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十五年(校对)第85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54/1227

  “当日,得知太子殿下安然无恙时,萧某仰天大笑,为大明庆幸,为殿下庆幸,但萧某却无法后悔,因为即便再来第二次,萧某也没有其他选择!”
  “萧某失节,愧对太子殿下,已经不配谈忠义,但萧某却也不能眼见大明落入定王这种狂悖之手。”
  “知道萧某为什么要在这里和公公见面吗?因为太子殿下第一次召见萧某,就是在这里。”
  “萧某深知罪孽深重,心中已经没有他想。唯想的,就是能为太子殿下再做一点事情,以弥补前罪。”
  “公公刚才问我,想从你这里得到什么,那萧某现在就回答公公,萧某现在所虑的,唯有身在死牢中的母亲,只要公公能将吾母救出,我自当全力配合公公,逆转局面,挫败定王的图谋!”
  “一公义,一私情,一赎罪,乃是萧某要见公公、相助太子殿下的三个原因,望公公明鉴!”
  说完,萧汉俊深深望着李晃。
  ……
  李晃也一直在紧盯萧汉俊,两人目光在空中对视,没有火星,只有冰川遇湖水的宁静。
  ——如果萧汉俊毫无所求,忽然要帮助太子,李晃是绝不会信的,但萧汉俊提出救母,倒是令他相信了几分。
  默了一下,李晃缓缓道:“令堂原先在刑部死牢,后来被定王转移到诏狱,非有定王命令,任何人不得移动,我一个小小的掌刑太监,救不了她的。”
  萧汉俊紧紧盯着李晃:“但据萧某所知,现在掌管诏狱的,乃是锦衣卫副指挥使吴孟明,吴孟明没有什么大能耐,唯一就是听话,公公是王德化的亲近,如果公公手拿王德化的命令,说定王提审闻香教一干人等,吴孟明一定不敢不放。”
  李晃皱眉沉思,如果只是冒险放出闻香教那几个首脑,就可以换的萧汉俊的配合和反对,倒不是不可一试,只是萧汉俊这个人太过狡诈,他所言是真是假,是不是定王派来的试探的?又或者,他背后是不是有其他的图谋,李晃一时不能完全判断,因此不能立刻下决定。
  “公公,时间不多了,你可不能多犹豫啊。说不得,定王此时已经准备妥当,正要前往乾清宫呢……”
  萧汉俊深深望着李晃。
  ……
  宫中。
  端方殿。
  定王朱慈炯正在沐浴更衣。
  殿外,李守錡王德化吴胜,还有一干亲信正在等待,每一个人都是面色凝重。
  王德化脸色煞白,额头的冷汗依然不能停下。
  虽然他已经点头答应,但是一想到那恐惧的场景,他就忍不住全身颤栗。
  ……
  镇虏厂。
  李晃慢慢抬起头,用一种直要看到对方心窝的冷彻目光,直直盯着萧汉俊,口中道:“只靠区区两句话,就想让咱家冒天下之大不韪,放了令堂,为免太便宜了吧?”
  “当然不止!”萧汉俊展颜一笑,他知道李晃已经心动了,于是从盘里抓了一把花生米,一一在桌上摆开。
  李晃仔细看过,发现他摆的竟然是京师外城七门,内城九门,宫城四门,紫禁城城四门的大略形势图……
  萧汉俊看着桌上的花生米,仿佛是在看着京师的形势图,口中缓缓说道:“如果萧某所料不差,太子殿下一定是轻骑返回,兵马不会带太多,而京师已经为定王所控制,善柳营和右柳营都有清洗,不论孙永成,申世泰,还是唐通和白广恩,他们手上都已经沾染了太子殿下的血,即便太子兵临城下,他们也未必会投降,说不得有人会鱼死网破,凭借京师坚固的城池,跟随定王顽抗到底。”
  “那一来,那战事将不可避免,虽然太子殿下注定会取得胜利,但其间会有多少损失,百姓会有多少伤亡?却是无法估量的。”
  “以我对太子殿下的了解,他绝不愿意看到京师战乱,他心中的上策,一定是轻骑入城,兵不血刃的挫败定王!”
  李晃微微点头,他心中也是这么认为的。
  萧汉俊继续道:“现在,京师外城七门,内城九门,都是定王的人,英国公张世泽、阳武侯薛濂、定西侯蒋秉忠等人分班轮替,在各处值守,孙永成和申世泰又已经杀了人,已经是没有回头路了,白广恩唐通这两个外军总兵,不但是杀了人,而且还吞了精武营的兵,此时此刻,他们两人正在做世爵的美梦,唯定王马首是瞻。”
  “乍看起来,定王已经完全控制了京师的兵马,即便太子赶到京师城下,也难以进入京师,好像非有一场战事不可,但其实并不然。”
  “哦?”李晃问。
  “公公可能知道,定王曾经威逼我,令我交出太子安插在各营的亲信和暗探名单,萧某在压力之下,的确是交了不少,不过几个关键的人物,萧某却是留下了,其中就有右柳营主将申世泰的副手李岱。”萧汉俊道。
  李晃脑子里面迅速闪过一个中年将领的模样,不过不吱声,只静静继续听。
  “现在,申世泰奉了李守錡的命令,守卫内城西面的三个城门外加北面的德胜门,而萧某已经秘密知会了李岱,要他严守阜成门,寸步不得离开,但是太子殿下兵临城下,申世泰据门不纳,李岱就会手起刀落,斩了申世泰或者是监城的勋贵,打开城门,迎接殿下!”萧汉俊道。
  李晃眼中闪过一丝惊讶,但表情却依然冷冷:“太子殿下从南面来,一定是到南城的右安门、永定门、左安门,而这三个城门,现在是白广恩的玉田兵在守卫,李岱在西门,怕是没有什么大用。”
  萧汉俊笑道:“若我说,太子殿下不会走南门,而且会轻骑走西门入城,公公可信?”
