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十五年(校对)第83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39/1227

  ……
  密室。
  灰暗的烛光下。
  李守錡和萧汉俊相对而坐。
  “照磨在密报里说,军情司开封分司有鸽书到,说太子大军已经行到信阳,信阳紧邻湖广,也就是说,太子大军刚离开湖广不久,距离京师还远的很。太子一路大张旗鼓,宣扬平安的消息,并且还给你发来密令,要你监测京师情况,但是定王有所妄动,立刻要通知于他,可是如此?”
  “不错。”萧汉俊点头。
  李守錡锋利如刀的老眼,倏的刺向他,语气透出不满:“可是老夫记得……照磨你曾经亲口说过,照磨你没有能成功擒杀李若链,致使李若链逃脱,如果李若链到了湖广,见了太子,必然会将照磨你转投定王殿下的事情说出,太子一声令下,到时,开封等地的军情司必然不再为你所控制,传来的情报也就不能信了。既如此,照磨你为什么还要把开封军情司的密报,呈送给定王殿下呢?如果军情司开封分司,传来的是假情报,岂不是要误导定王殿下?”
  说道最后,语气越发严厉起来。
  萧汉俊却不为所变,神色自若的回道:“伯公所说不错。但京师距离湖广两千余里,长路漫漫,什么事情都可能发生,开封分司更曾经向萧某汇报,说是击伤了李若链,李若链伤重或者因为其他原因见不到太子,也是有可能的,也就是说,开封分司传来的有可能是真实的情况,如果我隐瞒不报,岂不是辜负了定王殿下对我的恩遇?”
  “至于鸽书内容到底是真是假?信与不信?唯请定王殿下定夺,如果定王殿下连这个也判断不出,我看也不需要再有什么大的图谋了,安分守己的做一个亲王即可……”
  李守錡听完一愣,随即仰头干笑两声:“照磨说话……可真是大胆。”
  萧汉俊冷冷:“萧某说的是实话,没什么大胆不大胆。”
  李守錡看着他,忽然道:“抚宁侯朱国弼,照磨可知道?”
  “知道。”
  “他知道的事情可不少。你以为,他在太子的威压之下,能坚持多久,又能保守多少秘密?”
  “怕是一刻也坚持不了,他所知道的,会全部告诉太子。”
  “那么,太子定然是知道定王监国和京师的变局了,而你军情司已经半个多月没有向九宫山发送军情了,就算没有李若链,以太子的聪明和谨慎,也一定已经怀疑军情司出事了,老夫说的对吗?”李守錡盯着萧汉俊的眼。
  “对。”
  “既如此,太子为什么还用通过开封分司向京师传递消息?这岂非是蠢?又或者,这根本就是一个圈套?”
  萧汉俊却微微笑了:“这正是太子的高明之处。”
  “愿闻其详。”李守錡眯缝着眼。
  “太子远在两千里之外,虽然知道京师有大变,但大变到什么程度?是否还能为他所控制?他却不敢有把握,即便明知军情司可能有变,我这个照磨已经背叛了他,但他还是要向我发来鸽书,为的不过就是两个词,一试探,二迷惑。”
  李守錡默不吱声,这些不用萧汉俊说,他自然明白。
  “一试探我是否变节?二用假消息迷惑京师,让定王殿下做出错误的判断。”萧汉俊继续道。
  “这不就对了吗?鸽书内容一个字也不能信!”李守錡老脸阴冷的说道:“鸽书说,太子大军刚到信阳,肯定是假的,说不定已经过了郾城,到了开封,更甚至太子并没有跟随大军,而是轻骑返回……”
  说到最后,他声音微微颤抖,眼神闪过惊恐和震惊。
  现在他最担心的就是时间,太子轻骑返回,破坏的,正是他的时间谋划。
  萧汉俊却笑了,他目光看向李守錡:“伯公不用过于担心,大军每日行军都是有极限的,即便英武如太子,也无法为士兵们插上翅膀。算日子,太子大军最多到郾城,距离京师远着呢。如果太子轻骑返回,照军中的骑兵配置和战马数量,少则五百,最多一千骑,以一日一百里算,离的也还远呢。更何况,如果太子真的只带这么点的兵马回京,岂非正是伯公你运筹帷幄、杀人于无形之中的大好机会?”
  对萧汉俊的马屁,李守錡很是受用,他闭上老眼,像是在谋划,嘴里淡淡道:“照磨请继续说。”
  “太子做事,从来都是留有余地的,即便是撒谎,他也是要参杂一些真言的,鸽书中肯定有真实情况,至于哪些是真,哪些是假,萧某现在还无法判断,只有写了回书,等到再有太子的鸽书,萧某才能判断一二。从而也才能知道太子的真实意图。”
  李守錡猛地睁开老眼:“照磨打算如何写回书?”
  “当然是如实回禀。”萧汉俊。
  李守錡脸色陡然:“你说什么?”
  “萧某说,如实回禀。”萧汉俊迎着李守錡的目光,说着,从袖中取出纸卷:“萧某已经写好了,请伯公过目!”
  李守錡接过看了,脸色登时大变,抬头看向萧汉俊,眼神倏地透出杀机:“萧汉俊,你……何意?”
  萧汉俊所回,全是京师现在的真实情况,从定王的野心,到军权的掌控,和朝臣勋贵的支持,连崇祯帝的病情,都写的清清楚楚,说崇祯帝病急,随时都可能驾崩,定王继位在即,要太子轻骑速归!
