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十五年(校对)第67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74/1227

  大帐中的多尔衮却不能轻易相信。他想的更深,更远。
  黄太吉和豪格都视他为眼中钉和豪格继位的拦路虎,这一点,他心中十分清楚,但同时的,他却也十分知道,以黄太吉的智谋和判断,绝对不会轻易动他,以免触怒两白旗,继而掀起大清的动荡,尤其是这种暗杀的手段,不但卑劣,而且效果最差,更会激起两白旗的怒气。
  以黄太吉的手段和权谋,如果他真想除掉自己,一定会有更高明的办法。
  再者,虽然黄太吉病危,但依然掌握权力,牢牢控制着内外的局势,他根本不需要杀自己,只需要将豪格和阿济格召回营中,按部就班的举行公推,将豪格推上储君的位置即可,何必在这个时候掀起波澜,节外生技,去惹不必要的麻烦呢?
  如果不是黄太吉,那就有可能是豪格自作聪明和自作主张,但豪格现在还在河间府,远隔五百里,战场征战之中,他又怎么会有精力指挥五百里之外的廓步梭,刺杀自己呢?
  豪格虽然没有什么智谋,但绝不愚蠢,他应该也能想象到,一旦两白旗的首领被刺杀之,两白旗将士心中的愤怒,将会席卷全营,到时,连他皇阿玛都未必能压制,原本他可以顺顺当当成为储君的好事,就会因为要平息两白旗的愤怒而告吹,事情反而会弄巧成拙。
  从这一点上来说,豪格也没有刺杀自己的动机。
  除非豪格蠢到极点。
  另外,廓步梭是两白旗的人,又是阿济格的心腹,豪格又是如何收买,并令廓步梭为他卖命的?
  如果不是黄太吉和豪格,那又是谁?又有谁会在他遇刺之后,能取代他的位置,获得好处呢?
  多尔衮惊骇的想。
  不过就这一刹那,当愤怒的正白旗将领陆续赶到,在帐外聚集,相信听到消息的镶白旗将领也会陆续赶到,两白旗上下一心之时,多尔衮忽然意识到,不管自己遇害之后的最大得益者是谁,但就现在来说,自己已经成了这场风波的最大得益者,因为遇刺,他不但获得两白旗的全力支持,也会得到其他旗的同情,不管幕后指使是不是黄太吉父子,他都可以借此向黄太吉发难,就算不能阻止,也能推迟黄太吉对豪格的任命。
  不管黄太吉愿不愿意,面对大清亲王遇刺的大事,他都必须进行彻底调查,而在调查没有结束之前,作为嫌疑人的豪格,是没有资格成为大清的储君的……
  多尔衮站住脚步,怀疑惊惧之中,却也有了那么一点喜色……
  ……
  黄太吉的大帐。
  今夜,黄太吉听取了索尼、图尔格两人的汇报,当听到英亲王阿济格接了圣旨,并没有立刻返回,而是以明国宣府总兵周遇吉攻击猛烈为借口,磨蹭这不肯回到通州时,他眼睛里忍不住就冒出了怒气,不过他终究是忍住了,什么也没有说,只化成了一阵剧烈的咳嗽声。
  索尼和图尔格都是一脸忧色,作为两黄旗的重臣,他们已经意识到,黄太吉怕已经是时日无多了,但他们的小主子肃亲王豪格,却迟迟没有返回,一旦黄太吉提前宾天,那该如何是好?
  正在汇报之时,鳌拜走了进来,向黄太吉报告了一个新情况:英亲王阿济格那边有人来,悄悄进了睿亲王的大帐。
  听完,黄太吉又是咳嗽,眼睛里的怒意更是藏不住——阿济格不奉诏返回,却派人悄悄来见多尔衮,显然他两兄弟是要商议什么。哼,都封你为英亲王了,你却一点都不感恩,真是狼子野心。
  而你多尔衮,做事也越来越大胆、越来越不忌讳了,真以为朕快要不行了吗?
  黄太吉脑子里面胡乱的想,以至于鳌拜和索尼又争吵了起来,为了睿亲王多尔衮是否有异心,相互唇枪舌剑,互不相让,他都没有察觉。
  “报!”