  李晃摇头。
  萧汉俊微微一笑:“四天前,李守錡向萧某借了两只信鸽,令一些心腹带往真定府,一来和锦衣卫指挥使骆养性汇合,二来于真定府观察等待,但是太子殿下的人马出现在真定府,立刻就飞鸽传书,急报京师。以让定王和李守錡提前准备。”
  “而就在昨日夜里,鸽书到了。”
  说到此,萧汉俊笑的诡异:“不过这鸽书并没有送给李守錡,而是落到了萧某的手中,李守錡以为,派心腹跟随,又令人守在鸽房,就可以第一时间得到鸽书,却不知道,信鸽已经被我掉包,他手下带出去的鸽子,并非来自那一处的鸽房。”
  李晃明白了。
  而对于军情司的信鸽,他早有耳闻。
  说罢,萧汉俊从袖中一个小纸卷:“这是昨夜我收到的鸽书中,鸽书乃是锦衣卫指挥使骆养性的亲笔,他说,太子轻骑回京,日行两百里,已经过了真定府,到了保定府,要李守錡立刻防备。”
  说完,将纸卷递给李晃。
  李晃接过了,仔细看。
  看完后,他一向冷静如水的脸色,也不禁通红激动了起来。
  虽然在这之前,李晃就有所推断,推测以太子的睿智和果决,在得知京师情况后,一定会轻骑回京,算时间,也就在这几日了,但推断归推断,他心里并没有十足的把握,现在见到鸽书,他心中的石头总算是可以落地了。
  太子英明啊。
  看完后,李晃激动的看向萧汉俊:“前日夜里在保定府……那岂不是说,太子殿下今日深夜,就可以抵达京师?”
  萧汉俊点头:“不错,最迟今日深夜,太子殿下就会到达京师,那么,太子殿下何以知道走西门?其实也简单,昨夜,萧某和通州厘金局的堵胤锡堵大人在通州官道上喝酒,其间,萧某悄无声息的将一个纸卷塞到了堵大人的手中,纸卷上不但写明了现在京师的情势和各部驻防,而且说到了李岱,如果萧某所料不差,现在堵胤锡堵大人已经带着纸卷,轻骑前往涿州,迎接太子殿下了,而太子殿下一见纸卷,立刻就知道该怎么做了。”
  李晃惊异,不明白萧汉俊怎么会和堵胤锡在官道上喝酒?
  但对萧汉俊的话,他却是信了,不唯骆养性的笔迹不会有假,更因为,萧汉俊所说,和他心中的推测,基本相同。
  只是,萧汉俊已经背叛,太子殿下见了萧汉俊的纸卷,会不会相信呢?
  又或者,萧汉俊对堵胤锡,有所叮嘱?
  ……
  涿州驿。
  连续累了几天的杨士聪支持不住,不知不觉,就趴在桌上睡着了。
  作为定王的老师,在这场惊天大图谋中,杨士聪虽然不是最关键的角色,但却是始终的知情者,从定王最开始萌生夺嫡的野心一直到现在的几近成功,他时时都有掌握,也时时都在胆战心惊,他知道,当朝太子绝不是容易对付的,只要太子不死,哪怕定王真的登基了,也未必能笑到最后……
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关键人物
  但作为定王的老师,尤其是在最开始没有能阻止定王之后,杨士聪已经没有了其他的选择了,他的生死荣辱,早已经和定王绑在一起了,现在,除了咬牙干到底,他已经没有其他路可以走了,只希望老天能垂青定王,最后定王能取得大卫,他杨士聪也以此辅佐之功,能成为一代名臣。
  “围住了,一个也不许走了~~”
  睡梦中,杨士聪忽然被惊醒了。
  他睁眼一看,发现不但耳朵里听到了驿站里一阵大乱,人喊马嘶,窗外更是人影晃动,有彪悍的骑士,正往来奔驰。
  “怎么回事?”
  杨士聪心中一惊,正待站起,就听见砰的一声,房门开了,定王的一个近侍满脸惊恐的冲了过来,惊慌的叫:“大人,不好了不好了,太子来了……”
  “胡说什么?太子还远在千里之外,怎么可能?”
  杨士聪根本不信,他跳起来,冲到房门口,向院子里望。
  几乎就是同时,驿站的大门敞开,一大彪的骑兵狂风暴雨般的席卷而入,随即两边一分,闪出中间那一个银盔轻甲,腰悬宝剑,面色肃然的少年骑士来。
  “啊!”
  第一眼,杨士聪以为自己看错了,因为不可能,根本各地传来的塘报,太子远在开封,最少还得二十几天,才能放回京师,现在怎么可能出现在涿州?除非是太子插了翅膀,可以日行千里?
  但这是不可能的。
  不过很快的,杨士聪就惊骇的意识到,自己没有看错,众军簇拥中的,那一个风尘仆仆、英武肃然的少年骑士,正是大明皇太子,定王朱慈炯的哥哥,抚军京营,攘外安内的朱慈烺!
  随即,杨士聪两眼翻白,双腿一软,烂泥般的瘫倒在了地上……
  从杨士聪以下,被定王布置在这里的眼线,一个不能逃,全部都被拿下。
  对太子所问,他们更是竹筒倒豆子,凡是知道的,一股脑的全说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54/122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