  面对李守錡杀人的目光,萧汉俊脸色不变的解释:“太子发来的可能是假消息,为的是试探、迷惑我们。那我们为什么不反其道行之呢?”
  “太子既然怀疑我,如果我把京师真实的情况告知他,你觉得,他会相信吗?”
  “我将京师情况说的越严重,太子就会越惊疑,所谓假作真时真亦假,伯公最担心的乃是太子舍开大军,带领轻骑返回,但如果我将京师情况说的这么严重,太子必然疑心,我是在诱他轻骑回京,而定王早已经在半道埋伏了伏兵,只等太子人困马乏的赶到,就立刻围杀!”
  “如此,太子一定会疑神疑鬼,不敢轻进。”
  “即便太子本人不疑,太子身边的护卫也一定会疑,他们一定会劝阻太子。不让太子轻骑突进,以免重蹈九宫山的覆辙。”
  “这一来,太子回京的速度和时间,就会被大大拖延,哪怕只是拖延五六天,定王殿下成功的希望,也会大大增加。”
  “萧某一介布衣,无法在朝堂在定王殿下出力,唯有此策,以为定王殿下谋划!”
  “个中苦心,还望伯公明鉴。”
  说完,萧汉俊拱手。
第一千零三十章
截击伏杀
  密室。
  李守錡脸上的寒霜,渐渐消融,但眼神依然是半信半疑,默了一下,他缓缓说道:“照磨……果然是鬼才,老夫佩服了。只是不知,鸽书到开封需要几日?”
  “从开封到京师,军情司一共有三处鸽房,分别是开封府、真定府、通州城,正常情况,今日飞鸽,中途在真定府倒一下,后天开封就可以拿到。”萧汉俊回。
  “两日……”
  李守錡沉思了一下,然后说道:“那就依照磨所说吧。”说着,将纸卷交还萧汉俊。
  萧汉俊接过行礼:“遵令。”
  正要平身,李守錡的声音忽然又飘来:“萧照磨的信鸽颇为神奇,老夫有急务要用两只,还望照磨割爱。”
  萧汉俊平身,面色平静:“实不相瞒,这些信鸽乃是我军情司的宝贝,每一只的价值,都在千两白银以上,不但品种娇贵,而且有专门的鸽夫照顾,伯公要用信鸽,怕也得将鸽夫带上,不知伯公可能用他们?”
  “当然。”李守錡点头。
  萧汉俊拱手:“那萧某回去之后,立刻就令人送来。如果伯公没有其他吩咐,萧某这就告退了。”
  李守錡点头。
  萧汉俊退出。
  望着他背影,李守錡脸色更阴。他隐隐觉得,萧汉俊好像是在谋划着什么?但他却找不到证据,也看不出萧汉俊的破绽。
  萧汉俊走后,一人走了进来。
  却是阳武侯薛濂。
  薛濂原本是京营神机营的主将,既有爵位,也有职位,同时更有不少的油水,在太子抚军京营之前,他活的十分滋味,真是要什么有什么,但太子抚军之后,一切都改变了,第一次在校场阅兵,就打了他四十大板,只差点要了他的小命,其后,为了免于被崇祯帝责罚,他砸锅卖铁的凑出了十万两银子,交到了京营,这才算是保住了爵位,而经此一次,他财富没了大半,虽说没有到家徒四壁,空空如也的地步,但对他这种过惯了奢华生活的侯爷来说,却也是难以忍受,如果是过去,他一个侯爷的身份,总是有进钱的门路的,比如在西山煤窑动一点手脚,入一个干股,但太子将这一个发财门路也堵死了。
  每每想起,薛濂就咬牙切齿。
  因此,在诸位勋贵中,他对最恨太子的一个。而在定王夺位的计划中,他也是最卖力的一个人。
  “姑父,那两处煤窑,都已经换上了咱们的人,只等你一声命令,随时就可以放人。”近到李守錡面前,薛濂小声说。
  李守錡点头,然后叮嘱:“你盯紧了,尤其是那个博洛,绝不能出任何意外。”说完,抬高声音:“来人啊,备马,我要进宫。”
  ……
  端方殿。
  李守錡秘密禀报。
  定王朱慈炯听罢脸色大变:“你是说,太子有可能会轻骑返回?”
  李守錡老脸阴沉:“有这种可能。多则一千,少则五百,日夜兼程,倏忽而至。如果彼时殿下已经继位,太子轻骑出现在城外,不碍大计,但如果殿下还没有继位,太子就忽然归来,那事情就不妙了,因此,我们必须做好应对的准备。”
  “如何应对?”朱慈炯脸色发白。
  “派一支兵马,截杀伏击!”李守錡道。
  “如果我没有继位,太子就还是太子……谁能有这样的胆子,敢截杀他?”朱慈炯声音发虚。
  “大明的臣子,确实没有这样的胆子,但在西山煤窑,却有一大群对太子恨之入骨的矿工。”
  朱慈炯微微一震,抬头看向李守錡:“伯公莫非是说……那些在煤窑劳作的建虏和蒙古俘虏?”
  李守錡点头。
  朱慈炯眉眼急跳,前年和去年,建虏连续两年入塞,但都被太子击退,黄太吉死在通州不说,阿巴泰也不提,只说被俘虏的底层建虏和蒙古士兵就有不少,照太子的命令,这些人都被押往西山煤窑,每日采煤以赎罪。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39/122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