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十五年(校对)第84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42/1227

  砰砰砰砰。
  定王马车车厢上,钉满了弩箭。
  “杀!”
  随即,他们亮出兵刃猛冲上前,目标依然是定王的马车。
  但这时锦衣卫和五城兵马司的士卒早已经完成了对定王马车的重重护卫,虽然这十几个刺客冲击极猛,完全就是同归于尽,不完成使命、绝不罢休的死士模样,但终究是架不住五城兵马司和锦衣卫的人多,很快的,他们就一个个倒下。
  “殿下,殿下~~”
  定王的近侍何成和吴胜,早已经一前一后的扑上了定王的车厢,掀开车帘。
  ——定王左肩中箭,伏在车中,脸色惨白。
  “啊,殿下受伤了,快,快叫太医!回宫,回宫!”
  何成大叫。
  后车里,从蒋德璟张世泽到张缙彦,每一个人都是脸色大变,刚才的凶险,他们都亲眼所见,刺客真是要非杀了定王不可,刺客是谁派来的?目的又是什么?
  兵部尚书张缙彦惊的脸色煞白,心说坏了,定王当街被袭,我这个兵部尚书怕是不保了;
  张世泽在惊恐的想,难道是太子的人在报复?啊呀,幸亏袭击的是定王,如果是我,我肯定是要被射成糖葫芦了。
  蒋德璟却是想:定王当街被袭,此事何等重大?不管幕后者是谁,京师怕是要有一场徐凤血雨了……
  ……
  十几个刺客没有一个活下,虽然带队的锦衣卫都指挥使大声命令,要留下活口,但刺客们却还是一个接一个倒下,等他们全部倒毙,仔细查看,才发现他们七窍流血,俨然是预服了毒药,不管成不成,他们都必死无疑。
  这背后指使之人,好狠毒。
  “京师重地,竟然出了这种骇事,查!一定要查出真相!”
  所有人,从内阁辅臣、勋贵到下面的官员,一个个都是惊恐无比,如果定王出了事情,他们谁也逃不过重罪,在听闻定王左肩中箭,但并没有生命危险之后,他们都暗暗松口气,随即就把事情的注意力,转移到了追查真凶之上。
  次辅陈演以为,京师九门应该立刻施行戒严,严查出入,揪出幕后指使者。
  “唐时,宰相武元衡被当街刺杀,唐宪宗下令长安戒严,封闭九门,缉拿凶手,并派禁军护卫其他宰相上朝,最终,成功的找出了凶手,震慑了藩镇,今日京师的形势比唐宪宗时更加危急,陛下病急,定王遇刺,人心惶惶,因此下官以为,京师戒严,实施门禁,缉拿幕后黑手,当是合适之举。”
  陈演说的义正辞严。
  没有人能反对,于是京师戒严。
  大明两百七十年来,数次戒严,但皆是因为敌寇杀到京师城下,今番为了定王遇刺戒严,也算是开先例了。
  京师戒严,所有人都被控制出入。
  东厂,锦衣卫,刑部,兵部,五城兵马司,整个国家机器,在极短的时间里,全部都动了起来。
  五辅黄景坊领衔、兵部侍郎李凤翔、英国公张世泽两人配合,三人共同负责调查此案。
  先彻查刺客的身份,调查他们在京师的活动轨迹,又从刺客所使用的弓箭和兵器入手,一层一层的盘查。
  最后,竟然是查到了京营。
  刺客所使用的弩箭,乃是工部制造、京营独有的威力军弩!
  而经过调查,京营库房确实是丢失了一批军弩。
  有一个刺客脚穿的乃是京营士兵的战靴,虽然不是今年,而是去年的旧靴,但也不得不让人怀疑,他们和京营有关,因为京营士兵的靴子,是不可能外流的……
  为了查找暗杀定王的幕后凶手,京师施行了半戒严,大批兵马出现在街道上,城门口严密盘查,但有嫌疑,立刻就抓捕起来。
  一时间,风声鹤唳,京师人心惶惶。
  这一来,人们再也不传播太子尚在的消息了,现在人们最关心的是,究竟是谁想要杀定王?定王的安危,关乎大明的国储,是最高权力者的继承,而宫廷秘史,权力相杀,历来都是人们最为津津乐道和愿意传播的。更不用说,定王被刺杀之事,就发生在大街之上,有成千上万的人亲眼目睹。所以迅速的,东风压倒了西风,人们对定王遇刺的讨论,超过了一切。
  “定王神了啊,那么多支暗箭,是谁都都要被射成筛子了,但定王只是左肩轻伤。”
  “说时迟,那时快,就见一箭射到定王的面前,定王不慌不忙,伸手一夹,就夹在了手心……”
  有好事者,将当时的情况描述的活灵活现。
  晚间,一个更耸动的消息在京师不胫而走。
  锦衣卫流出消息,说已经查出线索了。
  刺客所用的弩箭,确定是来自京营!