  帐外值守的亲卫忽然走了进来,手里捧着刚刚送到的一份军报。
  索尼和鳌拜,这才停止了争吵,索尼接过军报,双手呈给黄太吉。
  虽然身体虚弱,但黄太吉仍然坚持亲自看军报,而不假他人之手,接过军报,黄太吉费力的展开,然后凑着图尔格端过来的蜡烛,睁大了眼,仔细的看。
  只看了三行,黄太吉原本苍白的脸色,就忽然涨红了起来,呼吸也变的急促,握着军报的双手,也开始剧烈颤抖,口中愤怒的说道:“蠢货,蠢货啊……”然后再也看不下去了,双手一扬,将手里的军报狠狠地摔在了地上。
  黄太吉很少这么失态,索尼三人见了都是大惊,图尔格急忙扶住了黄太吉,口中叫道:“皇上息怒,息怒啊。”
  但黄太吉的怒,如何能熄?他派豪格出征京南,原本是为了给豪格积攒功绩,以利于继承大位,但想不到,这么轻巧的,几乎是不费吹灰之力就可以获取的功劳,硬生生地被豪格的自作聪明给搅黄了,不听叮嘱,在河间府城下耗费时间和兵力,猛烈攻打河间府也就罢了,但想不到啊,在河间府之后,竟然又有子牙河之败。
  两万人马,只有六千人脱离了子牙河,剩下的兵马,全部被明军歼灭。
  比之去年,阿巴泰被明军歼灭投降,有过之而无不及。
  这样的败仗,大清几十年未有。
  如此败将,如何还能当我大清的储君,未来继承朕的皇位?
  一时,黄太吉怒发冲冠,气血上涌,鼻子里又开始冒血。
  “皇上?”
  “太医!太医!”
  索尼三人大吃一惊,一边为黄太吉捂鼻血,一边呼叫太医。
  但第一个冲进来的,却不是太医,而是正黄旗副都统谭泰,谭泰是两黄旗的重臣,为八大臣之一,今夜他负责值守,营里营外的事情,都由他负责,谭泰一向沉稳,但此时却是一脸惊慌,眼神惊骇,就好像是发生了什么大事,他冲进大帐,发现帐中也是大乱,索尼图尔格鳌拜三人正围着黄太吉手忙脚乱,口中呼叫太医,而黄太吉双手捂鼻,脸面朝天,显然又在喷鼻血,情况危急之时,他楞在原地,一时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但黄太吉却看到了他,虽然怒气翻涌,全身控制不住,但黄太吉的脑子却依然清楚,他从谭泰惊慌失措的表情就知道,一定是营中发生了什么大事,于是不顾喷涌的鼻血,瓮声瓮气的问:“怎么了?出什么事了?”
  谭泰急忙跪下,但一时却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说!”
  黄太吉性子里本就有急的成分,见谭泰不回答,他立刻就怒了,嘶吼着问,
  谭泰吓了一跳,急忙回答:“禀皇上,睿亲王在帐中被刺,现在两白旗将领都聚集在他大帐之外,群情激愤,说是要揪出幕后凶手……”
  “啊?”索尼三人都是大惊,鳌拜更是跳了起来,瞪着牛眼问:“刺客是谁?睿亲王有事没有?”
  “睿亲王没事,刺客是谁还不清楚……”谭泰头上已经冒出了冷汗,睿亲王遇刺,所有人第一个想到的,一定会是两黄旗,若是有人鼓动,说不定会掀起哗变,身为两黄旗的重臣,他立刻意识到情况危急,于是急急来禀报黄太吉。
  索尼三人都惊骇的看向黄太吉,眼神都是皇上你什么时候下的密令?
  黄太吉先是一愣,继而脸色涨成酱紫色,用变调的声音呼喊了起来:“阴谋,阴谋啊!”
  这一来,鼻血更是控制不住,如喷泉一般。
  索尼四人都急的哭了,四人跪行上前,索尼和鳌拜抱住黄太吉,大哭:“皇上,皇上啊~~”
  太医急急而入,但却已经无法控制了,不但是鼻血,黄太吉的口中也开始吐血,鼻血和口血喷洒的到处都是,索尼四人身上,每一人都像是淋了一场血雨。
  “有人要害朕,有人要害朕!”
