个老实纤夫,崇祯十五年,太子招募京营新兵,他成为京营整饬之后,第一批加入京营的新兵,其后,因为操练刻苦,而被任命为旗长,在京营首战,刘店镇之战中,他亲手刺死了流贼头目丈三尺,立下功劳,其后开封之战、两次击退建虏入塞之中,他奋勇做战,连续建功,到现在,已经累功做到了把总。
  不同于过去的木讷、胆小,现在的王安乐,久经战事,沉稳冷静,已经是一个沙场老兵了。
  一月之前,托陛下洪福,张皇太后做媒,身为把总的王安乐在京师正式安下了自己的小家,娶了一名良善宫女为妻,两人恩恩爱爱。两年之前,王安乐都还不敢想象,自己有一日居然能够闯出一片名,娶妻成家,在京师有一个正式的住处,那时的他,最大的愿望就是填饱肚子,不会饿死,变成野外的饿殍。
  这一切,都是陛下所赐啊。
  今日之战,当游击将军杨轩询问,有谁愿意带兵死守高地时,他想也不想,第一个站出请命。
  而他久在杨轩麾下,杨轩知道他的战力和毅力,对由他死守高地,还是很有信心。
  现在,当听到隆隆隆的战鼓声,他知道,这是死战的命令。
  王安乐立刻就站了起来,手持旗枪,走到临时堆砌的石墙边,高呼:“蒙古鞑靼上来了,迎敌~~”
  虽然已经是把总,但王安乐最趁手的武器,还是做旗长时候的旗枪,因此,每逢大战,他必用旗枪。
  ……
  “杀~~”
  “杀~~”
  在建虏白甲兵的督战之下,蒙古人举着圆盾和弯刀,开始往上攀爬……
第一千零七十一章
死战待援
  “砰砰砰砰~~”
  白烟冒起,火光乍现,当蒙古人进入射程之后,高地上的明军鸟铳手,立刻开火。自隆武帝抚军京营,改革军制,推行戚继光的治兵和练兵之法后,京营各部鸟铳和长枪盾牌手的比例,一直都是四五一,就这两年的战事来看,这种比例还是比较科学,能充分发挥三种兵器的不同威力并良好配合的。
  今日即便是驻守高地,上下不便,但京营兵还是按照日常操练,在石墙边竖起了大盾,抵挡蒙古人的箭雨和前冲的刀锋。
  鸟铳响起,俯攻的蒙古兵立刻就应声倒下十几个,但他们也不是吃素的,在上攻之中,不停的张弓搭箭,向高头抛射箭雨。
  虽然京营甲胄精良,但蒙古人射术了得,加上人数众多,抛射的箭雨,如同是雨点一般,叮叮当当,砸在甲胄之上,掀起一片金石之声。
  铅弹和弓箭在空中飞舞,双方交火之后,不断有明军将士中箭倒下,而凭着箭雨的保护,有蒙古人冲上了高地,和拒守高地的明军展开肉搏。
  “顶住,顶住!刺,刺,刺!”
  王安乐脸上带着血,不知道是被箭矢掠过,还是溅上了敌人的血?但他自己根本不觉,他只是大声嘶吼,手中的旗枪一次又一次的刺出,又一次又一次的收回。
  蒙古人潮水般的上攻,一刻也不停。
  明军在鸟铳之外,也拼命投掷手炸雷。
  双方尸体堆满了山头,鲜血浸湿了每一块的山石,一眼望过去,已经是没有可下脚的地方了……
  “轰轰轰轰……”
  如果是一个时辰之前,蒙古人在猛攻不成之后,立刻就会后撤,但现在却不是了,在阿济格的狂怒和建虏白甲兵的督战下,蒙古兵硬着头皮,以并不擅长的肉搏战,和明军在三处高地展开了激烈争夺。
  “王金平,炸雷,炸雷!”
  见蒙古兵连续不停,周遭混战,石墙快要被推倒,周边的兄弟已经倒下了一多半,剩下的人也都人人带伤,而蒙古兵却依然不见少,依然往上猛攻之后,王安乐再一次的大吼。
  但这一次他却没有听到那熟悉的回应。
  王金平,他的亲兵,也是他队中有最有力的掷弹手,但是听到他的命令,不管多远,王金平都会跑步过来,声音嘹亮的大声回应:“是!”然后,将手中的炸雷投出,每一次都能找到准确的落点,给敌人造成最多的伤亡。
  但今日,王金平没有回应。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92/122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