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京师戒严
  ……
  消息传开,京师轰动。
  难道刺客是京营的人?
  而京营是太子一手整饬起来的,所以不免有人就大胆猜测,会不会是太子殿下的人不服定王,因而做出冲动之举?
  又有人怀疑,定王被刺,永王是唯一,也是最大的得利者。所以京营的人,说不定是被永王利用了呢。
  虽然上一次定王在宫中遇刺,就有人传言,说是永王不轨,想要谋害定王,以便取而代之,但那一个试图行刺定王的金吾卫,在失败之后,就横剑自刎了,他家中没有妻子儿女,也没有留下任何线索,因此,案件到底为止,再没有新的消息传出,人们也就渐渐淡忘了。
  这一次定王当街遇刺,人们不免又和上一次联系了起来。
  比起上一次的一个刺客,这一次变成了十几个,又用军弩,俨然是非要置定王于死地不可。
  所有人都惊异。
  然后人们就会想知道,如果真是永王,朝廷会如何处置?而定王又会如何面对自己的弟弟?
  ……
  内阁值房。
  已经是夜了,平常这里早已经是空无一人,宰辅们都回府休息了,但今夜却是灯火通明,内阁五辅周延儒蒋德璟等人齐聚,加上两个勋贵,英国公张世泽、襄城伯李守錡,还有宫中的代表,司礼监东厂提督太监王德化,以及锦衣卫副指挥使吴道正,十个人依照地位尊卑,或坐或站,灯光下,一个个都是面色凝重。
  ——在骆养性未归的情况下,现在锦衣卫事务,暂由副指挥使吴道正负责。因此吴道正才有资格参加今日的秘密会议,探讨案情。
  黄景坊就今日调查所得,先简单报告。
  “经过一日查验,刺客所有的军弩,确定分别来自精武营、善柳营、右柳营的武库,其中,精武营最多,足足有六支,其他六支分别来自善柳营和右柳营。”
  “现在,三个武库的库管,已有两人认罪,承认看管不严,丢失了军械,而照他们所说,这些军械丢失的时间,都不会超过十五天,因为每隔十五天,他们就会查验一次数目。上一次查验时,军弩数目和库存记载,都还是能对的上的。”
  “所以,军弩一定是在半月之内丢失的。”
  “外人不能进京营,窃贼只能是京营中的同袍。”
  “现在锦衣卫和京营军法司,正在营中连夜详查,仔细盘问,以找出偷窃军弩的内贼。除了武库看守人员,凡是在半个月内,到过武库的各营营官和副营官,都已经闭门自省,等候锦衣卫的问询。”
  听到此,蒋德璟和范景文皱眉更深,听黄景坊的意思,难道是怀疑有京营总兵级、或者是副总兵以上的将官涉案、从武库偷取军弩,然后暗杀定王吗?
  如果是,那事情就更大了。
  说完,黄景坊坐下了。
  一直就站着的锦衣卫副指挥使吴道正,拱手一辑,向诸位阁老,两位勋贵和王德化行礼,先说敬语:“接下来由卑职向诸位阁老,国公,伯公,和公公回话。”
  然后再道:“除了刺客使用的器械之外,他们的身份更是重点,虽然这十二个刺客的面孔都十分陌生,不论百姓或者锦衣卫都不能认出他们,但据一个现场的一个卖草鞋的小贩说,他曾经见其中的一位刺客,今早进过街边的福茂祥茶楼。随即,卑职就带人去查,据福茂祥掌柜和伙计回忆,那刺客今日确曾在茶楼的雅间喝早茶,和他一起的,乃是锦衣卫都指挥使、田贵妃的父亲、田弘遇府中的管家田师孟。”
  听到此,蒋德璟和范景文都是色变。
  什么意思,难道锦衣卫要把永王拉扯进来吗?
  相互一看,范景文立刻站了起来,说道:“吴副指挥使,事关重大,你可千万要确定啊!”
  吴道正拱手,恭恭敬敬地回:“如此大事,卑职何敢轻说?”
  范景文坐下。
  吴道正继续道:“原本是没有能认出田师孟的,只是因为他太过慌张,和端茶的伙计撞一个满怀之后,才有客人认出,这不是田府管家田师孟吗?”
  “在确定无误之后,卑职带人到田府去询问,原想将田师孟唤出府中,问个明白,不想,刚走到田府门前,后门就有棺材推出,说是他们府中的管家田师孟忽然暴毙了。卑职惊讶,悄悄找熟悉田师孟的人查问,所有人都说,田师孟一向康健,从来没听说他有什么病根。”
  “田弘遇是皇亲,卑职不敢造次,后续如何,唯请内阁司礼监决断。”
  说完,吴道正环环一辑,轻步又退回了灯下的黑暗之处。
  该说的,他都说了,接下来如何,就是诸位阁老的事情了。
  ——作为骆养性的副手和亲信,吴道正很是知道分寸。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42/122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