  黄天吉已经陷入了最后的昏迷,眼睛睁不开,口中只乱叫,一会又呢喃:“这是多尔衮的苦肉计,苦肉计,你们千万不要相信,不要上当~~”
  索尼四人心知主子大限已至,大罗金仙也难救,都是伏地大哭。
  俄而,黄太吉神志又清醒了一些,他呢喃的叫道:“索尼,鳌拜,图尔格,谭泰……”
  “奴才在。”
  索尼、鳌拜、图尔格和谭泰跪在黄太吉榻前,四人齐声哭应。
  “豪,豪格……”
  黄太吉抬起右手,艰难的吐出一个名字,似乎是要留下遗令,令四人辅佐豪格,不过口中喷涌的鲜血,堵塞了他的喉管,后面的话,他一个字也说不出来了,咕咕了两下,抬起的右手,猛然摔下……
  索尼四人放声大哭。
第八百九十二章
路遥遥
  河间府。
  豪格尚不知道,因为子牙河之败,其父将会被气死的后事,子牙河战败之后,他领着六千兵马,急急撤退,这一刻,他早已经没有挥兵南下,劫掠南直隶的雄心,现在他一心一意的只想着黄太吉的叮嘱,快速安全的返回通州。
  但回去的路,却并不通畅。
  河间府境内,河流众多,除了子牙河,玉带河,沱河,此外还有一些不知名的小河流,其中大部分的河流都可以涉水而过,小部分的大河也有桥梁,并不阻碍大军的通过,豪格南下的时候很是顺利,但今日退败之后,他却在距离河间府三十里的子牙河,遇上了拦阻——一股明军烧掉了玉带河上的两座木桥,占据了对岸的浅滩之地,摆开阵势,拦住了他们过河的道路,其时天色已黑,经过半天的激战,半天的奔逃,六千人马已经人困马乏,面对对岸拦阻的明军,脸上都少有的露出了怯战之色。
  “王爷。是山东兵!”
  张存仁认出了对岸明军的旗号。
  豪格听闻,狠狠瞪了一眼何洛会——在这之前,何洛会派兵侦查,说三千山东兵一直驻扎在八十里之外的王家店,但现在却出现在这里,明显是侦查失误,被山东兵骗了。
  何洛会面色惨白,不敢说话,子牙河之败,杀去了他不少的胆气,也被豪格看穿了他的无能,从今以后,豪格怕是再也不会重用他了。
  “该当如何?”豪格问,此时此刻,他顾不上追究何洛会的责任,如何带着这六千人,回到通州,才是第一考虑的。
  张存仁脸色发白:“山东兵烧掉木桥,在水浅处列阵,不为接战,而是为了拦阻我们,如果我军在这里耽搁时间过长,后方的吴甡追将上来,明军前后夹击,我军就危险了。所幸天色已经黑了,末将的意思,我军沿玉带河往北,从任丘一带过河,任丘河流湖泊众多,有五官淀,白洋淀,我军都是骑兵,从那里通行不易,明军绝想不到我军会从那里绕行,如此,我军就可以安全脱险。”
  豪格却不说话,只是咬牙。
  张存仁看出了他眼中的不情愿——是啊,贵为大清的肃亲王,一向以勇猛著称,子牙河也就罢了,他没有机会过河,也就无法统领全军,但现在,六千人马都在身边,面对对岸不过千数人的拦阻,就吓的绕道而行,传将出去,他肃亲王的面子往哪里搁?他还要不要继承大位了?
  但张存仁却不得不如此建议,因为六千人都已经是败兵之余,惊弓之鸟,而明军在对岸严阵以待,如果短时间不能突破,被后续的吴甡追将上来,那就是全军覆没的下场,相比之下,绕行任丘虽然有点狼狈,会浪费更多的时间,但却能保证六千人的安全,在子牙河兵败之后,不能再折损兵马了,不然肃亲王的威望会下降更多,就张存仁的思谋来说,这完全是为豪格在着想。
  “王爷,胜败乃兵家常事,大丈夫能屈能伸,今日之仇,来日再报也不迟,今日之关键,乃是保存兵马……”张存仁劝。
  张存仁是好意,但听在豪格的耳朵里,却仿佛是在嘲讽——保存兵马,他两万人只剩下六千人了,还有什么好保存的?现在能保存的,大约只有他肃亲王的尊严和面子了,如果他不战而走,往任丘而走,那他最后的尊严怕也将不存在,他一辈子都恐怕都无法在多尔衮多铎面前抬起头来。
  “还有多少干粮?”
  豪格忽然问。
  听到此问,张存仁立刻明白,肃亲王是要战了,在暗暗叹息的同时,他回答道:“一人不过一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74/122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